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穿刺时护患心理干预对穿刺成功的影响

时间:2022-05-07 07:56:35

静脉穿刺时护患心理干预对穿刺成功的影响

静脉穿刺是临床输液的主要给药途径之一,有90~95%的住院患者需要静脉输液治疗。因此,静脉输液是护士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操作技能,这项技能不仅关系到护士的基本素质,而且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生命[1]。要力求做到静脉穿刺一针见血,静脉穿刺前,护患的沟通,彼此心理干预前序,对护士静脉穿刺操作过程的心理因素,有着巨大的影响。

1护士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干预

1.1注意人文关怀 关注患者,理解患者。体会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感受,尊重患者的尊严和隐私。尊重患者的与文化背景。

1.2遵循医学教育最基本的要求,拓展各类边缘学科的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勇于承担责任,有集体荣誉感。

1.3培养护士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对人体的解剖学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密切护患关系。

1.4在治疗工作中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以认真工作的态度及责任感,获得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和认同。

1.5掌握静脉穿刺的无菌规范操作程序,仪表端庄,举止文雅,语言文明,让患者有被尊重和重视的感觉。

2患者及家属对护士的心理干预

2.1患者对护士静脉穿刺的认同感 在临床工作中,护士面对的是患者病情的瞬息变化,疾病转归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静脉穿刺时,患者个体差异,周围环境的变化,室内灯光,复杂的社会及人际关系的原因。都会促使护士在静脉穿刺时,有高强度压力的心理感受,患者及家属要形成尊重护士的良好风气。

2.2患者及家属应换位思考减少对护士的责难 护士每天三班制工作,工作强度大,精神压力大,工作连续性强,极易产生疲劳感。患者及家属也由于排队看病,长时间等待对患者疾病的焦虑,对躯体疼痛的心理负担,产生了急躁情绪,容易向当班护士发泄心中的怨愤。形成护患关系的紧张。

2.2.1给予护士宽容的外部环境和理解的心态,面对护士的工作。才能有效促进护理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喧闹,围观对护士有些过激性语言压力,都会降低护士静脉穿刺一针见血的成功率。例如我科室属于综合门诊部18:00~20:00时段,是门诊患者、留观患者、住院患者治疗比较集中的时段,护士一人当班,对患儿疾病焦虑的家长会将怨气洒向护士,有患儿家长就对护士坦言"你必须一次穿刺成功,不成功就要投诉"。让护士产生压抑的心理效应。

2.2.2患者及家属对护士的态度,信任赞赏等都会起到积极的心理作用,例如:当护士为患儿静脉穿刺时,理解和明智的家长,会对小孩说:"阿姨的穿刺不疼,阿姨是最棒的"会给静脉穿刺的护士比较宽松的外部环境,温馨舒适的氛围,能促进护士更轻松自信的完成护理治疗的一切工作。

3结论

静脉穿刺时护患心理干预,能培养护士良好的沟通交流,能消除或减轻患者及家属对静脉穿刺的恐惧和焦虑感。患者及家属对护士工作的信任和认可,能促进护士在宽松的外部氛围中,提高静脉穿刺一针见血的成功率。有归属感和荣誉感。对患者疾病的早日康复和减少躯体的疼痛有着积极的意义。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娴.静脉输液六阶段教学模式在中职类护生中的研究与实践[J].医学信息,2012,24.

上一篇:针对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下一篇:加强药学管理对全程化药学服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