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初中语文活动课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5-09 12:49:06

新课程下初中语文活动课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新课程初中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活动课,语文活动课是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然而,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活动课处于“课外”、“业余”地位,不是作为学科服务的体脑调节课安排,就是当作学科的“附加”或课堂的“延伸”。许多领导和教师认识不到位,观念滞后。处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实惠型”、“短效型”的社会实效怪圈中。根本没有真正落实新课改的精神。开设与否一个样,开设好坏一个样。因此,探讨新课程下初中语文活动课的问题对策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语文;活动课

一、初中语文活动课存在的问题

开设语文活动课,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是现代新课程理论的具体实践,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举措。但当前许多初中语文活动课还存在着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1.认识上的错位。由于语文活动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的课时数少,总分量小。因而在许多初中教师心目中,把语文活动课当作学科课程的点缀或附属物。对语文活动课的作用、目标、内容等知之甚少,经费、时间、场所、人员对象等无法保证,内容无序,随意性强,严重失真。既然语文活动课被正式纳入课程体系,它同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就应当是相互相成,在地位上、价值上不应有主次之分、轻重之别,它们各有侧重地作用于学生发展的不同方面,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那种有条件的就开设,没有条件的就不搞的无所谓的态度,必须尽快予以纠正。

2.实施上的偏差。很多教师认为语文活动课可有可无,因而对语文活动课教学模式的探索远不及学科课程。当把语文活动课正式纳入课程体系时,许多学校只是把先前课表中的“课外活动”换成“语文活动课”,在教学模式上完全照搬学科课程模式,毫无创新。突出地表现为语文活动课学科化,教学操作未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观念,同时没有体现低中高年级的层次性和一贯性,未能很好的适应不同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从教育学和心理学角度看,年级越低,语文活动课所占的分量就越大,但水平层次不应过高;年级越高,语文活动课所占的分量应减少,但水平层次应逐步提高。并应像学科课程一样,注意搞好语文活动课在年级之间、个体水平之间的自然过渡和衔接,注重知识的层次性和一贯性,决不能搞拔苗助长,但也不是原地踏步。

3.评价上的误区。传统的思维定势及以考试为中心的办学倾向,使得在语文活动课的评价上,未走出学科教学评价重结果、轻过程的管理误区,致使学校的语文活动课一直处于“非管理状态”。许多教师往往凭学生的作品展示或最后达成行为来鉴定好坏优劣。忽视了学生在禀赋或起点上的差异,忽视了学生在语文活动课中的投入程度。另外,相应的对辅导教师的考核也处于无序或混乱的局面。

二、新课程下解决初中语文活动课问题的对策

1.加大活动课程教育空间。把每次语文活动当作一块实验田,不拘一格,广泛地联实际,紧贴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活跃的富有情趣的中学生,不用简单的活动形式消磨学生的美好时光,更不能应付差事,走过场。例如,课本剧演出,这本有相当大的难度。有的老师将此活动与影视生活中的“小品”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模拟:大胆地设想一个情节,分几个角色,设计一套对话,再适当加一点舞台提示,构成一幕剧。因为影视生活广阔,可供联想的小品甚多,这么一引发,学生兴趣陡生,一个个取材实际生活或教材的剧本构想出世了。如《现代版孔乙己》、《小巷深处话感恩》等,色彩纷呈。后经演出,当场评分,把大家的学习热情推向高潮。活动前部分师生的种种畏难情绪,随之得以消除。

2.开发活动课程的多种功能。语文教育要定准位。这个位应定在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应该是语言的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综合。语文教学要变语言形式应试教学单一功能为知、情、意教育统一的多功能,变低效率为高效率,尊重和发展教的个性和学的个性。语文活动的开展,伴随着语言文字的读、写、听、说训练,须有机地进行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实现其多功能和高效益。自然,语文教育的多功能、高效益,靠全方位、多层次的精心实施,并一以贯之;而活动课程率先为之,这是赋予它以新鲜活力的根本之举。对此,我们要有宽广的眼光,看得宽远些,深透些。

3.勤于读书,丰厚文化根底。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做好教师工作,有两个必备条件:一是肯于负责,二是有本钱。前者是态度问题,后者是实力问题。在确认并努力实践“一生独爱栽桃李,愿作春蚕吐尽丝”之后,就得不断增强自己的教育教学“实力”。“实力”来自博学:在实践中学,向书本学,选读有关语文本身的名著、新著,既读近期与教材有关的著作,又读远期一点增广见闻,提高理论素质的专著。古今中外论著多读点,文化素养就越高,知识面越广,就为多种模式的教学、多种层次的思维提供源源不尽的材料与动力,进而推动教学的创新。

4.勇于实践,修炼业务技能与学术能力。教学,要认认真真,规规矩矩,注重规范,也要创新,时有突破,探索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的途径。作为承担基础教育重任的中学教师,绝不能只停留在一般业务技能层面上,还要进行学术提炼,理性思考,向研究型、学者型教师攀升。作为教师,应长期订阅一些专业刊物。有人说,每订阅一份品位较高的专业理论刊物,就好似结识了一位名师。专业理论刊物,处于学科研究前沿,教学实践的第一线,负载了多方面的教学信息。

上一篇: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情绪的调节 下一篇:浅谈信息技术下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