拓宽识字空间 培养识字能力

时间:2022-05-12 01:29:49

拓宽识字空间 培养识字能力

汉字是语言学习的构件,学生学习识字是搞好其他学科学习、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识字应从娃娃抓起”(邓小平),是的,儿童时期是孩子语言发展的黄金期,尽快掌握大量的汉字对处于黄金学习阶段的同学们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它能为阅读和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分散识字,降低课堂识字教学难度

从《课标》对每个学段识字量的规定中可以看出,小学阶段的识字量一大半都集中在了第一学段一二年级,因为这个阶段正是识字的黄金时期,相对来说这个阶段课堂教学任务重,那么,将识字任务分散在识字教学和识字活动中,不仅能减轻课堂教学的压力,还能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和能力。

1、创设识字角,巩固和扩大识字量

在识字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单靠课堂教学无法收到良好效果,生字“回生”现象严重。怎样让学生“熟悉”这些生字?我们采取在教室里创设“识字角”的办法有效解决这一难题。

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为例,语文教师首先将全册400个“会认”的字分给全班学生,发动学生及其家长将生字新词做成卡片,如“洗衣服”“吃鱼”“打球”等。识字角内生字词语每周一换,每周由一名同学负责贴字、教字、检测字。此后,该生再于四周后、学期末前对这些生字进行检测,让这些生字不断出现在学生面前,以巩固识字成果。全班学生人人都是小老师,人人都是学习者,极好地巩固了生字。

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及语言发展需要,识字角内的生字也不仅仅局限于本册的生字,二至六年级的识字角内容就更丰富,可以是成语、歇后语、谚语,名言警句,优秀诗歌等,不断扩大学生的识字量,提高识字巩固率。

2、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前识字

分散识字的方法很多,还可以通过有趣的课外活动,识字游戏,课外阅读,口语交际等,有意识的把学生常见的生字贯穿在这些活动中,使学生提前识字,轻松识字,减轻了课堂的识字教学的压力。

以三册识字4为例,本课共有17个生字,9个要求会认,8个要求会写。这17个生字全放在课堂上完成,很难。为了减轻课堂压力,可以这样设计:针对识字4全是成语这个特点,开展“我与成语交朋友”口语交际活动,让“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长补短,相得益彰”等成语提前与学生“做朋友”,老师再进一步联系学生生活学习实际有意识的让他们了解这些成语的意思,学生也在活动中掌握了生字“寸、补、益、彰”,当在学习此课时,识字量就减小了。

二、 因字施教,教授识字方法

单调、枯燥的识字教学流程让学生学习被动,识字遗忘率极高,而抓住汉字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识字教学方法不但能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还能让学生轻松地掌握识字方法,为自主识字奠定基础。

语文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前,就应该认真研究生字,找准生字教学的不同切入点,或读音,或字形,或字义,引导学生在比一比,说一说,做一做,画一画中掌握汉字的音、形、义,进而学会多种识字方法。

1、留心生活,自主识字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中说道“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的确,识字教学和学生的生活有着天然的联系,学生日常生活无时无地不在学汉字,用汉字。识字教学不能囿于教材和课堂,要向课外拓展,向生活延伸,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大语文教育体系。老师与家长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在广阔的空间里学汉字,用汉字,丰富知识,养成习惯,提高能力。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可以采用“贴标签”形式,让学生认识如门、窗、电视机、电话、录音机、水果、碗、毛巾、杯子等字,让学生认识家人的姓名,学会亲人的称呼,让孩子和自己一起看课外书,在阅读中巩固识字。另外,家长与孩子一起外出购物、串门、游玩等,也应有意识地利用广告牌、车站牌、宣传匾等教孩子识字。比如看见广告牌时,便问孩子:你知道广告牌上写的是什么吗?看到店名,也考考孩子:那个店叫什么名字?

老师、家长更要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课外“识字袋”。袋中装有他们收集到的商标、广告、店名、姓氏等。这些汉字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与学生的表达息息相关。将学生“识字袋”中的图文汇集起来,装订成册,便制成了一本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识字读本”。

2、留足时间,鼓励学生创造性识字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得好:“教学的安排好比是‘因’,而学生的发展进程好比是‘果’。”教师在教学中遵循汉字结构和学生识字的规律,善于引导,使自己的教法或激人兴趣,引人深思;或化抽象为形象;或深入浅出而又妙趣横生,不仅能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还能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根据汉字的特点自己创造识字的方法。如教学生字“炎”,为了让学生记住字形,理解字义,有个老师是这样教学的:夏天天气怎么样?学生说:“好热!”“那坐在火堆旁会有什么感觉?”“更热!”“那坐在两堆火上呢?”“太热了,无法忍受!”巧妙的点拨,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字形,理解了字义,而且懂得了学生字要音形义相结合。学生智慧的火花一旦被点燃,他们就会发现并创造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

小学阶段,特别是第一、二学段识字量大,单靠课堂上老师一个字一个字去引导学生分析、记忆,效率就太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上,根据汉字的特点,鼓励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识字。

这是一堂二年级的语文课,内容属“归类识字”,即由熟字带出两个加上了表义形旁的生字,每个生字组一个词语,每个词语造一个句子。如:

直 值(值日)同学们做值日很认真。

植(植树)老师带领我们去后山植树。

这堂课,教师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方式:首先只出示生字字音,不直接出现生字字形,让学生先读懂句子,理解词义及字义;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已有的关于形声字的知识积累,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式,让学生们探究“生字的字形可能会是什么样的?”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不局限只有一种结论。这个过程类似“造字”的过程,教学目的不只是“识字”这个结果,更在“造字”这一过程。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也可如此。同时,学生还可根据字的结构特点和生活经验,采用或创造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如姐妹字换偏旁记,复杂的字拆开记,容易错的字利用特点记,会意字,会其意,记其形,还可以编歌谣、顺口溜、谜语等。

三、识字写字相结合

新课标提倡多识少写,并非意味降低写的要求。写的少了,应写得更好。如刚学习写字的一年级新生,开始时要一笔一画地教,让学生知道所写的字由哪些笔画组成,各种笔画如何写,整个字的笔画如何排列写起来才端正、美观,使其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这一关必须把好,因为这一关对今后提高识字写字质量、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都十分重要。

识字与写字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眼看”与“手写”结合,重视观察过程。让学生学会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学会对比观察,能自己区分形近字的细微差别,仔细观察教师的范写,仔细观察同学的书写,学会评价。二是“脑思”与“手写”结合,重视思维过程,即:用心识记单个汉字,得出最好的记忆方法,牢牢记住生字,并积极进行规律总结,把学过的字进行整理,得出规律性的东西,一方面防止遗忘,另一方面为以后学习同类生字打基础,提高识字、写字能力;三是“口说”与“手写”结合,重视表达过程,在识字写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说字形、说写法,帮助学生正确掌握字形与书写,这样同一个字反复作用于大脑,印象自然深刻。

上一篇: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三生教育” 下一篇: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