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时间:2022-05-06 06:02:00

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摘要: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在新的目标要求下,语文课堂问题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技巧谈谈自己的见解,作为抛砖引玉。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课堂提问 技巧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问题的设计对于教学效果非常关键。问题设计得好,能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让他们向更高、更远的层面飞跃。理想的课堂提问应该是深与浅、远和近的最佳结合,即问题应该有趣味性、挑战性而又有充分的延展性。

一、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让学生看到更美的风景

文学作品的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学生的阅读鉴赏,即同文本对话的过程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和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多元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指导思想,是一种存在的客观现实,也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可以说,正是语言的这种“模糊性”和读者的“创造性”,才使得枯燥简单的语言变得如此神奇而富有魅力。所以教师绝对不能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该及时地设疑质疑,于无疑处生疑。

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师生先共同对“柳树”这个传统意象进行了分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谐音是“留”,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别离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依恋与牵挂的习俗。教师又进一步提出:这里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还有没有其他的意蕴,学生在充分诵读和讨论的基础上做出了个性化的理解。有的认为,那在风中舒展的纤细的枝条,让他回想起那些偎依在他的身边,宛若红袖添香伴读书的往昔,长长的柳枝所牵动的,不只是一种心绪,还是一串故事。更有学生如此理解:西斜的夕阳给湖畔的柳枝镀上了一层灿烂的金黄色,轻风徐来,柳条也舒展着自己柔美修长的双臂,那娉娉袅袅的样子,真如一位艳美绝伦的新娘子一般。她的影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也荡漾在诗人的心湖里。多情的柳树宛若一位娇羞的新娘,在无奈地与自己的丈夫作别。此情此景,人何以堪?

二、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理解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电脑普及率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家庭教育的重视与完善,使这些渠道所传输的信息量非常大,且丰富多彩,在每个学生那里呈现不同形态,因而它们的教育效果不容忽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积淀和感情经验去体验作品,将课内与课外,课本知识与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机串联,力求对作品做出有个性的反应,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而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因此在课堂提问时,应抓住有利的时机,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人生经历等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将课内和课外和谐地融为一体。

比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时,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诗前两句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织女星和牵牛星相隔遥远,而为何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如何理解这里远和近的矛盾?笔者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有学生认为:两颗星相距的确很远,虽然因此而无法相见,但是两颗诚挚忠贞的爱心却始终相依相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所以在他们看来,这河也就“清且浅”了。另有学生却认为: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可是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却不能骑着牛儿来往。咫尺之间,却无法倾诉衷肠,只能无言凝望,只能等待一年守望一日的团圆。泰戈尔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如果无法相见是因为隔了万水千山,那么这种悲伤就总还有个理由来消解,但是明明只有咫尺之遥却如远在天边,这种无奈才更加令人刻骨铭心。这是多么深刻的解读。

三、挖掘教材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对语文本身的兴趣

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是学生潜能的极大发掘和学生人性的极大凸显。诚如是,学生会感到自身价值被尊重与被赏识,并由此而产生最强烈的求知欲望。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适时抛出一些“虚拟性”的问题,如:“替换式”,给文章换一种表达,换一种构思;“延伸式”,让学生续写或补写作品中省略掉的部分;“删削式”,故意拿掉文本的一个或几个片段。如果用这些“虚实结合”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一种新颖的思维角度,一个崭新的思维平台,就更能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而当这种乐趣不再来自教师的表扬,而是来自学生发自内心的创新成功后的喜悦时,就是学生创新情感形成之时。

学习《孔雀东南飞》时,在理顺了文章的思路、简析了诗的悲剧内涵后,笔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刘兰芝被遣回家时,焦仲卿说“不久当归还”,请问如果没有“太守求亲,兄长逼婚”这一个突发事件,刘兰芝和焦仲卿还会破镜重圆吗?这个“虚拟性”问题一出现,立刻“逗”起了学生更大的兴趣,课堂气氛随之达到了高潮。

四、使课堂自始至终都充满挑战性、探究性和趣味性,产生“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良好效果

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有意注意,培养自主学习意识。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我们要寻求学生兴趣与课堂深度的契合点,抓住学生最感兴趣而又同文章重点、难点有着紧密联系的问题。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得巧,发人深思。

比如在学习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笔者先给学生讲了海子的人生经历,讲了海子于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的事情,讲他死时身边只有《新约全书》、《瓦尔登湖》等几部书,并为学生复印了海子的一些诗作,然后问了一个问题:一个伟大的天才,为何会有这样的选择呢?带着这个问题,学生认真地进行了思考讨论,概括出了海子一生的三个梦想:流浪生活中的远方之梦,诗歌王国中的王者之梦,现实生活中的田园之梦。此外,学生还对海子卧轨自杀做出了多种诠释,有的认为两条铁轨永不相交,意味着海子心中的理想与现实永远分离,而他正是想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将它们连在一起。而另一些学生认为,火车在海子看来是一种现代文明的象征,这正是海子一生所反抗而又失败的东西,他的死是同现代文明的最后一次交锋。更有学生认为,驶向远方的火车对他来说就是开往春天的地铁,他也要让自己沉睡在这条通向远方的路上,让它带着自己的血、自己的梦想,一路高扬着朝圣的长旗,奔向远方。

综上所述,适时适度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语文课堂中“问”的有效性,不但能体现出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完美结合,而且能努力展示出语文教学的特色,从而让提问成为架设教师与学生对话的桥梁,成为能给师生都带来思维享受的艺术。

参考文献:

[1]王会娟.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教学交流,2008,(9).

[2]刘丽媛.浅谈语文探究式学习的课堂提问.现代语文,2006,(5).

[3]张大红.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08,(7).

[4]雷雪琴.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课堂提问.考试周刊,2007,(33).

上一篇:文言文翻译方法与技巧 下一篇:也谈解读古诗词作者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