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机房监控看到的说起

时间:2022-06-28 11:25:44

从机房监控看到的说起

摘要:机房是中职学校教学与实践的主战场之一,在这个以技能训练为主的教育场所,我们却发现了另一种教育的缺失——慎独。本文从机房监控看到的说起,引发对“慎独”必要性与可行性的思考,并对具体方法与策略展开探究。“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从细节入手,防微杜渐,“慎独”教育定能为我们的孩子开启一扇通往成功与美好未来的大门。

关键词:机房 监控 职校生 慎独

年初,学校从安全管理出发在机房安装启用了一套网络监控系统并告之师生。然而不久,机房又再次发生财物丢失事件。通过调阅监控,学校第一次获得清晰的财物丢失全程视频:某班的三位同学庄某、赖某、胡某利用课间操结束至上课期间相互配合拿走了机房的一只光电鼠标。出于教育目的,在班主任的协助下,机房管理教师约谈了这三位同学。令人意外的是,三位同学均表示知道机房相关制度同时坚称此事与自己无关,甚至还表露出能奈我何的神情。一番较量无果后,管理教师最终向其出示了相关视频。更令人意外是,在证据面前他们前后判若两人,不仅立即承认了全部违纪事实,还诚恳悔过并愿意接受一切处罚。事情已过去半年,但我每次想起此事心中不免涌起另一番滋味,同时脑海里又映出另一幕:一位心理学教授在一个礼堂内事先隐藏了几部录音机,然后由教师领着100多名学生进入。当礼堂安静后,所有教师都借故离开,随后礼堂就沸腾起来。十分钟后,教师返回礼堂,拿出录音机播放刚才录下的内容,全场惊愕,录音机里充斥着不堪入耳的脏话、粗话。有些学生无法置信某些丑陋之言是出自自己之口……

两个案例发人深省。导致孩子言行如此反差的原因是什么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出路何在?其实,这些容易让人疏忽的“小事”折射出的不仅仅是道德与诚信的问题,其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甚至可能将以孩子的一生为代价。这一现象也恰好说明了当前教育某些环节的不足与缺失——“慎独”教育。

什么是“慎独”呢?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倡导的一种修养方法。其思路是从细节入手,谨言慎行,慎以养诚,在“慎独”自处中实现个人修养的不断提升,谓之“君子慎其独也”。也就是说,即便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个人也能实现严格自律,谨慎不苟。由于大多数人在公共场合都能注重自己的言行,而在独处或无人监督时,则会放松要求甚至为所欲为。对此,古代先哲认为君子要善于慎独自处,在无人监督时更要不断反省、自我剖析,这样方能在“省”中正确认识和把握自己,使自己的道德修养达到“诚于中,形于外”的境界。慎独是一种自觉,是一种完全的自律。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认识中职学校的“慎独”教育呢?

一、“慎独”教育的必要性

(一)从内容和目标看,慎独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立足点

职业教育的目的不仅仅限于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它更强调学生要“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资治通鉴》有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是个人得以发展的基础,而“德”是“才”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灵魂,二者不可偏废。职业教育要想真正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就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以德为基,以德育人,这是当前教育的立足点。“慎独”作为道德自律的最高境界,在构建和谐社会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其仍彰显出强烈的现实价值和时代需求。“自律”是相对于“他律”而言,它是教育的结果,也是学生学习、发展和继续接受教育的重要条件。因此,通过“慎独”教育加强职校生的自律能力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个人实现“慎独”修养的必由之路。

(二)从职校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看,开展慎独教育正当时

职校生年纪小,处于生理心理成长的关键期,思想上尚未形成成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可塑性强。无论真善美还是假恶丑,高尚还是低俗,谁先占领了他们都必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在学生多梦的年龄,我们更应抓住时机,积极施教,通过慎独教育促进学生良好的品行素养和文明生活习惯的养成,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也直接关系职业教育的成效。

(三)从职校生的当前现状看,慎独教育已是非抓不可

伴随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开始驶进迅速发展的快车道。然而,近些年职校生的生源素质却普遍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学生素质参差不齐,道德文明、卫生习惯、待人处事等方面也令人堪忧。尤其是网络发展带来的信息多元化、形式个性化、内容虚拟化和时空隐蔽性等极易造成学生失去理性,迷失自我,加上其他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道德失范事件时有发生,这些都给职校的德育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慎独”作为道德自律的一种方法,它在古代的道德实践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它对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在网络虚拟环境中,如何通过“慎独”教育对职校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价值。

二、“慎独”教育的可行性

慎独是一种修养,一种自律,一种情操。慎独养成需要学生不断加强自身的心性修养,同时也离不开外部环境对他们的正面影响与规范。学校作为学生成长和为未来发展奠定品德及知识基础的第一阵地,具有相对独立性和不完全封闭性的特点。学校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可使我们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同时又能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师资、课堂、教材、场地等)有效地对学生实施系统的教育和培训。而“不完全封闭性”可使我们的学生在专业和生活上能与时俱进,不脱离现实,从而使他们在毕业后能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预防“断奶症”的出现。职校开展“慎独”教育,其成果必然要体现在学生能否实现个体思想和行为的“自省”和“自律”上。通常情况下,中职生在人生信念方面缺乏追求,心理相对消极;学习目的不明确;做事冲动,缺乏克制力等。而要让他们实现“自省”和“自律”,关键是要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自律意识,通过学习生活上“自省”,正确审视和评价自己,并理性约束和支配自己的言行,在养成教育中逐渐将“他律”规范内化为个体“自律”的内在需求,磨炼意志,在审慎中追求和体验“君子慎其独”的道德境界。可见,中职学校在慎独教育方面对学生的“慎独”养成能提供较好的内外兼修的修养条件,并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三、“慎独”教育方法探究

“士有百行,以德为先。”不少人认为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无非就是让学生“学一技之长,谋就业之本”。其实,加强职校生的德育工作(包括公民道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道德),在当今社会已愈发突显出其重要社会价值。因为德育是所有社会个体适应现代生活的一个必备要素。作为追求至善的航向标,“慎独”包含诸多德育内涵,引导人们进行剖析自我,约束言行,担当对他人、家庭、社会、国家应负的责任和义务,在养成中逐渐学会理解和把握道德生活的原则和实质,从而正确规范自己的思想与言行。

(一)“慎独”源于心,健康的心态是慎独教育的重要前提

健康的心态是指人们具有一定的价值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能正确辨识事物,不会轻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内心处于一种相对平衡和满足的状态,当遇到困难、挫折或突变时,仍能情绪稳定、心理平衡,做到适时合理地应对各种变化。《大学》有云:“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不难得知,良好的心态是修身养性的前提和基础。职校生的心理通常表现出两面性。一方面,自傲,养尊处优。由于长辈对孩子的溺爱,养成了他们跋扈、自私、褊狭的心理。另一方面,自卑,消极偏激。在初中阶段,他们多数是学习和纪律的“双差生”,在家里没少挨骂甚至受暴力;在学校是受冷落的主体,缺少关爱,苦闷彷徨,以至产生自卑猥琐心理,处理问题常常也显得偏激任性。对此,慎独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两点。

首先,要加大宣扬“慎独”价值的力度。职校生因双重特性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会出现言行不一、行为失范的情形。对此,我们要有的放矢地加强思想道德工作,向其宣扬“慎独”精神,引导他们领悟慎独的价值与意义。曾国藩生前曾告诫子孙:“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可见,一个人修养水平的高低往往取决于一个人“慎独”的程度。作为学校,我们有责任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从思想上帮助学生确立“慎独”目标,引导他们在品行上进强修养与规范,从而有效地帮助他们成为一个有用之人、出色之人。

其次,要因材施教,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养心环境。慎独教育要结合各学科特点,充分发挥各学科优势,将慎独精神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欲达至善的境界,离慎独不行,而“慎独”教育也同样离不开良好的文化氛围与环境。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师生共建楼道文化、班级文化、宿舍文化等,让学生一进校门便能充分感受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欲成才,先成人”等文化熏染与陶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积极的“慎独”心理与需求。

(二)“慎独”严于律,“自律”养成是“慎独”教育的关键

1.有效的“自律”机制是慎独教育的重要手段。“自律”养成要从点滴开始。各中职学校的《守则》《行为规范》及各具特色的制度都是通过“他律”来实现规范的。“自律”是相对于“他律”而言的,二者关系密切。“他律”是“自律”的前提和基础,“自律”是“他律”的内化与升华。例如,平时学校要求学生按时到校、尊重师长、爱护公物等均属于“他律”范畴。而只有这些外部规范被学生完全认同和接受后,转化为一种内在需要且能够自觉遵守时,“他律”才成为了一种“自律”。我们开展慎独教育,就是要将“慎独”要求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加强学生的自主管理,这无疑对学生的“自律”养成和“慎独”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近些年,我校在学生“自主管理”方面又进行了多项有益尝试:(1)通过成立“学生校长助理”和“学生宿舍自管委员会”,同时结合原有的“学生会”“团委会”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和自治管理,学生参与热情高,效果非常显著。(2)班级建设方面开展“文明班级量化评比”,在学校检查评比的基础上,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纪律、文明礼仪、卫生文体、道德安全等也进行每周一评,每月一省,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又促进了学校的学风与校风建设。(3)建立“道德银行”,针对日常行为,学校订立了一套有助进学生自查自纠的“十六无”“温馨提示十二句”等公约。学校通过日常检查考核将结果转为学生个人的“道德银行”储蓄分值,并以此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通过建立各种“自律”机制,学生实现了自主管理,自觉自律,由开始的“做给老师看”到“表现给同学看”,再到“我应这样做”。自主管理与自律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德行是自己的事,好的德行将让自己受益终身。

2.合理的“奖惩评价”制度是“慎独”养成的重要保证。首先,校园监控是“慎独”评价最直接、最客观的技术服务平台。现在,多数校园都有安装网络监控系统,视频监控在建设“安全校园、和谐校园”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主要功能表现在对学校门岗、教学区、宿舍区、图书馆、走廊等部位的监控,方便布防,有效监护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又能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最重要是能够提供事后追踪查询功能等。监控的实时性和客观性在学生的日常行为评价方面提供了最直接和最有力的视频资料,文章开头的案例就是很好的证明。因此,职业教育应充分利用监控平台,为“慎独”评价提供有力的技术服务与支持。其次,评价奖惩要力争做到“三公”即公平、公正、公开。慎独评价要实现教师评价、同学互评、学生自评和综合评价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力争公平、公正、公开。个体评价不仅要横向比,还要纵向比,对做得好的方面要给予肯定,对不足的要指明方向以便纠正。具体方法上可采取调查研究、问卷、访谈、测评、查阅视频资料等。不论是谁,只要表现得好,他在师生中就能得到认可和赞赏,并且根据评价结果,还能获得各级相应的奖励和表彰。有赏就有罚,在教育引导的基础上对部分不良恶习和严重违纪行为要给予坚决严肃的查处,使其遭到切肤之痛后得以更快改正。只有通过严明的奖惩,学生的品行才能得到激荡和扬弃,学生的品格才能得到快速的升华。

(三)“慎独”优于导,教师的榜样作用直接关系慎独教育的成败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教师在学校是家长的人、知识的传授者、品行的监督者,也是学生的伙伴和知己。在这特殊的关系中,教师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因为生理和思想的不成熟,职校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而具有良好品德修养和高尚人格的良师也最易成为学生的楷模。“润物细无声”,教育工作是教师个体劳动和集体劳动二者的有机结合。然而,在多数情况下,教师的职业活动却是单独进行的,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而教师能否“慎独”,即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在教学上是否依然能坚守师德、规范行事,将直接关系教育的成败。

首先,“慎独”是师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古人云:“为人师者可无慎耶?”“慎独”作为一种境界和修养方法,是锤炼师德品质的熔炉,也是提升教师修养的阶梯。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要留心,即使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可谓是“细微之处见精神”,通过“慎独”加强师德修养,将其内化为一种准则和信念,并以此规范和支配自己的言行,这是每个为师者的必备素养。

其次,教师“慎独”更要严于自律,率先垂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首先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要以教师的示范带动学生的规范。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将慎独精神渗透到学科教学和学生管理中去,以慎独精神进行自我人格塑造,以“身教”替代“言教”,其结果自然是“师不言而生自明”。

再次,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让“慎独”成为一种时尚。“和谐师生关系”是以平等信任为基础的,互爱是师生和谐的特质。教师应努力通过“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来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可亲可敬的良师。同时,教师还应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和尊重每个学生,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师之真切与温暖。只有“师可亲”“言可信”,学生才敢亲近并爱上自己的老师。而教师在面对充满活力的年轻群体,在充分展示成熟人格魅力的同时,也必将对其产生触动和影响,学生由原来的“亲其师”“听其言”,最后发展到“效其行”。可见,和谐的师生关系能调动学生对“慎独”养成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学生在效仿中互相学习、相互促进,并引以为荣。至此,“慎独”不再孤独,而是成为了另一种时尚。

最后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面对不断延伸的网络空间以及伴随信息化成长的年轻一代,开展“慎独”教育,它不单单是学校一方的职责,同时也是社会和家庭的共同责任。“慎独”养成需要家庭、学校、社区的相互配合,只有三方统筹兼顾,齐抓共管,才能为我们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慎独”育人环境,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拥有更健康的心理、更健全的人格,更优秀的品德。

总之,慎独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自律,是一种情操。在润物无声的陶冶中,慎独以其独特的魅力秉承了人生的智慧和营养;在内外兼修的包容中,慎独以其执著的追寻着人生与道德的最美境界。对于职业教育,“慎独”教育已悄悄地为我们的孩子开启了一扇通往成功与未来的大门。而对于教育工作者,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程里.浅谈如何进行“慎独”教育 [J]. 东方青年教师,2012(1).

[2]刘日.“慎独”是一种境界[J]. 人民日报,2006-08-18:第4版.

(责编 张宇)

上一篇: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例谈 下一篇:π值的计算历史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