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中的自然法思考

时间:2022-05-01 02:12:50

人性中的自然法思考

【中图分类号】 G2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6-064-1

作为西方文明发源地的古希腊有四个很古老的学科,令人惊讶的是象征理性的法学和象征信仰的神学(自注:神学后来发展为哲学,所以本文所说的神学、哲学是大段一致的,以下皆同,不再一一解释)都位列其中。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或许就会显得更为合逻辑一些。“人”这一万古之谜直到现在还没有被破解,而作为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无一不是对“人”自身的思考,只不过这条路现在走得愈来愈远而已。西方文明的传统自古就存在着两条路线的斗争,即德谟克利特路线与柏拉图路线之间的斗争。“原子”与“理念”二者之间哪一个才是“人”真正意义上的归属,虽然两千多年过去了,但直到现在也没有统一的定论。如果把神学(或者也可以称之为神学)看成是形而上学,而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没有哪一个学科再比神学本身再适合“形而上学”这一称谓的了,那么法学就正是对原子的捍卫。而从二者的深度思考层面来说,可谓是“殊途同归”。如果这个进路是有益的,那么从作为西方文明源头的古希腊的哲学经典之中尝试着再一次来理解法学从他最开始所具有的对人类本身的意义的这件工作就不是一种徒劳,相反,恰恰是一种对当下社会不无有助的探讨。

在西方流传下来的被称之为“沉思录”的书很多,固然有是从西文译过来的名称的因素在内,不过也表明了这一思考的长久魅力。作为真正意义上的思考,马可・奥勒留的这本自己写给自己的沉思的书是名副其实的。他作为古罗马帝国的皇帝,是希腊哲学发展到晚期伦理学中斯多葛学派处于鼎盛时期的代表人物,一生都在严格践行着学派的教义,甚至成为了他生命中的终极归宿。斯多葛学派上承古希腊赫拉克利特的“火”和“逻各斯”是世界本源的思想,将人比作世界的火花,又把“逻各斯”内化为人的理性,即自然本性,从而寻找到人类的共通性。本书译者何怀宏在《译者前言:一本写给自己的书》中说:“人则是宇宙体系的一部分,是神圣的火的一个小火花”,“斯多葛派对人们的要求是:遵从自然而生活,或者说,按照本性生活(nature有“自然”、“本性”两层意义),而所谓自然、本性实际上也就是指一种普遍的理性,或者说逻各斯,或者说一种普遍的法。自然――本性――理性――法,不说它们有一种完全等价的意义,它们也至少是相通的,并常常是可以互用的。”(《沉思录・译者前言》第2-3页,以下皆引篇名)“人作为宇宙的一部分、个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译者前言》第5页),按照人的本性,人的义务就是把世界伦理化,用忍耐和宽容来面对世界和人生,方能达到整体的和谐。从整体中把握个人,将个人融化在宇宙之中,这是本书的一个主体脉络。“你必须总是把这记在心里:什么是整体的本性,什么是我的本性,两者怎么联系,我的本性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整体的一部分”。(《卷二》第17页)之所以可以这样来把握宇宙――社会――个人,就是因为存在于人性中的自然法可以成为三者完满的一条进路,“各样事情的完满与成就――这种为共同的本性断定是好的东西,你也把它断定为与你的健康属于同类的吧!”(《卷五》第60页)当哲学在心灵深处所达到的宁静与恬淡的自然状态外化为社会的一种规则以后就转变为外在宇宙、社会的自然法对个人的牢固束缚。

因为源于同一的本性,“我们都是朝着一个目标而在一起工作的”,然而“有些人具有知识和计划,而另一些人却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就想睡眠的人们一样”。(《卷六》第87-88页)如果外在的自然并没有在内在的心灵中得到唤醒,就好像冬日里的生命不会表现出勃勃生机一样。最为关键的应该是唤醒心灵,而这正是自我的事情。“无论什么事情发生于每一个人,这是为了宇宙的利益:这可能就足够了。但你要进一步把这视为一个普遍真理,如果你这样做了,那对于任何一个人都是有用的东西也就对其他人是有用了。”(《卷六》第89页)

或许已经隐约可以看到自然法是如何源于理性的,那么对于无论是实体法还是程序法的源泉,就不应该单单地侧重于外在的坚硬事实,应该把重心放在自我价值的确立之上。“返回自身。那支配的理性原则有这一本性,当它做正当的事时就满足于自身,这样就保证了宁静。”(《卷七》第103页)在这一方面的思考,东方文化或许有非常值得借鉴的地方,“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老子》第七十八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第四十三章)用最柔软的心灵深处的宁静来化解人生最坚硬的不可改变的命运,或许对法的以后的发展方向是一个启示。

斯多葛学派对西方最为突出的贡献并不是自然法的提出,虽然这一思想对近代西方的民主进步产生了迄今为止还无可比拟的重要影响,但是也并不影响其根据自然法而进一步为人类所设想的“世界城邦”,尽管这只是一种乌托邦而已。这里引用一段赵敦华在《西方哲学简史》中的一段文字以作为文章的结束语,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本人对未来法学的一种期待,“‘世界城邦’是完善的国家。按芝诺所描绘的蓝图,它的法律是自然显现在人心的普遍有效的‘正当律’,而不是各民族人为约定的万民法,或在各城邦实施的法律,后者只是前者发展的低级阶段。斯多亚派关于自然律的思想不但在哲学史上有深远的意义,而且在实际中促进了罗马人的法学研究;可以说,希腊哲学和罗马法这两大西方文明源泉的合流肇始于斯多衍派。”“世界城邦没有阶级、种族和任何等级差别,一切人都是平等的公民,是互爱互助的兄弟。男女是平等的,男人不能把女人作为自己的财产。”“凡是无助于德性的设施一律废止,让理性以自然方式起作用。”

作者简介:王小雪(1990-),男,山西晋城人,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行政补偿理论的发展与制度分析 下一篇:买卖合同中在途货物买卖的风险转移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