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支教范文

时间:2023-03-20 07:32:32

西部支教范文第1篇

你们好,我们是西部爱心公益社的志愿者,在这里分享我们爱心的力量,也希望得到你们在行动上和精神上的支持。

当你在计划一个完美的暑假旅行,又或者对暑期计划一筹莫展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用这样一段时间去丰富你的人生、增长你的阅历、用您赤诚的力量去帮助一群生活在西部山区、藏区的孩子们。他们可爱,纯真,善良;他们渴望得到教育却连最基本的教育都无法完成;他们喜爱书本却连教科书都不齐全;他们是经济落后的牺牲品,他们是落后观念的承接人,他们在落后的教育资源和求知若渴的矛盾中默默挣扎;他们是纯澈的花朵,等待你们的浇灌。

于是我们在努力,我们在行动,我们把爱带上一起行走!

我们是一个西部志愿者大军,自XX年建立了公益网站后,现有爱心志愿者上万人。我们的活动主要是针对西部贫困山区、牧区孩子的助学。在XX年我们开始组织暑假、寒假支教活动,在学习、思想以及视野上给予孩子们最大的帮助。

自XX年以来,我们每年暑假招募志愿者,赴青海、宁夏、甘肃的山区支教,支教队伍中有来自部队的教员、在校的研究生、在职的老师们等,他们放弃了自己假期的自由生活,同我们一起去深山里,草原上和可爱的孩子们朝夕相处。志愿者们在没有水、没有电甚至没有一个完整的床铺可以睡觉的地方支教,他们无私的奉献着——为了孩子们掌握更多的知识,了解更广博的世界,无怨无悔。二十天的支教生活结束的时候,孩子们紧紧抱着支教队员哭泣——那是一种不舍,更是一种渴求……

今夏我们联合鄂尔多斯明星志愿者协会,将继续组织支教活动,我们旨在帮助更多的孩子,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让更大的力量加入我们,让我们的善意和爱心传播地更广更久远。

请加入我们!到贫困的山区、美丽的牧区,拿起粉笔,在斑驳的黑板上书写那些熟稔已久的公式、单词;去充实我们的人生,去改变他们的未来。来吧!做一回孩子王,为那些孩子们带去一个方向,一点希望。和孩子们共同呼吸那最淳朴,最清新的空气,和孩子们一起奔跑在开满格桑花的草原上。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勉励,只为我们的人生从此更加绚烂。

2011年盛夏,西部爱心公益社和孩子们共同期待着你的到来。

支教报名咨询qq群号:142621855

支教咨询联系人:

李 琳 13799073526

李赛男 15215003080

冯 庆 15928858010

赵 林 13919430001

李 雪 15540309996

阿丽玛 15947377835

【支教须知】

支教口号:为希望着色,爱,在路上……

支教时间:2011年07月20日---2011年08月15日

支教地点:甘肃,,青海山区、牧区小学

支教学校:近期另行公告

申请表:见附件1

招募要求:

1、 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2、 学历要求:本科在读二年级以上(包括二年级在读),专科在读二年级以上(包括二年级在读);

3、 身体要求:无心脏病史、突发性疾病、传染病等,(高原地区,所以对身体要求较严格);

4、 能确保适应高原,大山,牧区生活的志愿者,有相关支教经验者优先(海拔3000左右);

5、 性格开朗,善于沟通,有一定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的,有爱心,责任心,吃苦耐劳精神,有较强独立生活能力;

6、 要有较强的团队意识,能够很好的适应当地艰苦的条件。服从团队统一安排;

7、 支教报名前,请取得和家人的沟通,能有家长的理解及支持,需慎重考虑各方面因素;

8、 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可以负担支教过程中的所有费用(住宿由主办方提供);

9、 报名时,提交“支教志愿者申请表”见附件1,申请表各项应如实填写。

10、认真阅读支教志愿者手册及免责声明

活动安排:

一、活动目的及意义:

1、发动社会各界人士关注西部地区教育现状,为西部地区教育注入新鲜的血液;

2、通过此次活动的感召,争取更多的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等)入到西部地区教育事业中;

3、为建立健全农村贫困学生档案努力,搭建一个长期互助的桥梁关系。以完善个人与个人、家庭与家庭、学校与学习之间的互助为目的;

4、通过实地走访和调研,发现西部农村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向外界反馈,以便让有关部门提早采取相关措施解决;

5、大学生志愿者可以通过与农村教师、学生的交流,使自己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丰富社会实践经验;

6、通过志愿者支教,可以让山区的孩子了解更多的外界信息,开阔眼界,让他们能真正感受到外界的关心,燃起他们学习的希望。

二、队员选拔

组织方招募信息,由志愿者自愿参加。由组织方负责在填写申请表的志愿者中选拔适合的志愿者。选拔主要依据申请表填写的内容以及组织方安排的各项测试。(申请表见下)

报名截止日期:2011年6月10日,志愿者名单6月15公布

招募人数:120人

2、队员培训

组织方对队员通过网络进行相关知识的专项培训,部分地区由我们的往届志愿者进行面试和交流,传授相关经验,让他们了解当地民俗风情和教育现状,并能够处理一般的突发事件等。

三、支教安排:

1)、准备:在去支教前,备课充分(主要是社科知识);

2)、在当地进行支教活动,教授相关文化课、社科知识等课程,主要调动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活动能力,让孩子们认识一个不一样的课堂;

3)、家访:与当地学生家长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学习的看法,同时详细了解相关孩子的家庭情况,对于家庭特别贫困的孩子进行了解并记录在案,加入西部爱心公益网贫困生库,并尽力为他们寻找资助人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4)、准备内容丰富的文艺节目,与当地群众联欢,给他们送去形式多样的文化大餐,让孩子们玩的开心快乐,让他们过一个难忘的暑假。

四、志愿者食宿行安排

1)、志愿者自己乘坐交通工具在规定时间之前到达兰州;

2)、组织者安排志愿者在兰州暂住或者直接前往支教地点;

3)、支教地点的住宿由组织方安排,一般住在学校;

4)、志愿者到达学校后,由负责人安排分组做饭,自行解决吃饭问题(做饭工具由组织方提供,食材在当地市场自行购买)。

五、费用

1)、志愿者所有车票费用自理(回程的车票可由组织方代为购买);

2)、志愿者住宿免费;

3)、志愿者以一个学校为单位统一吃饭,所有费用志愿者aa制均摊。

4)、志愿者其他通讯、交通、医疗等费用均需自理。要求志愿者务必保证基本的经济条件,禁止以任何形式向当地老师、居民借款、赊帐。

欢迎各位爱心企业赞助以及民间社团加入:

联系电话 林子 13919430001 qq 1030927692

李雪 15540309996 qq 82994748

备注

1、鉴于当地学校图书短缺的现状,建议大家带一些课外书籍来丰富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

2、如果可能请带来些体育音乐或者教学器材,补充相关学校体育器材严重短缺的现状;

西部支教范文第2篇

我们在北京集结,在蒸笼般的车厢里熬了29个小时,终于到贵阳。今天,我们将登上去往三都水族自治县的汽车。

6点起床,大家少了很多话,都在匆忙地准备。在清晨的街灯里,我们登上最早的一班长途客车。贵阳,沿着车窗一点一点地滑向我们的身后,而前方,是浓雾掩映下的一片未知。(与此同时,有两位支教队员还未离开贵阳,他们必须赶赴贵阳南站提取从哈尔滨运来的3000多件衣物、数百本图书及各种体育用具,这些都是此前我们在校园里募捐来的支援三都的捐助物。)

经过两次转车,7个半小时后,支教小队终于到达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和镇。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将在中和镇中和小学开始我们人生中的第一段支教生活。

很凑巧,今天是中和镇赶集的日子,街上有很多穿着水族服饰的人们,我们这一群城市里打扮的孩子一下车,便引来街道非正常堵塞,很多乡亲都围在我们周围,曾姣忙拿出相机为这些乡亲拍照。一位老人在听清楚我们的来意后,拍拍一位队员的肩说:“好样的!欢迎你!晚上来我家喝酒!”

晚上,我们并没有去老大爷家喝酒,因为当地的领导和老师为了感谢我们这些不远万里从东北来的大学生而特地请我们吃饭。水族人喝米酒,味甜,他们称这种酒是“扁当酒”,意思就是喝的时候没有感觉,只是一站起来才知道自己已醉入深沼,随即“扁当”一声,摔倒在地。

在交谈时大家才知道,那里的很多老师本来“考”出了大山,最后却选择回来,一干就是十余年。我们醉在酒里,感动在水族人的奉献里。青春,最美好的一段青春就这样奉献。但他们不喊口号,水族人,什么都别说,喝了这碗酒,感情都在这里头!

今天是我登上讲台的第一天,我的讲课对象是六年级三班,这个班上的所有学生都是家境贫寒的女孩子,她们能够走进教室全靠深圳市妇联的一个资助项目。

当我一走进教室,50多个孩子顿时都不再说话,教室里很静。我希望在课程正式开始之前,能和孩子们进行一次沟通。我指着墙上的一幅肖像画问她们:“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贝-多-芬!”“他的音乐你们听过吗?特别是那首《欢乐女神》,老师为你们哼一下调子,大家感受一下……”我刚哼了两句,一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这首歌我们学过!”这时教室里响起了“欢乐女神圣洁美丽、她的光芒照大地……”的歌声。

中和镇是一个很静的山村,坐落于两排大山的峡谷之间,我走出教室,看到远处几缕炊烟在安静地上升,近处的小溪缓缓地流过,安静的山谷被“欢乐女神”的歌声与力量填满,洋溢着希望与新生。那一刻,我仿佛获得了重生。

1月27日 8元钱的故事

今天,我们对收留我们寄宿的女主人覃老师作了一次访问。覃老师在乡下教书30余年,可谓对农村教育鞠躬尽瘁。1973年覃老师来到这里教书,当时每个人的工资只有8元钱,恰恰是在这8元钱里面发生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方许是覃老师年轻时教过的一个学生,他的母亲去世了,父亲脑筋不大好使。有一次,覃老师发现方许连续几天没来上课,于是就到方许家里了解情况,方许的父亲说:“方许妈死了,家里没钱,所以就不让他去读书了。”覃老师决定帮助方许,但是当时的收入很少,覃老师的丈夫反对这件事。覃老师家里的四个孩子也要读书,已经很困难了,何况还要再负担一个孩子的学习费用。但是覃老师还是说服了爱人,于是方许又回到了学校。

每到过年,覃老师都把方许叫到家里,给他买新衣服。说起这事,覃老师略带遗憾地对我说:“从来没给过他压岁钱!”当然,对于一个有四个孩子、收入微薄的家庭来说,这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

方许经过努力考进了师范学院,这是一件令人心酸的喜事。这下方许需要的钱更多,而且还要米(这是学校的规定)。方许又一次面对失学的困境,他哭着来找老师。覃老师本来想不再管了,可学子的泪牵动了老师的心,她拿出自己的粮食补贴给方许,又亲自找到学校,说明了情况,然后又找到方许的一位叔叔帮助。经过一番努力,方许终于跨过了那道门槛,走进了师范学院。

现在方许已经长大成人,他在当地的一所小学教书,与覃老师一样。

1月28日 一个乡村学生的家庭

今天放学,接到了六年级二班韦强同学的邀请,去他家做客。经过两个小时的跋涉,一排木屋跳入我们的视线,韦强笑着说:“那就是我家。”走近了才发现,房子全用木板拼成,木板与木板间的缝隙很大,站在屋外几乎能把屋内所有的陈设看清。

走进堂屋,再转一个弯,光线顿时暗淡下来,这是用泥垒起的厨房。韦强的母亲见我们进来,赶紧招呼我们。她说的是水族语言,韦强成了我们的翻译。韦强说,他妈妈请我们坐下来烤火。后来我们才知道,因为得不到正常的教育,这个地方的妇女一般不会说汉话。坐下来后,队员们被火堆里冒出的烟呛得不住地咳嗽,这时才发现屋里的土炉子没有烟囱!我问韦强:烟这么大,怎么受得了?韦强却不以为然地回答:刚开始是这样,习惯就好了。虽然韦强一再强调着烤火的重要性,但我们最终还是放弃了在熏烤中取暖,走出这间低矮、阴暗的厨房,回头一看,黄色的稻草下黄色的泥,几个孔就是它的窗,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它:简陋。但就在我们身后,这样的屋子却是一排又一排……

在与韦强的父亲交谈时我们得知,他家一年收的粮食仅够吃8个来月,剩下的全靠他和韦强哥哥在外打工贴补。哥哥已经走了,而韦强的父亲,一个头发花白的中年人,马上也要走,去那个熟悉却又永远陌生的城市,以农民工的身份,卑微地存在于城市的一角。为的是半山腰上的这个家。

这就是我的学生,韦强的家。家访结束,我走在泥泞的路上,心情与脚下的稀泥一般黏稠、无力,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如此亲密地接触贫穷,这一刻我知道语言是苍白的,只希望我们的行动能改变一些事。

1月29日 劳姑村里的路老师

今天支教小队利用课余时间,步行3个小时来到中和镇劳姑村,访问在那里执教23年的路老师。

路老师见到我们后非常热情地说:“欢迎你们到劳姑来。山路很难走,难为你们这些娃子了。”经过交谈我们知道,在这所村级小学里有两个年级50多个学生,却只有路老师一名老师。路老师说他从19岁就在这里当老师了,现在头发都白了,已经23年了。下面是我们与路老师的一段对话:

支:老师,这房子这么破旧危险,怎么不修理修理,或者换个地方?

路:娃娃,换?往哪换?这就不错了!

支:那路老师,木板缝隙那么大,两个班级又不隔音,教学会不会受干扰?

路:不会,我们采用的是,复合式教学,这个班上课,那个班做作业,不影响,有什么影响也习惯了。

支:这个班怎么没桌椅?

路:是,没桌椅,桌椅都是学生自己带来,放假又拿回家去。

支:这个教室并不大啊,50个学生坐得下吗?

路:坐不下就挤,三四个人一张桌,挤得下。

支:您家就住在这寨子上吗?能去您家看看吗?

路:欢迎!欢迎!但今天恐怕不行了,我家离这还有4个小时的路,明天吧。

支:老师,那您每天来回要走8个小时?

路:不,我一个星期回家一次,这么多年,习惯了。

支:老师,您23年如一日在这个封闭的山村,为了这群孩子,为了教育,可以说,您一生中最宝贵的年华都耗在这里了,您能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路:唉,那么多年,谈不上为不为的,我当了这里的老师,就要教育这里的娃,我不希望他们当文盲,要有知识,不被人欺负,娃好,我就高兴,满足喽。

记得当天晚上,队员们到屋外拿柴,伸手不见五指,黑压压的一片,想想路老师就是在我们这个年纪来到这里的。如果我是路老师,不敢想。仰望苍天,许久,默默地道一声:“路老师!您,伟大!”

2月2日 后会有期

来到中和已经7天了,我已经和这些孩子建立了感情,我舍不得这些孩子,但我又不得不离去了。

这些可爱的孩子哭成一团,女队员们也都哭了出来,孩子们纷纷送给我们他们写的信,都希望我们能再来。

西部支教范文第3篇

虽然和大多数想做点事的人经历的一样,关于他们的非议也曾满天飞,但他们不为所扰,坚持着自己的选择。

4月底,老伴孙丽娜回北京看病了。朱敏才嘴上说着能应付,但手抖的老毛病又犯了。

他告诉记者,这不碍事的,偶尔会出现,休息好,就好了,不用过多担心。

5月8日,听说朱老师手抖的毛病犯了,村上的负责人特意赶过来看望。朱敏才重复着跟记者说过的话,让他一定放心。他告诉记者,9年支教生涯,他感受乡亲们的关爱太多太多,相信在北京生活体会不到这种情感。他说,除了给学生上英语课,自己还负责给老师和部分乡镇干部培训,这种信任是他支教生活中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大家很认可他,他也竭尽全力。

“在这里,大家需要的,我能做的,都责无旁贷。”朱敏才眉宇间的自豪,让10多平方米的小屋也跟着屋外的阳光明朗起来。

看电视做出的决定

黔西南州望谟县第二小学是朱敏才夫妇支教的第一站。朱敏才告诉记者,外部环境对深山里的学生是陌生的,闭塞的乡村对他们来说同样也是陌生的。支教的最初,两人印象里最难的就是如何把“陌生”一点点消除。

2005年初春的一天,已从商务部退休的朱敏才正要和老伴孙丽娜说说中午吃什么,却发现正在看电视的老伴眼泪刷刷地往下流,显然是被正在播出的电视节目吸引了。他听见老伴不容质疑地说:“我要去贵州支教!”原来电视上正播出志愿者徐本禹到贵州省大方县猫场镇狗吊岩村岩洞小学与大水乡大石村大石小学支教的故事。

孙丽娜没想到,向来做事稳当的朱敏才,对她的“异想天开”没有讽刺挖苦,而是给她吃了一颗定心丸:“贵州是我的故乡,你去支教我也可以去。”

孙丽娜拥有近40年教育工作经验,是我国第一批小学英语教师。朱敏才则是1942年出生在贵州省黄平县一个老中医家庭,1965年从贵州大学毕业后来到北京,进入外经贸部(现在的商务部)工作,与龙本畅、龙永图等一样,是从贵州走出的同一批大学生。

在外经贸部工作期间,朱敏才先后做过援助非洲使者、加拿大访问学者、中国驻尼泊尔使馆经济商务参赞等驻外工作。也曾多年应约在境外校审《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的英文版,是《中国经济年鉴》和《中国大百科年鉴》的特约撰稿人。

可是,当他们夫妻二人兴冲冲来到贵州时,却发现支教的事情并不是想做就能做的。他们落脚在兄弟家里,到处打听哪所学校缺老师,就到哪里去。可接连联系的几所学校,都以他们年龄太大为由,婉拒了他们的申请。

情急之下,孙丽娜找了《贵州都市报》,向记者讲述了他们的想法。报道一刊登,他们一下子成了名人,先后有望谟、紫云、凯里等地政府和学校向他们发出了邀请。

朱敏才对这样的反响却有些不大适应,他有点怪怨老伴的做法,觉得“动静”弄得太大了,给别人添了麻烦。他说:“我比你了解农村,那里一是缺医少药,再就是缺好老师。我们自己找一所学校是很容易的事,为什么要给别人添麻烦呢?”

孙丽娜觉得老伴委屈了自己,她只不过是有些着急,找报社只想快点达成心愿,并非为了出名。但见老伴不高兴,便没有再辩解。这也是两人多年达成的默契。

尖山上的艰苦生活

朱敏才夫妇选择了去望谟县第二小学支教。2005年8月24日,赶在新学期开学前,他们到了学校,由此开始了乡村志愿支教生活。

采访中,朱敏才告诉记者,过去9年的时间,他们先后在望谟县第二小学、兴义市马岭镇尖山小学、贵阳市孟关乡世华小学、遵义县龙坪镇裕民小学和中心村小学5所学校支教,其中条件最艰苦的是位于马岭镇大蚌村群山之中的尖山小学。

尖山有贵州的“小”之称,海拔1300多米。老人向记者描述说,学校坐落在层峦叠嶂的大山中间,只有位于对面一座高山的村庄中有一条路能到这儿。穿过那条小路,走过一个800米长的山脊,下到谷底,过一座小桥,走一公里路;再绕过一座山,还有一个小桥,绕过山,再走一公里山路,这时就到村长家了,路也就没了。剩下的只有村民踩出来的一条小沙石路,小路是陡峭的悬崖,崖上风化的石块不时往下撒落,人走在上面很容易滑倒。穿过这条小路,再向山上爬,才能到达学校。

当地人说,这是全村83户人家,背了7000斤石头盖起来的袖珍小学,没有玻璃窗,没有灯。孙丽娜记得刚到学校时,看到孩子们冬天穿着很单薄的衣服,脚上穿着凉鞋坐在教室里,而夏天孩子们只能打赤膊,光着脚,眼泪就刷地流了下来。

学校只有三间房子,朱敏才夫妇住其中的半间。每周两人要下山一次,到顶效镇购买粮油等生活必须品,一个来回需要5个小时。后来,两人干脆在镇上找个小旅店歇一个晚上,第二天再回学校。朱敏才说,走山路真是累得不行,每次只能背一点必须的东西。

住在学校,喝水是两位老人的又一个难题。从山上流下来的水,都被村民们一段段截住,每次打水,朱敏才都要走过长约20米紧挨着峭壁的小路,去给上一户人家说,请他们把水打开。后来熟悉了,村民知道他们每次取水的时间,主动放水下来。听说他们吃不到新鲜的蔬菜,村民们还让孩子给他们拿来当地特产佛手瓜。听说朱敏才懂中医,村民们也经常过来寻医问药。

不知不觉中,两人就融入了乡村生活。在尖山一年,朱敏才用手中的相机,几乎给全寨83户400多人都留过影。

“度过最初的陌生期,时间过得还是挺快的。”朱敏才自豪地说,尖山小学原来只有一位李云贵老师,是村里惟一的高中毕业生。除了李老师,能在这里待上一年的老师,此前60年只有6位,他和孙老师是第七、八位。

他的课超级有意思

在孙丽娜的印象里,2000年北京小学生就开始上计算机课了,而2008年6月他们到尖山小学,这里的孩子还只有语文、数学两门课,根本不知道电脑是什么。她着手给孩子们设计了新的课程表,加上了英语、体育和音乐。由于老师少,年级多,两个老人就连轴转,从早上7点到下午5点,课程排得满满的,几乎没有休息时间。

从听不懂普通话到不仅听得懂,还能说出标准的普通话;从不知道英语到每天早上一到学校就用简单的英语打招呼,苗寨孩子们点点滴滴的变化,都让两位老人感到很满足。

朱敏才说,山区深处的学校,对外交流很少,这里的孩子不愿说话,心里对陌生人多少有些恐惧。熟悉情况后,他们除了在课堂上教孩子们礼貌用语,讲解卫生习惯的重要,还采取家访的办法,争取家长的配合。慢慢地,孩子们相互间自然而然地用起礼貌用语,互相看谁卫生习惯更好。

朱敏才用他们的退休金从镇上买来学习用品和食品,对做得好的孩子适当给一些奖励。他说,这样做不是让孩子们学会竞争,只是想给他们单调的生活增加一些乐趣。

在朱敏才录制的尖山小学视频里,孩子们从最初对镜头的躲避、跑开到对着镜头挥手说“Hi”、做鬼脸、唱汉语歌、跳舞……自信、开朗,让人为孩子们的进步高兴。

朱敏才夫妇至今保留着在支教学校里的每一张排课表和部分学生的作业本。在尖山小学苗族女孩李兴艳的日记里,有她对两位老师的独特观察。这个连寨子都很少出过的女孩,详细记录了两位老师给伙伴们带来的巨大变化,透露了心底对老师的喜爱和感激。连老师养的墨西哥吉娃娃小狗的趣事,也没逃过她的眼睛。她在其中一篇日记还写到:我不但想要当班长,还想要上大学。这种敢想敢做的力量,就来自于夫妇俩一年多的言传身教。

每每想起2009年7月从尖山小学离开的情景,孙丽娜就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那天,孩子们跟着两人一路下山,不停地唱着他们教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让我们荡起双桨》《歌声与微笑》等歌曲,唱着唱着就都哭了,哭完了再唱,劝也劝不走。

支教对孙丽娜来讲是干起了老本行,可朱敏才却是外行。他本来觉得教英语一点问题没有,但由于不懂得“课堂管理”,他的课经常乱堂,孩子们前后门乱窜,还有孩子爬到讲台上偷偷拍他的肚子。

朱敏才只好退居二线,在做好妻子的后勤保障工作的同时,虚心向妻子学艺,并阅读了很多教育书藉,慢慢掌握了授课技巧,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在他看来,孩子们学英语 “说”的兴趣比“考试”更重要。他重点培养学生敢开口、能开口的能力。四年级的学生黄月飘告诉记者:“我超喜欢上朱老师的课,因为他的课超级有意思!”

希望在这里继续教下去

由于缺乏叶黄素,加上强紫外线照射,原本就高度近视的孙丽娜视力严重下降,右眼已因黄斑性病变而失明。她现在已不能给孩子们上课了,但她利用自己的特长,又找到一个新途径为山村的孩子们服务:试着用自己的方式,积极联系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为学校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

2013年,孙丽娜通过女儿与北京赛晶集团联系,为龙坪镇中心村小学捐赠了20台电脑,价值约8万元。遗憾的是学校没有多余的资金来修建电教室,20台电脑只能搁置一旁。

另一个让朱敏才夫妇操心的是,学校食堂是一个简易棚,孩子们吃饭只能在露天水泥台上。朱敏才说,没有地方坐着吃饭,学生们只能在操场上站着或回教室吃饭。

今年3月28日,遵义下大雨,孩子们在打饭时,一大块铁皮砸了下来,把他们吓了一跳。于是,修建一个食堂,让孩子们有个吃饭的地方,成为他们最着急的事情。他们估算了一下,学校如果建一个食堂和一间电脑教室,需要约30万元。

阿里巴巴公益“天天正能量”基金了解到情况后,被两位老人打动,愿意资助他们10万元。这是“天天正能量”基金自2013年7月启动以来,拿出的首个10万元。3月底,朱敏才夫妇收到这笔钱,他们决定将所有的善款用于建设学校食堂和电教室。因为还差20万元,夫妇俩希望更多的爱心人士、企业能帮助学校。

除此以外,朱敏才还利用从当中医的父亲那里学的家传中医知识,在积极编写《开发生命的工具―长寿筋穴按压法》。他希望这本书能让缺医少药的山民学会自我保健。他告诉记者,他打听出版社出书的事,人家说让他自己掏腰包出。对此,老人有些不理解。他说早在1991年,自己就曾出过《自学快速阅读法》《成功方略》等书籍。怎么现在反倒要自己花钱出书了呢?

最终,朱敏才自费花了6000多元,印刷了400本,无偿送给当地村民。他说,从村民的反映来看,按压法是有效果的,经常有山民来找他,让他给按压,还有人主动跟着他学习他自创的“尖山棍法”。这套棍法曾给尖山小学的孩子们带来了无数欢乐。体育课上,大家学得有模有样,有的孩子至今还在研习。

朱敏才爱好非常广泛,他说这与孙老师的支持分不开。电脑、摄影、学中医、下象棋。据说,前三样称得上专业水平。到贵州支教后,学生和妻子就是朱敏才拍摄的主角。也因为这个爱好,夫妇俩留下了支教中很多珍贵的瞬间。翻看老人拍摄的照片,让人仿佛进入时光隧道,支教的辛苦和快乐,一幕幕在眼前回放。

采访中,每每记者跑题问到两位老人的身体状况,朱老师都会及时把话题拨正,原本洪亮的声音会再高一些。他强调自己身体很好,能在遵义县龙坪镇中心村小学教学,自己心中是有数的。言外之意,不会给别人添麻烦的。

朱敏才也向记者提到,有人对他这个年纪来支教有疑虑,有人甚至说他是为生活所迫,到贵州来躲债的。说到这里,老人有些急了:“我们老两口都有退休金,不是特别高,也算中上,在北京生活很好的,住房也在二环以内,哪有生活困难之说?”

有网友看过两位老人的报道后,也刻薄地提出,如果真是想志愿支教,就不应该到镇中心村小学,而应到真正缺少老师的深山中去。中心村小学怎么会缺老师呢,比这儿艰苦的地儿多的是。但这种说法立即引来其他网友驳斥,有人留言说,“扪心自问,自己年老时,也许不及老人的十分之一。”

朱敏才说:“虽已是古稀之年,但只要我们还能动,就希望在这里继续教下去,让山里娃也能和城里娃一样,能大声流利地说好英语、学好英语。”

西部支教范文第4篇

现在支教工作已经结束,但是我们忘不了那一幕,严肃而充满温情。这二十天里,我们主要进行了一下方面的工作

一、支教教学工作

首先,我先做一下总体介绍,我们每天早上从八点十分到十一点二十五,下午从两点二十到四点五十,上午时早读加三节正课,下午两节正课加一节活动课。早读基本上是英语,由英语老师带同学们练习口语。正课一共是八门,具体包括: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社科和实验课。下午的活动课,我们通过借鉴我们大学选修课的模式,把班的建制打乱,按同学们的兴趣划分了兴趣小组,有健美操兴趣小组、影视欣赏兴趣小组、棋类兴趣小组、绘画兴趣小组、兴趣体育小组。

我们所有的课程教学工作围绕我们的协会支教的宗旨“传授理念培养兴趣扩展视野”展开。

传授理念即把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是非观、人生观、价值观传授给学生。我们主要是通过在上课过程别是社科课,和同学们的交流,引导同学们正确人生价值观。

培养兴趣即培养学生们对各学科的兴趣。我们平常的授课除英语外不是以知识性为主,因为他们的知识老师将会教给他们,再加上我们不是专业老师,知识性肯定有缺陷。所以我们上课过程中,以各学科在生活中的应用为主,像数学课都是生活中数学或挑战思维的趣味奥数题,这类题目学生因为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好处,所以会慢慢喜欢上数学。再加上我们的各类学习方法的引导,我们希望他们能自主学习。因为我们相信,我们教的知识他们总会忘记,但是学会了学习方法,他们可以获取无尽的知识。

扩展视野即让孩子了解外边的世界在发生着什么,那里的人们生活状态是什么。我们每天都在和他们说外边的世界,希望他们不要局限于他们父父辈辈生长的环境,让他们想走出去,也坚信凭借自己努力一定能走出去。

围绕我们的宗旨,我们开展了除具体支教教学外还有支教活动:在每个班建立了图书角,开展了为期二十天的讲普通话活动、抽出一个星期每天检查同学们的卫生习惯,用两周时间培养学生们的午休习惯,当然我们所在的这一段时间学生们的生活习惯和思想都有很大的改观!贵在坚持,孩子们,未来看你们的了!

二、其他支教活动

其实,每个活动的开展都是围绕我们的支教宗旨“传授理念培养兴趣扩展视野”开展的。把这几个活动拿出来是因为他们比较有代表意义。

1、活动课。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我们坚持个性化发展。为了培养学生们不同的兴趣,也为了开阔学生们视野,我们每天利用下午一个小时的时间开起来活动课或叫选修课。我们借鉴大学选修课的模式,把班的建制打乱,按同学们的兴趣划分了兴趣小组,有健美操兴趣小组、影视欣赏兴趣小组、棋类兴趣小组、绘画兴趣小组、兴趣体育小组。通过实践证明这种效果是显著的,就拿我们一个三年级学生来说,她的梦想是做一个舞蹈家,所以她选择了健美操小组,通过近二十天的学习,她离她的梦想更近了,而且最后这位同学健美操成功入选我们的联欢会。个性化教育,按学生们兴趣教学,我们在实践。

2、我们的趣味运动会。我们在支教中期了解到学生们从来没看过运动会,为了扩展同学们视野,所以我们特举办此次运动会。我们的运动会很特殊,按常理来,有点自相矛盾甚至可笑。既然是趣味运动会,一些流程上应该从简,项目向搞笑靠拢,我们不是,我们开幕式很正规,领导致辞、入场式、运动员代表宣誓…我们都有,有些项目甚至不是体育项目,像你来比划我来猜。我们认为,运动会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让孩子们去体会,去经历,去感受。没开过运动会,但你必须知道运动会开幕式流程是什么,没玩过,但你必须知道怎么玩,我们海派别人称我们的学生为土老冒。再就是我们的运动会,就是给你提供一个见识、经历的机会。

3、联欢会或叫支教成果汇报演出。联欢会是我们支教最后的活动,也是我们协会的传统特色活动,我们所有队员对此高度重视。从两周前就开始准备,已经开始做策划,准备晚会一切事项。从节目上看我们可以分为:队员节目、队员学生节目、学生以前经典节目、学生新编节目、村民代表节目。通过这个活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也为学生、队员、村民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同时增进了老师、学生、村民间的感情和互相了解,为我们整个支教活动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三、家访

在支教的第二周,我们利用每天下午放学后到晚饭前的两个小时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家访。在家访对象是我们各班班主任确定的,比较特别的学生。在家访前我们还确定我们这次的调研课题“劳务输出队留守儿童的综合影响调查”。在家访过程中,我们细致耐心的和家长交流,共同探讨学生成长过程中与道德问题。通过家访我们发现,这里的孩子更懂事,很小就能帮家里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同时这里的孩子更能隐藏自己的感情,生活和学习中问题很少和父母、爷爷奶奶交流,经常把所有的事埋在心里,而且装出无所谓的样子,我想这就是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无人可交流,造成学生们这种性格吧

四、对外交流

我们经济学院大学生支农促进会古浪支教队,在出发前协会给我们制定了两个重点:支教和对外交流。由于此次活动是西部爱心公益网、上海公益联盟和西北师范大学爱心天使西部助学会主办,我们协办的,所以对外交流的机会难得。除了,我门同主办方的交流外,我们还同镇国际会展中心、当地大学生组织雁归社、南开大学义工联盟、中国地质大学、大学红丝带爱心社展开了交流,更是和雁归社和南开大学义工联盟确定长期合作关系。通过交流,我们学到了其他学校开展类是活动不同模式和先进经验,也推广了我们协会的经验成果。这有利于我们协会,在日后在类似活动者的完善,有利于我们协会的发展壮大。

四、队员的生活娱乐与纪律并重

在外我们九个人就是一家人,所能依靠的也只有我们九个人,所以我们必须要团结,我们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在娱乐方面,我们每一天上完课休息时间,特别是晚上我们会在一起唱啊,跳啊,闹啊,我们尽情的欢笑,有笑声化解了一天的疲惫,迎来了新一天的而生活。我们每周会有一天休息时间,利用这一天我们组织大家集体出去玩,领略当地大自然风光的同时也增进大家的友情。此外,在支教期间,我们的队员包蓉迎来了她二十岁的生日,我们那天聚在一起,为她过了一个,简单而隆重的生日。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每一个队员都牢记我们的支教纪律,并严格遵守。我们每天准时六点起床,六点半统一早操,然后一起早餐、上课、午餐、休息、上课、晚餐,每晚坚持开会并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每天我们要求统一佩戴协会标志,左臂红领巾,胸前会员牌,有活动还要统一队服。当然,还有其他例如:做最便宜的车,吃最简单的饭;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接受的礼品必须要付钱;不轻易许诺,许诺的事必须要兑现等等。

娱乐的生活和严明的纪律保障了我们各项工作顺利有序的开展。

西部支教范文第5篇

我要去西部支教。这是我的梦想,之所以用上梦想这个词,是因为我知道,不管什么时候我都要去实现它,而我也始终是坚持着并且相信着这个梦想。它就仿佛是一根藤,紧紧地缠绕着我的心,并且不断的顽强的生长,愈发茂盛,那绿色的叶子在我心中落下了点点班驳。为荒芜的沙漠添上一种生命,鲜活的生命。

不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开始萌芽的,好象就是那个时候,在我看到那张图片的时候。在照片上有一双手,那是一双沧桑的手,深褐色,上面布满了老茧,手掌的纹络很深,粗粗的皮肤有几道新鲜的伤口流着脓血,因为冬天的原因手被冻得通红,黄黄的污垢。天哪!我真的不知道再有什么样的文字来描述这双手,它已经超越了我文字的极限,触目惊心!让人看一下心就忍不住痛一下,真的,令人窒息的痛。

那才是一双小孩的手,年仅10岁孩子的手啊!竟沧桑如一个垂暮中年的老人,此刻那双手正笨拙的拿着一根短得可怜的铅笔慢慢的,一笔一画的在破旧的纸上留下那稚嫩的字迹,一双清澈的大眼睛迷茫的盯着我,让人揪心!泪,就那样放肆的下来了,没有预兆的。那大大的眼睛在问呀,“我终于能上学了!可你们为什么还哭了?”是啊,他们能上学了,我们应该为他们高兴呀!可还是忍不住阵阵心酸,还那么小,还那么小呢!应该是躲在妈妈怀里嚷嚷着去游乐园玩,可现在还在为能上一天学兴奋的睡不着觉,冒着危险用好几个小时翻几座山,仅仅是为了上学!而且那儿的教室还是露天的,用土墩儿当桌子和椅子,以玉米当饭,一根铅笔能用好几个月。在西部最好的教室也是一座破旧的房屋,地上满是泥泞。不能上学的孩子就是帮大人干活,有时偷偷摸摸在教室外面羡慕的看看也会感到莫大的满足。这就是西部的孩子啊!心也许就是在那一刻被触动的,那个梦想就被小心翼翼的种进了我的心里。

去西部支教吧!这个声音一遍又一遍响起,伴着我一年又一年。这个梦想并不需要理由,如果有的话,那就是西部的孩子吧,那样的天真可爱。在干涸的土地上,我愿做一瓢水。而在那贫困的西部,我愿做一个去支教的人,虽然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我相信还有更多的人来的,为那些可爱的孩子。我不希望在华丽的大酒店里面对侍者的微笑优雅的走进,我只是希望在那个露天的教室里对着孩子们纯真的笑容拿出课本;我不希望去优美的公园赏百花争艳,我只希望去那广阔的西部望格桑花开!真的,我从未奢望过自己长大后能成就什么伟大的事业,我只是热切地希望在西部那辽阔的土地上当一名平凡的老师,在歌声嘹响之前,在红旗升起之后。

西部支教范文第6篇

徐艳艳,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4级德育学硕士研究生。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南昌330000)

摘要:由于西部边远山区的特殊地形及气候等原因,造成村落交通闭塞,与外界联系少。在基础教育设施、生活条件等方面都相对落后,教师的待遇也不高的前提下,其结果是较少有公办老师愿意长期在西部边远山区里生活和从教。因此,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的发展,支教老师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本调查以斯毛草小学为例,结合笔者的亲身经历,进行调查分析,旨在通过对村小的现状及对支教老师的生存状况的分析,反映出现在西部边远山区小学的教育现状及当代年轻人对待教育事业的看法。

关键词:山区村小;支教老师;生存状况;去留意愿

一、“山的孩子”支教团队

1、“山的孩子”简介

2011年“山的孩子”支教团队成立,此团队是一个民间组织,没有政府注册,从支教老师到后勤支持工作都是志愿行为。支教老师在村小获得的捐款、物资由志愿者老师和当地老师一起管理,后勤支持负责联系捐资人将捐款直接存入支教志愿者账户,以及必要的招募宣传工作。

2011年3月份团队开始组织支教老师在斯毛草小学支教,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已发展成现在学生过百初具规模的完全小学。

2013年,“山的孩子”团队得到“桥畔计划”支持(注:“桥畔计划”是由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教育发展基金会和正荣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的,致力于为初创期的教育公益组织提供基础支撑,搭建共同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有机会参与公益培训和工作坊,团队成员的公益理念和工作方法都有一定的专业提升。

2、招募支教老师过程(由“山的孩子”支教团队志愿者方老师负责招募)

途径一:

通过网络(豆瓣小站+小组)需求信息,有意愿的人留下电邮,方老师发邮件给潜在志愿者。邮件包括报名表+支教手册+乡村生活小贴士。有意向的人会在填表后回传给她,然后再进一步比较详细地交流一些教学和生活情况及其他情况。可以借此了解潜在志愿者的心态,潜在志愿者也可以更多了解支教情况。

然后,方老师会把详谈的情况和袁老师讨论,再决定彼此是否合适。一部分潜在志愿者会在这个联系之后决定放弃,也有一部分是他们认为不合适的就不予录用。

途径二:

袁老师通过QQ群招募。具体的过程和网络小站类似。

3、 支教老师的待遇

支教老师没有待遇,只有由深圳车友会每月给支教老师提供五百元的生活津贴及意外人身伤害保险,并且免费提供住宿(住在学校里)。志愿者们需要自己承担前往村小的路费及在村小生活期间的个人支出。

二、西部边远山区村小的现状

1、地理位置

斯毛草小学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白碉苗族自治乡 洞龙沟村-丝毛草组-跑马坪,这是一所座落在雅砻江壁悬崖上的学校,地理位置十分偏僻。

2、学校规模

(1)学生数量

现如今学校已开设学前班至六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共七个班,约八十多名学生。学生们使用的是人教版的教材,除了教育部规定的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外,老师们还会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如开展诗歌朗诵大赛、手工大赛、弹弓大赛、跳舞大赛等等。

(2)图书室藏书

目前图书室共有登记入库图书2130册,未登记杂志期刊若干,这些书籍大部分是由热心人士和企业捐助。近期老师们计划把图书室制度完善起来,明确图书管理员的分工,并且让学生在美术课上自制借书证,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让老师通过各自的借书证了解到孩子们都爱借阅哪些类书籍。

(3)硬件设施

截至目前,学校收到外界的捐助有打印机、显示屏、电子琴、各类运动器材、音响等设备,但是据了解,学校在教学用具方面比较短缺,主要是小学科学实验仪器、电脑主机(旧的亦可)、一套电子打铃播放设备(含大喇叭)和一台食堂用饮水器。

(4)资金、物资支持(民间捐助、政府支持)

之前有“营养午餐”发放给学生,即每天每人在做完课间操后领取一瓶牛奶,但是现在牛奶改成现金发给每位学生。这笔款项属于教育公款。

学校也会收到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及企业捐助的善款和物资,这些都用于学校的建设及购买学习用具等。

三、支教老师的生存状况

1、支教前的情况调查

(1)支教群体整体年轻,男女比例相距不大

在对斯毛草小学支教老师的问卷调查中统计得知,女性占的比例比男性稍高一些,所有的支教老师都是未婚。年龄处于21-25岁的占53.3%,26-30岁的占40%,31-40岁的占6.7%,这说明支教群体整体上是一支很年轻的队伍。

(2)支教前的职业及薪酬

被调查的支教老师中,支教前所从事的职业大相径庭,有学生、销售人员、文职人员、专业人员,也有本身就是教师职业的,薪酬水平3001-5000元的占大多数,但也有较高收入(如收入在8001-15000元的占6.7%)的人群放弃了之前的高薪酬而选择支教。

(3)网络可信度

通过豆瓣和朋友介绍了解到斯毛草小学的分别占了40%和26.7%,关于“您是怎样判断网上的招募支教老师信息的消息是可信的?”,46.7%和26.7%的人选择“通过微博,豆瓣等网站了解情况”和“接到面试电话后会仔仔细细地询问”。

2、支教中的情况调查

(1)农村生活适应能力

西部支教范文第7篇

把记忆放到45天前的今天。当时我还是挥着各种好奇和略带骄傲的心情带着大包小包一个人从家里去追赶我们的大部队,想要当老师的心情已经完全掩盖了行李的重量对我的压力,把条件艰苦这个问题也抛之脑外了,经过一小段路程的长途爬涉,我终于到达了铜仁,在热心的队长和袁老师的接待下,我顺利和大部队会合了,小憩了一会儿,就开始了我们的支教之路,大家都坐上了队长爸爸的车,有点小挤也就算了,主要是凹凸不平的泥巴路,再加上没有作用的空调,开始还真的有点小小的抱怨,后来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一个多小时也一晃而过,平安的到达了马台村,当弯曲的山间小道遮住了大部分的校园时,就只看到飘扬在半空的中的五星红旗就足以让我们兴奋不已,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心情我想大家都能懂得,直到车子听到了学校大门口,看着门上一行简单的“马台村唐治平希望小学”几个大字后,我就暗暗地对自己说,我的支教生活开始了,我要在这里为孩子们做点什么,尽力而为。于是,在校长的接待下,我们来到了即将入住两个月的寝室,女生的还好,条件比我想象中的要好很多,最少我们有房间,有床,不像男生,只能睡在一间简陋的教室,随意拿了几张高低不平的课桌就是床板,便是他们六人的栖生之处。随后,我们自己参观了一下学校,由于是07年由香港的唐治平先生捐助新修建的,所以环境还相对不错,一栋教学楼,一个水泥篮球场,两个乒乓球台,一个不大不小的没有跑道的操场,已经足以让这不到200名的学生学习和玩耍了,好人,真的还是有的。

——肖思雯

高三:xiaosiwen94

西部支教范文第8篇

十五年来,研究生支教团的志愿者们克服水土不服,语言不便,条件艰苦等困难,通过自身努力,不仅出色地完成了中小学语、数、英、政、体、音、美等课程的教学任务,还一专多能担任所在支教学校部分校务工作;通过开设公开示范课,注重与当地老师的交流,着力提高当地老师教学水平;通过学习方法引导,改进学生学习能力,通过创办校刊,设立英语角,开设讲座,开展心理咨询等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活跃、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他们带来的先进教育模式和思想理念,对推动当地教育教学水平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为当地教育教学带来了新鲜的血液。

十五年来,研究生支教团的志愿者们利用和创造一切可能的机会,把先进的文化理念传达到西部。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们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寻求外界帮助,为当地建立了电脑教室、图书室等,深入农村开展农业知识、科技小常识、普法等方面的宣传,提高了当地农民群众的文化水平。

“支教一年,受益终身”。一年的支教生活,教会了大学生们什么是理想、什么是责任;一年的支教生活,使大学生们的生活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生活态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少了很多对奢靡生活条件的渴求,增强了面对失败、挫折、痛苦的勇气;一年的支教生活,不断的实践使大学生们的工作能力得到了提高;一年的支教生活,让大学生们增长了见识,扩大了眼界,在一次次家访中,在一次次外出中,更深地体察到了国情、民情;一年的支教生活,让大学生们收获了学生、老乡们的深厚情谊,理解了亲情、友情、爱情。

支教是一种荣誉,它是对通过层层选的优秀大学生的一种褒扬;支教是一种感恩,大学生们将十几年来获得的爱回馈给社会;支教是一种证明,证明我们青年学生是有爱心的,是有能力的,能够为社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实施十五年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当代青年的精神风貌:那么有理想,那么有情感,那么能吃苦,那么有创造。这是主流,而不是支流;这是全貌,而不是枝节。青年志气,人生理想,从大山里的三尺讲台做起!

支教是一件利在千秋万代的伟大事业,它有利于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但为贵州贫困地区带来了文明与希望,更是对青年学生的极大锻炼和考验。高校研究生支教团的大学生们经过一年的扶贫支教工作以后,自己也成熟起来,他们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增长了阅历、积累了人生宝贵的财富,他们比别人更加坚强和自信,支教使他们的人生绽放出了更加绚丽的光彩。

同志曾指出:“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有利于开辟高校毕业生健康成长的新途径,有利于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香港卫视副总裁兼执行台长、时事评论员、著名专栏作家杨锦麟曾这样评论研究生支教团的大学生们:“这些支教队员让我感受到中国大陆80后,90后年轻一代的精神风貌。……我觉得,真正能反映和折射当代大学生精神风貌的,可能应该是这些坚持在西部山区的支教队员。”

西部支教范文第9篇

进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 支教 人格养成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a)-0236-01

临近暑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即将拉开序幕,上海交通大学从2009级本科生开始,暑期社会实践作为一门课要求所有大一年级学生必修,这两年实践队伍数量之庞大,调研考察实践内容范围之广,为全国高校所罕见。2011年我有幸作为一个西部支教团队的指导教师,全程参与了整个支教活动,再通过后续一年多的观察总结,发现支教活动不但给西部被支教的学校和学生带去爱心和知识等,而且还让参与支教的大学生队员们从学习、思想、学生工作等多方面提升了自己。

1 支教活动过程

2011年我指导的团队所参与的支教活动分两部分:在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一所高中支教10天,之后是在广西柳州市融水县的一个儿童福利院支教10天左右,支教人数共20人。在重庆支教时,我们的学生主要是给所去中学的5个高三重点班介绍大学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介绍高考经验、介绍各科复习的方法,另外还到部分学生家进行家访,调查当地留守儿童的情况等。活动反响强烈,最后一天要离开时,那5个班级自发准备节目为我们送行,预计半小时结束的告别仪式,最后用了近4小时才结束。在广西儿童福利院的活动则是以协助院长和义工照看那里的孤儿、辅导他们学习为主,团员和福利院的孤儿们吃住在一起,期间与深圳来的支教团队一起为那的儿童准备有意的文体活动。

整个活动结束时,我们的团员们都很不舍,觉得活动有意义。整个支教过程中,我让他们珍惜每一天,尽全力做好支教中的每一件事,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来,不是为了拿学分而做。他们也确实做到了、做好了,他们的经验介绍课、学习辅导课得到了那里老师和学生的认可,团员们自己也觉得收获颇丰。

2 支教活动的影响

活动结束距离现在过去已一年多,作为他们的思政教师,也是支教活动的指导老师,我有必要对整个活动的意义进行总结:我查询了这20名学生的成绩,并与他们去支教前的成绩进行对比,发现他们中几乎所有人的成绩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年级排名也有了提升),其中有3名提升了将近80名(全年级共213人),进步非常明显。学生工作方面,支教团员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现在担任了党支书、班干或其他学生社团的部长,工作表现优秀,一位大一时什么社团也没参加的团员,回来后也积极报名参加了我院助学部(一个公益爱心助学社团)。通过回校后的一些活动和单独谈话,我发现通过在讲台上给西部学生讲课、传授经验,大部分团员的语言表达能力上去了;通过支教过程中体会到的东西部教育条件的差距,大部分学生懂得了珍惜在名牌大学学习的机会,对自己毕业后工作还是继续深造也有了一定的考虑,甚至有极个别学生跟我说以后要致力于改善西部贫困学生上学条件,让想上学的孩子都能进到学校学习。

3 支教活动的总结

团员们回来后有以上这些改善、提升不是偶然的,通过对支教活动的全身心投入,指导老师进行相应的指导和对活动提出具体的要求,整个支教活动就能做好,让所在学校的老师和学生认可,也能让去支教的学生团员在各方面有很大提升,让他们对自己有个新的认识,让他们对现在自己拥有的学习和工作机会更加珍惜,对他们的职业生涯是有极大促进作用的。新的一期暑期社会实践即将开始,希望像支教这样的爱心公益活动能有更多、办的越好,使其在培养大学生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中振.志愿服务与社会发展[M].上海三联书店,1998.

[2] 谭建光.社会转型时期的志愿服务与人文精神[J].社会科学,2005(3):10-12.

[3] 陈成文,高小牧.从志愿精神的功能看北京奥运志愿服务[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10-12.

[4] 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综合培训教材[EB/OL].http://,2010-07-30.

西部支教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专业学位硕士;支教活动;培养;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184-02

一、绪论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2009年3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专业硕士是为满足社会对具备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为此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社会和市场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职业人才。因而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上在思想政治方面、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实践能力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要求高尚品德职业操守。

与此同时由、教育部共同组织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每年在全国部分重点高校中招募一定数量具备保送研究生资格、有奉献精神、身心健康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到国家中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志愿服务,同时开展力所能及的扶贫服务。我国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鼓励青年知识分子到基层和艰苦地区经受磨练,服务社会。通过为期一年在西部基层的实践生活经历,使大学生们了解祖国基层情况,并在支教服务中锻炼成长,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升实践协作能力,树立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

二、专业学位硕士培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科技创新取得巨大成就,社会中对于职业的区分更加细致,各行各业对于技术和专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社会对于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研究生教育作为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研究生培养将不再是以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为主,而转向以培养应用型研究生为主转变。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发展正是为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力度,为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使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相吻合。

在培养目标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侧重于实践能力和品德修养。在实践能力方面更加注重专业硕士是否具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注重是否具有科技创新的能力,更加注重是否具有综合应用各方面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品德修养方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更加注重是否具有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奉献精神,更加注重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规范,更加注重是否能够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为此专业学位硕士在培养方式、评估方式上进行了改变,使其更加适应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目标的要求。在评估方式上,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在考察学生过程中注重学生在面对实际案例时的处理,解决实际情况的能力,能否应用所学专业知识,与他人讨论协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三、研究生支教活动

成立研究生支教团的目的在于缓解中西部基础教育师资压力,丰富大学生阅历、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在实践中学习历练,在付出中成长成才。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们响应祖国号召,怀着执着的理想,用实际行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从东部城市来到西部贫困艰苦农村基层,立志“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支教团成员们通过一届届成员持续不断的努力,通过自己辛勤的耕耘,无私的奉献,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水平提高做出了贡献。

在西部的支教活动,使广大支教团成员走出了自己所在的东部大城市,走入了西部的县城农村,吃当地的饭,说当地的方言,与当地的老师同学交朋友。一年的西部支教之行,不仅使我们看到西部的蓝天白云,漫天星辰,也看到了土房贫舍,乡村基础设施的路后。既有祖国对于西部教育事业发展的支持与重视,标准化的教学楼的逐步覆盖,但也同时了解到教师资源的匮乏,学生学习能力的短板,视野眼界的局限。通过在西部扶贫帮困活动,也让研究生们看到了农村留守儿童与孤寡老人生活上的艰辛与心灵上的苦闷。一次在西部基层生活工作的亲身经历,使研究生们对于祖国的国情有了最直观,最真实的了解了和感受。也更加明确作为当代青年身上的责任与重担。

在西部的教学工作,使大学生到老师身份的转变,从第一次走上讲台用粉笔书写板书开始,需要研究生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们,也需要将自己学习的经验方法与学生们交流分享,更要向当地老师不断请教探讨,东部大城市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应西部学生的学习方式,又如何能够改变提高西部学生不善表达,缺乏独立思考的弱点。这都需要支教的成员们开动脑筋,不断尝试,将自己的知识灵活应用不断调整,适用到新的工作需要之中。在传授知识,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从“学术大学”走进“社会大学”,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在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历练成长。

四、支教经历对研究生培养的影响

1.坚定正确政治信仰,树立高尚品德情操。研究生支教的经历是引导学生坚定政治信仰,提高思想觉悟的重要渠道。研究生支教团项目经过十五年的开展,大批懂知识、有能力、能奉献、担责任的青年志愿者奔赴祖国贫困地区支教。支教的工作不仅给当地学生传授知识,而且用爱与希望为那里的孩子开启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对大学生毕业生来说,刚刚走出校园,踏入社会,来到祖国的西部,在吃的、住的、用的等方面都需要去了解适应,在条件艰苦的西部和边疆地区,能够扎根下来,在基层教书育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需要他们有坚强的意志,坚定的政治信仰。只有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在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都投入饱满的热情和高昂的斗志,才能够在服务地全力以赴,在基层建功立业。

研究生支教的经历也使大学生了解国情,锻炼成长。一年的志愿服务、一生的西部情结,有效培养了大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将个人的成才成长与祖国的命运社会的发展相结合。这和专业硕士要求研究生具有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精神相一致,通过一年的支教经历,已经使研究生们在思想政治方面具备了这样的品格。

2.强化实践协作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研究生支教团承担一线教学任务,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开阔学生视野,并且参与服务当地扶贫接力的工作,深入基层,了解社会。通过在祖国西部的社会实践活动,研究生志愿者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在教学工作中,首先需要志愿者了解当地文化教育情况,需要灵活的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在授课过程中需要考虑东部西部教育理念的不同,考虑大学中学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需要克服自己经验不足,对于学生了解不多的弱点。正是这样的经历使研究生们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根据实际的不同情况不断改进调整自己的方法,灵活的运用自己的知识处理实际问题

在服务当地扶贫接力工作中,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又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搞好团结协作,通过团队的力量,大家相互支持捐赠帮扶,助学助困,不仅和当地学生结交了深厚的友谊,将服务地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支教团成员也彼此成为最值得信赖的朋友。这和专业学位硕士要求的团队精神,沟通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相一致。

五、结论

研究生支教志愿者们在祖国西部,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教学、支教扶贫等活动,使学生们在实践中进一步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增强了为祖国奉献,服务社会的意识,全面了解了我国基本国情,深刻认识自身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并且确立成长成才的正确方向,把个人的成长成才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实现个人价值。与此同时提高了自己实践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开阔视野,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学会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本领解决复杂实际问题。这都为开展专业学位硕士学习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也有助于达到专业学位硕士对于学生培养的要求,从而更好的适应研究生学习,取得更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1]肖海珍.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发挥状况及其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2.

[2]朱晟利.论如何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J].高等建筑教育,2002,(03):63-66.

[3]黄小希,于涛,张京品,王橙澄,李华梁,李江涛,张建新,俞菀,陈国洲,王昆.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N].人民日报,2014-05-05.

上一篇:学会合作范文 下一篇:供销合作总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