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思路

时间:2022-05-09 10:05:29

我国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思路

摘要:本文从国内外对创新型人才的不同理解出发,通过比较揭示了我国创新型人才理念的局限性,并进而提出了正确的创新型人才观。我国在创新型人才理念和培养实践方面所存在的欠缺与偏差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效率的负面影响,最终表现为我国在创新型人才培养领域的相对落后。为了缩小我国同发达国家在该领域的差距,我国教育主体尤其是高校必须切实改变创新型人才理念,树立正确的创新型人才观,同时,还应该学习、吸收外国尤其是美国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方面的成功经验。考虑到我国所具有的特殊国情,我国高校在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搬外国的模式。在借鉴外国经验的同时,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推进这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正确处理好若干重要关系。

关键词:知识经济创新型人才教授评价制度个性自由

伴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趋于普及,人类已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动力不再是资本的积累,而是知识的创新。知识创新的推动最终要依靠人才,于是,世界各国纷纷从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出发展开了深层次、大范围的教育改革,这些教育改革的目标都锁定于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新型人才,我国理论界将这类新型人才称为创新型人才。

一、国内外对创新型人才的不同理解

关于创新型人才的确切内涵,我国理论界至今仍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三种:

1.“所谓的创新型人才,是指富于独创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够提出、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这种人才,一般是基础理论坚实、科学知识丰富、治学方法严谨,对未知领域勇于探索,同时,具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和良好的科学道德。他们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者,最新科学成果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未来科学家的培育者”。

2.“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它是相对于不思创造、缺乏创造能力的比较保守的人而言的,这同理论型、应用型、技艺型等人才类型的划分不仅不是并列的,而且要求不论是哪种类型的人才皆须具有创造性”。

3.“创造型人才的主要素质是:有大无畏的进取精神和开拓精神;有较强的永不满足的求知欲和永无止境的创造欲望;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较强的创造才能;同时还应具备独立完整的个性品质和高尚情感等”。

在国外相关文献中对“创新型人才”的明确定义并不多见,而通常是从人的具体素质特征方面来解释这一概念。如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Guilford)曾把富有创造性的人的人格特点总结为以下八个方面:(1)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不肯雷同;(2)有旺盛的求知欲;(3)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的运动机理有深究的动机;(4)知识面广,善于观察;(5)工作中讲求理性、准确性与严格性;(6)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喜欢抽象思维,对智力活动与游戏有广泛兴趣;(7)富有幽默感,表现出卓越的文艺天赋;(8)意志品质出众,能排除外界干扰,长时间地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之中。在英国,大学教育将培养绅士型领袖和学者作为目标。所谓的绅士型领袖和学者,按照英国19世纪教育家纽曼的话来说,就是“学会思考、推理、比较、辨别和分析,情趣高雅,判断力强,视野开阔的人”。牛津大学校长C.Lucas要求大学培养的人才“要有很高的技术,非常宽的知识基础,有很强的个人责任感、创新能力和灵活性。个人能够不断地获取新的技术以适应其需要。”

通过简单的比较,我们不难看出,国内外对创新型人才的理解有一些共同点,即都强调创新型人才必须具有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素质。但又有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我国对创新型人才的理解大多局限于“创新”上,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个性品质的全面关注不够;国外则强调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素质,强调个性的自由发展。其二,我国对创新型人才的理解差异很大,有的受领导人讲话或政府文件的影响较大,有的受西方心理学的影响较大,表现出很强的实用性,缺乏支持其概念的理论基础。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的创新型人才理念表现出了明显的局限性,而这种局限性很容易导致人才培养实践上的偏颇。比如,有的人就认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是为学生开设几门“创造学”、“创造方法”课程,而把所谓的创新素质与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个性发展对立起来。

我国在创新型人才理念和培养实践方面所存在的欠缺与偏差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效率的负面影响,最终表现为我国新型人才培养绩效的相对落后。仅以诺贝尔科学奖(不包括文学奖及和平奖)获得者为例,自1901年诺贝尔奖首次颁出至今,世界上每一个发达国家,都有科学家获此奖项。截至2006年,美国的获奖人数已经达到300人。就连印度、巴基斯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也有科学家问鼎“诺奖”。而在我国,至今尚未产生过一位诺贝尔奖得主(6位华裔科学家除外)。另外,我国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相对落后也直接导致了我国在知识产权创造领域的相对落后。以下以直方图的形式呈现了各国(地区)在美国所获得的专利数量的对比关系(美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也是世界各国(地区)专利战略的必争之地,因而,在美国获得的专利数量能够代表各国〈地区〉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的真实状况。同时,采用在同一个国家获得的专利数量作为各国〈地区〉之间进行比较的基础,能够充分保证可比性和结果的公正性〈由于不同的国家对于专利的认定条件不尽一致,在不同国家所获得的专利数量在事实上是不可比较的)。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我国大陆在知识产权创造领域的落后程度:2006年我国大陆在美国所获得的专利数量不仅远远低于日本和德国,甚至远远低于台湾地区,大致与印度的水平相当。

二、树立正确的创新型人才观

为了缩小我国同发达国家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绩效方面的差距,我国教育界尤其是高校必须切实改变创新型人才理念,树立正确的创新型人才观。在笔者看来,正确的创新型人才观应该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型人才是与常规人才相对应的一种人才类型。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而所谓常规人才则是常规思维占主导地位,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不强,习惯于按照常规和传统的方法处理问题的人才。创新型人才与通常所说的理论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艺型人才等是相互联系的,它们是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而产生的不同分类。无论是理论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还是技艺型人才,都需要有创造性,都需要成为创新型人才。

2.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完全独立发展的,它们与人才的其他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型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高度发展的人才。

3.个性的自由发展是创新型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前提。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关于教育改革的第一次审议报告指出:“创造性与个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学要培养具有创造性的创新型人才,就必须首先使他们成为一个作为人的人、真正自由的人、具有个体独立性的人,而不是成为作为工具的人、模式化的人、被套以种种条条框框的人。虽然不能说个性自由发展了人就有创造性,就能成为创新型人才,但没有个性的自由发展,创新型人才就不可能诞生。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型人才就是个性自由、独立发展的人。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4.无论是创新还是创新型人才都是历史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创新和创新型人才的理解都会有一些异同。当代社会的创新型人才,是立足于现实而又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博、专结合的充分的知识储备;以创新能力为特征的高度发达的智力和能力;以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中心的自由发展的个性;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献身精神;强健的体魄。

除了树立科学、务实的创新型人才理念以外,我国高校还应该学习、吸收外国尤其是美国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方面的成功经验。

三、借鉴美国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方面的成功经验

(一)美国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方面的成功经验

美国将创新型人才的具体培养模式设定为:(1)教学内容丰富,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2)学校与社区密切联系,强调学生的社会责任感;(3)师生平等交流,鼓励学生的参与意识;(4)课堂教学活动除教师外,还有同学互教、小组讨论或团队协作等形式;(5)教师通常作为协调人和协作人的角色出现在课堂上;(6)学生不仅是为了教师,而且是为了教师以外的现实社会而完成作业;(7)课内外活动丰富多彩,为开发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机会;(8)强调理解并掌握新知识,坚持重温所学内容;(9)实行定期或不定期测试与评估。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通过以下环节来贯彻、落实上述关于培养模式的计划设定。

1.通过灵活的课程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仍是当前美国高校教学的主要形式,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力的培养。美国高校的授课形式是很灵活的,教师善于从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等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在美国高校,教师十分注重在讲授该课程内容之前简明扼要地介绍该学科的发展现状、尚存在的争论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时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阅读、思考和提问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甚至常常鼓励学生提出对权威理论的批评性意见,并就此意见与学生进行讨论。在哈佛的教学过程中不设立唯一正确的答案,哈佛一直认为,正确答案绝不是唯―的,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如何适应形势和形势变化,去寻找更好的答案,鼓励学生在分析问题中允分表现白己,增强自信,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美国高校还开设培养创造力的专门课程。194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首先正式开设“创造力开发”课程,此后,哈佛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等相继开设有关“创造学”的课程。日前美国已有几十个“创造学”的研究所,有50多所大学设立了“创造学”研究机构。美国大学还十分重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电影、计算机、访问教学等。

2.充分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

美国高校把参加大量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学校普遍加强厂实践性教学环节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增加学时数,鼓励学生运用所学内容设计具有创新意识的方案。他们很注重学生的实习过程。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后,通常会到有关企事业单位实习半年至一年,把所学的理论运用于实际,而且学到许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积累各方面的经验。学生带着这些经验以及发现的一些问题再回到学校学习,往往会激发创造的欲望并付诸行动。哈佛大学经常把学生置于实践的环境中,让他们用以往学过的理论及积累的经验,回答和解决他们不熟悉或不明白的问题,强迫他们不断向自己的智力和能力的极限挑战,经过讨论、总结要点,获得知识和体验。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美国高校学生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学校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提高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良好环境。在美国的一些高校,几乎每天都有诸如专家讲座、辩论会、体育联赛之类的活动。哈佛一直积极提倡组建课外学习小组,为学生提供和睦的环境缓解学习压力,同时锻炼社交能力和口才。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而且话题非常广泛,不仅能缓解组员学习压力,还减轻了他们的心理压力,让大家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

美国高校的校内活动团体也很多,像旧金山州立大学就有近200个正式注册登记的学生团体,其内容覆盖科技、文化、政治、经济、心理、卫生、文学、艺术等各方面,学生完全可以自由选择。在美国高校,学生各类团体只要不与联邦和州的宪法相冲突,不与学校的规章制度相违背,校方一般不干涉。各种团体各有特色,形成下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局面,对学生的领导能力、工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很有帮助。

4.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科研活动

通识教育、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者之间平衡发展,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为了更好地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美国许多高等学校特别是一流的大学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鼓励和组织学生参与科研工作,使他们尽早得到从事科研的训练,了解和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伯克利大学就把本科生科研当作本科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专门成立了“本科生研究办公室”,组织本科生的科研活动并提供服务以及为本科生提供各种科研机会。

斯坦福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是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科研和学术活动,卡斯帕尔校长反复强调,研究使教师能够不断地把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教给学生,而充满好奇心的学生对教师的不断质疑又推动了研究的发展。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可以报名参加一项UROP计划(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本科各年级的一些优秀学生可以直接参加各项研究课题。当这些学生取得研究成果后可以向基金会申请研究经费,也可公开、申请专利等,同时还可以得到一定的学分和报酬。密歇根州立大学专门设置了“科研推广中心”,注重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学校非常支持和鼓励在校学生到当地科研机构与公司实习和兼职,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科研训练,使他们尽早熟悉科学研究的程序和方法,在动手动脑的科研活动中增长才干。

(二)我国高校能够获得的启示

1.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可以向学生灌输大量固化的知识,但并不利于他们创新思维和意识的培养。改革传统的模式,主要是为了对学生产生一种激励,使他们对课程产生兴趣,并按照自己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教师在教学时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培养其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过去对理论平铺直叙的授课方法,善于创造问题情景,运用讨论法教学。开展多种形式的讨论,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善于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为造就真正能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创新型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给学生布置的问题和作业应该是开放式的,鼓励学生能从多个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有在课堂上表达的自由与欲望,教师有对学生观点的正确认识能力,不轻易否定学生的观点。哪怕他们的想法并不正确,或有悖于课本,但这对其创造性思维恰好是一种巨大的启迪。当学生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愿表达时,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一个有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感的环境。

另外,我国也可开设培养创造力的专门课程,诸如以研究创造力及其开发为核心内容的“创造学”和思维科学、创造力心理学、科学方法论、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能等等,把创造性思维的规律很好地加以总结并有意识地传授给学生,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歌德曾说:“一个人怎样才能认识自己呢?绝不是通过思考,而是通过实践。”美国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往往比较强,原因在于其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在教育中的地位。我国高校也应该提高实践教学的比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建设适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基地,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和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是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实验、实习和社会实践等实践环节中,开放实验室,开设设计型、综合型的实验;建立校内各种实践基地和设计中心,等等,提供多种渠道、多种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对每个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基本训练。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对实验课应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大力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实践活动。采用多种考试形式,使他们的实践能力能反映在考试成绩中。

3.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但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基本理论和基本技巧,更需要通过课外活动尤其是研究性的探索活动对所学的知识和思维方式进行大胆的创新和突破。课外活动是课内教学的必要补充,也是学生发挥个性和潜力的主要渠道。学校科技活动、文化活动、学科竞赛以及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等课外活动的进行,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积极学习的态度以及合作学习的精神,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创造条件。

学校要引导并支持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完善个性,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提高综合素质。多开展以学术交流为内容的学术活动,如举办讲座、科技展览,发表、出版学生的作品和学术论文等,使学生在活跃的学术活动中受到创新思想的启迪和熏陶。鼓励学生建立“大学生创造发明协会”、“创造学研究会”等组织,开展活动,奖励创造发明成果。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开辟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渠道,加强科教服务,为大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和舞台。

4.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

虽然我国高校教学改革比较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但落实情况并不令人满意。在学生科研中,虽然对学生的科学研究有了某种程度的要求,但对学生平时的科研训练和指导并不多。今后可逐步采取措施,把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的途径。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并为他们从事科学研究创造条件,同时通过提供指导和服务,帮助他们在科研过程中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或论文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的重要教学环节。特别是毕业设计,选题要结合生产、科研、教学及实验室建设的实际,优先选取既能满足教学基本要求,又能联系生产、科研实际的题目,提倡真题真做,使学生在学习掌握本专业的最新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同时,亲身参加面向生产与科研实际的真实课题研究。在满足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应允许学生自己找题目,鼓励学生设计新方案,根据其设计(论文)的新颖性、实用性来评定成绩。

四、正确处理几个重要关系

毕竟我国有着自己的特殊国情,我国高校在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搬外国的模式。在借鉴外国经验的同时,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推进这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成功地实现“中学为体、洋学为用”,我国高校必须正确处理好若干重要关系。

1.正确处理好师资队伍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

师资队伍建设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创新型人才培养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没有一流的教师队伍,创新型人才培养就是一句空话。当前,我国高校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首先推进创新型师资队伍的团队建设。在创新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建立以学术职业声誉为主导的教授评价制度。大学教授应该既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又名副其实。遗憾的是,在这两方面上我国均有不足之处,一是门槛较低,二是称谓不专一。大量的非学术岗位工作人员也在使用着教授头衔。季羡林先生曾经说过:“如今不管是谁,只要能在北大谋一个教书的位置,就能评上教授。而在七八十年以前,连鲁迅、梁漱溟这样的大学者在北大也只能被聘为讲师”。门槛低必然使学术贬值,带来整个教授群体声誉的下降。(2)让教师回归于学术。首先,杜绝学术的“关系化”。教育领域是一个与学历有关的被严密规则化的人才市场,本应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和自律性。学术职务权力寻租等教育领域关系化现象的出现,使社会丧失了部分公正性从而在学术上丧失激励性,扼杀了一些年轻人的激情与聪明才智。其次,摈弃人才奖励的“奖官提拔”机制。学术界最常见的学术奖励办法是“奖官”,看你是个好苗子,就提拔你,给个行政职务。在现有体制下,有了行政职务就有了更高的声誉,就能争取到更多的资源。但这样的导向恰恰腐蚀了学术大师生长的土壤。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应该是让一流人才在学术框架内成长、走学术发展的道路,让好苗子感到走学术道路具有更好的前景。(3)为青年教师搭建实现其学术梦想的平台。目前我们有多种学术带头人评定办法,如长江学者、跨世纪人才、杰出人才等,但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同时,由于数量太少,不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而且有些已演变为象征和荣誉性称号。因此,需要积极探索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的机制。为大学的年轻教师建立非指向性科研基金,应该是一个具有可行性的方案选择。国内外科研经费拨付的实践证明,基金制是适合高等学校科研工作的一种有效经费支持制度。为大学的年轻博士建立非指向性科研基金,在他们最需要支持、精力最旺盛和最有创新力的时候给予必要的资助,可以较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火花。同时,也可以一定程度地减少当前存在的诸如“跑”项目、挂名、转包、低水平重复等不合理现象。(4)支持导师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使他们能够与国内外一流学者保持经常的、紧密的接触。建立学术休假制度,使导师能够在一段时间内离开自己的教学岗位,到国内外访问研究,补充新鲜能量,捕捉新的前沿课题,不断凝练研究方向。同时建立各种文献资料系统,使他们能够阅读国际最新的前沿性研究成果。(5)鼓励教授间的合作和学科交叉。比如成立研究生导师指导小组就是一种很好的模式。现在的国际研究趋势是系统综合的创新成果越来越多。

2.正确处理好硬件建设和软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

硬件条件是进行创新教育必不可少的条件。即便是创新型人才,不论他的创造能力有多强,也不可能做出无米之炊。因此,我国高校适度加大硬件建设的投入力度是必要的。在进行硬件建设的同时,还应该加强软环境建设。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在某种意义上讲,软环境建设的难度要比硬件建设的难度更大。硬件建设有了钱就行,软环境不是有钱就能够买来的。而软环境恰恰又是创新型人才成长所需要的内在动力条件。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是在良好的软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的。所谓良好的软环境,其中包括具有一定文化品位的校园文化环境、适合个性自由健康成长的生活环境、具有浓厚学术氛围的学习环境和鼓励成长进步的竞争环境,等等。教育是知识的传递和爱的奉献。良好的育人软环境,耳濡目染,不断熏陶,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欲望,这种创造的欲望是非常可宝贵的。因为它是进而形成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胚胎。有了创造的欲望,才能够积极、主动、自觉地去创新。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软环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校园文化建设、制度建设等管理问题,同时还涉及践行办学理念,营造学习气氛和学术氛围等学风、教风建设问题。因此,它是一项需要全员参与的活动。

3.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

教学与科研两项任务之间既相辅相成,也会产生冲突。教师通过触摸学术前沿,将最新的研究成果纳入课堂教学之中,使课堂教学内容既新且深,反过来,教学活动也会为科研活动提供正确的方向与必需的素材。然而,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也并不能做到时时统一、处处和谐,二者之间的冲突甚至经常发生,教师经常会面临在教学与科研之间分配时间与精力的困难选择。为了尽可能减少、甚至化解二者之间的冲突,我国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尝试的教师职能分工改革就很值得提倡。这种分工的最大好处在于:有利于教师个体各扬所长和教师之间优势互补。教师素质的多元化发展和互补型融合也为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采众长、丰富能力和完善素质创造了有利条件。

4.正确处理好精英培养和大众化教育之间的关系

处理好这个关系,其实并不困难,简单地说,就是研究生教育要培养精英;本科生教育要大众化。这不仅仅是培养层次的问题,同时也是内容和方法的问题。研究生教育要以培养专业领域的研究能力为主。术业专攻,学有所长,特别是在自己的研究方向领域内,要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不能人云亦云。这就要求我们的导师要注意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同时要注意研究方法的传授。胡适先生不是曾经讲过“绣取鸳鸯从君看,莫若金针度与人”吗?这就是“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的关系问题。要培养研究生独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坚持指导教师带科研课题培养研究生的制度,鼓励指导教师与研究生共同完成研究课题,使研究生尽早介入课题研究。这样有助于研究生通过科研实践,掌握科研方法,早出科研成果。

本科生的大众化教育是相对于人群数量和比例而言的,大众化教育不是降低教学质量和水平。但相对于研究生而言,本科生阶段还是以打基础为主。应坚持“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原则,为学生日后走上创新之路创造必要条件。

5.正确处理好“专”与“博”之间的关系

创新型人才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他们都具有广博的知识。知识对于任何一个人而言,当然是多多益善,但又都不可能穷其所有,在这样的前提下,做到“术业有专攻”是唯一现实之举。这就涉及“博”和“专”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博”应该“博”到什么程度,“专”应该“专”到什么水平。二者之间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平衡,不能偏废其一。

近些年,我国高校在“专”与“博”的关系问题上,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大文大理的改革尝试,专业加公共选修的尝试,等等。很多专业在进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过程中,也有意识地增加了专业选修课和与专业有关的其他学科的选修课程,目的也是在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厚学生的科学文化底蕴。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还缺少一个科学的、标准的知识总量的控制,即某一个专业的“专”要“专”到什么程度,它的“博”又要“博”到什么程度才算合适,创新型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可不可以有一个量化的标准,这个标准科学不科学,这是我们必须要研究的问题。

6.正确处理好个性发展和全面培养之间的关系

科学研究证明:创造性与个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个性的自由发展是创新型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基本前提。因此,大学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尊重、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真正成为个体独立、个性自由发展的人。著名的人类文化学者莱维・施特劳斯曾经说过:“要像倾听麦子成长的声音那样仔细认真,用最大的努力来培育人的多样性,必须要建立认同多样性,尊重少数的、宽容的文化,不把这种思想渗透到国家领导人的脑子里,就不可能有和平的21世纪”。同样的道理,不把这种思想渗透到我们教师的脑子里,我们同样也不会培养出具有个性特征的创新型人才。

当然,这里所说的使学生的个性自由发展,并不是说对学生放纵不管,任其恣意妄为。对学生还是要加以正确的引导,把他们的爱好、兴趣、秉性、习惯等个性因子特征引导到健康有益的轨道上来,培育他们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科学献身精神。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它会使学生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熏陶。

参考文献:

[1]刘宝存.“什么是创新型人才?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国教育报,2006-10-30.

[2]陈至立.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五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05-1-10.

[3]文东茅.以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公平.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

[4]刘尧.新世纪高等教育评论.西北大学出版社,2001.

[5]房剑森.高等教育发展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90年代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7]中国专利统计简报.2007.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加强高职学生价值观教... 下一篇: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毕业生低收入群体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