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实践教学的反思

时间:2022-05-08 09:23:06

对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实践教学的反思

摘 要: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近些年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实践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着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重硬件轻软件、校外实习困难、教师实践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可以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多方联动推动校企合作等方面加强与改善专业实践教学。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实践教学;反思

1 实践教学取得的成绩

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在高职教育体系中占据着半壁江山,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建设必须突出业务实践能力的培养。经过多年的努力,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1 构建了相对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实践教学主要由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两部分构成。校内实践包括课程内实训、专项实训、综合实训等;校外实践包括企业参观与认知、寒暑假社会实践、毕业实践等。以我校2010级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为例,实践教学项目主要有:国际贸易专业认知实训、电子商务实训、外贸跟单实务实训、校内模拟市场实训、外贸英语函电实训、国际贸易综合实训、报关报检实训、暑期工学结合专业实践、综合毕业实践等。

1.2 建设了一批校内实训室,校内实训的软硬件大大改善

以我校为例, 2008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创建了现代贸易与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其中建有国际贸易综合实训室、外贸单证实训室、国际结算实训室、国际贸易业务流程实训室、阿里巴巴仿真实训室、营销实战演练实训室、营销技能提升实训室等,校内实训的软硬件条件大大改善。在配备了先进的硬件的基础上各实训室以一定的外贸教学软件为依托,根据教学内容模拟一定的职场环境,设置实训项目,让学生进行角色模拟,分小组扮演进出口商、银行、海关、商检、保险、货代等不同的角色,进行仿真的业务操作,完成一定的实训目标。

1.3 建设了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高职院校一直很重视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相关领导与老师积极开展校内外实践实习基地建设,目前我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重点建设了淮阴中外运、大唐国际贸易、 淮安华洋,淮安海关、淮安出口加工区、淮安出口加工区等一批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实习和实践训练创造了良好的硬件条件。

1.4 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得到提高

目前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按照学校专兼结合的方针,打造出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教学团队。对校内专任教师,通过岗位培训、企业实习、挂职锻炼,与企业专家结对指导、等方法提高其实践教学能力。鼓励专业教师通过参加培训与自学取得外贸跟单员、报关员、报检员、外销员、经济师、国际商务师等职业资格证书或高级技能等级证书,提升其双师素质与实践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还聘请具有丰富行业、企业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或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老师参与课程开发与教学。校内专任教师与校外兼职教师相结合,保证实践教学的开展。

2 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重硬件轻软件

目前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校内实训室的硬件基本能满足日常实践教学需求,但受建设资金以及现有外贸软件整体水平的制约,校内实训室的软件建设不能充分地满足教学需求。现有校内实训室外贸软件主要是让学生熟悉外贸流程,进行简单的外贸业务处理和外贸单证的填写,与实际的外贸业务还有较大的差距,学生到了真正的外贸工作岗位短期内难以适应外贸工作岗位的需要。再之外贸行业发展变化很快,有关国际贸易惯例、外贸政策和措施也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中,而现有校内外贸软件大多只能实现既定数据库内数据与表格的登录转化,内容相对固化,且大多软件供应商的后续升级支持能力不足,校内外贸软件实训内容不能及时更新,出现了与现实不符、新内容缺失等信息滞后的情况。学生在软件上操作了一遍之后,再次操作的兴趣也就降低。花高昂代价所建立的校内实训基地往往难以发挥其最大的效用。

2.2 校外实习面临困难

校外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校外实践本身面临的问题以及国贸专业的特殊性,使国贸专业校外学习面临困难。首先,校外学习涉及到校企合作共同育人问题,但学校和企业是两个不同的社会主体,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外贸相关企业追求的是利润的最大化,而学校要更多的考虑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常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在人才市场上学校与用人单位有合作的基础,一方为供给者,另一方为需求者,但高职国贸专业由于本身供给水平与层次都较低,且面临着本科院校的职业竞争,在现今买方占优势的人才市场上处于竞争劣势,也就难以争取到优质的合作资源。学校企业的合作,以及学生到企业的实践实习更多的靠个人人脉资源,校外实习的长效机制难以建立。其次,高职国贸专业学生的校外实习岗位专业性强,外贸企业能提供的实习岗位常是分散的、零星的、少量的,不可能像营销或理工科那样能同时容纳大批量的学生进企实践。国贸专业的学生的校外实习甚至面临着一人一企,一人一岗的需求困难。与其他专业相比,国贸专业学生的校外实习就需要联系较多的企业,各方面的投入与成本也随之增加。再者,外贸企业注重自身的效益和效率,出于保守商业机密的需要,重要的外贸业务一般不会让学生参与。学生到企业实习时,根本无法插手一些金额大、风险高、环节多、时间长的外贸业务。而且,因为责任风险的存在,即使是一些简单的业务,学生亲手操作的机会也不多。这样学生的校外实多是“管中窥豹,只见一斑”了。

2.3 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高职教育具有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点,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培养具备一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素质,能在外贸企业或相关行业从事外贸业务的高等技能应用型人才。国际贸易专业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目前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教师,很多是从学校到学校,未在企业工作过,缺乏实践经验的青年教师。他们对理论性知识掌握得比较充分,但没有在外贸企业从业的经验,在讲到具体的实践操作环节,大多只能纸上谈兵,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学校虽然也有外聘的企业教师,但由于待遇及时间限制等原因没有真正参与到实践教学中来,不少外聘企业教师只是简单地参加个座谈会,做个讲座,在校内实践教学、毕业实践环节中挂个名而已,没有真正发挥他们的作用。

3 改善实践教学的措施

3.1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既要重视硬件,更要重视软件

高职院校的国贸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既要重视硬件建设,更要重视软件建设。在软件招投标的时候应当尽可能多邀请相关企业参与,多方位多渠道地去比较分析。不少高职院校舍得在硬件方面投入,但与之配套的软件建设并没有得到重视。许多外贸软件价格不菲,其选择常因建设资金的限制而退而求其次。最终选择的软件虽然在既定的资金预算额度内,但往往难以适应教学的需要。这样所建成的实训室其实训的功能降低,往往成为参观的场所与电脑机房。校内实训室的建设并没有很好的支撑校内实践教学,实训效果不尽如人意。

3.2 完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校外实习基地是对学生进行实训能力训练、培养职业素质的重要场所,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必须重视和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领导、建设和管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中协议或者合同只是一种形式,更多的需要依靠良好的合作关系来维系。可以建立高层互访制度、负责人沟通渠道以及校企联谊活动等方式增加与企业的交流;也可以通过检查实习基地、与单位负责人座谈等方式听取各方对实习基地建设的意见。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不能讲排场、走形式,不能签个协议或者挂个牌就完事,要有实质性的合作。充足的经费支持是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的物质保障,由于传统办学理念和高校扩招等因素,高校实习经费投入长期不足。学校应改变办学理念,重视实践教学,保证经费的稳定增长; 合理规划和统筹实习经费的使用办法,完善经费管理制度,加强实习经费的监督。

3.3 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学校聘请企业具有丰富外贸行业经验的专家到学校进行专业讲座,与教师沟通交流,对教师进行实践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学校定期派教师到企业进行调研、实习或挂职锻炼,直接接触工作实际,掌握实践操作技能;支持和鼓励教师积极报考相关业务的国家从业资格证;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增加经费投入,调整授课时间,聘请外贸企业中的业务骨干担任实践教师,调动他们参与学校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学校还应制定有利的政策和措施,以调动校内专业教师的积极性,教师参加实践应和授课享受同等待遇,同时在职称评定等方面也应把实践能力作为评审的条件之一,这样才能使知识与能力并重,全面促进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

3.4 多方联动推动校企合作

成立由校企双方共同组成的,机构健全、管理层次清晰、分工明确,具有一定权威性的合作组织,使校企合作实现互惠互利、双方共赢。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在进行校企合作时要考虑到自身条件的许可、业务的安全以及经济收益, 学校一厢情愿, 希望企业无偿提供实习条件的做法是不可能持久的。国际贸易专业应该发挥自己专业优势, 在享受企业提供的良好实训条件时, 利用自身的专业特点, 积极为企业服务, 达到双赢的效果。

相关的教育教学委员会和行业协会也要积极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研究行业与专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确定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习指导计划与制定实习内容,并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的开展。

此外,政府要加强政策支持,教育产品不全是私人产品,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尚不健全、教育尚欠发达的时候,必须要靠政策来推动。政府要统筹各方资源,协调各方关系,推动校企合作制度化,还通过资源支持、减免税收和项目扶持等手段推动实习基地的建设,并出台评估与规范的标准、手册等文件。另一方面要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学生实习牵涉到经济、人事、税收、保险和劳动保护、知识产权等各个方面,政府应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协调各方面关系; 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政策,提高各参与方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总之,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是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当前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的,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需要学校、企业、老师、有关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陈国波.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实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08,11.

[2] 姜燕宁,郝书池.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长效机制研[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

[3] 刘丽艳.国际贸易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探索[J].长春大学学报,2008,12.

[4] 钱琳伊.高专国际贸易专业教学的若干思考[J].职教通讯,2007,2.

上一篇:基于人本管理的企业工作幸福感结构维度分析 下一篇:《外贸英语口语》理论与实践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