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社会构建浅析

时间:2022-05-11 09:00:05

幸福社会构建浅析

摘要:幸福社会的构建是一个必然的路向,一个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并立的“社会主义幸福社会”正处于萌芽成长中,未雨绸缪地对其进行理论研究和设计显然是必须的。中国共产党对幸福社会的追求经历了艰难的探索,总结形成了构建幸福社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在推进幸福社会构建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社会大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社会公平公正的实现、个体奋斗目标的设计与追求等作为主要衡量标准。

关键词:幸福社会; 原则;标准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12)03-0087-05

随着现代社会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追求的不断深化,幸福、幸福感、幸福指数、人民幸福、生活幸福、社会幸福或幸福社会等概念,越来越广泛地为社会大众所熟知。近期尤其引起重大关注的就是幸福社会问题。幸福社会是以提升社会大众幸福指数和幸福感为目标导向,追求人人幸福、人人快乐、人人满足,进而身心愉悦地去工作、生活、学习的美好社会。幸福社会的构建虽然目前在我国尚处于方兴未艾阶段,但其发展趋势已经明朗、发展势头不可阻挡。因此,从理论上对幸福社会构建进行超前研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

一、幸福社会构建的党内探索

我们党对人民幸福、幸福社会的追求由来已久。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都是为了要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而进行的努力,并得到了人民群众发自肺腑的衷心拥护。因此,幸福社会建设是我们党自觉追求人民幸福、谋求人民福祉的责任担当。这尤其体现在党代会的工作报告和党的领导层的思考与探索中。可以说,党代会的工作报告和党的领导层关于人民幸福、幸福社会的思考与探索,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拉开了我们党关于幸福社会构建的大幕。

改革开放以来,“幸福”一词最早出现在党的工作报告中是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十五大报告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百年巨变得出的结论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这表明,人民的幸福系于党。同时,十五大报告把人民当家作主作为幸福的一个指标来看待,指出: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指出:“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的祖国必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必将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1] 20。这就阐明了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将导向人民幸福的终极目的的价值要求。十六大报告要求“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奋发图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1] 56这说明,人民幸福生活的创造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党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更需要人民群众自己动手建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十六大之后,我们党继续进行关于人民幸福问题的探索。十六届四中全会在规划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时也加入了人民幸福元素,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使党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十六届六中全会从和谐社会的视角对人民幸福进行了新的阐释,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多次提到“人民幸福”问题:“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2] 36,并专门就健康问题指出: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十七大报告在对党的历史使命的表述中加入了人民幸福的元素,指出:“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2]54十七届三中全会延续了十七大精神,重点针对创建农民幸福提出了要求,特别是在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方面,强调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关系广大农民幸福安康,必须尽快惠及全体农民。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目标在人民群众的期待中一步步实现,人民幸福成为2010、2011两年中最抢眼的字眼和最令人兴奋的热议话题。在2010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提出2010年要通过推动就业、完善社会保障、推进教育公平等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并强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在2010年3月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3]。由此,引起全社会、全国人民对幸福社会问题的大讨论,这种讨论不仅在现实社会中形成了热潮,更在网络虚拟社会中产生了高潮。十七届五中全会在总体上规划人民幸福的同时,还专门规划了农民幸福问题,强调:必须着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这一精神随即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3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在谈到改革开放与人民幸福的关系时,特别强调指出:“改革开放是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必须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3]

在2011年的“七一”讲话中五次提到人民幸福问题,其力度之大在其历次讲话中绝无仅有。一是强调人民幸福必须以强大的经济基础作后盾,“只有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才能筑牢国家发展繁荣的强大物质基础,才能筑牢全国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强大物质基础,才能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物质基础。”[4]二是强调幸福属于两岸同胞、属于全体中国人民,他说:“我们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全面深化两岸交流合作,扩大两岸各界往来,共同反对和遏制‘’分裂活动,为两岸同胞谋幸福,为中华民族创未来”[4]。三是强调承载党的未来的青年人要致力于创建人民幸福,并引用的话勉励青年人要“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人类”[4]。四是强调党为争取人民幸福进行了艰苦努力并取得公认成就,指出:“90年前,中国共产党只有几十个成员,国家贫穷落后,人民苦不聊生。今天,中国共产党已经拥有8000多万党员,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4]五是强调为完成“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两大宏伟目标,全党必须做到:“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更加奋发有为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和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4]

我们党关于人民幸福、幸福社会的探索和论述,客观上为我们思考和研究幸福社会建设提供了最基本的思想来源,并由此开启了我们关于幸福社会构建的理论探索。

二、幸福社会构建的基本原则

从党的十五大以来对人民幸福、幸福社会建设15年的探索中,可以初步总结提炼出我们党关于幸福社会构建需要遵循的如下基本原则。

(一)幸福社会的构建必须涵盖全体中国人民。中华民族是包括大陆、台湾、港澳在内的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构建幸福社会、创造人民幸福,在涉及的范围上不能单纯地局限于大陆,应该同时涵盖到台湾和港澳,这是我们设计幸福社会相关问题的基本逻辑前提。因此,必须以所有13.7亿中国人民为幸福社会的边界,使幸福社会建设的阳光雨露、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中国人民,着力提高整个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幸福指数。

(二)幸福社会的构建必须以经济基础作后盾。幸福社会建设本质上是一种上层建筑形态,这种上层建筑形态要得以建立和稳固,就必须有坚实的、强大的经济基础作支撑。幸福虽然不能完全等同于物质上的富足,但谁都知道:没有物质上的富足,幸福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根本无从谈起。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的不幸福状态,就是由于物质的贫乏所引起的。因此,对于幸福社会的构建而言,发展经济、壮大经济实力,肯定是内在的、必然的要求。

(三)幸福社会的构建必须以公平公正为尺度。幸福社会不仅意味着要“做大蛋糕”,更预示着要“分好蛋糕”。这就是幸福社会构建中的公平公正维度。古人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说的就是由于分配上的不公平、不公正所引发的社会心态震动,进而对社会大众幸福感的影响。

(四)幸福社会的构建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自从实行了改革开放,我国生产力得到最大程度的解放和发展,一个初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中国在世界屹立起来。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内的巨大变革,人民群众至今仍然过着匮乏的物质生活、政治上不能充分当家作主,文化生活色彩单调、兴趣贫乏,人们被限制在单位和地区范围内不能随意流动,那么,还谈什么幸福社会建设、还谈什么人民幸福!

(五)幸福社会的构建必须坚持党是责任主体。中国共产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党。党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党除了人民的利益之外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这正如1848年2月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那样:“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5] 264“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5]262鉴于此,中国共产党一直都强调:党是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谋幸福的党。因此,人民能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人民幸福能不能达到较高的水平,关键在党;也因此,十五大以来党的领导核心在谈到人民幸福时,几乎都不约而同地强调党的领导、党的责任、党的使命在实现人民幸福中的主导性。

(六)幸福社会的构建必须以人民群众为基本力量。幸福社会是造福全体人民的新型社会,是让全体人民过上幸福的美好社会。说到底,幸福社会是事关全体人民切身利益的事情,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情。既然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情,广大人民群众就应该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幸福社会的创建中来,在创建幸福社会的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巨大创造力,形成“幸福社会人人建,社会幸福人人享”的互动、生动局面。所以,人民群众是创造幸福、享受幸福、体验幸福的主体,每个社会人只有在参与幸福社会的建设中作出自己的贡献,才能更有底气、更踏实去享有社会幸福。

(七)幸福社会的构建必须与解决民生问题紧密相连。解决好民生问题是关系社会幸福的根本。幸福社会的构建,必须以高度关注、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事关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身立命的民生问题长期无法得到根本解决,老百姓因买不起、住不起房子而“住无所居”,因上不起学、上学难而“学无所教”,因看病贵、看病难而“病无所医”,因进入迟暮、难以自理而“老无所养”,因找不到工作、无法充分就业而“劳无所得”,那么,还谈什么幸福社会的构建,还谈什么人民幸福。因此,我们要着力构建惠及近14亿人民的幸福社会,就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以真正形成人人各得其所、人人幸福洋溢的美好社会。

三、幸福社会构建的主要标准

就个体而言,幸福是一种感觉,对于同样的事物、事情,不同的人产生的幸福感是不同的,因而由此形成的幸福标准也是不同的。但当幸福上升到社会建设的范畴,成为一种群体性、大众性要求的时候,就应该具有社会公认的标准和原则,具有社会大众普遍认同的东西。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幸福的社会标准。幸福的社会标准应用到幸福社会建设过程中,就演化为幸福社会建设的标准。根据学界研究及全国各地对幸福社会建设的探索成果,整个社会是否实现和达到幸福状态,主要应以下述标准来衡量与判定。

(一)社会大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社会幸福首先是一种满足感,它意味着只有满足社会大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才能在此基础上接近幸福的心理认同。从这个角度上讲,要构建幸福社会,就必须着力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众所周知,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仍然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而要着力解决好这一矛盾,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变革生产关系同时意味着要变革社会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这就要求必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通过改革着力去革除落后的、过时的体制、机制,建立更加富有生机活力、更能为生产力的发展留出巨大空间的新体制,包括新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它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改革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使我国的生产力得到空前的大解放、大发展,从而带动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飞跃。

总之,从逻辑关联性上看,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之后,随即,产生的就是社会幸福指数的提升和对社会幸福感发自内心的认同。

(二)社会公平公正的实现。公平公正通常是指国家、社会、政党以及其它组织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它利益在全体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过程,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适用制度规范的统一性。公平公正是人类构建理想社会的一个古老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不懈追求的,更是社会幸福的一个基本衡量标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大幅度提升,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但与此同时,公平公正问题却日益凸显,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人群之间基于收入差距拉大所引发的有违公平公正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关系发展、关乎民生、影响幸福感觉的最大问题症结。如果说幸福是让人民群众都过上富足生活这样一个最简单含义的话,那么现在日益拉大的贫富差距,正在构成对人民幸福的巨大威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也是社会幸福、社会和谐的深厚基础。而当前日益拉大的收入差距、贫富差距,恰恰是在这个意义上破坏了社会公平公正,危及到社会幸福。这充分表明,人民群众在享受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丰盛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同时,由于心理上的失衡感、相对贫困感、被剥夺感所引发的幸福指数下降问题,已经内在地影响到幸福社会构建的进程。因此,着力构建幸福社会,首先必须在政策的制定实施中坚持公平公正导向,切实将公平公正的理念和做法贯彻落实到政策制定实施的全过程之中去。其次要注意适时进行政策的调整。由于客观条件、环境、形势的变化,公平公正的政策制定出来以后,在其实施过程中也可能会逐渐偏离其最初的公平公正导向,甚至会反过来助长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弱化人民幸福感。所以,根据现实环境的变化、根据民众愿望诉求的变动,及时地、适时地、与时俱进地进行政策的调整是必要的和必须的。如果不顾客观条件、环境、形势的变化,在执行政策过程中搞本本主义、一条道走到黑,就不能对政策执行中的显失公平公正苗头保持足够的敏感性,就可能放任公平公正逐渐缺失的政策在实践中的继续贯彻落实,这对幸福社会的构建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三)个体奋斗目标的设计与追求。在一个社会中,如果人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有设定好的、能够预期达到的奋斗目标,那么这个社会人人都是幸福的,这个社会就是一个幸福社会;反之,如果社会中的人没有奋斗目标、没有工作方向、没有理想追求,或者目标定得过高、过空、过大,那么他就会对一切失去兴趣、心生厌倦,感觉生命丧失了基本的存在价值,对其自身而言也就谈不上幸福感。因此,个体奋斗目标的设计与追求,对于社会幸福的构建而言,显然是具有紧密关联性的。奋斗目标的设计要把握一个基本的原则,也就是目标的适中原则。目标定得太低,轻而易举地就完成了,在内心形成不了强烈的心理刺激和成就感,也不会形成对自身存在价值认可的幸福感;目标定得太高,怎么努力也实现不了,就会在内心泄气、偃旗息鼓,不愿再进行证明自身价值的尝试,也就偏离了幸福会来的方向。

个体奋斗目标的设计与追求,其实质是每个社会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其中,自我实现需求在马斯洛看来是最高层次的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是指在实现奋斗目标的过程中,个体的能力、才智、潜能、水平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不需要借助外力就能独立自主地完成预期的目标、把事情做完满、将工作干称职,从而使自身强烈感受到自我价值实现后的自豪感,体验到通过自我价值实现进而造福他人的社会认同感。人生在世都希望自己活得重要、活得精彩,都希望自己实现和达到既定的奋斗目标,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从而使个体自己的幸福感不断增强,这同时对幸福社会建设也是一种间接的促进。

总而言之,像和谐社会建设理论被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理论支柱一样,随着党中央对人民幸福指数的重视以及相关政策措施的推进,幸福社会建设理论在不久的将来或者说在今后的某个适当的时候,有可能如同和谐社会建设理论一样,成为我国社会建设的新的理论支柱。可以断言:顺应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幸福人生、幸福社会的追求,一个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并立的“社会主义幸福社会”的概念及理论,可能即将在不久将来的某个时候出现在党的理论体系和政策体系之中,从而成为党领导社会建设的新的重要支柱。

参考文献:

[1] 人民出版社.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 人民出版社.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 .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DB/OL].(2010-03-15)[2012-03-12]www.省略/policy/txt/2010-03/15/content-19612372.htm.

[4]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7-01.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上一篇:产业聚集对区域环境的影响与治理 下一篇:建立和完善网络舆情汇集分析机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