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语文写作教学方法论初探

时间:2022-05-03 08:48:26

当代语文写作教学方法论初探

摘 要: 写作教学方法研究是语文教学研究的热点话题。然而,写作教学方法多而杂乱,并不利于写作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本文以1978年新大纲颁布后的写作教学改革为研究起点,拟从教学方法论角度,超越写作教学方法层面,以教学方法所反映的立场为经,梳理总结当作教学方法论的发展脉络,以找到一个新研究起点,更好地指导写作教学实践。

关键词: 当代语文 写作教学 方法论

一、教学方法论和教学方法辩证

根据黄甫全、王本陆的观点:“教学方法是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①而教学方法论是以教学活动中各种教学方法与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性质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着重揭示已有教学方法及其体系背后的理论基础、核心构成与教学对象的各种复杂关系②。由此可知,教学方法论要考察的是教学方法背后所反映的机理和立场。教学方法论的存在依赖于方法,但又是对教学方法的超越,是教学方法赖以产生的动力、根基和根源。写作教学方法论作为教学方法论的分支,其考察的对象亦当是写作教学方法背后所反映的机理和立场。

二、当作教学方法论梳理与归类

结合1978年以来我国当作教学的发展历程,可按照写作教学方法所反映的不同价值立场,把当作教学方法分为以文章为本位、以摹写为本位、以交际为本位和以认知为本位四个大类。

(一)以文章为本位

“以文章为本位”的写作教学立足于“为了写出规范的文章”,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技能训练法”,重点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1978年新大纲颁布,针对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的无序状态,很多语文教育工作者把研究重点放在作文教学内容的序列化,形成各种作文训练序列。80年代初有常青老师创设的“写作基本训练分格教学法”;80年代中后期有以周蕴玉老师和于漪老师为代表的“文体为纬――过程为经”作文训练体系;90年代初有杨初春老师的“快速作文教学法”。至此为止,写作教学的方法仍没有跳出“文体训练”的窠臼。

以文章为本位的写作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基本的写作技能方面功不可没,但对作者主观体验、生活积累、读者和写作目的等关注不多。程式化、公式主义的写作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写作成为一种内容虚假的“假”写作。

(二)以摹写为本位

“以摹写为本位”的写作教学立足于“为了摹写真实生活”,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活动教学法”,重点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1996年大纲淡化了“文体训练”,特别关注观察和思维能力训练。写作教学方法开始转向教会学生基于“真实的观察”和“真实的思维”的“真”写作。这种写作教学方法可以分为两个亚类。

1.摹写客观真实。这一亚类主张学生通过观察、体验生活反映客观真实,写出真人真事。比如:1977年刘dd老师创造观察日记教学法,并提出基于观察的三级训练体系;80年代有吴立岗老师提出的“素描作文”法;90年代有李白坚老师主张的“活动教学法”,提倡让学生通过体验活动真实而快乐地写作。

2.摹写主观真实。这一亚类提倡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21世纪以来,新课标规定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③很多语文教育工作者高度关注学生写作真情实感的培养。最典型的是2006年王崧舟老师的《亲情测试》作文课,通过创设对话情景让学生在虚拟情景中失去亲情实现深度的情感体验。

以摹写为本位的一类写作教学方法使得写作教学从原来工艺流程式的“假”写作,过渡到内容真实的“真”写作,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然而,它对读者、写作目的等关注不多,许多人逐渐意识到,这种“真”写作还是“假”的,从而将焦点转移到写作本身的真实性,即写作的功能和价值到底是什么。

(三)以交际为本位

“以交际为本位”的写作教学立足于“为了完成交际任务”。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交际教学法”,重点解决“为什么而写”的问题。

随着时展,写作的功能与价值被不断挖掘。新课改以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如潘新和、李海林、许锡强、郑建周等也开始把写作教学的关注重心转移到写作的交际功能上,他们都从新角度为“真实写作”开辟了发展空间。

“以交际为本位”的这类写作教学方法扭转了我国作文教学长期忽视读者、脱离生活需要的弊病,把作文教学从狭隘的作文训练和应试训练中解放出来。然而,近年来,有些学者开始关注到写作在现代生活中还有促进思考、学习和研究的认知功能。

(四)以认知为本位

“以认知为本位”的写作教学立足于“写作可以促进认知”,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认知写作教学法”,多以跨学科的姿态出现,重点解决“写作怎样促进认知”的问题。

早在90年代,吴世昌就详细阐述了作文如何其他学科实现横向联系。但此跨学科作文对于如何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方面关注不多。21世纪初,杨I元根据新课程“淡化学科界限,实现学科教学整合”的理念,提出整合性“学科作文”概念,学生在作文过程当中,对所学的学科知识进行整理,“使之上升为更加理性的知识系统,从而强化了基础知识的内储与外化”④。

“以认知为本位”的这类写作教学方法开启了中小学作文教学的新天地,催生了一系列新的学习或研究活动流程管理类写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三、结语

从本质上讲,我国当作教学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从“关注文章形式”到“关注文章内容”的“文章本位”,过渡到从“关注交际功能”到“关注认知功能”的“功能本位”。当作教学方法随着写作教学的演变而演变,因此,其背后所反映的立场和价值取向,即写作教学方法论的演变亦是如此。然而,不管是关注写作结果、写作过程还是写作功能,它们都是一个问题的几种不同维度,而绝非对立排斥关系。因此,写作教学应让各种要素协同作用,对不同的写作教学方法论进行整合重构,建构出一个融技能训练和策略训练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学化写作教学训练模式,是写作教学方法研究的新方向。

注释:

①黄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300.

②李政涛.从教学方法到教学方法论――兼论现代教学转型过程中的方法论转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31:32.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Z].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

④杨I元.整合性“学科作文”――“研究性写作”教学的新资源[J].基础教育研究,2004,08:27.

上一篇: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方法研究 下一篇:刍议技工学校英语教学现状及改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