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例谈

时间:2022-05-07 02:12:05

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例谈

摘要:笔者针对目前高中语文教学迫于升学率的压力而显得单调乏味的现状,经过多年尝试,提出一套具有常效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策略,并从课堂演讲、语文班报、网络探究三个方面对高中三年进行整体设计,便于教师围绕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丰富语文素养,奠定终身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语文实践活动 课堂演讲 语文班报 网络探究

高中生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由来已久。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课堂教学必要的继续与补充、扩展与延伸,它能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到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得到实践上的应用,能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深化知识与提高能力;它对促进中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促进中学生才能专长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历来的语文教育家、杰出的语文教师都很重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并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的配合作为语文教学原则。

新课程的实施对这一内容进行了更明确、更具体、更系统的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此外,纲要还特别强调了实践性学习的重要性。

然而,高中阶段迫于升学率的压力,许多学校对与考试直接相关的课程就给足时间,下狠劲去抓,而对活动类的课程则一砍再砍。而很多语文教师又不甘于任由摆布,在夹缝中追求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但也只是戴着镣铐跳舞,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随机性大,缺乏系统性。有些教师也尝试了一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如故事会、演讲、班报、走进社会、走进图书馆等,但多是随机而为之,缺乏系统安排和常效性的管理。

我多年任教高中,对高中整体语文教学有较清晰的认识。我认为,教师完全可以设计一种具有较强的常效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策略,以便于教师围绕课堂教学,围绕提高听说读写语文能力这一中心,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丰富语文素养,奠定终身发展的能力。

一、课堂演讲,在展示中锻炼自我

课堂的时间很有限,既要授新课,又要应付考试,还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因此,教师必须统筹安排、合理规划,以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

《课程目标》指出:“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在讨论或辩论中恰当地应对和辩驳。”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阅读、写作教学上,而怠慢了这一能力的培养。教师如果真正利用好这一平台,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对于演讲,有很多教师都在尝试,但如不好好策划,这项活动仍会成为独角戏而味同嚼蜡。我对高中三年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梳理,再通过亲身实践,认为可以这样来操作。

(一)操作指南(见附表)

(二)演讲内容的策划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1)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2)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因此,对应高中三年的教学内容,我对演讲内容作了如下安排:

【必修1—5册】: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编排注重人文熏陶,并有配套的《语文读本》,可让学生结合所学专题在读本中选择相应篇目进行演讲。演讲内容要求包含四个方面:(1)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写作目的是什么;(3)我所欣赏的是什么;(4)我的困惑。

【选修】:

下面仅以我校选教的选修教材为例作说明。

《史记》:作品多是写人记事,且主要是对人物的记述和评价,可以安排专题演讲“我所欣赏的××(人物)”,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查阅相关资料,深入研究,以个性的视角或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去品评。俗话说“读史可以明智”,学生如果真深切体悟历史人物的得失成败,就会给其带来一生的影响,这也是学习《史记》所要达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目标。

《唐诗宋词鉴赏》:教师不必篇篇讲解,因为学生已有一定的诗歌学习基础,只需将整本书作为演讲素材,让学生自主选择鉴赏就行。而这部分的演讲就不必限定时间了。有的诗歌学生讲起来兴致勃勃,也许会占用半节课甚至整节课,但只要演讲者愿讲,其他学生愿听,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现代散文阅读》:教师可选教其中的重点文章,其余的文章可作为学生的演讲素材。此外,教师还可让学生搜寻课外的优秀散文作品介绍给其他同学。具体要求同必修部分。

《唐宋家散文选读》:教师可先确定讲读篇目,其余篇目可作为演讲素材。教师还可让学生品评某一位散文家的风格,并确定演讲题目为“我所欣赏的××(作品或人物)”。

【高三复习】:

一般来说,高三是最紧张的,教师不会轻易把时间用在一些活动上。但我认为,演讲既然是一项常规化、系列化的实践活动,就不应该轻易把它停止,更何况,这样的活动并不会影响复习,安排得当的话,反而会提高复习效果。

从我的教学实践和观察来看,高三教师在一轮二轮复习时往往忙于基本知识点的梳理、答题技巧的训练等。对于作文,教师则一般是集中式指导训练,很少有系列化、长效性的指导和练习。而演讲就是一个很值得挖掘的载体,教师可以将作文按审题、立意、选材、构思、细节描写、片段议论甚至文章如何开头结尾等划分成几块演讲主题,通过每天演讲的方式,就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作文的水平。等到集中练习的时候,学生调动起这些或感性或理性的积累,自然更容易写出好文章来。

二、校园展示,在合作中感受成功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再三强调,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并帮助他们将它转化为下阶段努力学习的动力。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也多次说过,给学生创造机会,多搭舞台,不断享受做事的快乐。他们所说的乐趣和快乐,归根结蒂就是让学生在体验享受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感受,使他们在享受中学习,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效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利用校园的橱窗和广播,展示学生的成果,从而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就更加高涨,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促进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全面培养。

(一)“语文班报”——橱窗展示

活动目标:学用结合,发展能力

操作流程:

1.由学生自主创办语文班报,全班同学共定报名,体现班级和语文学习的追求或特色,显示学生的个性风采。

2.班报每月一期;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选定一位主编,各小组自行策划,由主编向全班阐述本组办报思路和特色,最后由全班投票,以竞标的方式,争夺新一期的报纸编辑权。

3.获得资格的小组自行编辑、组稿,要求所有稿件来自班上同学原创。稿件内容可以是优秀作品展示,也可以是问题作品评析,形式不限。

4.每一期报纸印出后,请全班同学评价,每人写不少于100字的评语,汇总后给本期和下期主编浏览。此外,每一期的报纸都会张贴在学校橱窗中,以供全校师生欣赏。

(二)“报纸评论”——定时播报

活动目标:了解世事,洞察风云

操作流程:

1.每天一位学生将自己选定的一则新闻张贴在后黑板上,并附上短评。

2.每周用一节课,请学生上台针对本周的新闻评论进行演讲,发表自己的想法。

3.每周产生一篇优秀的报纸评论,推荐该生到校广播站向全校播报。

三、畅游网络,在探究中丰富思想

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汇集大量信息资源的数据库,学生通过它可以了解、学习语文教学领域的最新知识。网络巨大的知识容量为语文教学内容拓展了无限的空间,学生的学习范围已不再局限于教材。从课堂学习到课外阅读,只要鼠标轻轻一击,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各种美文名著、精彩句章,应有尽有。网络为综合实践活动搭建了新的“舞台”,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民主、和谐、自由、开放的空间。

一个出色的终生学习者与新型劳动者,必须是有信息素养的人,即能熟练地掌握、运用计算机技能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创造新知、传播信息。达到培养信息素养目标的途径之一便是采用自主性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应教会学生利用资源获取信息。如教师可设计语文互动拓展阅读的博客,让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阅读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协作完成作业,然后在博客中展示各自的成果,以作进一步的交流。

我根据高中语文的学习内容,结合网络实践活动的特点,对高中阶段利用网络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了系统的安排。活动每月一次,主要活动方式是综合探究,内容涉及名著、名家、热点等。各年段安排如下:

高一年级:结合必修1—4的学习,进行专题性的探究。

必修1:“青春的诗”“乡土情结”;

必修2:“我对战争的认识”“红楼一梦”;

必修3:“传统与现代的对抗”“墨家思想”;

必修4:“雷雨人物谈”“雨果的人道主义精神”。

高二年级:结合选修教材如《史记》《唐诗宋词选读》《现代散文选读》《唐宋家散文选读》的学习,进行专题性探究:

《史记》:“楚汉争霸中的人与事”“司马迁其人”“孔子其人”;

《唐诗宋词选读》:李白——从仙人到凡人,苏轼的出世与入世,别是一家李清照;

《现代散文选读》:“鲁迅笔下的小人物”“汪曾祺的本色艺术”。

高三年级:主要结合写作,对热点事件进行评论。如“郭美美事件”“中菲黄岩岛事件”“占领华尔街”等。

总之,教师要想通过高中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获益匪浅,就必须对高中三年的语文教学活动进行统筹分析,制定出符合校情、学情和学科特点的实践活动规划。这种规划依托于三年一贯的语文教学思路,教师必须对高中三年的教学任务有一个统观全局的思考和科学合理的安排,并将之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杨俊.从语文课程标准看高师学生口语培养.宜宾学院学报,2004(4).

[2]唐晓勇,张桂平.基于网络平台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与探索.中国电化教育,2006(4).

(责编 张翼翔)

上一篇: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口语教学的困惑及对策 下一篇:从机房监控看到的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