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引导式体验例谈

时间:2022-05-01 04:49:43

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身获得经验,不仅有助于学生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得数学知识,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能逐步掌握一些学习的方法。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进入“体验”呢?笔者认为,要根据知识特点结合生活实际调动相应感官参与。

一、引领“荒唐”地“触”,感悟内涵

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数学知识与数学学习在某些时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例1]《面积》教学片段

(1)摸一摸——感知“面”的存在。师请生在身边的物体上找到一个面并仔细地摸一摸它(生摸,师指导,汇报,板书:物体有面)。

(2)比一比——体会“面”的大小。师请生摸一摸整间多媒体教室地板的表面!摸一摸我们整所学校土地的表面!再摸一摸整个华侨大学土地的表面!最后摸一摸整个中国土地的表面!(师适时板书:面有大小)

(3)说一说——归纳概括“面积”的含义。

(反思:“面积”概念的建立可以说是小学阶段数学学习中的难点之一,突破的关键在于认识到“面有大有小”,我采用的是让孩子们蹲下来摸的方法,这是在体验“面”在地上的存在,这样学面积,一点儿也不枯燥,而且知识变得浅显易懂。)

二、引导“直观”地“视”,建立表象

学生获得的直观感受,能很好地激发他们的思考,让数学知识简单地走入脑海并积淀,进而以言语形式流露出来,这样的学习轻松而愉悦。

[例2]《小小养殖场》教学片段

教材只呈现了鸡有85只、鸭有42只、鹅有34只这一“小小养殖场”的生活情境,通过说一说鸡、鸭、鹅谁多谁少,让学生体会数量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这于我的教学而言有两点困难:一是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小学生而言,养鸡、鸭、鹅这类事情完全是陌生的;二是“85、42、34”这些较为抽象的数所表示的数量“多少”还无法很准确地浮现在孩子们的脑海中。于是,我另辟蹊径,课堂呈现了这样的互动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联系班里的男生、女生人数来讨论多和少的问题。

生1:我们班男生多、女生少。

师:那咱们来谈谈男生和女生人数相差的情况。

生2:相差很多。

生3:男生比女生多得多。(师:嗯,男生比女生多得多。板书:多得多)

生4:男生比女生多了16位。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那把我们老师的人数和你们学生的人数比一比吧!

大多数同学齐声喊:我们比老师多得多!

……

(反思:我针对本班学生中男生多、女生少的实际情况,从较小的数入手引导学生在周围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借助数量的直观呈现,建立起“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的感觉,孩子们“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同时,通过描述数量之间的关系,将逐步建立数感。)

三、引向“专注”地“听”,感受规律

无论是巧借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来理解“依次”“不断”“重复”等循环小数意义中的核心词语,还是通过儿歌“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来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以及方法,它们都用实际教学效果向我们证明了听觉刺激对学生在头脑中自主建构新知是有很大帮助的。

[例3]《方程》教学片段

在教学中,先由教师以较慢语速道出:“7+8=15不是方程,a-14=9是方程,x+5=10是方程,4y=380是方程,20+x=70是方程,16-8>5不是方程……”请学生根据我提供的素材猜一猜“方程是什么?”,然后尝试借助已提供的工具(如天平等)或讲述个生活场景来解释黑板上所写方程表示的意思。

(反思:基于班级学生思维活跃、领悟能力强等特点,我大胆开展了这一实验,这样做有两点较突出的好处:一是利于培养学生专注倾听、用心感受的良好习惯,这是非常重要的;二是为数学模型寻找生活原型对于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有一定的帮助。)

引导式体验是师生一起展开美妙的课堂之旅,学生不仅学到数学知识,还尽情体验数学内涵、思想、美感,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良好的发展。即通过调动相应感官引领学生进入数学实质领域的学习,此为有效的体验。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第八中心小学)

上一篇:让语文课堂教学回归本真 下一篇:加强课堂互动,促进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