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基础教育中进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时间:2022-05-04 04:48:54

体育基础教育中进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摘 要:近年来,一系列校园安全事故为教育敲响了警钟,而传统的体育课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生命教育发展的需要,体育课堂渗透生命教育势在必行。应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设立学校体育生命教育目标,重视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提高生存能力和生存意识,把提高和改善学生的生命意识放在重要位置。

关键词:体育基础教育;生命教育;策略

我国中、小学生的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从2000年全国中小学的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14400人,到2003年15100余名中小学生死于安全事故,我国中小学生因溺水、交通事故、建筑物倒塌、食物中毒、治安事故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50多人,触目惊心的数字敲响了生命、安全教育警钟。“珍惜生命”这个严肃而现实的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

一、生命教育的概念

有关生命教育概念的理解,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削川认为:所谓生命教育就是对自由生命和幸福生活的追求。青少年生命观、价值观还不稳定,在这个时候对他们进行生命教育,有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生命观。蔡巍然认为,生命教育是对青少年生命知识传授的过程,同时也是青少年正确认识自己和改变自己的过程,这对培养青少年人格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

二、体育基础教育中进行生命教育的策略

1.生命化地组织体育教学内容

体育教育是针对人的、针对生命的,因而,其教学内容也应从完善、提升人为根本,借以某些异化的目的而设定相应的体育教学内容只会迷失学生生命发展的方向。我们应该更多地从学生生命的角度来组织和选择相应的体育教学内容,将价值主体由原有的功利性目的向学生自身进行转化,彻底贯彻“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体验快乐的体育学习是成就生命化体育教学内容的前提,因而要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其次,要让体育教学内容与生命教育紧密联系。

2.生命化地选择体育教学方法

方法是调节和引导教学的重要手段,体育教学方法是否能够合理运用,直接关联着体育教学的成功与否。体育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取决于体育教学目的的,考虑当前体育教学是面对天真无邪的青少年,是具有生命活力的青少年,是年轻的生命。所以,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也要以生命为核心,基于生命,发展生命,促进生命。

当前,面向生命的教育是教育的本质理论,源自于教育的根源,体育教师有必要对生命教育理念进行充分的学习和研究,积极有效地在体育教学中实施,从而达成对学生生命的完整教育,积极培养其独特个性,放飞其应有的自由。

参考文献:

刘济良.关于生命教育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4(05).

上一篇:刍议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下一篇:如何用好新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