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生物课堂缺憾 追求课堂教学之美

时间:2022-04-30 02:46:39

反思生物课堂缺憾 追求课堂教学之美

摘要: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的课堂随着一系列活动的展开,无论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我们在很多方面对新课程的理解是片面的、肤浅的,这些成为我们生物课堂教学中的缺憾,致使课堂中出现了虚假的繁荣。具体表现在:1.重视情感目标不等于不要知识;2.重视形式多样化但不能牵强附会;3.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等于教师“淡化出场”;4.注重激励性评价不等于全盘肯定。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程 课堂改革 缺憾

一、重视情感目标不等于不要知识

在传统生物课堂上,教师注重的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不论探究实验还是演示实验都只是给学生讲一下理论,到实验室做实验的很少,完全不顾学生年龄特点、需要以及感受。新课程改革要求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但教师在授课时又往往把大量精力用于学生的体验与感悟,而忽略了知识目标的达成,似乎强调基础知识就背离了课改的初衷,就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我听了一些公开课,感受最多的是教师只是让学生把基础知识简单展示一下,而留出大量的时间组织学生讨论或组织一些活动:如演小品、对抗赛等,一节课热热闹闹。殊不知,改革的初衷是为了让学生有效获得更多的知识,它并不是排斥知识本身。如果没有知识做铺垫,其他形式的活动都将是空中楼阁,所以更不能忽视知识目标的落实。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通过师生的活动,最大限度地充实和丰富教科书所设计的基础知识的框架,使文字知识“活”起来,学以致用,这直接关系到学科知识的质量和水平,关系到三维目标能否有效达成。

二、重视形式多样化但不能牵强附会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倡以实验为主的多种教学形式,其目的是为了改变传统那种突出理论而忽视实践的教学状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于是教师在课堂上绞尽脑汁地设计各种活动形式,不论是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讲评课都要开展几个活动,似乎只有这样,课堂才能“热闹”,学生学习效果也才会好。

确实,变换一下教学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在探索合作中化解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但是,个别教育者、学校领导要求课上必须有活动,否则就通报批评,这就违背了课改的初衷。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课都适合开展活动教学,不同的课堂教学内容,采用的方式也应该不一样。如果在课堂上组织学生活动,仅仅是起到活跃课堂的作用,而不顾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课堂就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如果一个问题本身根本就不具有讨论的价值,为讨论而讨论,那就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具备“活动”加“热闹”的课堂真的就是一节好课吗?未必是!上学期,我校秦智雄老师出示了一节校级公开课。秦老师的课堂没有太多的活动,没有太多的热闹,教师的话语简洁温柔,学生文静投入,连课件也只是简单的几张幻灯片,但是为数不多的活动设计恰到好处,课程的进展滴水不漏,水到渠成,一切都在安静地进展着。课程结束,我相信不同层次的学生也各有收获。浮华不在,但不妨碍好课的存在。

可见,活动的设计要根据课程的内容而定。课程内容适合设计活动就设计,不适合也不必强行设计,为了活动而活动,未免有些形式主义了,这也是背离我们新课改的理念的。

三、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等于教师“淡化出场”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角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的。目的是既要让教师从满堂灌的劳累中解脱出来,又要让学生发挥积极主动性。但有些教师就片面地认为,不管什么课、什么内容,课堂上讲的内容愈少就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的学校甚至规定课堂上只能讲15分钟,领导转课堂时帮忙计时,如果超过了15分就认定为课堂不合格。这其实是领导没有把握好课改本质、没有准确地进行角色定位的表现,这样的课改也很难出成绩。如果离开教师引导,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绝对化,教师成为教学中的旁观者,其结果是不少学生无所适从,实际上是学生主体的放任自流。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和思维的限制,本身很多想法就是错误的,如果教师不及时纠正的话,学生就很容易形成固定思维,更何况有些问题是经过小组讨论共同得出的结论,那就更容易形成固定思维、错误的认识,这样以后就很难改了。因此,在新课程实践过程中更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教师的教学,更确切地说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在学习“循环系统”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注意不断设问:“心脏的位置?心脏的工作原理?血液是怎样循环的?”诱导学生去探究、解决问题。在学生展示过程中,我让学生担任“评委”,用“他这样回答全面吗?为什么?”“你认为这么回答对吗?为什么?”“该如何改正呢?”等问题,把学生推上评判席,促使他们在课堂上认真思考,积极展示,增强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注重激励性评价不等于全盘肯定

在听一些教师的公开课时,我发现每当学生回答完一个问题后,教师的评价或者口头语都是“很好!”“不错!”等,即使学生的回答是不沾边的、甚至就是理解错误的。如在听“生态系统”这节课时,当时教师出示了几幅图片,让学生辨别分别是什么生物?一个学生指着蘑菇说:“这是生产者。”学生说完以后,教师的评价是:“XXX回答得非常好,加上 5分。”这位教师一节课上毫不吝啬自己的表扬,学生的掌声也是连续不断,乍一看这似乎是关注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领域,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享受了成功的乐趣,但是不分对错、过多外在的鼓励是不是真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内在持久的学习兴趣呢?事实上,这位教师进入了一个误区,如果教师的赞赏太多太滥,它将失去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因为学生在长期的表扬声中中会渐渐“麻木”,长期下去,必然带来更多的迷失。

总之,新课程改革是当今教育的必然趋势,既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使课堂成为适合学生的课堂。我们在“改”的同时,必须指导学生“改”。只有这样,教学过程才能真正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机的互动过程,真正成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发展和进步的舞台。

(责编 赵建荣)

上一篇: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艺术性 下一篇:浅析成就“个性”的图书馆员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