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历史细节的作用,提升学生对历史的“感觉”

时间:2022-05-12 02:33:58

关注历史细节的作用,提升学生对历史的“感觉”

【关键词】历史细节,感受历史,中国原始人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23-0034-05

很多初中历史教师都有这样的困惑:学生平时对历史非常感兴趣,可为什么一到历史课上就昏昏欲睡?笔者认为,病因就在于很多教师忽视了初中学生对历史的“感受”。学生之所以喜欢历史,历史中一定有某一处细节打动了他们。一节成功的历史课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身临“史”境,让学生在与古人“神通”时,感受历史的气息。因为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差,因此他们只有对遥远的历史有“感同身受”之感,才能激发其探索历史的的兴趣,进而积极地建构历史知识。

借此机会,笔者以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课为例,对把握历史细节,伴学生“感受”历史的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兴趣对学习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初中历史尤其要注意对学生历史兴趣的培养。“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课,编写的依据是考古学和人类学的相关资料,缺乏历史文献资料。很多教师只能依靠教材、教参进行教学,难免枯燥晦涩。但是,该课是初中历史第一课,教学顺利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对初中历史课的初步印象。

缺乏历史文献资料的课,虽然缺少了些生动的描述与闪光的历史人物,但是,历史细节恰好能弥补这一不足,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经过考古学和人类学证实的相关历史细节,通过合理的想象,让学生与遥远的远古历史产生共鸣,进而增进他们的历史兴趣。

细节选例一:从“北京人”的“食谱”感受北京人的生活环境

笔者认为,“北京人”的生活应该作为本课的重点之一,这有助于学生感受我国远古居民的生活图景,也有助于拉近“北京人”与学生的距离。但是,由于篇幅的限制,教材对“北京人”的生活介绍比较简略,学生对“北京人”的生活认识比较模糊。他们难以感受“北京人”生活环境的艰险,更难以理解“早期原始社会”的生活图景。没有“感同身受”的体会,“北京人”对于学生而言,仅仅就是一个名词。同时,“北京人”及周口店遗址有丰富的考古学和人类学资料,依据此,我们可从“北京人”的“食谱”这一细节入手,通过“北京人”吃什么、怎么获取食物以及“北京人”的寿命等一系列环节,让学生感受“北京人”的生活,进而理解我国远古居民生活的艰辛。

1.“北京人”吃什么?

考古学家曾在周口店猿人洞发现大量动物骨骼化石,其中斑鹿有1000头以上,肿骨鹿则大约有2000头,鹿自己是不会进到山洞里,况且是如此巨大的规模,只能是“北京人”将这些鹿带进山洞,这说明“北京人”曾吃过大量的鹿肉。①而且,“北京人”的“食谱”是很庞杂的,他们既吃肉,同时也以采集为生。学者分析,北京猿人初期的食物,以植物果实及根茎为主,中期除采集植物以外,又捕捉鱼类贝类和小型动物。总之,肉食在“北京人”饮食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北京人”的体质不断增强。①“北京人”如何获取食物?教师往往用“采集与狩猎”一带而过。可是,这并不能为学生勾勒出“北京人”生活的图景,也不能增强学生对几十万年之前的“北京人”生活的感受。笔者认为,教师应为学生展现几处有关“北京人”获取食物的细节。采集是 “北京人”获取食物的主要手段(学生往往认为“北京人”主要以狩猎为生,必须要向学生解释清楚)。

现代研究已经证实,“北京人”时代的周口店地区要比现在温暖,因而植被种类丰富,这为“北京人”从事采集提供了优良的条件。而“北京人”采集的对象主要有栎、蔷薇、松、榆等的果实、种子和叶子,另外还有禾本科、豆植物的茎和种子。可见“北京人”的采集来源是非常丰富的。②另外,“北京人”狩猎工具简陋、原始(主要是石器和木棒),难以捕食肉食猛兽及大型猎物,只能捕食草食动物,肉食品有限,只能通过采集来弥补不足。通过向学生揭示“北京人”以采集为主的原因,学生会清晰感受到“北京人”之所以会在周口店繁衍生息数十万年,相对优越的气候条件功不可没,但是因为获取食物手段的原始,“北京人”应该过着忍饥挨饿的生活。

2.“北京人”如何采集、怎样狩猎?

这就牵引出“石器时代”的概念。考古学家经过科学统计得出“北京人”的石制品共有17131件,③这说明“北京人”的生活与石器密不可分。而且,通过分析这些石器,考古学家发现,“北京人”制造石器有功能目的性,即不同的石器具有不同功能。④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北京人”的智力水平很高。虽然,“北京人”的石器制造技术相对较成熟,但是单靠个体的力量是难以采集足够充足的食物,捕取大型猎物的,所以,“北京人”是依靠集体努力进行采集和狩猎。而“从体质形态及中国猿人北京种制作石器,能够劳动等方面判断,他们应具有有音节的语言。”⑤这为他们在采集、狩猎过程中的交流、沟通也提供了便利。因此,我们可以向学生阐明,“北京人”在采集和狩猎过程中依靠石器的辅助,共同采集、协同狩猎,且过着群居的生活。

依靠着杂食性的饮食习惯和较高的智力,以及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北京人”顽强地适应着自然。但是,由于其处于人类的蒙昧期,生活条件非常恶劣。根据考古学家对38个北京猿人的化石统计,除16人不能鉴定出死亡的年龄外,其余22人,有15人死亡年龄在14岁以下,占68%,15~30岁的有3人,40~50岁的有3人,只有1名女性活到了50~60岁。⑥以“北京人”为代表的中国原始人类生活的艰险可见一斑。

学生不仅要在对历史细节的感受中发现兴趣,也要学到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在感兴趣的基础上积极建构的,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印象也要更深。历史细节的选取要注重趣味性,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历史细节的功用性,即细节是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服务的。历史细节并不仅仅是某段精彩故事的讲述或描述、某位活灵活现的历史人物或某幅奇异有趣的历史图片。历史细节应是一系列的线索,学生通过教师预设各种细节去探索相关的历史问题,在初步掌握相关历史学习方法的同时,积极地建构相关历史知识,以实现知识层面的教学目标。

细节选例二:从“北京人”用火的相关细节感受原始人用火的意义

原始人用火的意义是本课教学重点。教材中关于此点的描述过于干瘪,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需要将“北京人”用火的意义丰满起来。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教师有必要向学生列举“北京人”用火的证据。“猿人洞里多层部位都有灰烬的化石,中上部灰烬层最厚,最厚处可达6米,中下部灰烬层最厚处可达4米”,并且,“北京猿人洞中出土的动物化石中有许多呈蓝色、灰色和黑色,这些都是烧骨”。①这些都证明了北京猿人已经使用火,而且已经吃上了熟食。“北京人”用火的意义非常重要,但是以初中生的思维程度,尚难以理解。教师应选择从细节处入手,帮助学生感受用火如何改变了“北京人”。比如向学生说说生火和烤熟的食物是如何提升“北京人”体质的。通过火烤煮的食物更利于消化,“北京人”吸收相较于生食更多的营养;经过高温的消毒,很多病菌被祛除,从而降低了“北京人”患病的风险。

另外,关于火对于人类的意义,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常识进行想象,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法。裴文中先生关于火对“北京人”的重大意义的历史想象,为我们提供了相关思路:

我们可以想象,在用火以前,“北京人”走出洞穴去猎取食物,必须留一些勇敢的人去防守洞穴,以防止野兽(例如洞熊、鬣狗)侵入和占据山洞,但自从用火以后就再也没有这个必要了,只要在洞口点上篝火,野兽绝不敢靠近。这样就可以用更多的人力去从事各种生产活动,以改善生活。②

教师何不让学生像裴文中先生一样,用想象的画笔,绘制一幅“北京人”用火的画卷呢。这远比照本宣科生动得多,而学生也更容易感受到火对于“北京人”及我国其他远古居民的深远影响。

在这种建立在各种合理推论基础上的想象活动中,原始人用火的意义成为学生建构相关知识的工具。学生通过各种有支撑的历史想象,会产生感同身受之感,这样建构起来的知识,学生印象必然是深刻的。

新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对学生反思历史、感悟历史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③历史教师应提供能够引起学生思考和感悟的历史细节。这类历史细节应是在学生奠定了一定知识基础上的升华与提高。

教师应如何选取这些历史细节呢?笔者认为应坚持思想性的原则,历史细节的选取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一般这类历史细节都是在一节课的知识目标完成之后再展现给学生的。如果细节的内容过于直白,过于平淡,学生是难以对本课有所反思的。选取的历史细节如何呈现思想性?途径很多,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比较喜欢采取两种:第一条是采取能激发学生质疑精神的历史细节。这类细节有一个突出特点,打破常规。只有当细节与学生的常规思维有巨大差异时,学生才会对相关的历史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会产生强烈的怀疑精神:“是老师错了,还是我的常识出错了?”带着怀疑去思考相关问题,更利于他们的反思与感悟。第二条途径是引入史学界的相关争论。历史教师一般喜欢回避争议,即史学界有争议的相关问题尽量不讲。这样做,其实是放过了给学生头脑风暴的绝佳机会。史学界有争议的问题不一定很深奥,相反,能够激起学者的争论,恰恰体现出它的价值。历史教师应善于向学生提供相关的有争论的议题,让学生在参与争论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到的历史感悟与历史态度。

细节选例三:利用“山顶洞人有审美意识吗”的细节激发学生的怀疑精神

作为中国晚期智人的代表,山顶洞人的体质及劳动、生活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历史教师乐于将这些进步展现给学生,以使他们感受中国古人类从元谋人、“北京人”直到山顶洞人的进化历程。而审美意识的产生是人类进化的重要环节,它标志着人类思维开始抽象化,是精神生产、意识形态进步的产物。山顶洞人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装饰品,很多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据此认为山顶洞人产生了审美意识。历史教材也认为山顶洞人“懂得爱美”。笔者认为此观点的提出并不严谨。装饰品为了美观是今人之观点,但是生活在三万余年前的山顶洞人,制造这些装饰品真的是为了美吗?这个细节很容易为教师所忽略,学习历史要尽量避免用今人之思维去揣摩古人。

那么,山顶洞人有审美意识吗?从最直观的考古学资料上看似乎很容易判断。但是深究起来,问题就复杂多了。从山顶洞人遗址发掘情况来看,山顶洞遗址分为两部分,“上室”是山顶洞人居住生活的地方,“下室”是墓地,山顶洞人的人骨化石全发现于“下室”。而且人骨周围撒有红色的赤铁矿粉末。①遗址中也发掘出大量装饰品,如小石珠和钻孔的小砾石、骨质的装饰品等,甚至还有产自海边的蛤壳。令人疑惑的是,出土的装饰品中,有许多也被赤铁矿制成的染料染成红色。②为什么山顶洞人的装饰品和墓地中都有使用赤铁矿的痕迹?对此,李泽厚先生曾经做过一番精彩的阐释,他认为山顶洞人之所以使用赤铁矿染红穿戴,并撒于尸体周围,已经远远超出了生理感受,这是原始巫术礼仪的滥觞。③如果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世界各地有很多与山顶洞人类似的情况出现。比如欧洲旧石器时代的洞穴壁画,被称为旧石器时代艺术精品。但是原始人一般都住在山洞的前端或洞口附近,壁画却位于山洞深处最黑暗的地方。并且同一山洞中的壁画往往是相互重叠的,这代表创作者并没有保存这些“艺术品”的意识。显然,这些优美的壁画并不是为了装饰山洞,而是有某些实际的目的,即原始人认为“这样做能够使自己得到某种控制猎物的魔力”。④由此可见,山顶洞人的装饰品可能与欧洲旧石器时代洞穴壁画一样,是具有某种实际用途的。裴文中先生则从社会演进的角度审视这些装饰品的作用,他指出山顶洞人之所以会用狼和狐的犬齿只做装饰品,有可能是为了表现所猎得的动物数量。而且,山顶洞人的社会已经发展到“原始社会的最繁荣阶段,即有一个非常有力的‘首领’来统治整个氏族”。而这位“首领”死后,随葬的物品也比较丰富。⑤这些装饰品的实际作用到底是什么,至今还无人所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们并不是为了美观而被制作,而应该是为了某种具体的功用。

山顶洞人是否具有审美意识的问题,看似抽象,但要向学生讲解还是比较直观的。向学生展现该细节,与学生的常识产生了强烈的反差,这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怀疑精神。带着疑问学习,学生学习探索的积极性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这样形成的历史反思与感悟,必将印象深刻。

细节选例四:利用“中国人从哪里来?”的细节帮助学生形成独到的历史感悟

中国人从哪里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由于教材编排的原因,学生难免会先入为主地产生中国人从元谋、从北京周口店走来的意识。但是至今,学界关于中国人起源的问题仍然争论不休,而且这背后牵扯着人类起源于哪里的重大问题。历史教师应该让学生感受这种学术争议的氛围,关于中国人从哪里来的问题,恰恰为开放式讨论提供了绝佳论题。

关于人类的起源,人类学界存在着两大假说,即“多地区连续演化说”和“非洲起源说”,这两大假说已争论多年。多年来,中国的考古工作者根据丰富的中国古人类化石资料,描绘出一条完整的中国人类进化链条。许多证据表明,中国人的进化是独特的、连续的、渐进的。

可是,随着现代科技,尤其是生物遗传技术的不断发展,“非洲起源说”似乎越来越得到科学的证实。现代“非洲起源说”最重要的理论支撑便是“夏娃理论”。分子生物学家通过对非洲、欧洲、亚洲的妇女以及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的土著妇女共147人进行的遗传学实验,发现这147人虽互不相识,但却有着共同的祖先,即距今20万年的一名非洲妇女――“夏娃”。此后,很多生物学家又做过许多类似的实验,并得到类似的结果。聂幼犁教授就曾在一次公开课上介绍过中国遗传学家金力教授的“夏娃”实验。①“非洲起源说”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支持。但是,“夏娃理论”存在着诸多缺陷。最直观的就是样本过少,这些样本相比整个地球人口而言是极其微小的,它们并不具有代表性。所以,“非洲起源说”尚没有被权威的证据证实。

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相对浅显的材料,并在讨论的过程引导学生形成证据意识。讨论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求证能力的好办法。如上文所说,中国人从哪里来的问题本来就没有定论,但是,依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很多学生会产生沮丧的感觉,因为关于中国人来自于哪的问题,会使他们懵懂的理想主义受到冲击,可能也会打击某些同学的爱国心。而这恰是笔者希望的结果,因为初中历史先从中国史学起,很多学生的历史视野往往会局限于中国一处,这与今日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各国联系不断紧密的世界大势出现了脱节。作为新时代的学生,他们必须要有一颗胸怀世界的壮志,去拥抱世界,而不是把自己锁在民族自豪感的密室里。如果趁中学阶段第一节历史课就引导学生站在整个世界的角度去审视中国的历史,从全球史的角度去感受中国人的起源,应该有利于拓宽视野。不管元谋人、“北京人”是不是我们的祖先,中国的古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与世界发生着联系。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的古人类除可能已经与西方的古人类有所交流外,而且还向北、向东、向南传播。山顶洞人头骨与因纽特人、美洲印第安人相似。②任世江老师从“北京人”的发掘是一场国际合作的角度,强调历史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笔者甚为赞同。这么多外国人来中国参与“北京人”发掘仅仅是为了兴趣吗?他们关心的是我们――人类到底从哪里来!③

关注历史细节,加强学生对历史的感受,既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又能够让课堂变得有生命力。正如赵亚夫老师所说:“知识本身的获取过程是具有生命性的。因为鲜活的历史需要这些活蹦乱跳的年轻生命来感受、理解和认识。历史知识的获取其实就是学生与前人在思想上的交流、认知上的切磋、感情上的交融的过程,也是学生思想塑造的过程。”④历史教师能做到的就是借助细节的力量,帮助学生有所得,有所思,有所悟!

【作者简介】刘泽伟,男,1986年生,河北邯郸人,中学二级教师,重庆外国语学校教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与研究。

上一篇:诗歌教学之初探 下一篇:2013中考化学试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