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高校日语听说技能培养中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4-30 06:35:16

西部高校日语听说技能培养中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在强调统筹发展的当代社会,西部高校的教育发展被提到相当重要的位置。在综合国内外日语教学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学生的角度,探讨西部高校在日语学习方面,尤其是日语听说技能培养方面,指出其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并为中国西部高校培养日语应用型人才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西部高校;日语;听说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9-0186-02

在强调统筹发展的当代社会,西部高校的教育发展被提到相当重要的位置。党的十报告中就教育改革这一问题提到: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这启发西部的高校教育需进行相应的改革,着力将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需求的日语应用型人才。

上述背景之下,笔者将在以下内容中详细介绍西部高校日语听说技能培养中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一、日语专业学生在听说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

1.日语听说中遇到的母语干扰

(1)语序差异造成的干扰

不管是在听日语还是在用日语进行会话时,学习者无意识地形成了两种语言的比较与对译。但是在语序上,汉语和日语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谓语的位置。在汉语句子中,谓语出现在宾语的前面。而在日语的句子中,谓语出现在宾语的后面。比如:私は本を■います。(我买了书。)因此,普遍存在着即使听到了句尾的谓语还是无法理解句意的情况。此外,在汉语中,句子的主语被明确指出来,而日语中存在无主语的情况。比如:寂しい■は、家族に■します。(你寂寞的时候可以给家人打电话。)日语的这种无主语或者说隐含性主语,可能会使学习者无法理解句意。

(2)日语会话中的文化差异

初学日语的学习者都有一个通病――汉语式翻译日语。这可能会造成语意不明,甚至可能造成很大的误会。比如:当用日语来夸赞中国学生时,可能会说:“すてきですね。”(真漂亮啊!)中国学生可能就会回答:“どこどこ?”(哪里哪里?)这可能会被日本人误解为中国人并不谦虚。其实,这是文化差异造成的语言表达不同。从语言教学中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和功能角度来看可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两者都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培养的。(束定芳、庄智象,1996)可见,日语学习者要注意学习、了解日本文化,这样才不会造成贻笑大方的情形。此时应从日本人的文化角度来回答:“ありがどう”即谢谢。

2.过度遣词酌句

中文“出了火车站是商业街,请在那右转,然后直走。”和“出了火车站,请右转,然后直走”是一样的信息。虽然前者要比后者详细,但后者并不妨碍问路人找到目的地。听到“■を出て商店街を右へまっすぐ行ってください”时,“商店街”一词没有重要到必须要听到和理解的地步。日语学习者对“商店街”一词是处于陌生状态时,“遣词酌句”会对听话者接受有效信息产生负面影响。日语“を”和“お”的读音是一样的,听话者易将其弄混淆。但是,听到“はい、1万■お■かりします,8860■のお返しです”时,即使分辨不出是“を”还是“お”,也要抓住“8860■のお返し”这一有价值的信息。可见,如果把注意力过多集中于某点,对日语学习者来说未必是好事。综上所述,日语听说方面的学习上,我们对过度遣词酌句问题应加以重视。

3.单一模式下的弊端

听和说作为语言结构的一种形式,在日常交流中是并存的。在语言学习中,同样是不可随意分割的,且在用途上也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根据美国外语教学法专家里弗斯(W.M.Rivers)和坦珀利(M.S.Temperly)的统计,听和说在人类交际活动中所占比例是位列听说读写等活动之首,这足以证明听和说的重要性。在学习日语过程中,只说不听或只听不说都无法学好日语。这就像人体完成一个简单的动作需要身体多个部分的共同协作一样。但笔者所在学校却有一些这样的现象,有一部分同学在听和说方面有缺陷和不足,他们的改进方法或是一天狂做几套听力测试,然后校对答案后就置之不理。或是一味背诵或朗读日语文章而忽略听录音原文。长此以往,日语学习水平并未得到提升。从这一事例中得知日语学习者既不能只顾狂轰滥炸似地泛听而不去练习口语,也不能一味地将精力放在发音、语调等口语上而忽略听力。

4.听说课程被重视的程度不够

据调查,中国高校对日语听说课程安排的课时较少。以笔者所在的吉首大学日语系为例,该校安排的课程表中听说教程和会话课一周均只有两个课时。在如上述课程的安排之下,学习者较容易忽略听和说这两种语言活动。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关于他的《索绪尔:本真状态和其张力》[1]一书中提到:语言是体现在个体言语行为中的活动、一个不间断的创造过程。可见,语言是作为动态的形式被运用在人类的生活中。笔者认为:通过听和说这两种语言活动,学习者能够将印刻于书本上的语言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中国日语学习者在这种“听说”教程开课较少的教学安排下,使得学生虽然学了日语却难以将这门语言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为己所用。

二、解决听说方面问题的有效对策

1.寻找切合自身的方法

在日语学习的过程中,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资深者,都会遇到各种语言障碍和学习瓶颈。但若想要学有所成,就需要学习者摆脱瓶颈,克服障碍。笔者认为可以借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提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首先需要正确认识自身在听说方面存在的关于非母语劣势以及学习中出现的不足和弱势。然后分析出造成这一系列缺陷的具体原因。具体分析过程是最重要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可以遵循认知语言学理论。这一理论的优点在于加深学习者对语言学习和运用的认知过程以及规律的了解。日语学习者通过这一理论的指导可以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慢慢探索出日语中存在的语言规律,促进自身了解学习中存在的差距和缺陷。最后再根据个人存在的不同缺点、不足以及学习特点探求合适的学习方案。在日语的听说方面,学习者只有针对性地去解决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在日语学习上全面发展。

2.听说结合

美国教育部于1999年公布实施了《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其中提到的一项标准为:Connections(触类旁通)。这一标准说明外语学习是一个整体,各种语言活动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学习者在外语学习过程中若是将各语言活动相互连接、结合起来学习(从学习日语的角度来说,也就是将听和说这两种语言活动之间的联系加以运用)势必能达到Connections(触类旁通)这一标准。看动漫、听日文已经成为日语学习者学习日语的方法之一。但是纯粹地看动漫、听日文是无法达到听和说这两种语言活动相结合的要求。笔者在此提出:看动漫、听日语时,不妨先模仿动漫中人物的说话,再套上自己想表达出的思想说出来。■此,原本呆板的动漫台词摇身一变成自己的语言。《夏目友人帐》中的台词“引かれ合う何かを求めて、■命に生きる心が好きだよ。”这句台词中的“何か”可根据自己的思维自行设定。此外,“心”前面的修饰语也能够自行变换。换上自己思维之后的动漫台词,再模仿剧中人说话的口吻说出来。此时,这句话就真正成为自己的,而不是生搬硬套的。因此,采用听说结合的方式学习日语,笔者相信在日语这门语言为己所用的方面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3.在“2+X”模式下,提高听说能力

语言学习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胡壮麟把这一教学方法叫作“协作式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协作式学习是促进学生语言学习的有效手段。其主要内容是学生分成小组完成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笔者认为:通过协作式学习,日语学习者在互助共勉的氛围下,日语学习能够得到一定的改善。“2+X”学习模式即是由协作性学习这一启发而总结概括出的学习模式。“2+X”模式中的“2”指:不少于两个人组成听说学习小组,“X”指:通过协作式学习,达到听说能力提高程度大于独自学习的效果。在“2+X”的学习模式下,学生从单调的背诵中解放出来,转而进入听说的小组对话的学习中,从而达到能够实质性地运用日语的效果。比如: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的学生就采取这样的方法来进行语感培养。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几个日语专业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坚持使用日语来进行交流。由于这种模式是以小组交流为主的,促使小组成员需要听懂日语并用日语来表达。因此,通过诸如此类的训练,学生的日语听说能力在循序渐进中潜移默化地得到一定的提高。

本文以吉首大学为例,探索西部高校日语学习者在日语的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结合西部高校的具体情况,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着手,力求探寻符合西部高校特点的有效对策。希望能够为日语学习者在日语学习中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裴文.索绪尔:本真状态及其张力[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王艳影.大学日语综合教学模式探索[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0(1).

[3]莫晓宁.关于高校日语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社科纵横,2005(1).

[4]杨晶.日语特点分析[J].考试周刊,2011(5).

[5]北京师范大学日文系.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论丛:第2辑[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6]Stephen Krashen.The Power of Reading.Second Edition.2004

[7]Stephen krashen.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1981.

[8]M munication Competence some roles of comprehe-

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 [A].S.Grass.C.Madden.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Rowley.M A:New bury HowesPublishers.1985.

上一篇:高校管理干部语言感悟力的思考 下一篇: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