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指导浅析

时间:2022-04-30 02:32:06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指导浅析

摘 要: 研究性学来,在各地中学广泛开展。地理学科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适合进行研究性学习。本文从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原因和教育价值,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际操作和地理研究性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研究性学习 生活中的地理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近年来,已经在各地中学广泛开展。地理学科综合性强,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高中地理有很多问题,可以进行研究性学习。

1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原因和教育价值

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实践、研究和综合的能力。单一的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地域性的特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1研究性学习的优势

研究性学习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通过实践研究去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去思考和发现,培养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以科学的视角和探究的态度,去解决生活中真实存在的问题,从而使学生真正了解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利于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科学素养和敢于质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研究性学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形式有很大的不同,能锻炼学生综合处理知识的能力。传统教学中,学生通常的学习模式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因为,很多的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强,而提出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弱。

1.2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元素

高中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有众多可利用的元素,非常适合开展研究性学习。例如:住房问题,城市交通问题,旅游中的问题,垃圾处理问题,物产与饮食的问题等等。可研究的范围广,可操作性强,符合高中阶段学生的能力。

2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研究性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组织、指导、促进和与学生合作。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意愿和能力,参与学生研究过程,平等合作,必要时进行指导,促进研究过程的顺利进行,开拓校内外的各种资源。

2.1了解学生的基础

研究性学习最好是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设法研究解决。但学生的基础不同,能力各有侧重。是否能够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可行,都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以学生现在的地理知识与研究能力为前提。

2.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步骤

高中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的能力,但是能力的高低,因人而异。教师因根据学生的基础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从而提出问题的能力。

刚开始,学生可能无法提出问题,可以由教师帮助提出。教师还可以罗列一些问题让学生选择。这些问题有的可行,有的有一定的难度,要让学生进行综合的判断或修改,从而提出自己的问题。

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某些问题,指出一些容易被学生忽略的现象,给定一个研究的方向。

经过几次研究性学习的锻炼,学生应具备了一定的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看待日常现象的素养,学生就可以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了。刚开始,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比较简单或者题目稍大。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和研究小组的共同讨论。

我校六名学生,在第三次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时候,成功的自己发现了问题。这六名同学,来自我校附近的八一钢铁厂,家住钢铁厂家属区。在那附近有一座小山,他们自小在那里玩,钢铁厂在小山周边堆放垃圾,那座小山被学生们称为“垃圾山”。学习了高中地理中的工业区位因素、城市环境污染等问题后,他们提出了自己研究性学习的问题——《八一钢铁厂“垃圾山”的危害及处理意见》。

学生可以通过多读书,多看报,多阅读、关注日常生活和参加社会实践来发现问题,还可以通过寻找缺点和不足;发现人们的需要;提出希望和理想;探询事物的交叉和留意异常的现象五个切入点来寻找课题。对于地理研究性学习而言,关注日常生活是最重要的。

2.3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指导

我们通常采取小组合作研究的组织形式。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承担以下工作:

2.3.1指导学生设计研究性学习的方案

指导学生设计研究性学习的方案,写出开题报告。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明确研究的方向,方式方法,确定研究的范围,进行小组分工,确定每一位成员所要承担的任务,活动步骤及阶段目标,研究所需的必要条件,预期成果及表达形式等。

2.3.2指导学生学习本课题相关的学科知识

这个时候学习或者重温相关知识,学生有目的的进行学习,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八一钢铁厂“垃圾山”的危害及处理意见》这一课题,首先可以一起重温工业区位因素等内容。

2.3.3参与学生的研究

地理知识范围广大,内容丰富,随着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接下来面临的问题,对教师可能也是全新的。这时候,要平等的参与学生的研究。可以共同讨论,查阅资料,与其它学科教师合作。

2.3.4开拓校内外各种资源

为了方便学生研究工作的进行,要帮助学生开拓各种资源。校内,如视听材料、多媒体软件、图书杂志以及其他老师的学术专长等;校外,如家长帮助、学校周围的公共文化教育机构、文化遗址、社区特色、企业团体等。

3地理研究性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3.1避免教师将学生的研究引向一个已有的结论

研究性学习具有实践性,地理问题综合性强,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亲身体验着真实生活的复杂,研究的成果应具有开放性。教师不应该将学生的研究引向一个已有的结论。可能研究的结果与学生的预期会有很大的差别,这才更体现实践性活动的价值和意义。

3.2避免学生的研究偏见

日常生活纷繁复杂,而地理问题涉及的方面又很多。在研究的过程中,应该避免研究偏见。心中有研究活动的预期成果,有时会对研究活动的客观性产生影响。学生有时会不自觉的向有利于研究预期成果的方向收集资料。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客观的态度,应该尽量避免这一问题的产生。可以试着让各研究小组之间交换问题研究。例如A小组确定的研究性学习的问题,由B小组来进行。而A小组负责研究B小组提出的问题。这样可以更加客观。

3.3全体学生都应该参与研究性学习

所有的学生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要参加的课题。研究性学习应该由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避免进行活动的总是少数的精英。这应该由指导教师采取有效的监控。

结语

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主动的创新,综合的运用各科知识,加深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理解和热爱,在研究中形成符合科学的客观态度,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与能力,为学生将来关注自然,关注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随着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广泛开展,还有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讨论。

参考文献

[1]黄耀杰。《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

[2]曾祥翊。《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科学出版社。2012年7月

[3]欧阳仁宣。《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导策略》。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4]廖丽芳。《当代教师的必修课:研究性学习》。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上一篇:高中体育特长生德育管理浅谈 下一篇:音乐教育促进大学生创新思维的理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