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打造数学活力课堂

时间:2022-05-10 12:29:00

以生为本,打造数学活力课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就应当是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应让每个孩子高高兴兴地进入数学世界,在探索中激起兴趣,在充满活力的课堂中,不同的孩子得到不同的发展。

一、教学设计应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

一个好的演员要研究如何适应观众的欣赏水平,而不是强迫观众适应他的演出。一个好的厨师要考虑如何适应顾客的口味,是厨师要去适应顾客,而不是让顾客去适应厨师;作为义务教育的小学数学,应该让数学去适应学生,当学生不能适应数学时,我们要改造数学,对数学实行再创造使得它适应学生的学习。因此,我们的教学设计要考虑小学生比较好奇、喜欢求知,希望被关注的特点,促其形成一种努力去探究的心理,这种探究心理的形成,对好奇心、求知欲重的学生来讲,本身就是一种满足。其过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探究―满足―乐趣―内发性动机产生,这就保证了学生主动地投入教学活动中去。例如在上“9的乘法口诀”课时,我创设了《西游记》的故事情境:“小朋友们,你们都看过《西游记》吧,孙悟空“八九七十二变”本领大,保护唐僧取真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回东土,留传后世美名扬。在刚才的故事中,你听到和数学有关的知识了吗?”……孩子们在交流中“9的乘法口诀”呼之欲出,知道了“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是9的乘法口诀。这个简短的小故事既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又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可见只要我们积极改造数学,让数学去适应学生,学生巨大的学习潜能就能被挖掘,学生创造力就会得到有效的培养。

二、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创设问题情境是指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而又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那么,如何更好地创设问题情境呢?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知识的内在规律和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把数学特有的严谨、抽象、简洁、概括等属性,通过巧妙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这样才能创设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例如,在教学加法应用题时,笔者出示了一群小兔在野外采蘑菇的画面,问一共有几只兔子。看到这个有趣的画面,学生就极其自然地进入情境,加上他们细心的观察、饶有兴趣的讨论,有了多种结果:一种是左边的8只兔子加上右边的7只兔子,一共有15只兔子;另一种是10只白兔加上5只灰兔;学生还发现:看见眼睛的9只加上看不见眼睛的6只;弯耳朵的加上不弯耳朵的;看见尾巴的加上看不见尾巴的。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参与着表达、思考等数学活动通过更巧妙新颖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进一步的积极思维活动。

三、数学教育积极面向全体学生

一位专家说过:“课堂是师生生命历程的一部分,要增强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意义,让生命涌动。”在课堂教学中发现,那些成绩好的学生锻炼机会很多,而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课堂上的自我参与意识差,自卑感强,作为老师,不应该忽略每一位学生,特别是成绩差的学生,应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以课堂“主人”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提问他们的问题可以降低难度,但要有意义,让学困生置身于积极、主动、乐观、向上的情感生活中,增强其参与意识。同时老师在巡视中多帮助成绩差的学生,人人参与活动,亲自动口说,亲自动手做,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学生在讨论、评议、疏理、合作中拓宽了参与渠道,课堂因孩子的表现而熠熠生辉。

四、数学教师合理当好绿叶配角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教学理解为:以教为基础,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这种教学关系使“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被压抑。结果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怎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精神,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呢?实践证明,只有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人,才能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把学习变成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才会有显著教学成果。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应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人,教师应相信所有学生都能学习、都会学习;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要甘当配角、当好配角。为此,教师应努力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个孩子能站在课堂的中央,鼓励学生质疑,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打造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相信:只有师生充分动起来,才会让学生在一节课中获得最大的收获,同时教师也是最大的受益者,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从学生身上学到好多做法,这样才会培养出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学生,同时提高了教师的文化素质和教学水平。真正做到课堂动起来、学生活起来、成绩好起来,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武晓燕.以生为本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新课程,2012(12).

上一篇:建构幼儿园App游戏教学资源 下一篇:借助童话故事,提高学生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