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技工学校英语教学现状及改善对策

时间:2022-10-10 01:12:53

刍议技工学校英语教学现状及改善对策

摘 要:随着现代技工教育的发展,英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但是,目前技校英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英语教学面临诸多难题。本文就当前技工学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践教学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技工教育;英语教学;技能人才

对于技工学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只要运用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确保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正确认识,采用贴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让学生学好英语。

一、当前技工学校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1.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没有被充分认识

首先,职业学校对英语教学重视不够,表现在师资配备不到位、教学力量薄弱。其次,由于职业学校办学的特殊性,一部分学生认为学习英语不重要,只要学好专业课,就能干好本职工作。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大趋势的今天,学生对新型技能人才在英语上的要求不了解,难免会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因而造成对英语学习的误解。

2.技校学校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

一是生源素质较差。受多年来社会上普遍重视高等教育思想的引导,多数素质较好的学生都进入了普通高等院校学习,一些基础较差、成绩差的学生进入了职业学校,这些学生文化课基础普遍较差,英语基础较差。

二是技工学校的学生对学习英语具有恐惧心理。由于技工学校的学生英语基础薄弱,造成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恐惧的心理,逃课、抄袭作业、害怕课堂提问、害怕听写单词、害怕读单词和读课文是技校学生的共同特点,上英语课如同听天书一般,不知所云。由于学生对学习英语的恐惧,造成学生对英语学习背负了沉重的心理压力,使一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继而放弃了对英语的学习。

3.技校英语教学氛围较差

一是传统被动的灌输英语教学方法抹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受传统英语教学的影响,教师一味地赶教学进度,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在课堂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听得迷迷糊糊,接下来就是听写单词、朗读课文、做课后练习题、单元小测试,周而复始,形成了机械的程序化,教学课堂没有生机和活力。

二是枯燥的英语教学环境抹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一成不变的课堂,严肃认真的教师,枯燥的英语教学环境,使得英语这门主要靠“说”的课程失去了交流的环境,听、说、读、写不能有效地结合,枯燥的环境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

三是职业学校英语学习没有形成氛围。主要表现在学生平常不看英语报刊,不听英文歌曲,不看英文电影,没有练习英语口语的机会和场所,英语学习的氛围没有有效形成。

二、改善对策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念

首先是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自我价值意识,宣传国家发展技工教育的有关政策,让学生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需求和重视,自觉树立积极向上、健康快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提高他们的人生品味和社会参与意识。其次,引导学生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在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英语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我们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在工作中难免要使用国外的设备,而英语作为国际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无法代替,不懂英语也就失去了一个工作生活的好工具,要想获得更多的机会,英语的掌握程度至关重要。

2.努力提高学生英语基础水平,让学生爱上英语

面对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的现状,要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当然要从基础抓起,点滴积累,功到自然成。

首先,从基本开始抓起,夯实英语音标、语法基础知识。根据学生对英语基本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有计划地进行音标、基本语法知识的补课。其次,要主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一是教师要主动观察学生心理变化,观察学生的学习心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实行趣味教学法,在教学中穿插一些生动的英语故事情节、幽默的英语笑话、国外的风土人情等内容,使枯燥的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有活力,逐渐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一是积极开展英语口语交流活动,树立学生敢说、能说的信心。积极开展英语口语交流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如英语故事角色表演、英语日记讲述等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达到学习英语的最佳状态。

二是运用现代化图文并茂的声、相教学设施,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积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合理地运用多媒体声、相教学设施,做到直观、趣味,使学生易于接受,不仅有直观的感性认识,更有趣味的理性讲解,从而改变了一成不变、枯燥无味的环境,使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兴趣。

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必将发生深刻的变化,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也要顺应时展的潮流,正确对待挑战,从学生的基础抓起,让学生打好基础,培养好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强、技术能力硬的职业人才,为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

上一篇:当代语文写作教学方法论初探 下一篇:“慕课”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