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与考场行文研究

时间:2022-05-04 11:30:25

作文教学与考场行文研究

摘要:作文在中考语文比重相当大,语文成绩的高低与作文关系较大,教师在平时教学时应注重学生作文材料积淀,如何组织材料成文,如何布局谋篇,使平时得到良好的训练,中考时才能得心应手,考出好的成绩。

关键词:作文教学;酝酿积淀;组织材料;布局谋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126-01

要想使学生取得好成绩,必须写好考场作文。如何使考场作文发挥出水平,应该积累于平时,实践于日常练习,展示于中考考场上。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相信辛勤的耕耘,必将结出灿烂的硕果。

那么,日常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写作呢?

1.辛勤耕耘,酝酿积淀

1.1 积淀的必要性。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做出香甜的饭菜,先得备食材,要购置楼房,平时需积蓄钱财,同样,要想写出好文章,就要积累素材。"仓库"里积蓄越多越好,积累多了,酝酿久了,思想感情如火山要爆发,一旦找到突破口,将一发而不可收,这就是创作冲动。

1.2 积淀的方法。读――吸取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精华,培养深厚的文化底蕴,使之如我们身上流淌的汩汩血脉,奔腾不息。要知道,不论是五千年前兽骨上闪耀的刀光,还是如今键盘上跳跃的指影,不论是缀满小篆汉隶的竹简,还是如今琳琅满目的各色书籍,无论是《诗经》唱响在雎鸠和鸣的水湾,还是李白对蜀道艰难的感叹,……乃至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如火如荼,单单是语言文字这快热土,就足以暖透我们的一生,更不用说艺术、民俗、宗教、哲学了。

思――"文以载道",没有思想的文章如同贫血的脸一样苍白,没有灵魂的作文如同干涸的小溪没有生气。而思想即是文章的灵魂。思想深邃,如咀嚼橄榄,越嚼越有味道,以致神采飞扬起来。

感――生活是文学之源,没有生活,犹如一方池塘没有水源,久之鱼儿便会干涸而死。生活就是文学之树的厚土,树大根才会深,根深才会叶茂。要写好文章,就必须将心灵的根须深扎于厚土之中,做生活的积极参与者与缔造者。

悟――要使文章有看点,在于提示出人间至真、至善、至纯、至美之情。教人向真向善,而这一切则须有善良、真诚、乐观、宁静、宽容、勇敢、热忱的心灵来构建。

2.厚积薄发,反刍材料

2.1 选材的宗旨――独特。独特――"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何尝不是如此呢?没有独特材料的"活水",就不会写出精美的文章来。什么样的材料才称得上是独特呢?

真实的材料。材料真实是叙事性(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除外),议论性作文共同的要求。那么,在探讨什么是独特的材料之前,就必须先保证作文材料的真实性。否则,作文就失去了应有的基础。熟悉的材料。这类材料一般都是我们自己的所见所闻,是别人没有而我们独有的,且是最容易把握和将其展开的材料。因而这样的材料也最有可能表现出"独树一帜"的特点。新颖的材料。这类材料因其具有代表性,所以相对其他材料而言,有其非常鲜明的不可替代性。正是这一点,我们说,典型的材料也是独特的材料。

2.2 剪裁的原则――中心。对于积累的材料,我们必须学会围绕中心或论点剪裁和巧妙的安排。犹如一个高明的裁缝,要根据穿衣人的特点、喜好,量体裁衣,才能体现出人的形体魅力,写文章也是如此。如果舍不得"忍痛割爱",那文章就会像原来的材料一样不能成衣。

3.谋划材料,布局成篇

3.1 立意。如何使文章立意深刻呢?最好是深思善疑,纵向深挖,关注生活,层进求透。深思善疑。审题时"三思而后行",提笔开篇前,在头脑中咀嚼、回味,看自己的想法是否成熟,是否用敏锐而好奇的双眸审视周围发生的一切。纵向深挖。要学会挖掘题目的深层意蕴,透过现象析本质,抓住结果溯根源,可对着文题或提示语多问几个为什么,以逐步接近直至抓住事物的本质,从而获得深刻的立意。关注生活。关注生活,紧扣时代的脉搏,才能使文章的立意具有现时性、针对性,代表着时代的心声,给人以崭新的理念。层进求诱。立意构思时,可从不同方面、角度,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使主旨更全面、更透彻。

3.2 拟题。考场作文,好的题目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给全篇文章都涂上一层亮色,吸引着阅卷老师的目光。如何拟题呢?

短语短句,直入正题。如以"苦"为话题,可以拟成"吃苦是一种资本","善待苦难","逆境出人才"等。借用比喻,生动形象。如以"自信"为话题,可以拟成"风雨过后见彩虹","自信是通向成功的钥匙"等。使用对仗,简洁明确。如以"行"为话题,可拟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先行则立,不行则废"等。化用名句,推陈出新。如以"奉献"为话题,可拟成"莲花诚可贵,污泥品更高","没有污泥哪有莲"等。

3.3 结构安排。安排文章的结构应注意以下几点:(1) 结构必须为主题服务。通过详略处理材料,正确划分段落层次,巧妙设计开头结尾,精心安排伏笔照应,以便使文章形成一个匀称而完整的有机体,深刻完整的表现文章的主 题。(2) 结构要合理缜密。一篇好文章应上下连贯,无赘述、无梗阻,各部分之间既不能相互排斥、相互干扰,也不能旁逸斜出。(3)结构要善于变化。有些同学为求稳,不愿尝试新形式,但老是旧调长谈,难免让阅卷老师眼睛倦怠,如果能尝试新形式,就能让读者眼前一亮。

3.4 开头结尾的突破。如何打造文章的"凤头"和"豹尾"呢?

(1)文章的开头要力求做到:开门见山,一针见血。写文章要直截了当的入题。由于这种写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不枝不蔓,所以应为考场作文的首选方法。新颖别致,抓住读者。例如先叙述事情的结果,设置文章的悬念;或先设问破题,引发说明或议论;或开头引用名言警句、诗句或俗语、谚语等,吸引读者;或开头设喻,引起读者的兴趣。定好基调,引出下文。根据文章的性质,定好文章的基调,或抒情、或议论、或哀婉、或明快,然后再自然引出下文。

(2) 文章的结尾力求做到:总结全文,揭示主题。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点出。意在言外,发人深思。用含蓄的文笔升华主题,让读者读完文章之后,产生掩卷深思的效果。戛然而止,干净利索。在文章的高潮过后,猛然煞笔,决不拖泥带水,给读者留下自由想象的空间,使之回味无穷。

总之,写文章前重构思,拟一个亮丽的标题,选一个巧妙的角度,想一个漂亮的开头,搭一个精致的框架,使文章篇美、段精、句妙、词绝,这就是笔者写作此文的构想。

上一篇:初中英语与任务教学合理结合探析 下一篇: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教育创建和谐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