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传播与视觉文化

时间:2022-05-10 04:09:53

摄影传播与视觉文化

摘 要:摄影以科学方法真实再现视觉形象和生活情境。在摄影术发明以来的近一百七十年历史中,作为视觉文化一部分,它的作用在迅速扩张,并充满活力,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没有摄影就没有今天的文明。本文试图探究摄影图像在历史进程中与文化、传播的关系,以此证明摄影图像在未来传播领域的地位、重要性以及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关键词:摄影图像;视觉文化;数字化;图像话语权;艺术创作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

Photographic dissemination and visual culture

ZHONG Jian-ming

一、早期摄影图像对视觉文化的意义

回顾摄影发展的历史,更像翻开一部摄影传播与视觉文化交织绘制的长卷。早在摄影术发明之前,许多科学家、画家就投身于对暗箱与感光材料的研究,不管他们当时的意图如何,是科学、宗教、还是美术,然这一切结果导致了摄影术的产生。[1]摄影发明的公开为摄影术快速发展创建了条件,摄影术发展如此之快也使得相当长时间内人们都不曾回顾这段发展历史。1826年,法国人尼埃普斯通过柏油的光硬化方式,拍摄了被公认为世界上的第一张照片《窗外景色》。而后,达盖尔摄影术使用玻璃、铜板作为影像承载媒介记录图像,尽管原始图像孤本传播的途径相当局限,但人类找到了具有写真价值的图像并得以真实记录和保存,由此摄影术生成的图像进入了视觉文化范畴,具备了传播性,这些影像文本尽管在当时远不及绘画的文化价值,也不具备应用价值,更不具备大众传播价值,但它打破了平面视觉艺术中绘画一统天下的局面,同时它所具备的文献价值也给后来的史学家和社会学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佐证。1841年,英国科学家福克斯•塔尔博特(Fox Talbot)第一次获得了负像,并且用这种“卡罗式摄影法”得到了无数张与原物影调一致的影像。正是由于卡罗式摄影法的可复制性,才使摄影术开始进入社会应用层面。当时的影像量并不丰富,但摄取信息面则比较宽泛,摄影记录了人类社会、生活和绘画、考古探险照片等,以此建立文献档案,作为人类文明与文化传播的写实性素材。1857年,雷兰德在英国曼彻斯特艺术珍品展览会上展出他的摄影作品《人生的两种选择》,赢得了摄影作为独立的艺术形态展现于世。到1880《纽约每月画报》第一次使用新闻摄影图片为止,摄影终于走完了自己作为文化成员的孕育过程。尽管与当时其它成熟的视觉艺术相比,运用手工技艺创作的摄影图像作品对社会视觉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力是相当微弱的,但摄影术生成图像的意义重大,它对人类文化的作用将在一百多年后得到真正彰显。摄影最终成为人类视觉文化领域的霸主和社会大众传播的主流形态。

二、摄影传播与视觉文化价值

从玻璃感光介质到胶片感光材料,拍摄技术获得了极大的解放。早期摄影者外出,除摄影器材外,往往要带沉重的玻璃干版,这样不但限制了摄影人也限制了拍摄数量。[2]19世纪80年代对于摄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此后的十几年中,摄影术由试验性的技术探索时期走入了规范标准的工业化时代。中小型照相机和胶片感光材料的问世,摄影人群便大大扩展,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影像作品,上世纪摄影图像的重要传播途径以纸媒体为主,多数只应用于对文字的补充和互补,由于受传播技术和制作成本的限制,摄影图像传播量与图片拍摄采集量相比还是极小的。在一百多年里摄影技术发展从来没有间断过,摄影人群从专业到业余、从社会、艺术到新闻摄影群体数量也在不断扩大,摄影群体分类明确,业余和职业摄影团体有比较严格区分,他们能够熟练控制摄影技术,整个摄影人群数量随着经济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从传播角度看,尽管图像在传播领域占有份额不大,但世纪末摄影图像已基本取代手绘图像在大众传播中的地位。分析此时的摄影图像构建者,有如下特征:

业余摄影群体人数者众,他们掌握一般拍摄技术,图片拍摄内容是以家庭生活为主,尽管无多少文化艺术成分,却存在重要的社会学意义,巨大的图像量及材料消费量是惊人的,只是胶卷消费量就能够影响经济发展指数,但民间摄影图像传播范围极小,通常只限于家庭之间。没有传播,摄影就不可能成为一种公共记忆的载体,记录的意义也就大打折扣。公众尽管拥有摄影图片拍摄权,但受政治、经济、技术制约,却没有图像传播话语权。少数专业人士具有的摄影信息获得权和特权,造成了传播者与受众人数、权力的比例极度不平等。由此看来一百多年由专家把持的视觉文化话语权没有因为摄影的大发展而得到改变。但大众个体对图像的巨大消费量为后来出现的网络全球化和图像民主化进程作好了准备,一旦时机成熟,大众就会成为摄影图像的重要传播者,摄影图像信息也将成为文字信息的有力竞争对手。

上世纪摄影的另一部分参与者是职业摄影队伍,他们是摄影领域的核心和权威,摄影的发展依靠他们,他们统领摄影界上层,这个群体工作涉及文化艺术、新闻传播、商业与科学应用等领域,为数不大的专业摄影人群对摄影的贡献不可忽视,他们具有专业摄影图像的把握能力,对图像传达语法有专门研究,他们的摄影图像产量巨大,他们掌控了摄影图像文化传播90%以上资源,对业余摄影群体的影响力巨大。特别是摄影艺术家群体,他们发挥个人才华,充分利用技术、地域、民族等优势与特点,使得摄影的表现力不断提高,至上世纪末已出现了数十种全球公认的摄影流派和风格,他们为推动视觉文化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然而,从另一方面看,由于各种原因,摄影作为独立文化群体在文化艺术界的地位始终不高,他们的艺术地位一直受到置疑,在艺术界的话语权也难以受到重视,在大众传播中也缺少对大众文化的重大影响力。咎其原因有二,一、在视觉文化方面,尽管摄影艺术家们积尽全力,力图充分表现出摄影的叙述能力和视觉感染力,但人们还是认为它的物理性质掩盖了它的意识形态作用,过于技术化要求使得作者的思想观点难以得到体现。从目前各种现象看,摄影似乎离文化艺术主流还是有距离。二、在上世纪,摄影虽然逐步成为重要的传播形式之一,但摄影一般只限于纸媒体,传播样式单一,传播成本也相对于文字要高,加上影像构建队伍的局限;信息制造和信息传达等技术问题都造成了图像不能成为传播主流的重要原因。

三、数字化导致的影像文化普及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人类文明的重要特征莫过于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部分,数字技术和网络全球化渗透到文字所能涉及的各个领域,两项革命足以对人类文明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所带来的后果我们至今还无法予以正确评估。

上世纪九十年代,数字技术开始应用于全球各种技术专业,影像业的数字化结果是在应用领域逐渐取代具有一个多世纪辉煌的银盐技术。数字改变了摄影的同时也改变了影像的传播形态,视频技术已经逐步取代传统摄影图像的传播方式。如果说在纸媒体为主流的传播时代,摄影图像由于造价和呈现技术障碍发展缓慢,那么今天的网络对视觉图像的传播技术障碍几乎就不存在。数字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传播数据量越来越大,便捷的摄影图像获取技术和便捷的网络传播技术,使大量摄影图像作为信息传播出去,这种传播形态和文字具有完全不同的呈现效果,摄影图像日益显现出其重要性,它是不受国籍、地域、民族限制的世界性语言。以摄影为发端的视觉文化正带来一场社会变革。

在本世纪的10年里,数字摄影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得到大发展,数字图像几乎遍及到科技、工业、司法、医疗等各个行业,除专业应用领域之外,作为大众传播内容之一的摄影已再也不是极少数专业摄影家所能掌控的了,摄影队伍发生了质的变化,摄影原有的技术门槛大大降低,摄影家队伍迅速壮大,专业的神秘光环已经不再,专业与业余摄影的界限已经模糊。大众消费的数码照相机也同时伴随着计算机走进家家户户的日常生活,数字化生活成为口号,手机普及带动了照相机普及,具备照相机功能手机已是基本配置。目前中国人民手机拥有量已达几亿之众,这就意味着几亿人每天随时都持有照相机,随时随地都有获取图像的可能,可以想象由此产生的图像数量是多么的巨大,而通过3G手机的传播,我们传播与获得的图像数量更是难以形容。

与上世纪相比,摄影的最大差别在于原有的摄影阶层已逐步缩小和削弱,影像获得已平常化、平民化、生活化、娱乐化。影像内容涉及到生活的各个角落和每个细节。新闻图像、生活照片、医学图像、影视图像、广告图像、电脑图像、都已经成为家庭主妇的日常视像,就连外星高空探秘的高科技新闻影像,也被电视机前的儿童津津有味地观看着。影像成为视觉对意义的创造或争斗的一个场所,成为人们描述事物或将知识视觉化的有效载体,成为消费者的生活必需品,而且还是影像资本获得最大利润的有效手段,而影像思维也成为一种“结构性的观看”的视觉经验。

四、主流传播形态与公民话语权

信息时代的来临,对传统传播形态的冲击巨大,原有的主流传播媒体受到威胁,媒体人的地位受到威胁,甚至重要信息传播形态也受到威胁。如果说上世纪摄影图像传播资源是由少数人掌控,那么今天网络进入千家万户,信息高速公路和传播开放性平台,使每一位网民都获得了话语权。[3]英特网具有报刊可读性强的优势、电话媒体远程互动的便利,又具有广播电视媒体节目丰富的特点,同时还洋溢着信息共享的氛围,可谓集众美于一身。他们不但有文字、声音还有影像的权。他们上BBS、开博客对社会发出自己的声音,这种话语普及,使具备一般网络知识的小学生都能够自己拍摄的摄影作品。技术的高度自动化使得图像拍摄唾手可得,3G手机使得影像获得与传播做到了一气呵成。由影像民主到视觉文化平等,数字化为公众提供了文化平等和广泛的信息获得平台,人们随时都拥有了摄影图像拍摄与传播的权利,特别是照相机与手机网络通讯的一体化,更让普通公众有了拍摄和影像作品的机会。这样的情形常常让专业摄影记者在突发事件面前陷入极其尴尬的境地,因为突发事件摄影记者不能及时到达现场而只有把摄影图像拍摄权交给了身在现场的普通公众。英国地铁毒气案,台湾飞机迫降以及各种灾难性事件的全球信息报道等都是现场观众提供的手机拍摄资料。难怪美国联系新闻图片社总裁罗伯特.普雷基在07年中国平遥摄影节上就说:数字时代使专业摄影图片社消亡的时间不远了。

当下大众真正具备了影像传播者与受众的双重身份,网络传播形成大众互动形态。这场由数字摄影和网络全球化导致的群众影像民主化运动彻底改变了千年视觉文化不平等现象。这次革命的结果是让掌握摄影图像话语权的群众走到视觉文化的第一线,成为直接参予者,他们用摄影图像反映意识形态,把图像作为表达工具,把看见的,想到的,愉快的和愤怒的都用图像传播出去,用最直观的图像语言进行叙述。[4]图像和话语都是在信息传播中,起着重要沟通作用的中介符号。建构能够准确传达信息的中介符号需要组织者具备诸多基本素质,需要有传达语法和信息语言的组织、控制与把握能力。用摄影图像准确表达自己意愿的能力,将是未来摄影人群将要解决的大问题。

五、影像平民化引发的社会问题

数字图像的产生过程已经短于文字的写作时间,对摄影者的拍摄要求甚至低于文字写作者,摄影图像的获取以秒为单位,而图像所传达的信息量又不是文字可以替代的,如此巨大的信息占有量将可能威胁到文字在文化传播中的地位,摄影图像成为急速扩张的庞然大物,在欢呼摄影传播的巨大成功之余,也造成了图像泛滥现象。在我们获得权力的同时义务也在等着我们,摄影图像的长处也是它的短处,摄影具有的绝对真实性和可信性在有害的泛视觉文化现象下将是对人类文化的极大破坏,摄影图像和数字传播在愉悦了我们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无数烦恼,从“周老虎”到各种“艳照门”事件,摄影图像造成的当下文化污染和对社会形成的危害是大家始料不及的。摄影从小众文化现象发展成大众生活的一部分,从由专家、精英群体的单向传播转变为多边互动式传播只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这种革命性进程使人们多年形成的思维无法短时间转变,平民视觉文化的威力应该远远不止于此,由摄影图像和传播带来的众多文化现象涉及人类伦理、文化道德、法律规范和财政经济等等问题,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部分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摄影图像能够带来巨大经济利益,也会造成巨额财政损失,能为我们创造文明,也能给我们制造灾难,这种灾难甚至动摇人类伦理和文化道德底线,动摇国家安全。

时至今日,人们已普遍认同:一个全球化的,从单一的文字语言文化向综合的影像文化和视觉文化转变的时代已经到来,它进入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精神意识、心理深层。人类创造文化,亦被文化所创造。在“计算机文化”、“电视文化”成长和熏陶下的新一代,他们更善于形象思维,更习惯于接受图像符号所传递的信息。在今天,正如阿拉哥所预言那样:"最终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发现总会大大超过人们的最初愿望。当我们应用这项发明的时候,我们特别应该强调尚未预见到的种种可能性。"影像文化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带来了人们不仅是物质生活上的改变,更促使人们的精神意识、心理深层上发生了质的变化,因为在影像泛滥的今天,人们更善于形象思维,更习惯于接受图像符号所传递的信息。

参考文献:

[1]罗刚,顾铮.视觉文化读本[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9.

[2]李方文.世界摄影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76.

[3]黄鸣奋.数码艺术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543.

[4]张舒予.视觉文化概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149.

[5]玛利亚著,郝红尉等译.摄影与摄影批评家[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6]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983.

上一篇:论影视媒体的新媒体化转型 下一篇:文化部组团赴日考察演艺产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