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益

时间:2022-05-02 08:44:50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益

【摘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南雄市教研室提出:在初中思想品德学科中积极推广应用四环(读一读、议一议、讲一讲、练一练)教学法,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落实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充分发挥其课堂主体作用,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使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步提高,课堂学习学有所得,学有成效。

【关键词】阅读 精讲 议论 练习 方法

长期以来,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一直存在着重知识教学、轻能力培养的应试教学倾向。课堂教学主要是以老师为中心,“一言堂”、“满堂灌”;学生以记忆为主,被动接受知识,思维受到抑制,不利学生素质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低下。通过(读一读、讲一讲、议一议、练一练)教学法,把学生的学习情感由抑制状态升华到激动和亢奋状态,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尽最大可能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培养创新发散思维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基础知识与能力觉悟有机结合,达到知识、能力、运用、行为的统一。谈谈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读、讲、议、练四段一体的教学方法。

一、阅读――创设情景与设疑导学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具体方法有:

1、要求学生粗读教材。弄清本课分几节,节与节之间的内在联系,每节分几框,框与框的内在联系等,从总体上明确教材内容的大体结构;着重了解大意,找到知识树的主干。

2、要求学生细读、精读教材。找到教材的基本知识点,明确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都有哪些,哪些自己已经掌握,还有哪些自己不理解的。有待老师的讲解或小组讨论,做到心中有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并找出解决难点的突破口,弄清教材是怎样运用所列举的事实、例证、资料、数据分析问题,并仔细推敲课本中的重要段落、概念,剖析关键字词的意思,进而归纳、概括出结论的。

3、要求学生朗读或齐读教材。教材中的基本原理、观点和结论。阅读是学习的基础。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教师必须善于质疑,应以问题为载体,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设计问题,设置悬念。

二、精讲――观察释疑与启发引导

学生阅读教材,经过一番思索后,出现的疑难问题,期待教师给以讲解。教师在讲授时,讲得少而精,起到画龙点睛、对症下药的作用,要用生动、形象的正确的语言,讲清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把书本上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注重提高教学的实效,为此,可从以下几点考虑:

1、加强学法的指导,培养自学能力。古人云:授人一鱼,不如授人一渔。对学生中出现的疑难问题不能就事论事地点拔一下,或讲讲答案就算了。要通过对疑难问题的分析、归纳,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对学生引诱、启发、疏导,促使学生效法、悟道、解惑。如:教学“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运用改革开放前、后事实材料和准确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感悟到改革开放给社会带来巨大变化,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注意知识的迁移,提高理解能力。课文内容理论性较强,而且学生年龄偏小,缺乏生活方面的经验,对一些理论领会不透彻,学习起来肯定比较困难,容易造成糊涂。因此,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讲清知识点外,还要注意纵向(或横向)的联系,让学生能举一反三。教师必须注重多方面的讲解:(1) 多集中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2) 新知识的关键点。(3)理论与现实之间的联系点。运用事例精当,说明观点。思想品德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学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教师要以事论理,寓理于事,运用事例必须恰如其分,拉近理论与现实的距离。学生听来饶有兴趣,易于接受,思想觉悟、认识能力相应也随之而得到了提高。只有抓住三点,牵线架桥,开路引导,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发展,深刻而系统地理解和掌握课文。例如:教学“现阶段,我国实行的分配制度”时,①注意把握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与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联系;②抓住“按劳分配”、“生产要素”等关键词;③结合现实生活的正反事例说明“哪些是合法的劳动收入?哪些是非法收入?”进行分析,帮助消除误解。

3、巧用名言、警句、成语、寓言等进行点拔,增强趣味性。有的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枯燥无味,理论深奥,高不可攀。如果巧用名人名言、成语、寓言等进行点拔,可以将抽象的理论通俗易懂、形象生动,使学生听之有趣,思之有理,从而感性认识上升的理性认识。例如:教学“中华民族精神的含义”时,我用多媒体展示: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根据名言、警句,领会中华民族精神的含义)

含 义 名言、警句

心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位卑不敢忘忧国(陆游)

容 “定于一”、“尚统一”和“一天下”

二人同心,其力断金(《易经》)

礼之用,和为贵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班固)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三、议论――激活学生思维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议论是对“读”“讲”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议论、讨论。具体可分为:

1、生生互议:(1)同桌互议。同桌两同学之间,根据每位同学自己碰到的问题,互相设疑、互相解疑或经过讨论得出共同答案。(2)小组讨论解疑。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确定小组人数的多少,如前后2张课桌4位同学面对面作为一组,也可以临近4张课桌的8位同学作为一组。达到充分讨论,集思广益,博采众长。

2、师生互议:例如:教学“实现社会和谐”时,提出社会、家庭、学校中存在哪些不和谐之音?请学生讨论。其方法(1)由教师先提出疑点,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从各层面寻求答案,在讨论中解决问题。(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加以点拨启发,开启学生的思路,概括几种不同看法,然后指导学生阅读一些相应的课外读物,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钥匙,让学生在课外寻求答案。(3)深入到基础差的同学处,进行个别指导。

四、练习――巩固知识,提升能力

学生在经过“读讲议”几个过程,获得了新知识、新概念,为了巩固这些知识,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练习题,(包括课外练习题),要求学生完成的,一般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分析说明题和综合探究题为宜。分为课内练习和课外练习两种。

1、课内练习,一般是一课一练。根据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学生要当堂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口头的形式)利用多媒体展示,检测基础知识。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的形式,让学生练习。采用当堂抽查,通过师生交流或同学交流,从中获得反馈信息,肯定正确,纠正错误。

通过这些练习,让师生一起分析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开放性的例题,学生从多个层面寻找问题的答案;起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用,从而达到当堂掌握,当堂巩固和当堂理解知识的目的,并且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2、课外练习。它是课堂的延伸、补充。教师根据在课堂上所学基础知识,选择一至二道分析说明题或综合探究题,要求利用课外时间完成,采用课后面批、详批等不同方法进行检查,从中获得反馈信息。这是加强和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也是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改正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的途径。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读、讲、议、练”教学法,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激发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理解能力,启迪思维,提高素质。

参考文献:

1、《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主编张文鉴

2、《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主编刘强

上一篇:在小学思品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浅议 下一篇:如何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果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