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网络问政”的出口在“网下”

时间:2022-05-02 06:17:22

教育“网络问政”的出口在“网下”

2009年以来,青海省教育厅充分利用互联网听取群众呼声,解答教育热点难点问题,通过青海省政府网站、青海新闻网站的青新论坛、厅门户网站的厅长信箱等渠道,共答复群众来信306条,收到良好效果。(2009年1月5日《中国教育报》报道)

教育“网络问政”的最大特点在于,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不需经过各种“权利”“秩序”的层层关口“”而直达上层,网络沟通的渠道才被群众称为“民声通道”。公众利用网络可以了解到从未有过的知情幅度,也享受到从未有过的表达快乐。

显然,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使当今社会正在进入一个“全民表达”的时代。随着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积极性的不断提高,网络作为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载体,对促进我们的教育改革,其产生的作用也日益凸显。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人才的重任,教育与老百姓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无论是国家民族,还是人民大众,对教育的重视都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教育“网络问政”这种新型的民意表达方式,顺应了民众的诉求,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一个快捷直达的通道,不能不说是社会的进步。

然而,在为教育“网络问政”叫好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教育“网络问政”只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一种调研方式,是民意上传制度救济的一种渠道。教育“网络问政”最可贵而又迫切需要的是实事求是、真问实干的工作作风。领导干部只有借助网络实现从“听民意”到“解民忧”的跨越,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赖与支持。做好工作必须以真抓实干、办实事求实效为前提。否则,流于形式的教育“网络问政”,哪怕看上去做得再亲和,也不过是一种“秀场”,最终会令广大群众失望。

教育的对象是人,“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因此,教育是人学,教育首先必须对人负责,对受教育者负责。真正的教育,是“照亮人的心魄”,是“促进人的灵魂的转向”,是“使心灵的和谐达到完善的境地”。教育对人负责,应当更多地关注人的灵魂塑造。真正的教育,应当是爱的濡染、美的熏陶、善的弘扬、真的追求。教育,应当是向善的,应当是向上的。人的生命是鲜活的。真正的教育,不应是压抑生命、禁锢生命,而应是珍惜生命、滋养生命、激扬生命、舒展生命,让生命更加灿烂、更加朝气蓬勃。

然而,在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教育偏离了真正的教育,许多现象值得我们反思,出现了过分功利化的倾向,忽视了必要的社会价值追求,甚至背离了教育的原点。比如,对学校发展的商业化运作,学校之间的不正当竞争,办学效果评价的简单化,教育任务的考试化,师生关系的物质化,这些功利的做法不仅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更为危险的是给社会埋下了一个个毒瘤。

切实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包括教育内部的改革、外部环境的改造,需要收集群众意见,为我们的教育改革提供丰富的决策资源,网络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方式。但我们要警惕对教育“网络问政”寄予过高的期待。“网络问政”不是治疗教育顽疾的“灵丹妙药”,依托网络也不能包治百病。“网络问政”的最终落脚点还是在网下,这就需要教育行政及相关部门建立一套成熟长久的推进机制。实现教育“网络问政”从“听”到“办”的跨越,这当中需要一套完整的制度充当桥梁。缺乏这些制度和机制,教育问政就会成为长官意志的点缀,爱听的听,不爱听的可以听而不闻,网络的参与和表达,都将陷入浅表化、符号化。

青海省教育厅在实施“网络问政”的教程中,为了避免空口说空话,对网民来信答复工作进行了规范化的管理。一是制作了专门的文件处理单,使办理工作各环节有规可循、有案可查;二是严格把握政策尺度,坚持内外有别,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准确回答网民问题,对咨询类的及时跟帖做好政策性解释,对投诉类的及时进行核实、答复,做到有问必答、有件必复;三是将“网络问政”与做好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结合起来,高度关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实现了学校安全稳定和工作关口的前移。青海省教育厅通过三条措施把网络民意处理得上下无缝对接,民众真正期待的还是在网下的进一步落实行动。

跳出形式的圈子看问题,始终关注群众的教育需求和愿望,帮助群众解决实实在在的教育难题,不管是“网访”还是“”“人访”,实实在在地去落实、去督办、去行动,始终做到情系百姓、理达天下,拓展教育工作的广度,挖掘教育工作的深度,不论民众使用哪种方式反映的问题,都能够切实被解决,那才是教育的幸事!

(作者单位:湖北秭归县职教中心)

上一篇:莫把“应试教育”当大筐 下一篇:首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奖特别奖经验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