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在独立学院《大学体验英语》大班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5-05 04:59:52

任务型教学在独立学院《大学体验英语》大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英语大班授课是独立学院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形式,应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解决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低下的问题。任务型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 独立学院 大班教学 体验英语

一、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独立学院这种新型的办学模式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辅助部分。由于学生人数的激增,迫使许多独立学院英语教学采取大班授课的方式。据调查在各高校中,英语作为一门必修课,课堂人数达到50人甚至100人是极为常见的。在我校90%以上的英语教学班人数超过50人。英语学习注重交流、互动的特点决定了英语学习应以小班型为主。这种大班上课模式,极大地损害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久而久之,将磨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另外,独立学院学生英语基础普遍不高,水平参差不齐。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会造成“优等生吃不饱,差生跟不上”的状况。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教师应努力探索改变教学模式。目前任务型教学是解决独立学院英语大班教学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任务型教学理论

1.基本含义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TBLT)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做中学”的语言教学方法。进入21世纪后,这种用“语言做事”的教学理论逐渐引入我国的基础英语课堂教学。

在任务型教学中,学生是通过亲身体验亲身经历来构建自己对新知识新信息的认知,不再是被动接受或者拷贝课程内容。所有任务设计都是与学生真实生活世界息息相关,使学生在理解了解的基础上吸收消化新知识。教师在任务型教学中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学习的参与者、情感的支撑者、信息的咨询者、任务的评价和监督者;而学生成为任务的组织者、贡献者、中心。学生的积极参与对培养分析解决综合问题的高层能力和情感方面的习惯是必不可少的。

2.任务型教学基本模式

任务型教学模式是将英语教学目标整合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活动任务当中,使学生在使用英语完成任务的同时,不知不觉中学会英语,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这里,英语只是完成任务的一种工具、技能,而不是仅仅作为一门知识来学习。任务型语言学习的倡导者简.威利斯(Jane Willis)把任务型学习模式分为三个阶段:

a.任务前的介绍:(Pre-task―Introduction to the topic and task);

b.完成任务的活动:(Task cycle―Task planning and report);

c.语言讲解:(Language focus―Analysis and practice)。

Willis认为,在任务型语言学习中,由于有完成任务的刺激与兴趣,学生使用语言和交际的手段和范围都大大的扩大。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大为提高。

笔者在学习和运用了任务型教学法后,提出一个阶段――任务评价(Task assessment)。任务评价是对学生在任务模式过程中习得知识的检验,是一种输出。任务评价可以延伸到实际生活当中。学生可以个体或小组练习与任务相关的口头书面语言点,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并加以巩固。教师也可以通过任务评价检验任务设计的合理性,从而在下次任务设计中扬长避短。

3.任务型教学在独立学院《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下文称综合教程)大班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上述分析与研究,我们以综合教程第二册第一单元“著名大学”(Famous Universities)的课文教学为例说明任务型教学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应用。

任务前介绍:第一,文化背景知识简介。学生分小组讨论熟知的世界著名大学,然后挑选代表进行总结性发言。之后老师结合各组发言内容归纳。同时,老师把涉及到的新词汇写到黑板上。接下来,我们很自然地进入到第二阶段:词汇准备。老师详细讲解这些即将涉及的词汇用法,并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在课文中找到含有该词汇的句子并造句。第三,问题导入。为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章内容,如下问题供学生思考讨论:A.What do you like about your university classroom learning experience? B. Do you think universities should try their best to provide their students with more scholarships?

完成任务的活动――该阶段主要是通过一系列任务的完成使学生逐步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学生限时完成课后练习3的阅读理解题(布置学生课后完成,老师课堂检查)。该任务既可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可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初步把握。

(2)在初步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老师把文章分成四部分并给出各个部分大意,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索各个部分的起始点。该任务令学生对文章脉络有更清晰的了解。

(3)针对各个部分老师提出相关问题,如:在Part 1,老师提出:What’s relationship between university and each college?学生仍以小组为单位探求答案。该任务重在使学生把握文章细节。

(4)学习重要词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有用的表达方式。然后老师结合各小组意见,加以归纳同时带领学生加深记忆。

语言讲解:在这一阶段,老师着重讲解课文中的复杂句式,把对语言使用的关注转移到对语法问题的回顾与复习上,使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用英语表达。

任务评价:课堂的50分钟毕竟有限,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书后练习题,检验学习效果。为了进一步巩固已习得知识,将9题作为小组课后口语练习。为学生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下节课邀请准备充分的小组现场表演,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可以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加以纠正。

4.小结

通过以上对任务型教学法在课堂中应用的探讨,我们发现任务型教学是适合独立学院综合教程大班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它以小组学习模式使每个学生无论其基础好坏均可以参与到学习中,提高学习兴趣,有助于促进英语教学。但是这种尝试毕竟粗浅,需要广大师生共同探索逐步改善这种教学模式,为广大师生所用。

参考文献:

[1]李莉洁.大学英语大班化教学中合作学习可行性的实证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15(3):91.

[2]李丽琴.从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看任务型外语教学[J].青海师专学报,2005,(5):90.

[3]Willis,J.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Longman, Limited,1996.

[4]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为例[J].韶关学院学报,2010,31(2):149.

上一篇:浅析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 下一篇: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想象能力的培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