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新时代的辅导员工作

时间:2022-04-30 06:58:43

如何做好新时代的辅导员工作

自08年以后,90后的一代已经逐渐成为高职学校学生的主力军,90后的学生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被贴上了特有的时代标签,其有着自己的特点。诸如思想活跃,想法新颖,喜欢追求明星和时尚元素,喜欢标新立异,表现自我,心态开放易于接受新事物。但同时也发现他们自身存在许多问题,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模糊,无远大的理想与追求,共产主义信仰更加淡漠,缺少社会责任感,心理脆弱,耐挫力差。这些特点和问题也对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辅导员必须自我不断地创新和完善,尽职尽责,采用更好的工作方法和教育方式,使90后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一、90后高职生的特点

1.思想活跃,团队合作意识不强

90后的高职学生出生在知识经济时代,网络普及,学习模式发生巨大变化,获取信息更加快捷,知识更加丰富,也使他们在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信心和理性上以及在知识结构的复杂和多样性方面,甚至知道或考虑得比老师还多。但遇事并不喜欢与人合作。主要表现在思想上独立开放,行动上独立特行。他们很少对某种价值观盲目认同,喜欢通过深度思考,争论和碰撞再认同。

2.自信张扬,独立特行,心理脆弱,耐挫力差

90后高职生性情率直、个性张扬、敢做敢当,讨厌说教,很不喜欢教条式的灌输和填鸭式的教育,而且感情丰富、思维活跃,大多数同学对人生表现出的信心和理性远超过80后学生。90后大学生也不吝啬张扬自我,有强烈的表现欲,大多有一技之长,就连刚入校的90后高职新生无论是军训拉歌、学生干部竞选,还是社团招新,他们都跃跃欲试、积极参与,从不扭扭捏捏,没有一丝的胆怯与退缩,他们乐于体验、勇敢尝试,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展示出自我。但相当一部分90后大学生抗压能力不足,缺乏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在面对困难时就更有可能引发各种心理问题。

3.以自我为中心,叛逆缺乏信仰

“90后”高职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父母的关怀与亲人的呵护下,家人的过分宠爱使他们有着很强的优越感,其中一些90后学生往往不能继承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而以个人和个性作为追求和崇尚的目标。因此很多大学生的精神常常处于匮乏状态,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模糊,无远大的理想与追求,他们面对问题时喜欢独立思考,爱发表自已的主见,不喜欢被父母、老师刻意安排和左右,反对高调说教。他们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反抗,对家长和学校某些不尽合理的说法、做法敢于质疑。而且叛逆让他们爱上了网络的虚幻世界,他们在网络上迷恋那些标榜个性独立的非主流恶俗偶像,在偶像身上寻求精神慰藉和解脱。在这些偶像的影响下,他们往往失去理想信念,内心极度空虚,人生价值观变得单一狭隘、低级趣味。而且一旦回到现实生活中,他们往往变得焦躁不安,迷失方向和目标。

二、在目前的情况下,针对90后的高职学生辅导员应采取的方式

1.不断地学习与思考,并注意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教育者必先受教育,不但要学专业知识、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学政治知识、实践知识,以不断丰富和提高教师的教书育人的水平。辅导员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用自己正确的思想、优良的品德、良好的行为、渊博的学识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除了争取培训交流的机会,还要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平时不仅要加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还应加深现代科学知识的学习;不仅要熟悉思想政治工作原理,而且还可以利用空余时间学习心理学、人际关系的处理等相关知识,争取能做到一专多能。另外还要积极参与到学生实践和活动的组织管理中去,并从中自我学习、自我认识、自我锻炼、自我监督、自我克制和自我改造,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提高自我的认识能力,最终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2.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

通过了解90后学生心理特征和思想动态,以90后高职学生与辅导员交往的平台,有针对性的对其薄弱环节进行说服教育,引导大学生有正确认识自己的意识和纠正心理误区,锤炼抗压能力和锻炼交际能力。在心理辅导工作中,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首先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对其有尽快成长的强烈愿望,但更重要的是要有长期艰苦奋斗、创造业绩的思想准备;放弃自己的优势,自视才高,不思学新;工作生活中一旦受挫,不能变得一厥不振,甚至怨天忧人;不能因为自尊心强,讲礼节、爱面子,太过就演化成了虚荣心。

3.防微杜渐,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在目前高校辅导员普遍年轻化的环境下。辅导员与学生相处不仅仅要把学生当做学生,更要把学生当做朋友来对待。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努力做到让学生把辅导员当做朋友来对待。只有这样,辅导员才能更好的了解90后高职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每次都在问题发生以后才去解决问题的辅导员就根本上来说并不是一个称职的辅导员。

此外,可以以加减量化分的激励机制来衡量学生在校期间表现、学生奖罚情况,在班内每月公示一次,作为学生重大奖励处分的有力依据,这样“有据可依”,对每个学生以其表现情况作为标准,才会让学生对辅导员的工作表示信服。

参考文献:

[1]崔强,郭莉,邓湘琳.“90后”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及对策.科技信息,2010.

[2]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孙国杰,周学铁.结合“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浅谈辅导员工作[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3).

[4]李晓娟.针对90后大学生的特征辅导员工作和教育方式的探讨研究.科技信息,2010.

上一篇:班主任教育教学管理中的赏识教育 下一篇:新课标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