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思考

时间:2022-04-30 04:15:53

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思考

摘要:任何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未来建设者,要求广大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本文探讨了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提问能力;培养;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126-02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当今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要让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具备初步提出问题的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都不会提问,不善于提问,只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因此,加强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初中生物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引导学生提问

学习是发现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是学习的动机和起点。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要积极鼓励学生提问,让学生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这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主动性和创新能力。教师要废除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多采用问题式教学,激励学生开阔思路,对习以为常的现象和权威的结论提出怀疑和挑战。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

问题的产生需要触发点。教师要注重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有一个兴奋点,并让问题的产生沿着一个设定的方向发展,有利于达成教学目的。情境的创设可以是一个小故事、一段影视、一幅图画等等,而主要的是来源于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要学习的概念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建立联系,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疑惑,在疑惑中促进思考,在思考中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能力。如讲解鱼呼吸时,因为学生都有相应的生活经验,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回忆提出要探究的问题。在讲授腔肠动物时,学生对水螅显然不了解,教师可以借助实物,或者图片、录像,还可以让学生对比刚学过的单细胞动物。学生在些基础上提出问题:水螅怎样取食?水螅如何消化食物?水螅怎样排泄?水螅怎样呼吸等。因此,要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必须创设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境,提供有价值的内容。没有相应的情境,就无法激发学生提问的欲望,也提不出有探究意义的好问题。

三、结合课本阅读,促使学生产生问题

课本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是教材的根本,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学关注的重点不是知识的传授而在于学生学习时的一种体验。引导学生在学习教材时提出一些问题,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内驱力,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必须在课前进行自觉,对教材内容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思考,才能发现其中的可疑点。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积极主动参与其中,保持思维的集中和敏锐,在思维兴奋的状态下突发奇想,产生平常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如七年级生物绪论中,水可以运动,而猫也可以运动,于是学生提出:猫和水都可以运动,为什么猫是生物,而水不是生物?这样有利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四、营造民主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发问

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打造民主、团结、平等课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拥有轻松自由的心态,从而充分发挥创造热情,敢于提问,善于提问。首先教师要摆正姿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要有“教学相长”的思想,与学生保持平等的关系,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唯有这样,才能解除学生紧张恐惧的心理负担,课堂上的主人才会勇敢的提出老师意想不到的、有价值的问题。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学生的性格禀赋各异,许多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不能提出问题,究其原因,有的是出于害羞,有的是怕出错闹笑话,有的根本提不出问题。对此,教师不应操之过急,更不能挖苦、埋怨,要保护每位学生的自尊心。教师要降低提问的难度,创设更好的提高环境,有针对性地给予点拨、启发、诱导,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在学生提问发言时,教师和其他学生都要耐心认真倾听,认真予以解答,以满足学生被尊重的心理。

五、积极加以引导,提高学生提问水平

愿意提问、多多发问,还只是“提问”的初级阶段,要真正学会提问,就要提高发问水平,多疑还须善疑,多问还要善问。因此,教师在鼓励学生提问的基础上,还要在学生提问的思路和方法上加以引导。要学会到生产生活中去找问题。生物是自然科学,其原理、规律来源于生产生活,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便可以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比如:如何改善家乡的生态状况?城市公园在生态上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好的解决方法等等。要善于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实验的目的不只在于验证,更重要的是探索发现新问题。在每一次实验前或实验完成后,学生都应该想一想:实验材料和方法是唯一的吗,能否换一换?实验过程中有没有出现新的情况?要善于结合与社会热点现象有关的生物知识提出问题,如“双汇瘦肉精事件”、“河南南阳毒韭菜事件”等,引导学生讨论这些食物的有毒成份是什么,是怎么破坏人的生理机能的?要善于联系其他学科相关的知识和资料。如“视觉的形成原理”与物理知识的联系,“生物的进化”和地理知识联系,等等。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我们的学校教学要鼓励学生探索发问,给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观察、提出问题、合作探索。只有这样,我们的生物课堂才会生机勃勃,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才能耐得到进一步增强。

参考文献:

[1]许萍.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问能力[J].读写算,2012,(31).

[2]蔡富川.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J].成才之路,2011,(19).

[3]张飞洲.如何使学生在生物教学中善于提问[J].教师,2011,(21).

[4]李卫贞.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J].学苑教育,2011,(16).

上一篇:关于体验式语文教学的点滴思考 下一篇:浅谈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