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作文过程性评阅方式的研究

时间:2022-05-04 02:29:32

英语作文过程性评阅方式的研究

英语作文的评阅一直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其不但能够直观展示学生综合知识方面存在的问题,还能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逐渐深入,课程目标的升级,使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作文评阅体系已经不能满足英语作文教学发展的需要。新课程对加强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师生相互交流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论述,其意图就是让学生成为作文评阅的主体,学生对自己以及其他同学的作文都应该进行点评,指出存在的问题,这样不但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使学生们相互借鉴,提高写作水平。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学生能够进行自我检查与反思,还可以利用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及时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一、传统英语作文评阅方式的弊端

1.教师评语模糊化

在传统的作文评价中,教师的评语往往呈现出简单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很多教师都以“good”、“perfect”或是“A”、“B”、“C”、“D”定母一带而过,并未对文章的内容结构做进一步的分析。即使偶尔出现一些评价也显得非常模糊,使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其内涵。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并未针对作文的内容进行针对性评价,而是说一些诸如“语法错误多”、“主旨不突出”之类的套话,这样就对学生的理解形成了很大障碍。还有的教师在对学生作文进行分析的时候,过分注重语法错误,而对于文章的结构形式是不是新颖,主旨是不是突出等问题并没有深究。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往往都集中在纠正语法错误上,这俨然将写作课当成了语法课的延伸,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把过多的精力都集中在语法上,从而使写作的创造力以及结构表现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而在学生的具体的作文中,往往有些句子本身并没有什么语法问题,但是联系上下文就能看出这句话实际上对于语篇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障碍。而这种问题就不能只是简单地去就“句”论“句”了,应根据文章的结构以及中心来选择合适的表达。而这些内容在传统的教师评语中很难出现,这是影响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提高的很重要的一方面。

2.教师评语模式化

对英语作文进行评阅本身需要占用英语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很多教师在对学生作文进行评阅的时候往往都采取模式化的评阅方式。这些模式化的评价一方面缺乏针对性,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作文哪里存在问题,学生的努力也无法在作文里面得到尊重,影响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教师这种模式化的评阅,也不能将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地反映出来,这样对于教师教学目标以及计划的调整造成了很大的迷惑性。教师不知道自己学生真正的作文水平如何,由于对于作文的评价都是采用模式化的评语,学生们很可能投机取巧,利用从别处抄来的作文简单修改来蒙骗教师,教师由于对作文的评阅缺乏全面的认知,对于学生整体的作文能力也缺乏必要的了解,导致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恶性互动。这种恶性互动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不利于教师教学手段和方式的提高,对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影响。

3.教师评阅主体化

教师在整个评阅过程中,无疑担当了“主体”的角色,从拟定作文题目、指导作文写作、作文评改到最后的班级讲评都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学生在这里的有效参与非常少。而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才是知识的掌握者和发扬者,如果教师不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土壤的话,他们很难成长起来。教师给学生的评语是对学生作文的唯一的反馈,由于教师面对的学生众多,所以学生在修改的时候很难针对自己的想法与教师进行深刻的交流,这就导致了学生的作文思路是教师的,作文的词汇是教师的,作文的修改也是教师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只是一味地被动接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很难被激发出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易被调动起来,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学习和练习的时候也缺乏必要的动力。

4.评价效应即时化

教师在作文评价中的“主体”作用、评语的模糊化纵然对学生的写作存在着一定的影响,但是这毕竟是外因。内因才是决定事物发展的主要因素,很多学生在英语写作上只注重分数的高低,而轻视教师在作文练习时所给的评语。这就导致了学生的写作实际上并未形成经验,教师的评语只是当时在他们的脑海里存在了短暂的时间,而并没有系统地形成写作经验,这样在下一次写作的时候,往往还会出现类似的问题,由于长时间的知而不改、教而不化,使得学生的习作水平提升缓慢。

二、英语作文过程性评阅方式的特点

1.重视学生的过程性学习

作文过程性评价实际上是评与改的一个良性互动,它调动了众多的评价方式,除了以往的教师评价外,还引入了自评,即自我评价,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够使学生调动自己的写作经验,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及时的检查。互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把自己的作品和自己的同桌,或是和关系好的同学进行相互评价,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地评价自己,对自己存在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纠正。小组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相应的小组,在组内对组员的作文进行评价,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利用众人的智慧对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行提升。

2.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在进行英语作文评价的时候,要在整个过程中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既是写作的主体,同时也应该成为评价的主体。单向的从教师的角度进行反馈,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也不能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而教师应该进行必要的指导,能够将学生这种主体地位烘托出来,通过评改的多维化来提高学生在作文评语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的作文写作模式。

3.评价主体多样化,评价内容具体化

在以往的作文评价中教师采用单向的评价方式,学生只能从教师那里获得相应的评价,而一旦教师的评语出现模式化或者模糊化的情况,学生很难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这样不利于自己写作水平的提高。而过程性评阅方式让学生成为评阅者,学生通过自己评价自己的作文,能够很好地省察。学生评价其他学生的作文,不但能够学习其他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还能对出现在其他学生作文中的错误,加深认识,不在自己的作文中出现。通过这样的角色的转换,学生就能够进行换位思考,在写作文的时候同时扮演着“评阅者”的角色,从而对学生起到内生性的激励作用。

4.发挥评价的交流作用

多种方式的评价方式大大加强了作文评价之间的交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这样实际上能够对学生起到互补的作用,在互相评阅或者小组评阅的时候,需要充分地交流,而这种交流能够使学生得到客观真实的评价反馈,这样不但对自己的作文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还对别人的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充分吸收。通过过程性评价方式的推行,使得学生之间的英语写作交流更加密切,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取得相应的提高和进步。

5.体现评估的激励功能

过程性评价方式,大大扩展了评价的途径。学生不但可以从教师那里得到相应的评价,还能从同学中得到客观的评价,这样的评改氛围,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会得到众人的认可,从而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激励,促进学生经历自我省察、自我提高、群际交流、评改循环等有益的教学提高过程,大大增强了过程性评价的激励功能。

三、英语作文过程性评阅方式实施步骤

1.评阅指导

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评阅中的主体地位,就需要对学生进行评阅指导。虽然说过程性评价体系以学生为主体,但是由于学生缺少必要的评价标准,并且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也不尽相同,这就决定了评阅指导的必要性。同时实行评阅指导,还能为学生评阅提供一段时间的过渡,通过这个时间的过渡,学生不但能够对评价的标准有所理解,还能增加学生对于评价工作的热情。为了能够使学生从这个过程中充分认识到“评阅者”的身份,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

(1)评阅方式的介绍。为了能够让学生对过程性评阅方式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教师需要对其新的形式、流程、特点以及意义进行必要的说明。教师要对学生讲清楚,其在评阅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并传授其必要的标准、技巧,使其能够按部就班地进行评价,而不至于手忙脚乱。

(2)列出常用句型。虽然教师已经讲了一些标准和技巧,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评阅还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行为,所以教师就需要列出常用的句型,对这些句型进行必要的讲解。通过这样的输入,学生就能对评价形成一个比较形象的条目、准则,这样才能在实际评价的时候有的放矢。

2.评阅过程

(1)同伴评阅。教师在进行必要的指导之后,就可以正式进行过程性写作评阅了。在评阅的时候,首先要进行的是同伴之间的评阅,同伴评阅的操作是这样的:教师将学生的作文收集到一起,并随机将这些作文发给学生,但是要确保不能本人评阅自己的作文。学生拿到需要自己评阅的作文,认真回忆教师所传授的评价方法,一边回忆思考一边进行评阅。

这种方法能够使学生认真写作,由于自己的文章要被其他学生评阅,所以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就需要认真,以防止在同学面前没了面子,这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知识的综合能力有很大的好处。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能够扬长避短,使每个学生都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及时改正,达到在现有水平上的进步。

(2)自我评阅。同伴评价之后,学生就要进行自我评价。根据同伴对自己作文的修改意见,学生要进行及时的修改,并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更深层次的检查,在评改完别的同学的作文后,学生获得了新的认知和新的写作技巧,因此在重新对自己的文章进行评阅的时候,往往会有新的发现。但是有些同学在这个环节总是喜欢投机取巧,对于自我评阅环节不能引起重视,往往利用同伴的评阅结果,稍微改动一下就变成了自己的评阅结果。这既不能达到对自己思维能力的锻炼,也不能主动认识到自己作文存在的问题。在自我评价的时候,为了能够有效地控制住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对自我评阅的内容向学生进行必要的交代,要提倡学生从文章的结构、中心、内容等对文章进行评阅,而不能只是检查基本的语法,这样对于学生的提高是有限的。

(3)小组评阅。小组评阅扩大了同伴评阅的效果,通过设置小组,学生在组内读出自己的作品,其他组员做好相关的记录,这个过程既是一个纠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学生不但能对其他人的错误有所了解,还能吸取别人的优点,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经过小组的全面评阅,学生的作文经过详细的分析与修正,各个学生也都获得了相应的收获。之后,需要小组长对本组的情况进行总结发言,主要是阐述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改进的措施。

(4)教师评阅。虽然单一的教师评阅是不值得提倡的,但是教师评阅是整个评阅过程最具权威性的,教师的知识储备和相关的经验都非常丰富,对于作文的见解与认识也更全面。在经过前面三个环节之后,教师可以进行总结性质的评阅,即参考前面三个环节的评阅结果,对错误的评阅及时纠正,并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教师的评语要以鼓励性为主,激发学生英语写作的兴趣。

3.讲评与整理

(1)评阅讲评。在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阅之后,就需要对作文进行讲评。讲评主要是针对学生写作中出现的普遍问题,还有一些典型问题,这些问题是写作的难点也是重点。教师的讲评要引入同伴评阅、自我评语以及小组评阅的相关内容。并选取相关例文进行分析。讲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从中获益,在今后的写作中能够避免产生这些问题。

(2)自我整理评阅。这是过程性评阅的最后一个环节,这一环节主要是要求学生在评阅之后细心地整理评阅后的文章,认真地思考批改后反馈的意见,总结评阅后作文当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发现并欣赏自己的“亮点”和优势。同时,可以适当地做一些笔记,记录自己在评阅过程中的体验、心得、感受和收获,记录自己的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优点,并把修改后的作文完整打印,与评价量表和被修改过的作文原稿一起存档。

自我整理不但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曾经出现过的问题,还能够使学生养成整理学习资料的好习惯,这样不但能够使学生的知识更加系统化,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有很大帮助,通过过程性评阅方式能够使教学质量得到明显的提升,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都有很大的锻炼。

参考文献

[1] 陈柏华,陈冬梅.英语教学与学业评价.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2] 王翔.学生能够掌握互改技巧吗.国外外语教学.2004(1).

[3] 章联.EFL写作中过程教学法和结果教学法的比较研究.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4] 李学书,谢利民.合作性学习在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现代教育论丛.2007(9).

[5] 张莹.成品写作法向过程写作法的嬗变.外语研究.2006(06)

[6] 余苏,连燕华.成果—过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

[7] 冷文彦.关于大学英语写作评改反馈机制有效性的研究调查.山东外语教学.2006(1).

上一篇:让学校建筑讲述最真的自己 下一篇:培养良好习惯 塑造健全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