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的产前筛查分析

时间:2022-04-29 09:16:27

妊娠期糖尿病的产前筛查分析

摘要:目的 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50 g葡萄糖筛查法,分析妊娠期妇女的血糖值,从而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和发病率。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妇产科门诊接诊的2196例妊娠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行口服50 g葡萄糖筛查,当1 h血糖高于7.8 mmol/L时,需再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根据妊娠期糖尿病或妊娠期糖耐量减低的诊断标准,方可确诊为糖尿病或妊娠期糖耐量减低。需详细询问患者的基本信息、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等,孕妇或家属要详细填写妊娠期糖尿病影响因素调查表。通过以上资料,对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和发病率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依据临床观察纪录的资料分析讨论可以得出结论,年龄、肥胖、糖尿病家族史以及孕产次数等因素与妊娠期糖尿内病有着密切的关系。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为2.05%(45例);妊娠期糖耐量减低者的发病率为2.50%(55例)。结论 上述筛查方法对妊娠期糖尿病做到了及早发现和诊断的作用,并且通过总结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对于预防该病也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该筛查方法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产前筛查;分析

随着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的的不断改变,越来越多的妊娠期妇女罹患糖尿病,且近年来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特别是2型糖尿病,严重影响了孕产妇和围产儿的生命健康[1]。全面认识有关于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对于尽早治疗和预防该病,提高孕妇和围产儿的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我院妇产科门诊共接诊3578例孕妇,随机选取其中的2196例参与此次研究。所有孕妇的年龄介于20~46岁,平均(25.6±3.9)岁,其中初产妇1030例,经产妇1166例。平均孕周次为(32.6±3.9)。所有患者否认妊娠前糖尿病、凝血功能异常、脑部病变、严重的器官功能衰竭、贫血及感染等合并症,参加此次研究分析的患者均为自愿,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在患者入院后,做好患者基本信息的记录,仔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作出诊断[2],首先要求患者或家属认真填写妊娠期糖尿病影响因素调查表。然后给予孕妇200 ml溶有50 g葡萄糖的溶液,嘱其5 min内饮完,1 h后监测其血糖,如血糖值超过7.8 mmol/L,需再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检查方法为:首先应检查患者的清晨空腹血糖,然后将75 g的葡萄糖溶于300 ml的水中,嘱其5 min饮完。于饮完后1、2、3h监测孕妇的血糖值。

妊娠前糖尿病诊断标准包括[3]:孕妇妊娠前未被诊断为糖尿病;出现典型或不典型的"三高一低"症状;任意时间血糖值大于11.1 mmol/L;空腹血糖值大于7.0 mmol/L;OGTT试验1 h血糖大于10.2 mmol/L,2 h血糖大于9.2 mmol/L,3 h血糖大于8.1 mmol/L,其中满足两项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仅满足一项异常者可诊断为妊娠期糖耐量减低。严密监测记录收集的资料,对孕妇出现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和发病率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1.3统计学处理 两组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结果P

2 结果

依据临床观察纪录的资料分析讨论可以得出结论,年龄、肥胖、糖尿病家族史以及孕产次数等因素与妊娠期糖尿内病有着密切的关系。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为2.05%(45例);妊娠期糖耐量减低者的发病率为2.50%(55例)。见表1、表2。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到了孕产妇和围产儿的生命健康,也给患者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及心理负担[4]。因此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的防治是不容忽视的。目前,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水平较以往有了显著提高,但该病的发病率依旧居高不下[5]。在妊娠期糖尿病防治过程中,要尽快、尽早对患者的疾病做出最准确的诊断,选择适合的血糖筛查时机,最好选择在孕妇产前30~34 w,尤其对于伴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应选择更早、多次检查血糖[6]。妊娠期糖尿病有着诸多的高危因素,一位患者往往同时存在2~3个,甚至更多相关因素,所以该病的产生原因较为复杂,防治困难。例如,包括具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年龄大于30岁者,多次孕产史者,肥胖者。此次研究中,我们采取的糖筛查方法,具有方便、价廉、痛苦小、敏感度高及快捷等优点,患者普遍能够配合检查,值得在普遍在产前孕产妇中开展。在此次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高龄、肥胖、糖尿病家族史以及孕产次数等因素与妊娠期糖尿病有着密切的关系。此次研究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有45例(2.05%);妊娠期糖耐量减低者55例(2.50%)。

综上所述,此次研究初步解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和高危因素,有助于降低该病的发生率,提高孕产儿和围产儿的生存质量。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应加强对上述因素的重视,同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对于控制疾病发展,减轻患者及家属心理及经济负担,减少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在将来我们仍要善于总结和分析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更好的为广大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周燕,陈良湾,黄平,等.妊娠期糖尿病的早期筛查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47-48.

[2]高恒梅.90例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孕妇妊娠结局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12,11(27):1649-1650.

[3]戴福仁,赵新新.个体化饮食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产妇围生期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12,11(27):1151-1152.

[4]余伏群.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与影响原因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3(2):196-197.

[5]简凤萍,关燕鸣.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和诊断结果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9):43-44.

[6]徐国珍,鲁成林.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及其临床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9):138-139.

上一篇:小剂量PF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中晚期宫颈癌... 下一篇:无张力疝修补术与Bassini法治疗老年人绞窄性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