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视频:web2.0时代的网上教育电视资源库

时间:2022-05-04 05:11:10

网络教育视频:web2.0时代的网上教育电视资源库

【摘要】文章从长尾理论出发,在分析网络教育视频这一教育电视的“长尾”的基础上,从数字技术支持和“CC”版权推动这两个角度对网络教育视频成为教育电视资源库的可行性进行了评估和验证。以期为网络时代教育电视的发展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长尾理论;网络教育视频;数字技术;“CC”知识共享许可协议;教育电视资源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0―0103―04

一 问题的提出

教育电视是第二代远程教育的支柱媒体。生动形象的教育电视节目集文本、声音、画面为一体,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获得了无数学习者的青睐,在我国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做出过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然而进入网络时代以来,教育电视却逐渐失宠,悄悄地退出了远程教育大舞台的中心。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深思。教育电视媒体的教学优势仍然存在,但是其单向传播为主、互动交流不足、选择空间狭小是其面临发展窘境的主要原因所在。

web2.0是一个崇尚个性化和社会化的网络时代,提倡共创共享与互动参与。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9年1月推出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网络视频用户相比2007年底净增4000多万用户,达到2.02亿。用户主要集中在30岁以下的年轻人群,总体普及率达到67.7%。其在中小学生群体的普及率是67.4%,在大学生群体的普及率是84.4%。[1]由此可见,网上存在着越来越丰富的视频资源,其在学生群体中的教育应用是很有潜力的。一方面是传统的教育电视形式弱化,另一方面又是网络视频快速发展,两者有什么联系?如何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能否将网络视频的发展看成是教育电视的再生形式?本文从“长尾理论”出发,探讨网络教育视频成为web2.0时代教育电视资源库的可行性。

二 长尾理论概述

长尾(The Long Tail)这个概念是由《连线》杂志主编Chris Andersen在2004年10月的《长尾》一文中提出的。Andersen从Amazon、iTunes音乐商店、在线音乐Rhapsody等在线零售市场的销售数据中敏锐地嗅探到了新互联网时代的经济变革,在《长尾理论》一书中阐述了这样的“长尾原理”:只要存储和分发的渠道足够多,销售的成本足够低,所有需求不旺的小众产品所累加的销售额就可以和热门产品分庭抗礼,甚至超过主流产品市场。[2]

如图1长尾理论示例图所示,横坐标代表的是产品的种类,纵坐标代表的是产品的销量(也可以称之为流行度)。这是一条幂率曲线,很明显地分成头尾两部分。曲线前部的陡峭部分比较短,称之为“短头”,代表的是流行度较高的少数产品;曲线后部逐渐平缓的部分无限延伸,称之为“长尾”,代表的是流行度较低的无数产品。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曲线的无限延伸,“长尾”部分的面积总和会大过“短头”部分,形成所谓的“长尾效应”。

Andersen从数字技术支持的角度总结了长尾现象出现的三个根本动力:①生产工具的普及。特别是在数字媒体产品领域,简单而廉价的设备、软件和服务使得业余化的创作轻而易举。这其中最好的例子就是个人电脑以及桌面制作工具的普及。②传播工具的普及。互联网的数字传播和宽带的渗透力使得数字媒体内容的传播的成本大大降低,无限丰富的产品被集中起来。③供需的连接。网络技术的进步不仅使得产品无限丰富,给用户提供了无限的选择空间。同时也有序地组织这些丰富的产品,帮助用户找到他们的所需。

我们认为长尾现象的出现,也体现了网络时代人们从盲目跟随热门文化到热衷个性化追求的转向。而且技术的进步降低了“长尾”产品进入市场的门槛,这恰好释放了人们被压抑已久的热情,人们的创造力被无限激发出来了。

三 Web2.0时代教育电视的“长尾”――网络教育视频

网络时代的教育电视面对网络化、数字化以及信息交互化的机遇和挑战,走上了与网络媒体融合发展的信息化道路。数字电视、IPTV、移动电视的出现和蓬勃发展体现了教育电视发展的与时俱进。在教育电视领域里,长尾现象依然存在。如图2所示,横坐标代表学习者对教育电视节目的需求,纵坐标代表节目的流行程度。 “短头”部分是收视率较高的少数电视节目,而“长尾”部分则是学习者极其分散的小众需求。这样一来,学习者的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在“短头”的热门节目中学习者很难找到所有符合自己所需的学习内容。

网络教育视频则提供了解决这一难题的可能性。如表1所示,从网络视频与教育电视的对比中可以看出,传统的广播教育电视由于传播频谱的限制和交互性的缺失,无法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数字电视和IPTV在频谱宽度、交互性方面有了根本突破,提供了比广播电视更为丰富、清晰以及符合个性需求的节目。但是使用它们一般需要付出相对较高的经济代价。唯有廉价甚至是免费的网络教育视频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由于满足了长尾现象出现的三个根本条件,学习者可以很容易地创作、传播以及搜索网络视频。网络教育视频一般是相对短小精悍的离散内容片段,以多种格式在网络上传播,既可下载观看也可在线收看。并且网络教育视频可以满足各种终端要求,将来还可以做到和教育电视更加无缝地连结。因此,网络教育视频可以更加灵活和便捷地应用于教学。由于绝大多数的网络教育视频中的分散在“那条长长的尾巴”之中,可以说它们是教育电视领域里的“长尾”。而良好的“过滤器”系统可以把那些质量低下、不适合教学的内容屏蔽,同时把符合的教学内容与学习者的需求进行最好的匹配。这样一来,这些由无数的制作者所创作的形形的内容恰好契合了学习者形形的个性化需求。

四 网络教育视频成为教育电视资源库的可行性分析

无限丰富的网络教育视频为解决教育电视节目的供需矛盾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途径。以下从技术支持和网络版权两个角度对这种可能性进行评估:

1 网络教育视频的制作、传播、搜索等技术的支持

(1)视频制作技术的普及使得网络教育视频丰富多彩

首先,由于学习者对网络视频清晰度和保真度的期望值并不像电视节目那么高,因此业余水平的数码相机或和数码摄像机完全可以胜任专业摄像设备的工作。这样的数字视频摄制设备并不昂贵,而且操作简单。再者,个人电脑的普及和非线性编辑软件的广泛运用使得视频编辑更加容易。另外,网络上的媒体素材包括文本、图片、视音频资源俯仰皆是,可以很好地支持视频制作。最后,视频的创作能力也得到了广泛的普及,拥有视频创作能力的人数正在以指数级的速度快速增长。他们可以用简单的工具和软件,制作出无限精彩的视频内容。这就是视频制作从专业化分工到业余化融合的转变。视频创作人员既有专业人士也有业余爱好者,并且他们的界线也正在伴随着网络视频的发展而慢慢地模糊。总之,视频制作工具的普及和富有才华的人广布四方决定了网络教育视频的丰富多彩。

(2)视频传播技术的进步使得网络教育视频广布四方

首先是廉价甚至是免费的无限网络存储空间使得网络视频的传播有了“根据地”。无数的视频网站提供了上传和共享视频的服务。比较著名的有Internet Archive、Ourmedia、Prodigem、YouTube等。另外还有数不胜数的个人播客。在教育视频专业网站中有 TeacherTube、SchoolTube、the open video project、Scivee以及海盐教师优视等等。再者,视频压缩技术和宽带技术不断发展使得网络传输数据量相对文本、图像和音频等大得多的视频越来越容易。从H.261、H.263、MPEG2到PEG4以及VC-1,视频压缩技术的进步使得视频压缩比率越来越大,视频格式越来越多,音像质量越来越好。还有,宽带网技术突飞猛进,光纤通信技术愈发成熟,使得网络带宽越来越大,信息高速公路越来越通畅。流媒体技术的出现更为网络视频的传播方式带来了全新的改变。不必等到完全下载后再在本地电脑上观看视频,流媒体技术可以实现“边下载边收看”的模式。网上视频直播和点播形式出现,解决了视频数据传输实时性的问题。最后,灵活高效的点对点文件交换技术使得对等联网得以实现,这种技术可以不经过第三方服务器直接传播视频数据,而且链接的人越多,传输的速度越快,这其中最著名的软件就是为很多人所熟悉的Bit Torrent。总之,无限的网络存储空间、视频压缩技术、宽带网技术、流媒体技术以及点对点的文件交换技术的快速进步共同铸就了网络教育视频的“集合器”,可以把分散在互联网世界各个角落的视频集中起来,在网络上广泛传播。

(3)视频搜索技术的支持使得网络教育视频供需匹配

对如此丰富的网络视频海洋,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与网络教育视频供给之间的匹配是很重要的。视频搜索技术就好像是一个“过滤器”,可以根据学习者的要求对所需视频准确地进行定位。“过滤器”的类型多种多样。首先最常见的是搜索引擎。无论是独立的搜索引擎如Google,还是内嵌在视频网站上的搜索引擎,学习者都可以通过输入关键字进行搜索,这些关键字可以是视频的标题、制作者、时间、内容类型等等。这就涉及到了“Tag标签”技术,视频制作者在上传视频时会根据视频内容提取若干个关键词作为标签,解决视频信息的分类和检索问题。其次是视频网站的推荐机制。视频网站会根据视频的实时搜索、下载以及更新情况对视频相应做出“热门排行榜”和“最新排行榜”。再加上学习者对浏览过的视频的评论,都将成为学习者寻找自己所需视频的依据。而且这种群体口头传播效应的机制对学习者往往具有很强的引导能力。最后,“RSS订阅”可以解决如何处理大量更新视频内容的收看问题。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对自己心仪的视频内容频道进行订阅。这些订阅会自动地更新,学习者可以很轻松地收看到,并且可以转移到便携式设备上。

概言之,网络教育视频制作工具的普及、传播能力的强大以及供需匹配的友好正好满足了教育电视长尾出现的三个根本条件。这三个条件前后呼应、互为促进,充分发掘和共享了群体智慧,是“共同创造、共同分享、共同成长”的web2.0精神的真实写照。

2 “CC”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的带来的机会

对于版权声明方式,我们所熟悉的是“保留所有权利”的版权制度。即知识产品从得到版权的那一刻起就受到版权的保护,创作者拥有所有的权利。任何要使用该作品的人和组织都必须先征得作者的同意才行。这种版权声明方式被广泛采用。但在网络时代,信息的复制和传播越来越容易,如果对于网络数字作品还实行保留所有权利的声明方式,那么任何人都有可能触犯版权法律,因为人们只知道在自己的任何大小的作品上(甚至本身也是在别人的成果基础上的再创造)都无以复加地声明保留所有权利。其结果,一方面导致原创者应有的权利得不到尊重;另一方面是很多优秀的作品(无论是艺术作品、文学作品、个人思想还是其他数字作品等)都无法得到最大价值利用或最广泛传播。[3]

因此,“CC”知识版权许可协议应运而生。“CC”是Creative Common的英文简写,其中文译名为“知识共享”。它是由知识共享组织Creative Common(以下简称CC)的知识共享协议。该协议是网络上数字作品的许可授权机制,使用这个灵活的版权声明的作品(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除特殊说明外,允许他人免费拷贝、分发、讲授、表演。但这并不意味作者放弃了自己的著作权,而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将其部分权利授予给公共领域内的使用者。通过“CC”版权认证,知识产权的拥有者可以告诉其他人自己的作品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用于免费复制和其它用途的。这就解决了网络时代数字内容的版权问题。

网络视频如此丰富,复制传播也非常容易。如果还是使用传统的“保留所有权利”的版权声明方式,不仅侵犯版权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也不利于优秀视频作品得到最大价值的利用。这不一定符合原创者的利益。而且原创者视频作品的动机不只是考虑经济因素,现在网络出版的便捷使得更多的人想通过网络作品提高个人声望和知名度,或者仅仅是出于个人兴趣或者帮助别人而已。原创者可以通过选择符合自身要求的知识共享许可协议,将其应用到作品上。通过添加特定的HTML代码到其作品之中,可以在网页上生成特定的“保留一些权利”的符号。告诉那些接触到作者作品的人该作品适用知识共享许可协议。而HTML代码则包含有元数据,使得原创者的作品可以通过知识共享搜索引擎被找到。总之,“CC”知识共享许可协议使网络视频从版权制度层面上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传播,为网络教育视频的广泛应用扫清了版权障碍。

五 结论

Web2.0时代,在网络数字多媒体技术和“CC”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的共同推动下,个性化的网络教育视频丰富多彩、获取容易、使用便捷。作为教育电视的长尾,网络教育视频完全可以成为教育电视的巨大资源库。这为教育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融合发展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角度。但是网络教育视频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具体的教育应用还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这对我们充分利用教育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优势,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9:33.

[2] ANDERSEN Chris.长尾理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12.

[3] 王玉卿.从“保留所有权利”到“保留部分权利”―解析“知识共享组织”及“CC”协议[J].图书情报工作,2006,(10):122.

[4] 孙祯祥.论网络教育媒体与电视教育媒体的融合[J].电化教育研究,2005,(12).

[5] GOOD Robin. The Long Tail of Internet Video: why the new television, detached from commercial distribution channels, may become a great educational resource [EB/OL].

上一篇:研究生英语听说课件的交互性设计与开发 下一篇:网络远程学习者学业求助行为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