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牧业范文

时间:2023-02-24 14:09:47

西部牧业

西部牧业范文第1篇

(一)短期偿债能力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比率是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负债的能力。一般标准是2:1,除了2010年外,西部牧业的流动比率基本保持了一个平稳的上升趋势,说明公司的资产流动能力较好。在2010年度流动比率远超其他年度达最大值4.31,主要由于该年度公司的预付款项大于其他年度,公司的存货数值该年也达到了历年的最高值近129万;其次因为公司银行贷款的数额增加,2010年货币资金达最大值261万。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速动比率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除存货外可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速动比率的趋势与流动比率基本相同,一般标准为1:1,公司的速动比率先增后减于2012年达到最低值0.553。主要是因为:一是新增子公司,消耗性生物资产和储备原材料增加;二是公司经营活动增多,公司的短期借款、应付账款持续增加,使得流动负债持续增加。

(二)长期偿债能力

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用来表示资产总额中通过负债筹集的比例,该指标衡量了公司利用借贷资金的获利能力,同时也反映了债权人给予贷款的安全程度。[3]资产负债率的一般标准是0.75,西部牧业的资产负债率先大幅下降后缓慢上升,在2010年度资产负债率达到最低,去年负债总额占到资产总额的二分之一,而该年降到27%。原因是负债总额持续增加的幅度小于资产总额变动幅度。2.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总额权益乘数表明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占全部资产的比重,反映了公司积极举借债务、以小博大的程度,该值越高则会给企业带来较高的杠杆收益。[4]权益乘数先增后减,在2010年为最小值1.384。主要由于公司在深交所上市成功以股票募集资金,虽然近几年西部牧业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不断上升,但股东权益总额增加小于资本总额的变动,所以权益乘数逐渐下降。在2011年所有者权益总额基本保持不变,资产总额增加一百万,权益乘数略微回升。综上所述,分别通过短期和长期两方面的偿债能力对西部牧业进行分析,说明资金充足,财务状况稳定,具有较强的偿债能力;除了能够满足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需要外,还有足够的资金偿还到期的债务。由此可见公司融资空间较大,债权人的权益有了充分保障,公司的整体偿债能力较好。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较高,也表明公司资产未能得到充分运用,影响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二、营运能力分析

(一)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反映公司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比率。该指标值越高说明收款速度越快,提高了资金的流动性,减少了坏账损失。行业的标准值为3:1,西部牧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虽高于行业水平却逐年降低,主要是因为随着公司的经营业务范围扩大,公司的应付账款逐年增大,资产周转速度越来越慢。

(二)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存货

存货周转速度反映的是公司从购入原料、投入生产、销售资金回收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管理水平。该指标越低说明存货的占用资金越多,资金周转速度越慢。西部牧业的存货周转率从2008年的5.330降到2011年的1.372,该比率偏低于行业水平,四年间该比率又下降三倍多,需要采取积极的销售策略,提高存货的周转速度。

(三)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资产总额

总资产周转率是考察资产运营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体现了公司资产从投入到产出全过程的流转速度,反映了公司对资产的管理和利用效率。西部牧业的总资产周转率由2008年的0.95降到2011年的不足0.4,下降两倍多。该比率比较低,一方面是由于存货周转率过低影响资产周转率,另一方面公司的资产大幅增加的比率远高于销售收入增加的比率。综上所述,分别通过应收账款周转、存货周转和总资产周转分析了公司的资金周转状况。存货周转率较低反映出公司存货过多,使得公司资金流动性差,周转不佳;总资产周转率反映了西部牧业在资产管理方面的不完善,资产的利用率较低;西部牧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过低,说明它回收应收账款的效率低导致资金被占用过多,资本流动性差。由此以上看出,西部牧业的资金周转过慢,信用制度过于宽松,使得西部牧业的收益水平减弱。

三、盈利能力分析

(一)销售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净额

销售利润率是评价公司通过销售取得利润的能力,它反映的是公司通过销售获取利润的能力。该比率越高,反映每一元营业收入带来的利润越多,公司盈利能力越强。西部牧业的销售利润率基本是上升趋势,在2010年达最大值1.116。因为公司的地理优势使之可以获得价格低廉、品质优良的草料,且有娃哈哈、伊利和旺旺等大型乳制品企业稳定的销售渠道。

(二)资产利润率=利润总额/资产总额*100%

资产利润率是综合评价公司资产盈利能力的指标,也可以反映管理者对资产的配置能力。西部牧业的资产利润率一直呈下降趋势,2011年降到2008年的一半。该比率主要由总资产周转速度和销售净利率决定,一方面公司的销售利润率先减后增,另一方面资本周转速度持续下降,因而资产净利率基本呈下降趋势。

(三)股东权益报酬率=净利润/股东权益总额

股东权益报酬率是反映公司获取投资报酬高低的指标,该比率越高则盈利能力越强。西部牧业的股东权益报酬率本来时保持增加,在2010年通过上市融资以后大幅下降,2011年降到最小值0.067。说明公司利用股东资产的获利能力较弱。综上所述,通过销售净利率、资产利润率和股东权益报酬率三个主要指标对西部牧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公司的盈利能力不仅关系到公司所有者的投资收益,也反映了公司偿还债务的保障。该公司对资产的配置使用不合理,影响了盈利能力。近几年内,西部牧业的通过推广新产品使销售利润率也不断上升。但公司通过股权筹资后,对资产的运用尚且不够合理。

四、发展能力分析

(一)销售增长率=本年营业收入增长额/上年营业收入总额*100%

销售增长率反映了公司销售收入的变化情况,是评价公司市场竞争力和发展状态的指标。从2009-2012年,公司的销售增长率逐年下降。但该比率始终大于零,说明公司通过开发新产品使营业收入不断增加,发展前景较好。

(二)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

资产增长率通过公司资产规模的扩张程度来衡量公司的发展水平。在2008-2011年,西部牧业的资产先增后减。2010年,公司资产总额7.36亿元,较上年年末3.50亿元增长了3.86亿元,大幅增长110.29%。主要由于上市募集的资金导致资产总额和生物性资产的大幅增加。2011年的资产总额仍然保持增加,增长速度放慢。

(三)股权资本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额/年初股东权益总额*100%

股权资本增长率反映的是公司股东权益的变化水平,是评价公司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在2008 -2011年,所有者权益也保持良好态势,而2010年的所有者权益总额5.32亿元,增长率相当突出,较上年年末1.70亿元增长了3.62亿元,增幅212.94%。主要是公司上市带来了股本和资本公积的大幅增加。

(四)利润增长率=本年利润总额增长额/上年利润总额*100%

西部牧业范文第2篇

传闻:天津募投项目12月份投产。

记者连线:记者致电公司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按照计划12月底投产,目前正在调试中。

瑞普生物(300119)是我国动物保健品行业的领军企业,专注于生物医药领域,主营开发、生产、销售动物化学制剂类、生物化学制剂类、植物活性制剂类药品、饲料添加剂等,在动物疫病诊断、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等方面优势突出。

201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6亿,比上年同期增长8.61%,其中兽用生物制品实现销售收入2.4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9159.2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13%。

从行业来看,禽产品价格回落,养殖行业不景气。2012年畜禽产品价格出现回落,猪肉价格、鸡肉价格自春节后一直处于回落调整状态,同时饲料原料与饲料价格不断攀升,养殖企业饲养成本走高,,盈利空间收窄,禽养殖规模受到了影响呈下滑趋势。但进入四季度以来,业内人士指出下游养殖业回暖,会对兽药行业有积极影响。

作为一家2010年上市公司,瑞普生物按照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来看,首发募资总额11.16亿元,投入4个项目。“动物疫苗扩建项目总额2.37亿元”项目建成后可生产13种禽用疫苗产品,将产能扩大到灭活疫苗15亿毫升,活疫苗300亿羽份。项目实施并达产后,经测算,年销售收入约8.2亿元,年净利润约2.13亿元。“瑞普高科动物疫苗扩建项目”投资1914.67万元、“瑞普保定动物疫苗扩建项目总额6936万元”、“瑞普天津动物用头孢喹肟注射液和中药制剂扩建项目总额7015万元”、“研发中心项目总额6200万元”;其中保定和天津项目达产后公司将新增注射液生产能力6300万毫升、粉散剂生产能力500吨、颗粒剂生产能力90吨。可实现新增利润总额分别为8873万元、2876万元。

针对天津募投项目12月份投产的传闻,工作人员表示瑞普天津动物用头孢喹肟注射液和中药制剂扩建项目已进行净化,但因车间GMP检测标准升级、提高,因此预计12月份通过GMP验收、投产。而动物疫苗扩建项目因工艺调整,车间GMP检测标准升级、提高,预计13年6月份通过GMP验收。券商报告指出明年新产品持续投入市场,将支撑公司的稳定发展。

西部牧业:大雪未对公司产生不良影响

传闻:西部牧业在近期新疆暴雪中损失惨重。

记者连线:记者致电公司证券部,一直无人接听。

西部牧业(300106)是新疆首家创业板上市公司,拥有种畜良种繁育、饲料生产加工、奶牛集约养殖、牲畜屠宰加工、鲜奶收购及冷链配送等完整的畜牧经济产业链,是新疆地区集奶牛集约化养殖、种畜繁育、优质生鲜乳供应于一体的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业务的核心是优质生鲜乳的供应(包括外购生鲜乳和自产生鲜乳),种畜良种繁育、饲料、牧草收购及机耕均是优质生鲜乳供应业务的重要支持。公司主要客户有旺旺集团、伊利乳业、花园乳业、麦趣尔等疆内外知名企业。

西部牧业的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今年11月份该地区曾暴雪蓝色预警,并因降雪造成大面积停电、停暖。有传闻公司在近期新疆暴雪中损失惨重,但记者注意到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上,工作人员表示公司集约化养牛场均为钢架结构,抗压性能较好,铺设了地暖设备,保证了奶牛良好的生产繁育环境。大雪未对公司产生不良影响,生产经营情况正常。三季报显示,公司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53亿元,同比增长45.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48.31万元,同比下降5.75%。

去年,公司以8400万元收购石河子花园乳业60%的股份,布局生鲜乳加工业务,打通了从饲料生产、养殖到生鲜乳加工和品牌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并且借此平台进入终端消费市场。公司拥有奶源质量优势和地缘优势,以高品质和新鲜取胜,业内人士预计未来产品将辐射乌鲁木齐、石河子、奎屯等疆内主要大城市,但短期内突破新疆进入内地市场与大品牌竞争还比较困难。

三诺生物:3亿营收目标有望实现

传闻:三诺生物今年3亿营收目标有望实现。

记者连线:记者致电公司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从目前的销售情况看该目标实现问题不大。

三诺生物(300298)主营业务是利用生物传感技术研发、生产、销售即时检测产品。公司主要产品为微量血快速血糖测试仪及配套血糖检测试条,两种产品构成血糖监测系统,主要用于血糖监测。作为国内血糖测试第一股,三诺生物于今年3月19日登陆创业板。

公司首发募集资金1.99亿元投入“生物传感器生产基地项目”,建设期2年,将形成年生产微量血快速血糖测试仪200万台,配套血糖测试试条5亿支的生产能力,生产期平均销售收入为5.34亿元,利润总额为1.38亿元,预计生产厂房2012年9月份封顶,明年3月份项目正式投产;3964.66万元投入“生物传感器技术研发中心项目”;5586.20万元投入“营销网络建设项目”。截止2012年9月末,三项目分别投入为2520.07万元、395.26万元和590.81万元。

三季报显示三诺生物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2亿元,同比增长63.7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318.91万元,同比增长43.69%。近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工作人员表示,按公司目前的经营情况,今年3亿营业收入的经营目标应该能实现。

中银国际在最新的研究报告指出三诺生物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有3点,首先性价比较佳,公司产品价格比外资产品价格低30%以上,质量方面则优于大多数国内品牌。其次,还具有相较国内生产厂家的品牌优势。同时公司拥有900多个一级经销商,350多人的专业服务团队(不同于北京怡成的总代模式),其OTC销售渠道与销售团队优于国内大多数生产厂家。

天源迪科:联通业务收入集中在12月

传闻:天源迪科联通收入集中在12月份。

记者连线:记者致电公司证券部,工作人员确认综合全年来看,公司在联通的业务还是比较稳定的,收入主要集中在12月份。

天源迪科(300047)一直专注于电信、公安等行业应用软件产品的研发和销售,为电信和政府等行业提供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现已发展成为国内电信业务支撑软件领域和公安行业应用软件领域的领先企业。

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7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了81.1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42万元,同比增长21.37%;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30元。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创收1.71亿元,同比增长76.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02万元,同比增长19.96%;基本每股收益为0.17元,公司营收同比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对低毛利率的深圳金华威的并表,同时母公司的应用软件也实现了高于行业平均增速的增长。

券商报告指出天源迪科凭借电信领域的优势地位继续战略布局。在连续布局广州易杰以及深圳金华威之后,该公司在第三季度又开始了对广州正道软件33%股权的收购,从客户结构来看,天源迪科此前主要是与运营商的省级公司合作,而广州正道软件的主要客户是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以及中国电信香港和欧洲分公司,该收购将有助于公司拓展客户范围,实现优势互补。

西部牧业范文第3篇

一、国家在政策上,制定畜牧业产业化目标模式、产业政策、协调管理政策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国内统一市场环境日益成熟,我国畜牧业出现了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这就是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以贸工牧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为主要特征的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结果和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畜牧业产业化已成为我国划时代的战略选择。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在我国还没有形成明确的畜牧业产业化目标模式、产业政策及协调管理政策。首先,国家应制定明确的产业化目标模式。根据从西方国家为代表的国际畜牧业产业化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状况和我国的国情来看,畜牧业产业化目标模式应定为:生产的专业化、牧业的企业化、经营的一体化、资本的规模化、利益的共享化、服务的多元化、产业的科技化、企业的跨国化、支持的体系化、调控的制度化,使畜牧业产业化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以适应畜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与发展战略。其次,国家应制定明确的产业政策。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根据我国畜牧业产业化目标模式,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综合考虑全国各省区的气候、土壤、地理和资源禀赋,制定全国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全国和区域性主导产业、商品基地发展规划及具体的产业政策。最后,国家应制定协调管理政策。制定加强协调,理顺管理体制,消除旧体制障碍的协调管理政策,营造出一个便于牧民与市场连接的制度环境。

二、国家应在财政上给予大力的支持

世界各国畜牧业产业化的实践表明,强化政府保护,增加畜牧业投入,是提高牧业比较利益,增加牧民收入,顺利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保证。尽管财政不能包揽对畜牧业产业化的全部投入,但目前民族地区畜牧业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同时没有形成良性的畜牧业产业化投入机制,不能有效地吸引社会资金的条件下,财政投入仍将是畜牧业开发资金的重要来源。因此,国家通过财政增加民族地区的支牧资金总量,规定财政支牧支出增长比例,确保支牧资金稳定增长,及时到位不得挪用;国家可以从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财政支农周转金、扶贫资金、商品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中抽取一定比例集中扶持民族地区产业化经营的重点项目和关键环节。

首先,积极支持民族地区畜牧业商品基地建设。商品基地是产业化的基础,没有商品基地,产业化就成了无源之水。国家要立足开发民族地区优势资源,千方百计增加投入,支持畜牧业商品基地向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比如,支持牧区绒山羊、细毛羊生产基地建设,支持牧民积极推广运用新品种和新技术,提高畜产品科技含量。

其次,重点支持民族地区龙头骨干企业。龙头骨干企业担负着畜产品加工销售增值增效的重要任务,是畜牧业产业化的关键。国家应把民族地区龙头骨干企业作为支持民族地区畜牧业产业化的重点,特别是对市场潜力大、辐射面广、科技含量高、经营效益好、管理规范的龙头企业及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龙头企业,从多方面强有力地重点扶持。

最后,国家还要支持民族地区畜牧业科研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普及。畜牧业产业化必须有科技支撑,没有先进的科技做后盾,其市场开拓和竞争力必然不强。国家要对民族地区有关项目组织攻关,对企业的科研所给予资金物质上的支持,保证畜牧业技术发明、实施、普及等各环节畅通,使科研工作正常运转,多出、早出成果,使科研走在生产的前面,为发展畜牧业产业化增加技术储备。

三、在金融方面给予适当倾斜

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对金融业,特别是对信贷提供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国家要根据畜牧业产业化政策,有力支持信贷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农村牧区信贷网络,拓宽融资渠道,因地制宜地确定不同的扶持重点和措施,有目标有步骤地促进民族地区畜牧业产业化经营;要根据民族地区畜牧业产业化实际需要,利用信贷杠杆,围绕畜牧业产业化布局,相对集中资金,优先支持大型龙头骨干企业和商品基地建设,优先安排符合畜牧业产业政策要求的计划项目,实施集约化经营;国家对有关开发信贷资金的贷款,简化申报、审批程序和层次,帮助牧民及时解决生产资金困难;各级金融部门,特别是各级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要及时把信贷投放的重点转向畜牧业产业化,调整信贷结构,优化贷款投向,逐步把贷款运用到高产、优质、高效的基础产业上来。

四、培养和规范市场,为民族地区的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市场发育程度是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前提条件。畜牧业产业化着眼于整体规模效益,是一种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组合与配置,它要求各种资源能在更大范围内自由流动,这就要求有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为基础。市场范围越大、发育程度越高、体系越完善,资金配置的效益就越高、市场兴、流通畅、产销旺,对牧民的带动和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就越大、通过市场可以把牧民与企业联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经济共同体。因此,首先,国家应当成为调节市场的主体,改革流通体制,健全市场规划,加强市场管理,消除市场障碍,疏通流通渠道,打破地区封锁、部门垄断,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其次,国家应充分认识建立完善畜产品市场体系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在政策、法规、资金方面提供条件,要以建立畜产品批发市场为重点,对城镇重要批发市场,要纳入龙头骨干企业序列,在集中的商品生产基地,如工业小区和城镇、交通要道建立和同类型的畜产品批发市场,活跃商品流通。最后,应积极支持交易规模大、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畜产品专业市场和综合市场建设,培育和规范市场,完善市场体系。

五、支持服务体系建设,为民族地区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优质服务

服务体系是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保证。实行产业化意味着生产的高度集中。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是一种高度分工的专业化、社会化生产,需要有全方位、多层次、系列化、综合完善的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相配套。因此,国家从多方面支持,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引导、鼓励发展各种类型的中介服务组织,即政府办的畜牧业服务组织、农村集体服务组织、新型合作服务组织和民营服务组织等多种形式的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组织结构,并使政府办的畜牧业服务组织作为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和国家对畜牧业实行宏观调控的渠道和形式。同时,国家要有力支持民族地区畜牧业产业化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起畜产品产销信息网络,为牧民及时、准确地提供生产、价格信息,指导牧民按着市场需求发展生产、调整畜牧业生产的结构,搞好营销。

六、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加强对现有产业队伍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科技文化水平。从资金、人员等方面给予优惠和倾斜,建立健全畜牧业科技培训体系,在县、乡、村建立三级职业技术培训网络,强化从业人员在岗和转岗培训,对在职的劳动者不断进行业务素质培训,使他们接受终身教育,保证其知识、技术的不断更新,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和畜牧业产业化的要求。

其次,国家要大力发展民族教育,深化民族教育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产业队伍素质偏低问题。增加教育投资,是落实教育战略地位的根本措施。国家财政拨款是教育经费的主渠道。少数民族教育基础差,要赶上先进地区的发展水平,教育投资的增长比例应高于全国的平均增长比例。

另外,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应优先向师范教育倾斜,建立起专业类别齐全,层次配套完整的师范教育体系。抓好师范教育,同时采取多种措施,对在岗教师进行培训,使他们的素质全面得到提高,以适应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畜牧业产业化对教育的要求。国家也要制定特殊政策,提高教师待遇,稳定师资队伍,保证民族地区教育的稳步提高,从根本上提高产业队伍的素质。

西部牧业范文第4篇

作为A股市场中奶牛存栏量(即养殖场里所养的奶牛数目)最多的乳企,原奶价格的回升,使得新疆西部牧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西部牧业”,300106.SZ)有了触底回升的机会。

过去几年,受制于国际原奶价格的持续调整,西部牧业的盈利能力也呈现下滑趋势。近日,西部牧业三季度业绩预告称,其净利润将出现大幅下滑,这也会成为自公司上市以来最差的业绩。

西部牧业出现业绩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是否与原奶行业的调整有关?倘若原奶价格回升,西部牧业是否会在四季度获得转机?布局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能否对其未来业绩增长带来动力?带着这些问题,《投资者报》记者于10月20日在西部牧业的投资者交流平台向其财务总监张予惠和董秘梁雷提问,均得到了相关解答。

上市以来最差业绩预告

10月14日,西部牧业三季度业绩预告称,三季度公司的净利润同比下降401%~386%,亏损金额约为5800万元-5500万元。《投资者报》记者查看公司的财务数据发现,这将是西部牧业自2010年上市以来取得的最差业绩。

究其原因,西部牧业财务总监张予惠对记者表示,主要有三点:一是原奶价格持续低迷,造成养殖企业亏损;二是公司2015年收购伊利乳业新成立的全资子公司西牧乳业,目前正值产品“西悦”的投入期及市场拓展期,销售费用开支较大;三是公司对外投资大,形成较大财务支出压力,造成财务费用大幅增加。

据了解,西部牧业在2014~2015年投资合建了13家专业牛奶养殖公司,这也是造成业绩大幅亏损的原因之一。

根据此前的半年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仍有9.32亿元短期借款。张予惠对此表示,针对西部牧业的高额短期借款,目前正在通过政策性的中长期贷款及增加融资租赁业务调整融资结构,从而缓解高额短期借款带来的财务压力。

Wind数据统计显示,从1月4日至10月20日,其开盘价为19.79元,收盘价为16.93元。其中,最高价为19.99元,最低价为11.11元,期间的跌幅为15%。由此看出,今年以来西部牧业没能为投资者带来什么收益。那么,接下来公司将采取怎样的措施回报投资者呢?

张予惠对记者说道:“为了努力提高公司未来的回报能力,公司拟将加快实施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还将在今后采用现金方式让股东获得即期收益。”

未来重点布局奶粉

西部牧业称,在未来的发展中,婴幼儿配方奶粉将成为公司重点打造的板块之一。

今年5月18日,西部牧业获得了新疆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证”。

据了解,目前西部牧业所属的两个乳品生产企业(西牧乳业和花园乳业)均具备婴幼儿配方乳粉的生产能力。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西部牧业累计向内地发放婴幼儿配方奶粉约2500余吨。

今年6月初,西牧乳业全新推出因爱宝贝全益系列婴幼儿配方奶粉、西悦优护系列婴幼儿配方奶粉。由于西牧乳业还处于前期改造时间过长,仍处于亏损状态。

根据可查的数据显示,自2012年起,花园乳业销售产品共计约为2.8万吨,销售额1.64亿元;2013年,花园乳业销售产品共计约为3.3万吨,销售额2.1亿元;2014年花园乳业销售产品共计约为3.6万吨,销售额2.5亿元。而2015年没有公布具体的销售数据,只是提及增长。

此外,西部牧业也已筹建自己的O2O平台、微商平台等电子商务平台。董秘梁雷告诉记者说:“目前电子商务平台刚开始投入使用,公司正在积极提升电子商务等销售能力。”

国金证券研究报告称,西牧乳业和花园乳业是新疆目前仅有的两家取得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销售经营许可的本地企业,未来婴幼儿奶粉占比将成为西部牧业下游乳企主要的利润增长点。

四季度或有望扭亏

据悉,8月份全球原料奶环比上涨34%至33.7美元/100公斤,同比增长超40%,已经连续三个月上涨。同时,9月初美国脱脂奶粉、西欧全脂奶粉、大洋洲全脂奶粉保持前几个月的持续上涨态势。而国内方面,去产能化正在加速,原奶价筑底回升的预期较为浓厚。

原奶又称生鲜乳,是乳制品的主要原料,处于整个乳品产业链的上游,决定了乳制品的产品品质及生产成本。按用途分类,原奶可用于制作液态奶及干乳制品。其中,液态奶爆款有巴氏奶、酸奶等;干乳制品包括奶粉、干酪等。

针对原奶价格回升,梁雷对记者表示:“国内原奶价格长期低迷,对我公司养殖业产生重大影响,随着近期国外进口奶粉价格上升,我公司乳制品销售价格出现部分上升,但本地区原奶销售价格还未出现大幅上升。”

然而,消费者最关心的是,倘若原奶价格回升,西部牧业是否也会随之上调产品价格?对此,梁雷说道:“近期国外进口奶粉价格上升,对公司产品销售价格提升有一定影响,但近期新疆内原奶售价上升尚不明显。”

国金证券研报称,由于国内原奶价格长期处于低位,已跌无可跌,今年存栏量继续下滑或引发供应端下滑,叠加国外奶价上涨情绪,预计国内原奶价格将进入上升周期。西部牧业作为新疆最大规模牧场奶源供应商,将直接受益于原奶价格回升,业绩有望扭亏为盈。

西部牧业范文第5篇

[关键词]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新疆地区

我国政府为了全面推进中西部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针对中西部社会发展现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希望能够有效改善中西部发展现状,切实提升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而对于西部经济建设来说,草原畜牧业是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对西部经济建设产生着决定性影响。因此,要想切实提升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就应加强对草原畜牧业的重视度,积极采取措施改善西部草原畜牧业发展现状,为西部地区经济建设提供支持。

1新疆草原畜牧业发展现状

现阶段,新疆地区草原畜牧业虽然受技术水平提升及国家重视的影响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相关问题严重限制了新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草原存在严重的退化现象,草场生产力下降。新疆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将草原畜牧业作为优势产业,在认识到草原生态环境重要性后,先后开展了飞播牧草及草地治蝗灭鼠等项目,并开设了育草基金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新疆草场沙化现象仍然较为严重,绿洲面积不断缩小甚至消失,冰川雪线进一步上升,限制了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新疆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相对单一,生产和加工存在失衡问题,畜牧产品加工能力不足,对产品对外销售产生影响,限制了草原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最后,牲畜温饱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部分地区草料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对草原畜牧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2推动新疆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1有效控制牧区人口,增加就业机会

草场生态环境的破坏与人口数量的增加存在较大的联系,因此对草场人口进行合理控制能够有效缓解草场生态环境现状,为草原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创造条件。具体来说,为了有效控制牧区人口,政府应积极采取一些劳动力转移措施,如对牧民进行教育和培训,逐步提升牧民的技能,并为牧民提供多种就业机会,降低牧民对放牧的依赖心理。同时,在控制牧区人口数量的基础上发展现代畜牧业,适当减缓草原压力,为牧民提供更多放牧机会。2.2调整种植结构,促进畜牧业发展新疆地区现有种植结构相对单一,局限了草原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西北地区当前所实行的种植策略主要为“藏粮于草”,即在将部分开垦错误的草地进行退耕还草后,用这部分草地发展畜牧业。针对这一模式,可以尝试引入国外先进的种植技术,积极构建“林草蓄一体化”的生产模式,全面开发林粮型、林草型等生产模式,真正将新疆草原畜牧业纳入到新疆整体发展格局中。同时,政府部门应加强对草原治理的重视,全面贯彻落实“三化”治理思想,尽最大的力量杜绝草地人为破坏现象的出现,并实施自然保护区建设、围栏封育建设等,尽可能加快草地逐步恢复的速度,为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2.3进一步推动畜牧业产业化建设

在促进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保证畜牧业的产业化升级得到贯彻落实,即借助技术改革增加草原畜牧业加工和流动环节生产效率,完善草原畜牧业服务业,逐渐构建相对完善的产业链条。特别是针对新疆地区草原牧业的特色产业羊肉和细羊毛,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为羊肉和细羊毛的生产加工提供一定的支持,进而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经济效益,实现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3结语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是新疆草原畜牧业在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目标,对新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新时期应进一步加强对新疆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度,积极采取一定的措施为新疆草原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为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马林,张扬.我国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J].中国草地学报,2013(2):104-109.

[2]王英平.对促进新疆草原畜牧业发展的建议[J].新疆畜牧业,2013(2):16-18.

西部牧业范文第6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运用地图及相关资料分析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

2.记住欧洲西部地区主要国家及相关旅游资源的分布;

3.分析欧洲农业以现代化的畜牧业为主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分析本区的位置、地形和气候,归纳总结出欧洲西部发展传统畜牧业的优越条件,明确独特的自然环境对地区农牧业有重要影响的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并使学生从欧洲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中获得启示,得以借鉴。

二、教学重点

欧洲西部的位置、地形、气候特点与发展传统畜牧业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1.运用读图分析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来分析问题;

2.通过分析欧洲传统畜牧业的发展条件,明确本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对地区农牧业的重要影响。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资料以及多媒体工具

五、课前准备

1.角色扮演,课前安排几名学生分别扮演来自英国、意大利、法国的小留学生。

2.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一张欧洲西部的空白地图,包括半岛、岛屿、山脉、海洋、平原。

六、教学过程

导入: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带大家继续我们的世界之旅,我们的目的地是哪呢?呆会大家就知道了。在这趟旅行中,我们邀请了几位新朋友加入,他们是谁呢?现在我们就请他们先做个自我介绍吧。

学生1:大家好,我是彼特,我来自英国。英国……

学生2:大家好,我是露西,我来自法国。法国……

学生3:大家好,我是乔治,我来自意大利。意大利……

三名学生在做自我介绍时,把相对应的国家的风景名胜展示给大家。

教师:谢谢这几位朋友,大家不难发现他们国家都在欧洲,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就是欧洲西部。在去旅行前我们还是有必要先做一些功课,为了让大家对西欧有更全面的了解,老师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活动1:展示世界地图,圈定欧洲西部,学生描述其地理位置。

活动2:展示欧洲西部地形图,学生在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地理填充图上填出欧洲西部的海域及岛屿及半岛。

小结:欧洲西部位于亚欧大陆西部,北邻北冰洋,南临地中海,西临大西洋,东南临黑海。欧洲西部海岸线曲折,岛屿、半岛众多,深受海洋的影响。

活动3:展示欧洲西部政区图,并列表显示欧洲西部总人口及总面积数,学生计算其人口密度。

小结: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国家众多。

教师:欧洲西部有30多个国家,但面积都不大,还有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梵帝冈。

活动4:展示欧洲西部多个国家的文字介绍,看谁最快最准地说出欧洲西部国家。

如:北极圈附近,地热资源丰富,“冰火之岛”( )

“童话的故乡”,“欧洲牧场和食品库”,92年欧洲杯得主( )

历史悠久,神话的故乡,2004年奥运会主办国( )……

教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找一下彼特、露西、乔治的国家在哪?这些国家的首都又是哪里?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活动5:展示欧洲西部国家政区图,找英国、法国、意大利的位置及其首都。

小结:欧洲西部不仅国家众多,而且大多都是发达国家。

活动6:展示世界上的多个国家,学生找出哪些是发达国家,哪些又是在欧洲西部

过渡:了解了欧洲西部一些基本的特征后,现在我们请我们的三位新朋友来介绍他们国家的一些最有名的食物吧,这应该是同学们很感兴趣的吧?

彼特、露西、乔治分别介绍自己国家最有名的食物并展示相关图片。

教师:从他们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东西方饮食结构存在很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又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差异。中国人喜爱吃的米、面来自于种植业的产品,欧洲人爱吃的乳产品和肉类是畜牧业的产品,两者分属于农业生产的不同部门。这说明欧洲西部的畜牧业是非常发达的。

承转:欧洲人这种传统的饮食结构与这里发达的畜牧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彻底地探讨一下这个原因。

教师:我们一般分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①地形;②气候。我们先来观察欧洲西部的气候。

展示:图8.21“欧洲西部的气候图”,找出欧洲西部主要的气候类型,对比伯明翰和汉堡两地的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析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征。(教师提示距海的远近、降水的季节和气温的年较差等方面进行比较。)讨论分析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

展示:图8.22“欧洲西部的地形图”,提出要求,学生小组学习、讨论,并完成地理填充图。

(1)找出本区主要的地形区:西欧平原、波德平原、阿尔卑斯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分析各地形区的大约海拔高度。

(2)分析上述主要地形区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3)欧洲西部地形特点对于其畜牧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总结:欧洲西部地处中纬度大陆的西岸,以平原为主的地形和阿尔卑斯山脉的走向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全年温和湿润的气候,适宜的牧草生长,因而畜牧业发达,也适合水果、花卉的种植。但由于阴雨较多,部分农作物的生长会受到影响,因而本区的种植业也多服务于畜牧业。

教师:欧洲西部的人们称牧草为“绿色金子”。很多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在本国内占很大比重。这里的人们是怎样把“绿色的牧草”变成“金子”的呢?

指导自学:学生阅读书本第62页的阅读材料和乳产品生产的过程示意图,并用口头描述,以达到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的目的。

课堂练习:(略)

西部牧业范文第7篇

关键词:西部农业;产业化;市场化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7-0090-02

1 西部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所谓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其实质是指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这种经营模式从整体上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自1999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农业产业化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西部各省区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力度,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平稳发展,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稳步发展。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力得到提高,到2006年底,西部地区主要粮食产量中粮食作物总产量12926万吨,较2000年增长28%,油料总产量736万吨,较2000年增长46%,棉花总产量242万吨,较2000年增长50%;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然而随着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改革的进行,农户成了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有了独立的经济利益要求,但长期以来对农户的组织和利益约束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农业家庭经营的内容、范围、水平等一直没有大的变化,大多数农户仍是一盘散沙,无所谓向心力和疑聚力,农业生产沿用传统模式,这与农业产业化要求的面向国内外大市场,立足本地优势,依靠科技的进步,形成规模经营,实行专业化分工,贸工农、产供销密切配合等背道而驰,农民的收入没能真正提高,农业经济没能快速发展。

2 西部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缺少龙头企业为依托,生产没能面向市场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思路是: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实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动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然而由于农产品市场不景气,本地市场需求少,同时由于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较差,使得对外贸易交成本高,很少有企业投资农产业,缺少龙头企业的引导,使得农户生产存在盲目性。另一方面,随着农业生产生产力的提高,以生产为中心的时代已经过去,仅仅提高产量,已经不能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然而西部农业生产并没能以市场为导向,市场机制在农业生产中没能发挥其资源配置的主体作用,大量的农产品依旧被生产出来,从而导致市场上供大于求,从而使得农产品价格下降,扩大生产必然使得生产成本增加,从而导致农民收入增长有限,农业经济发展缓慢。

2.2 专业分工模糊,产业结构不明晰

由于缺乏市场,农户日常需求的农产品,大多是自我生产,因此必须生产多种农产品,满足自我需求,使得农业生产缺乏分工,生产效率不能得到提高,数十年以粮为纲的观念,主导了我国的农业生产,形成了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只要粮食不要其它的低效单一的发展局面,量多低质,高产低收的现象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比比皆是,这是结构性的矛盾造成的。面对市场这个铁面判官,西部农业的唯一出路,就是要审时度势,发扬挥刀割“痛”的精神,痛下决心调整产业结构,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达到调优结构,提高品质,增加效益的目的。

2.3 西部农村人口增长过快,人口素质偏低、隐性失业率高

国家一直倡导的计划生育政策在西部贫困山区实施乏力,导致西部农业人口增长过快,从人口普查的数据来看,西部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除了四川、重庆、陕西、内蒙古以外,其他省份的自然增长率都超过了全国的平均水平人口增长过快不仅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而且影响了西部地区农业人口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各级政府没有根据地情制定切实有效的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政策,致使西部农村乡镇企业发展滞后,吸纳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较少,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仍滞留在传统的农业部门,无法迅速转移到非农产业部门,农村隐性失业率居高不下。

3 发展西部农业相应对策

长期以来,西部农业沿用传统的生产模式,生产出来的产品未经加工直接作为食品或者原材料用于销售,经济效益不高;同时,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产品的供给远大于需求,从而导致农产品的价格得不到提高。因此发展西部农业关键在于打开市场,扩大农产品的市场需求。

长期来畜牧业是农业的组成部分,与种植业结合经营为其存在的主要形式,随着农业的发展,畜牧业从附属于种植业的地位转变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然而在西部地区,畜牧业从整体的角度分析,任然处于种植业的附属地位,规模不大,缺乏专业分上,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少,没能真正发挥其对农业的推动作用;针对西部农业产业化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结合自身特点,以畜牧业为依托促进西部农业,一方面必须面向市场,改变自给自足的经营模式,发展壮大畜牧业的规模,通过畜牧业带动,扩大农产品市场;另一方面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特色化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区。

3.1 加快农村养殖基地建设,加快畜牧产业化

畜牧业的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资源优势,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步伐,以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和产业化经营为方向,通过农村养殖建基地建设,实现畜牧业经营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加快牲畜品种改良,提高牲畜饲养和管理水平,实现畜牧业增长方式由单纯追求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以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畜产品生产结构为关键,因地制宜发展有机畜牧业。实现畜产品生产由自然分散型逐步向产业化经营转变;努力实现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过度。

3.2 通过畜牧业的辐射带动功能,打开农产品市场,将农业市场化

通过做大,做强畜牧龙头企业,加强畜牧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围绕产业的前、中、后各个环节积极推广“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打开农产品市场,通过产品市场,带动生产要素市场,建立健全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建立连接紧密、互利共赢、风险共担的运营机制;强化龙头企业在行业信息指导、产品流通及行业协调等方面的作用,引导农户的的生产面向市场。

3.3 以市场为导向,促进专业分工实现区域布局

立足于本地资源状况,综合考虑区域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找准切入点,适合什么就发展什么,积极培育发展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变潜在优势为显性优势,同时各个不同地区发展不同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实现了区域布局,促进专业分工,提高生产效率,如此使得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转化为商品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从而引导、带动、辐射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3.4 加强畜牧业品牌建设,增强农业的竞争力

西部牧业范文第8篇

我国是一个草原大国,拥有各类天然草原近4亿hm2,约占国土面积的41.7%。我国天然草原主要集中分布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西部12省区市,有天然草原面积约3.3亿hm2,占全国草原面积的84.4%。《2008年全国草原监测报告》显示,全国266个牧区、半农半牧区县(旗)可利用草原2.46亿hm2,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61.5%,牲畜超载率大于20%的有176个县(旗)。我国的牧区、半农半牧区实际上主要是西部牧区、半农半牧区。西部牧区不仅是国家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而且是全国和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西部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3517.73元,是东部地区的53.3%,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3.89%。草原面积占全国65%的、新疆、内蒙古、青海4大牧区,2008年农牧民人均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75.6%。广大少数民族地区所涉及的“牧业、牧区、牧民”问题实际上就是我国“三农”问题在许多西部民族地区的具体体现[1]。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原因,我国西部少数民族牧区、半农半牧区县(旗)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均落后于其他地区,所以牧区的发展不仅是“十二五”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之所在。我国广大牧(包括半农半牧)区与少数民族地区、牧民与贫困的多重耦合,使得“牧业、牧区、牧民”成为困扰我国广大西部少数民族牧区的“三牧”问题。笔者以典型西部少数民族牧区———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自治旗为例,深入分析了影响牧民增收的制约因素,结合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牧民增收的对策和建议。 1鄂温克族自治旗概况 鄂温克族自治旗成立于1958年,是我国3个少数民族自治旗之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大兴安岭西麓,呼伦贝尔大草原东南部,是以鄂温克族为主体,蒙古族、达斡尔族等24个民族组成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2008年末,全旗49971户,总人口144409人,由24个民族组成,辖4镇1乡2个苏木,共44个嘎查、15个社区。土地总面积19111km2,可利用草场面积11803.3km2,占全旗总面积的62.5%。其中牧业人口为2.25万,牧业户数为5495户,少数民族人口57978人,占全旗总人口的40.15%。鄂温克旗是我国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也是西部典型的牧区。2009年,鄂温克旗全年生产总值完成53.7亿元,同比增长24.4%。财政收入完成17亿元,同比增长23.9%;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3.2亿元,同比增长38.5%。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2143元和7883元,同比分别增长13.2%和11.8%。2009年,牧业年度牲畜头数控制在79万头(只),良种改良比例达到96%。鲜奶产量达到20.7万t,肉产1.5万t,全年打贮草2.6亿kg,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333.33hm2。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2009年销售收入2.25亿元,增加值完成4289万元。全旗草原流转面积达到5780hm2;各类已注册并运营的经济组织、协会发展到84个。根据鄂温克旗相关部门2009年的调查摸底情况,全旗有牧业户5495户,牧业人口22483人,劳动力9314人。牲畜头数44.9万头(只),占有草场面积38.33万hm2,全旗44个行政嘎查中,通电嘎查达到39个,仍有11.4%的嘎查没有实现基本通电;通路嘎查达到43个,仍有1个嘎查未通公路;通电话嘎查达到29个,覆盖率不到66%;通广播电视嘎查达到41个,还有3个嘎查没有通广播电视;有卫生室(包括乡镇卫生院)的嘎查有26个,卫生室的覆盖率不到60%;通自来水的嘎查仅有14个,覆盖率不到32%。牧区人口大多数的住房均为20世纪80年代建的土坯房和部分砖混平房,现已达到或接近危房,目前仍有3850户牧民无房或住危房,其中无房户422户,居住土坯房的1329户,全旗人均纯收入不足1800元的贫困户有1765户、6180人,其中绝对贫困户有546户、1771人。少数民族贫困户占总贫困户的97%以上。以团结嘎查为例,团结嘎查是纯牧业嘎查,2009年在现有196个牧户中,有156户都是贫困牧户,贫困户占嘎查户数的近80%。近年来,经过各方努力,鄂温克旗落实各类扶贫资金共计1930万元,扶持贫困户达1380户、贫困人口4800人,培训牧民3500人次,解决了4061人的温饱问题,贫困户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劳动力素质有了提高,牧区贫困面貌得到新的改变。 2鄂温克旗牧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分析 2.1牧区草原畜牧业增收受生态限制 草原畜牧业是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在牧区一般占到牧民收入的75%以上。但草原生态保护的首要措施是尽快改变家畜超载过牧的现状,实行退牧还草,推行禁牧休牧、草畜平衡等草原合理利用制度,这就要限制草原上放牧家畜的数量,并增加家畜替代饲草料与管理成本,从而在客观上将直接影响牧民的牧业收入和效益。牧民采挖和销售草原野生植物的收入减少。近年来,为防止草原植被的破坏,国家加大了对甘草、麻黄草、虫草、苁蓉、发菜等草原野生植物的管理力度,实行了限采或禁采等措施,据估计,全国牧民每年因此而减少的收入在数亿元。从草原资源保护的角度看,这种管理措施无疑还会进一步加强。 2.2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畜牧业发展依然缓慢 表现为综合生产能力低下,就业出路受限,牧民增收困难;牧区生产条件落后,设施配套跟不上畜牧业发展的要求。鄂温克旗公路通车总里程397.0km,截至2008年底公路总里程已达918.7km,其中国省道207.7km,县道60km,乡道361km,村道249km,专道41km。县乡公路占总里程的45.8%,已有一定的规模,但由于公路养护管理上存在资金短缺、技术力量薄弱、设备落后等情况,致使县乡路网普遍存在路面破损、路基沉陷等病害,整个路网的路面完好率仅为45%,这种状况影响了整个路网的服务水平。 2.3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总体水平不高 牧民合作社发展不平衡,规模相对较小,带动能力弱,合作层次低,规范程度不高,发展缺乏后劲。截至2009年,鄂温克旗已注册并运营的经济合作组织已发展到19个,其中,专业合作社11个,协会8个,拥有社员1149户,形成了固定资产1800万元的发展规模。龙头企业规模较小,带动能力不强,特别是有特色优势、有竞争能力和辐射带动力强的更少,生产加工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名牌产品少,牧民持续增收乏力。对于鄂温克旗牧民,最为关心的、也是最为困惑的是奶价问题,留下阴影的是“三鹿事件”,事件发生后,奶价低迷,牧民形容“奶价还不如矿泉水价格高”,对收入影响很大。#p#分页标题#e# 2.4牧民就业结构单一,增收渠道狭窄 2008年,西部地区农牧民工资性收入只有全国农民平均水平的59.26%,、内蒙古、新疆、青海4省(自治区)则只有全国的40%,在纯牧业县牧民工资性收入则更低。由于牧民的文化素质整体不高,且从事非牧业生产的劳动技能较差,再加上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其走出草原、转移劳动力的能力相对较弱,因而,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受到较大制约。鄂温克旗牧民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不到10%,牧民纯收入的90%来源于畜牧业,文化水平、专业技能、市场意识等也制约着牧民增收。 2.5牧区劳动力转移呈现出“抽水式转移” 年轻的、有能力的出去,老年、儿童留在牧区,贫困牧户转移困难。鄂温克旗牧区当前收入由原来比较单一(主要靠畜牧业),变成了“年轻人打工经济,妇女、老年人畜牧经济”。近年来,随着牧区的年轻劳动力的进城外流,牧区在夏天的打草旺季,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现象,价格100多元一天的零工都很难雇佣到。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外出年轻的牧民,绝大多数对牧区劳作不感兴趣,牧区劳动力短缺将会越来越突出。 2.6牧民享受的国家惠农政策偏少,政策支持不足 [2]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但这些政策主要是针对农区和种粮农民。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种粮直补、农资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共计1274.6亿元,并对产粮大县、养猪大县给予了财政扶持。2010年国家安排“三农”投入8183亿元(较上年增加930亿元),主要用于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显然这些政策对从事草原畜牧业生产的牧民来说,难以享受到跟种粮农民一样的实惠。据测算,2005~2009年,国家对种粮农民的人均补贴大约是牧区及半农半牧区牧民的63倍。内蒙古的统计分析表明,2009年农民享受到的涉农补贴至少有13种,仅农资补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3项,就使农民人均增收368元,而针对草原的补贴只有退牧还草工程饲料粮补助,且仅限于退牧还草工程实施区,补贴标准也偏低,禁牧草原补助74.25元/(hm2•年),休牧草原补助18.6元/(hm2•年),补助期限仅为5年。相关数据显示,内蒙古农民、牧民人均享受的国家补贴资金比例大约为66∶1,其反差十分明显。 3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牧民增收的政策建议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十二五”期间,以促进牧民增收为出发点,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好西部少数民族牧区的大文章,提高牧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鼓励牧民优化养殖结构、提高效益,健全牧业补贴等支持保护制度,多渠道增加牧民收入,是实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显著发展、社会显著进步、生态显著改善、社会和谐文明的重要环节[3]。 3.1转变生产和经营方式,提高广大牧民组织化程度 把牧民组织到农牧业社会化大生产的各个环节中,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提高牧民组织化程度,在经营体制、经营方式、产品生产方式转变上取得根本性突破。推行牧场建设模式和股份责任制的生产模式,坚持自愿组合、适度集中的原则,积极促进承包草场规范有序流转和草地资源适度集中,生产要素逐步向养殖大户、经营能手、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集聚,形成规模化生产、商品化经营,为提高牧民组织化创造基础条件[4]。加大政府的扶持和投入力度,在税收、信贷、科技开发、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对专业经济组织给予更大倾斜,在招商引资、信贷担保、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扶持,为提高牧民组织化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3.2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5]加大对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疫病防治、良种繁育、网络化管理及科研成果的推广等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确保农牧业快速、高效发展。把加强各类设施建设作为发展生态农牧业的重要突破口,集中推进畜牧设施建设,以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畜牧业集约化发展。建设和实施好人工饲料基地建设、草原围栏、牲畜暖棚圈、免疫注射栏等为主要内容的草原基础建设,推广舍饲、半舍饲养殖、标准舍饲养畜,继续实施围栏草场划区轮牧、水、电、路条件配套“四位一体”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退牧还草、鼠虫害防治、围栏封育等草场保护建设措施提高天然草原生产能力。在利用好天然草场的同时,通过建立饲草料基地、大力扶持饲草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等措施,发展饲草业,提高舍饲、半舍饲养畜的比重。 3.3加大产业化步伐,强化科技支撑和服务体系建设 以市场为导向,以牧业协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为依托,采取成员合作、入股、租赁经营等生产方式,促进草场、牲畜等生产资料适度集中,推进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积极培育和引进产业龙头企业,在资金、政策、信息、培训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做好市场营销工作,宣传和推介特色畜产品,搞好品牌建设,打造“天然草原”、“生态草原”、“绿色草原”等赋予区域特色产业优势的品牌,提高经济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强化疫病防治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和充实基层畜牧业综合服务站,更新设备和设施,改善工作环境,培训和充实技术人员,有效完成对动物疫病的防治和监测。切实提高农牧业的科技含量,加快良繁体系建设,实现奶牛、肉牛、肉羊的良种化。建立健全农牧业的社会化、全程化服务网络,加快农牧业信息网络建设,认真做好市场预测、龙头企业发展状况、疫情检测、饲草料和农畜产品行情等方面的信息收集、分析和工作,为农牧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提供全程服务。加大农牧业科技推广力度,大力推进农牧业生产综合技术,提高农牧业生产科技含量;大力推广饲草饲料种植、加工、利用技术,提高饲草料转化率;大力推广先进的农牧业生产机械,不断提高农牧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 #p#分页标题#e# 3.4加快牧民的人力资本积累速度,提高牧民自我发展能力 一方面政府要加大牧民劳动职业技能培训,对完成义务教育的青年牧民开展职业培训,开展生产技能、经营销售技能等为重点的职业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将牧民技能培训经费纳入各级政府公共财政的支持范围,有效解决牧区人力资本长期投入不足等问题,加大对从事农牧业生产的农牧民的培训力度,开展有针对性、突出实践的技术培训,鼓励牧民外出务工并提高其就业技能,建立形成一套促进牧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的办法和制度,提高牧区劳动力增收、创收能力。 3.5推进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创新生态保护建设机制 一方面积极推进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加快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需要的新型牧民,示范带动牧区牧业生产方式的全面转变。另一方面积极创新生态保护机制,把生态畜牧业与游牧民定居工程、“移民扩镇”等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协调推进,从根本上解决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借助游牧民定居工程,按照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集中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加快推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生态畜牧业发展。对离开草场的牧民群众,在确保牧民与草场的利益关系不断、承包权不变、收入不减的前提下实行“三集中”,即草场向联户集中、牲畜向联牧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提高畜牧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水平。二是通过生态畜牧业的组织化和集约化发展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减少畜牧业从业人口,使富余下来的牧民走出草场、定居城镇,从事非牧产业,促进游牧民定居工程、退牧还草工程和移民扩镇工程的顺利实施。要认真区别对待牧区和农区,在牧区落实草原家庭承包经营机制,可以以家庭为单位承包,但不应鼓励以家庭为单位来利用,应在完成草原的土地产权初始配置的基础上鼓励牧户共同治理、保护和建设草原。 3.6加大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三牧”补贴,加强政策执行力度 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保护和治理,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生态问题,还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可以参照国家农业补贴政策,因地制宜地出台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和人工饲草料地建设的相关补贴制度,以提高牧区生态保护和基础生产的积极性。如实行禁牧补贴、草畜平衡补贴、良种公畜补贴、牧区劳动力转移培训补贴、牧民牧业机械购买补贴。参照国家“猪肉储备计划”,研发鲜奶存储技术,或者加大奶的深加工技术投入,技术可行的话,适当的时候国家启动“储备奶制度”,这样,牧民面临“三鹿”等事件时,能够更好地保障牧民的经济利益。加大各种补贴的执行力度,制定相关责任制度,实行责任追究制,确保国家“三牧”政策的贯彻落实

西部牧业范文第9篇

世纪之交,党中央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决策,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大力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解决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我们认为,我市在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中,不可忽视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促进畜牧业大发展。 一、畜牧业是一个很有希望的大产业。 1、畜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世界上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一般都在60%以上,而我国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5%左右,铜梁县畜牧业产值仅占农业总产值的23%。因此,要赶上发达国家先进水平,发展畜牧业已成为提高农业发展水平的客观要求,发展前景广阔。 2、畜牧业具有产业链条长、转换力强等优势。一是周期短、见效快,适合工厂化生产,规模化经营,还可带动种植业、饲料、食品、轻纺、皮革、医药、化工等的发展,拉长产业链条,而且还能推动小城镇建设、交通等其它产业的发展。二是可以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使之形成生态、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 3、畜牧业发展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从国内市场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善,传统的以粮食为主食,以肉、蛋、奶等为副食的传统饮食结构正在被打破,粮食的份额逐步缩小,肉、蛋、奶逐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品,需求量也将越来越大。我国现在肉类消费人平均占有量为45公斤左右,人均消费量438元,与人均粮食消费支出等量。预测,21世纪前10年,年人均肉类消费仍可保持年均3~5%的速度增长,在2012年人均占有量将达70~80公斤。目前,我国奶制品占世界平均的十五分之一,有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和发展空间。从国外市场看,许多国家以肉、蛋、奶作为主食,把畜产品特别是草食牲畜产品称为“绿色食品”需要量很大。据资料介绍,我国草食性畜产品主要出口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但出口量只能满足其需求量的30%左右,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有专家预测,中国入世后,种植业将受到很大冲击,但畜牧业及畜牧产品加工很可能是中国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中的一个长盛不衰的优势产业。 4、畜牧业有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方面,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转变为阶段性过剩,有更多的粮食可用于发展畜牧业,大规模地实现转化增值。另一方面,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退耕还草,又促进农区畜牧业特别是草畜牲畜发展提供了机遇。再有,近年来国家对畜牧业发展更加重视,中央和市农村工作会都把发展畜牧业放在了重要位置,把加快畜牧业发展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点之一,要求尽快把畜牧业发展成为一个大产业。目前,中央有关方面正在制定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决定,必将更加有益于推动畜牧业的发展。 5、我市有发展畜牧业的自然条件。我市地域广阔,气候、水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粮食、青饲料资源丰富,发展畜牧业比北方更有优势。同时还具有大城市、大农村并存的广阔消费空间,重庆大都市辐射范围广,集散效应强,利于扩展外销等优势。而且我市发展畜牧业还具有坚实物质技术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家家户户有养殖,如果加以引导,会起到牵一发动全部的效应。 二、大力发展畜牧业的思考。 &n

西部牧业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伊宁市 畜牧产业 优化

伊宁市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首府,也是伊犁河谷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伊犁河谷中部,伊犁河北岸,距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702千米。东与伊宁县相邻,南与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相接,西北与霍城县相依。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科古琴山,南部为伊犁河冲积平原。伊犁河沿市区南侧流过。属温带亚干旱气候,气候冬季温暖,夏季凉爽。伊宁市地处伊犁河谷中心,临近霍尔果斯(霍尔果斯口岸已成为西部地区最大的公路口岸,年过货能力200多万吨,过境人数300万人次)、都拉塔、木扎尔特三个一类口岸(其中伊宁市距霍尔果斯口岸96公里,距都拉塔口岸70公里,距哈萨克斯坦重要城市,也是中亚五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阿拉木图市486公里),自古以来就是祖国内地与中亚、西亚的交通咽喉和商贸集散地,扼东西交通之要冲。1992年被中央确定为沿边开放城市,是祖国西部最大的沿边开放城市,是新亚欧大陆桥西部桥头堡和连接中亚的重要枢纽,是向西开放的主要门户。2010年5月的新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国家提出了成立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在随后的特殊经济开发区的划定中,伊宁市所属的边境经济合作区被划入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

畜牧业是伊宁市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今年来伊宁市畜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不仅保障了畜产品德有效供给,促进了农牧民增收,而且有力推动了食品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加快和消费需求的日益增长,畜牧业的作业更加突出,发展前景更加广阔。通过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促进畜牧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现代畜牧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一、伊宁市畜牧业现状

“十一五”以来,伊宁市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2011年全市各类牲畜存栏,总数达到22 64万头,家禽存栏120万羽;奶牛存栏3.65万头;新增优质奶牛0.68万头,完成年计划的100%;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2050.9吨、3950吨和41050吨,同比增长15.6%、14.5%、33.2%;牲畜出栏22.59万头(只),其中牛3.02万头、羊14.11万头、生猪4.99万头、家禽76.44万羽。畜牧业总产值达3 16亿元。生产方式转变明显加快,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养殖发展迅速,畜产品加工能力明显提高。

伊宁市畜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生产方式粗放。集约化养殖水平低,散养还占有一定比重。畜牧业标准化生产水平低,畜产品药物残留控制难度大,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与国内重要城市及国外的市场准入标准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二是产业体系不完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较少,名牌产品少,精深加工产品少,产业链条短,营销网络不健全,组织化程度不高,产销衔接不紧密,外向度低。三是服务支撑体系不健全。良种繁育、疫病防控、饲草饲料、市场信息、现代物流等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健全,新产品研发能力弱、冷链物流体系不发达等问题尤其突出,畜牧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不高,保障能力不强。

二、伊宁市发展现代畜牧业的优势

当前,伊宁市畜牧业正处于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推进的重要转型期。一是政策环境为伊宁市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保障。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决策,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伊犁考察时对新时期新阶段伊犁州发展提出目标要求贯穿“六个坚持”原则。把伊犁建设成天山北坡西部的经济强区建设天山北坡西部的中心城市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为伊宁市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二是产业基础较好。伊宁市是伊犁河谷畜产品的主要集散地,畜禽产品总量大,畜产品加工原料基础雄厚;肉制品加工发展较快,拥有巴口香牛肉干、天宝祥小辣椒等全国知名品牌和较完善的销售网络,具备加快发展的较好基础;奶业发展初具规模,中洲伊源等本土品牌已具有一定实力,为奶业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三是区位优势突出。伊宁市地处伊犁河谷中心,随着霍尔果斯特区“一区三园”的规划建设,铁路、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和与独联体接轨,新疆把伊犁河谷定位是全国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和连接中东、西欧最便捷的通道,物流成本低,易于形成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集散地。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的畜牧业生产逐步向中西部转移,我市已成为畜禽饲养加工产业的重要承接地。四是资源优势明显。伊宁市精饲料和粗饲料资源丰富,地方畜禽良种较多,遗传资源丰富,制种供种能力较强。虽然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提供了充足的支撑保障,我市畜牧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总体上看,畜牧业已发展成为伊宁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承农启工的中轴产业,综合优势较强,发展潜力巨大,成长性好,关联度高,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支撑产业,目前正处于加快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下一步必须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基础,围绕增强产业竞争力,进一步调整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推动主要畜产品优势集聚区建设,完善畜牧业服务支撑体系,努力将伊宁市打造成为新疆天山北坡西部中心城市、伊犁州最具影响力的优质安全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以实现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发展。

三、发展畜牧业的思路和对策

1 发展畜牧业的思路

1.1调整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

一是大力调整畜禽结构,坚持扩大奶牛、肉牛等优势产品的规模,进一步壮大禽类生产,发展特色养殖。二是大力调整畜牧业空间结构,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围绕重点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伊犁河谷相对集中的畜产品优势集聚区和畜产品加工企业集群。三是大力调整产品结构,加快畜牧业初加工、粗加工产品向精深加工产品转变,加快粗放、低效畜产品向安全、高效畜产品转变,提高优质、特色畜产品的比重,大力发展以畜牧资源为原料的生物制药业。

1.2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

一是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针对不同的畜禽品种,确定不同的发展模式。重点加快发展规模化标准养殖,积极鼓励支持生态养殖。二是加快畜牧业经营方式转变。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加快畜牧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带动养殖业加快发展,实现养殖与加工的有效衔接。三是加快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加快推广应用畜牧科技,提高畜牧业的科技含量,增强畜牧科技对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2 发展畜牧业的对策

2.1加强政策扶持力度

继续落实奶牛养殖小区规模化建设、育肥牛的饲养等养殖业优惠措施。把国家、省专项资金、市拔专项经费捆在一起,用于养殖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各项支农资金、扶贫资金等重点向畜牧业倾斜。各商业银行要加大对龙头企业、养殖场、养殖大户的信贷支持力度。国土部门对用于发展畜牧生产用地,一律按农业生产用地管理,优先办理各项手续;交通部门继续执行绿色通道政策,对运送畜禽产品的车辆免征车辆通行费;保险部门积极为畜禽养殖开展风险保险;畜牧部门对发展畜禽养殖的农户,免费提供技术服务,提供防疫。

2.2加强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力度

大力推广和普及畜牧兽医先进实用技术,将畜牧兽医实用技术组装配套,加快推广应用步伐。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鼓励龙头企业与科研和教学单位联合开展畜禽新品种(系)培育、疫病防治、畜产品加工、保鲜等关键技术协作攻关,力争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鼓励支持畜牧业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畜牧业科技示范场合科技园区建设,加快科技产业化发展,提高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充分发挥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的主体作用,经济培育多元化的技术推广服务组织,支持各种专业合作组合和龙头企业以多种形式开展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

2.3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力度

一是按照“动物防疫工作政府负总责,主要领导是第一负责人;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原则,落实好政府与部门之间的双向双轨防疫工作目标责任制。二是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找好免疫、消毒、监管等措施,确保免疫密度,落实好防疫所需物资和资金,千方百计地保证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2.4加强队伍建设工作力度

上一篇:第三代核电范文 下一篇:心血管内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