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动宾结构的转喻认知阐释

时间:2022-05-03 02:12:06

汉语动宾结构的转喻认知阐释

摘 要: 汉语中一些动宾结构看似不合逻辑,传统语法很难对其语义关系做出合理解释。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转喻理论,其生成和理解体现了人类认知上的转喻思维,本质上是语法转喻,是认知的凸显性、经济性以及概念整合的结果。

关键词: 汉语 动宾结构 认知 转喻

1.引言

现代汉语中的大量动宾结构是由词或词组组成,且动词和宾语之间存在着多种逻辑语义关系,其中最典型的语法结构是:动词+受事宾语。除该典型结构外,在如“救火”、“养伤”、“读研”等结构中,动词和宾语之间并非单纯的动作和受事的关系,若仅从字面理解,这样的组合结构不太合常理。这类结构熟语性强,意义整体性强,往往不能仅从字面意义的简单组合来理解。事实上,这类词的生成和理解均包含了转喻认知,体现了人类认知上的凸显性、经济性和概念整合。

2.基于认知的转喻

传统语言学把转喻看作是用一种事物来替代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格。认知语言学研究认为:转喻和隐喻一样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的认知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和隐喻不同的是,转喻是在同一认知域内的映射,源域往往是靶域中被凸显的部分或特征,和靶域之间是邻近(contiguity)或凸显(salient)关系(赵艳芳,2001)。Lakoff和Johnson(1980)指出:转喻不仅是指称的手段,而且具有理解功能,转喻机制广泛地渗透到人们日常语言中。常见的转喻形式主要有:

1)整体代部分:他挂上电话。

2)部分代整体:小眼睛偷偷地笑了。

3)时间生的事件:5.12是中国的灾难日。

4)地点代机构:这是一则来自白宫的消息。

5)工具代使用者:他是出了名的铁算盘。

6)容器代内容:他一口气喝了十杯。

7)作者代作品:她爱读莎士比亚。

8)品牌代产品:我请你抽中华。

9)所在地代人、物:申办奥运会成功,整个北京都松了一口气。

3.汉语动宾结构中的转喻

如上所述,动宾结构中动词和宾语的语义关系或构词理据常常超越了传统语法所能解释的范围,要解释其生成和理解过程,则需运用转喻认知机制。转喻在动宾结构中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种类型:

3.1动词中包含转喻

动词中使用转喻最常见的形式是:以动作方式代替动作本身。如:挤公交、跑江湖、跑码头、闯天下、养病。就动作而言,每一动作都有可能包含若干种具体的动作方式,并且每一个动作方式都可以称作是动作本体的一个构成部分。与动作本体相比较,动作方式显得更为具体、形象。以“挤公交”为例,上车、投硬币或刷卡、找座位、坐在座位上或站立、下车等一系列具体的动作都包含在“乘公交”这个动作之中,认知语言学称之为“脚本”(script)。在车上有很多人的情况下,往往还会多出“挤”这个动作,但“挤”的受事应是人,而不是车,至于它为何能与“车”搭配,依据传统的语法难以得到满意的答案,这里可运用转喻认知机制来解释。以“挤”这个方式来代替整个“乘公交”的草案,突出了车上的拥挤,让人深刻地感受到“乘公交”这种痛苦的经历,从而使表达的意义更为具体、形象。“养病”也是如此,但和“挤公交”不同的是:后者动宾之间是动作方式+处所宾语的关系,而前者是动作目的+宾语的关系,因为“养”实际上指代“治疗”,“治疗”是动作本体,“养”是“治疗”的目的。用动作目的转喻动作本身可凸显该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使人印象深刻,这种转喻形式反映了人们的认知需求,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易于被理解和接受。

3.2宾语中包含转喻

在动宾结构中,除动词中常用转喻外,宾语部分也常包含转喻。

3.2.1整体代部分:挂上电话、吃大户。

根据格式塔理论,人们在感知事物的时候,倾向于先把事物看成是一个整体,相同或相似的东西或距离相近的事物容易被看成是一个完整的单位。“挂上电话”指挂上电话机的听筒;“大户”转指大户人家的饭或粮食,涉及整体代部分(领属者代所有物)。

3.2.2以部分代整体:成为金领、看到新面孔。

部分代整体的模式较为常见,它的认知经验基础是:人体和其它事物都是由不同部分所构成的整体,能突出整体特征的某个部分往往用来指代这个整体。“金领”不仅是顶尖的技术高手,而且拥有决定白领命运的经营权,专指社会精英高度集中的阶层;以“面孔”转指人,“新面孔”指陌生人、新人。

3.2.3以目的代内容:跑项目、考博士、挤牛奶、打扫卫生.

这一组中,宾语都是代表动作的目的,受事宾语不言而喻。

3.2.4以地点代人或事物:吃食堂、吃饭店、教中学、睡下铺。

传统语法认为,这里的宾语都是动作发生的地点,即“在食堂吃”、“在中学教”、“在下铺睡”,等等,那么,“在餐厅吃”、“在家吃”也可以表达为“吃餐厅”、“吃家”,显然,这有些牵强。这类短语是一种特殊的动宾组合结构,宾语代替的是该地点范围内的人或事物,而不应理解为只是动作发生的地点,如吃食堂、吃馆子不一定就是在食堂、饭馆里吃。这类结构的出现同样是转喻机制作用的结果。

3.2.5以工具代使用者、动作或内容:洗凉水、听mp3、看电视。

这类动宾结构中,宾语并不是动词的受事宾语,而是工具,分别表示用凉水洗、用mp3听里面的声音、看电视机里播放的节目。

3.2.6以容器代内容:喝两碗、买一箱、拿三条。

在彼此都知道喝、买、拿的具体对象时,要强调的只是物体的数量。

3.2.7以作者代作品:读鲁迅、听梅兰芳、看凡高。

这里“鲁迅”、“梅兰芳”、“凡高”分别指代他们的作品、戏和油画。

3.2.8以产品商标品牌代产品:喝五粮液、开奔驰、抽万宝路、吃肯德基。

以上词语中,“五粮液”、“奔驰”、“万宝路”、“肯德基”都是商标名,分别指代该品牌的酒、汽车、香烟和快餐。这时人们要突出的是不同于其它品牌的产品。

3.2.9其它:弹G调、写草书、收秋。

“G调”、“草书”都表示动作的方式;“收秋”中,“秋”代“秋天农田里成熟的农作物”。

3.3动宾作为整体包含转喻

如戴乌纱帽、捧铁饭碗等。

动宾作为整体包含转喻的现象一般出现在习语中,如“戴乌纱帽”一词,就有很深的转喻渊源。在中国古代,考上了官员,便要戴乌纱帽,因为乌纱帽是不同级别官位的象征,也就是说,“戴乌纱帽”是“当上官员”整个事件的一部分,如今,人们已习惯于用这个习语来转喻取得官职。同样,“铁饭碗”转喻为稳固的永远不会失业的工作。

4.动宾结构的转喻认知机制

为什么会形成以上类型的动宾词组?人们又是怎样理解它们的含义?我们认为,转喻认知机制可以解释这些问题。

4.1认知凸显性

Langacker(1987)提出了认知凸显原则,即人们倾向于思考和谈论具有最大认知凸显性的事物,并指出转喻能巧妙地协调和兼顾信息最大化原则和认识凸显原则;同时,遵守了认知凸显原则也就遵守了经济最大化原则。根据人们的认知经验,显著度高的事物更容易被注意到,并能使人由此联想到显著度低的事物,即前者可以激活后者。Langacker认为,整体比部分凸显,具体事物比抽象事物更为凸显。如:“挂上电话”,这里的“电话”并不是指整个电话机,而是用整体替代了部分――“电话机的听筒”,人们之所以不会误解,是因为“电话”作为整体,更为凸显,而且它可以很快地激活“听筒”这一部分概念,打完电话时,人们挂上的是“听筒”,这和人的认知经验是完全吻合的。所以,“挂上电话”这个结构既凸显了显著度高的事物,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又使语言的表达更为简练,遵守了经济最大化原则。再如:“捧铁饭碗”,则是用具体事物来转喻抽象的含义――“稳固的永远不会失业的工作”,因为具体、形象的事物与抽象的事物相比,显著度更高,“稳固的永远不会失业的工作”是指“有一个好的单位或部门,工作稳定,收入无忧”。而“捧铁饭碗”最为典型、能最快激活这个含义。因此,转喻具有促进理解的功能,用更为凸显的具体形象的事物来转喻抽象的事物以帮助理解,这是人们普遍的认知倾向。

4.2认知经济性

认知语言学研究表明,追求认知经济性是人们言语交际过程的基本特征,简洁性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之一,而转喻的运用则有利于人们简洁地表达自己的思想。Langacker(1999)指出,语言交际受到彼此相互竞争的信息最大化和经济最大化原则的支配。信息最大化原则是指:说话人要尽可能准确地传递最多的信息,而经济最大化原则要求说话人尽可能简洁地传达信息。通常情况下,意义产生和理解的速度是意义编码速度的4倍,所以,在言语交际双方之间往往会产生这样的“矛盾”――说话人希望用最简短的语言说出所要表达的意义,却只能一字一句地逐一表达清楚,而听话人理解编码的速度更快,所以希望说话者说得越快越好。要克服这个“矛盾”,运用转喻则是个有效的方法。如:“看电视”即“看电视机里播放的节目”,是用工具来代替转播内容,使得语言表达更为简练,同时也不影响听话人的理解。“吃馆子”中,“馆子”会激活人们相关的认知经验,使人立即反应出它指代的是“饭馆里的饭菜”,而非“饭馆”本身。转喻思维是人们普遍的思维方式之一,转喻的使用本质上体现了语言的经济原则,反映了人类对语言的优化性和经济性的追求,而语言的经济原则正是认知经济原则的外化和表现形式。

4.3概念整合

转喻在动宾结构中的运用还体现了概念整合的过程。根据Fauconnier和Turner(1996)的观点,这类结构在概念表征和语言产出的过程中都经历了概念整合的思维过程,即将相关的事件整合为一个复杂的事件。如“跑天津”整合了以下几件事:具体的行动,行动方式,起初所在的位置,以及将要去的地方。“飞上海”、“排票”等也都存在同样的概念整合过程。这表明在人类思维过程中,有一种潜在的将概念结构进行整合的倾向或压力。

另外,从转喻的语用功能来看,转喻在动宾结构中的运用使得表达更加具体、形象,因为转喻往往倾向于用具体的、有关联的事物代替抽象的事物,而且给人带来一种新鲜感。由于转喻机制的作用,一些表面上没有语义选择关系的词语也可能组合在一起,如“吃粉笔灰”、“吃瓦片”。这两个词组中,动词和宾语中都含有转喻:“吃”都转喻为“靠……而生活”,“粉笔灰”转喻“教师行业”,而“瓦片”则转喻“房屋”。运用转喻可使听话者对话语提供更丰富、更自然、更具个性化的解释。有时,说话人采用转喻,选择易感知、凸显的部分以礼貌、委婉等方式代替所要交流的信息,既有利于准确、迅速地表达思想,又易于听话人接受。

5.结语

动宾结构是汉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看似非常规组合的动宾结构的形成和理解都体现了人类的转喻思维和认知机制,体现了人类认知上的凸显性、经济性和概念整合。对动宾结构的认知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该结构,认识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及语言的本质。

参考文献:

[1]Fauconnier.G. & M.Turner.Blending as central process of grammar[A].In A.Goldberg(ed.).Conceptual Structure,Discourse,and Language[C].Stanford:Center for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Information,1996.

[2]Lakoff.G.& 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Langacker,R.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1.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4]Langacker,R.Grammar and Conceptualization[M].Berlin/NewYork:Mouton de Gruyter,1999.

[5]李勇忠.语言转喻的认知阐释.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6]刘正光,刘润清.Vi+NP的非范畴化解释[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7):243-250.

[7]吕书之,张云秋.“排票”类结构的语义关系及认知分析[J].学术交流,2004,(6):124-126.

[8]王占华.“吃食堂”的认知考察[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2):58-64.

[9]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上一篇:探讨林纾的翻译 下一篇: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