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92.3

时间:2022-10-12 09:59:12

三季度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92.3

2016年三季度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SMEDI)为92.3,由降转升,比上季度上升0.3点。分行业指数6升2降,分项指数7升1降,下降的面比上季度明显缩小,升降幅度不大的特点继续保持。大部分行业对宏观经济、行业总体运行和企业经营状况的感受较前趋好,融资和效益状况有所改善,特别是8个行业的投资意愿都较前增强。大部分行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和应收账款有所上升,突出的是8个行业的人力成本都有所上升。社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较旺于供应。目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虽然总体平稳趋强,但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低位小幅波动的态势将持续。

2016年三季度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SMEDI)为92.3,由降转升,比上季度上升0.3点。分行业指数6升2降,分项指数7升1降,下降的面比上季度明显缩小,升降幅度不大的特点继续保持。目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虽然总体平稳趋强,但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低位小幅波动的态势将持续。

分行业指数6升2降

工业、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指数分别为91.9、85.5和92.6,由降转升,分别上升0.3、0.3和0.2点;建筑业、房地产业和批发零售业指数分别为96.5、99.4和92.4,继续上升,分别上升0.5、0.5和0.4点;住宿餐饮业指数为75.9,由升转降,下降0.3点;社会服务业指数为95.0,继续下降,下降0.1点。8个分行业指数均位于景气临界值100以下。

工业指数由降转升。反映对宏观经济形势看法的宏观经济感受指数上升0.4点反映企业综合经营状况的综合经营指数上升0.5点;反映市场状况的产品订货量指数上升1.4点,生产总量指数上升1.6点,销售量指数上升1.2点;反映资金状况的流动资金指数上升1.4点,融资指数上升0.7点;固定资产投资指数上升0.5点,科技投入指数上升0.7点;盈亏指数上升0.7点。但是,生产成本上升,指数下降0.5点,员工平均薪酬上升,指数下降0.5点;应收账款上升,指数下降1.5点。

建筑业指数继续上升。企业综合经营指数上升0.6点;反映市场状况的来自国(境)外的工程合同指数上升0.8点,新开工工程量指数上升0.8点,工程结算收入指数上升0.7点;工程结算成本下降,指数上升0.4点;应收账款下降,指数上升0.7点;固定资产投资指数上升0.4点;盈亏指数上升0.7点。但是,反映市场状况的新签订的工程合同指数下降0.8点;员工平均薪酬上升,指数下降0.3点。

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指数由降转升。宏观经济感受指数上升0.4点;企业综合经营指数上升0.5点;反映市场状况的业务收费价格上升0.4点;业务成本下降,指数上升0.6点;流动资金指数上升0.7点,融资指数上升0.7点;固定资产投资指数上升0.5点;盈亏指数上升0.6点。但是,反映市场状况的业务预订指数下降0.6点;应收账款上升,指数下降0.6点。

房地产业指数连续3个季度上升,仍然保持8个分行业指数的最高位。反映企业综合生产经营状况的企业综合经营指数上升0.8点;反映市场状况的新开工面积指数上升0.9点,完成土地开发面积指数上升0.7点,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指数上升0.7点;流动资金指数、融资指数均上升0.2点;固定资产投资指数上升0.4点;盈亏指数上升0.9点。但是,反映市场状况的房屋竣工面积指数下降0.5点;反映成本状况的竞拍土地价格上升,指数下降0.3点,员工平均薪酬上升,指数下降0.7点。

批发零售业指数连续4个季度上升。宏观经济感受指数上升0.3点;企业综合经营指数上升0.6点;反映市场状况的企业出口指数上升0.6点,商品销售指数上升0.8点,商品库存下降,指数上升0.6点;融资指数上升0.7点;固定资产投资指数上升0.5点;盈亏指数上升0.7点。但是,反映成本状况的经营费用上升,指数下降0.5点,商品购进价格上升,指数下降0.5点;流动资金指数下降0.9点,应收账款上升,指数下降0.6点。

社会服务业指数继续下降。企业综合经营指数下降0.5点;反映市场状况的企业业务量指数下降0.7点;企业营业成本上升,指数下降0.6点;应收账款上升,指数下降0.9点;盈亏指数下降0.9点。较好的是,宏观经济感受指数上升0.9点;服务预订量指数上升0.6点,业务收费价格指数上升1.0点;流动资金上升0.9点,融资指数上升0.6点;固定资产投资指数上升0.7点。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在连续三个季度下降后,小幅回升。行业总体运行指数上升0.7点;反映市场状况的营业收入指数上升0.7点,销售价格指数上升0.6点;业务成本下降,指数上升0.2点;流动资金指数上升0.6点,融资指数上升0.4点,应收账款下降,指数上升0.5点;盈亏指数上升0.6点。但是,宏观经济感受指数下降0.6点;员工平均薪酬上升,指数下降0.2点。

住宿餐饮业指数由升转降,处于8个分行业指数的最低位。行业总体运行指数下降0.6点;企业综合经营指数下降0.3点;反映市场状况的企业业务预订指数下降0.6点,企业收费(服务)价格指数下降0.7点;员工平均薪酬上升,指数下降0.6点;应收账款上升,指数下降0.6点;盈亏指数下降0.7点。较好的是,宏观经济感受指数上升0.9点;流动资金指数上升0.6点,融资指数上升1.0点;固定资产投资指数上升0.3点。

总的看,大部分行业对宏观经济、行业总体运行和企业经营状况的感受较前趋好,融资和效益状况有所改善,特别是8个行业的投资意愿都较前增强。大部分行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和应收账款有所上升,突出的是8个行业的人力成本都有所上升。

分项指数7升1降

宏观经济感受指数、综合经营指数、市场指数、资金指数、劳动力指数、投入指数和效益指数为105.7、103.2、89.7、99.1、107.9、91.3和70.5,分别上升0.4、0.2、0.3、0.2、0.2、0.6和0.5点;成本指数为101.4,下降0.4点。宏观经济感受指数、综合经营指数、成本指数和劳动力指数处于景气临界值100以上。

宏观经济感受指数继续上升,其中除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指数与上季度持平外,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社会服务业和和住宿餐饮业指数分别上升0.4、0.5、0.4、0.5、0.3、0.3和0.2点。

综合经营指数连续3个季度上升后下降,本月再次回升,其中除社会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和住宿餐饮业指数分别下降0.5、0.1和0.3点外,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房地产业和批发零售业指数分别上升0.2、0.6、0.5、0.8、和0.6点。

市场指数由降转升,其中除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和住宿餐饮业指数分别下降0.3、0.1和0.5点外,工业、建筑业、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和社会服务业指数分别上升0.3、0.5、0.5、0.6和0.4点。调查显示,47%的企业反映本季度产品产量同比增加或不变,比上季度上升3个百分点;46%的企业反映本季度产品订货量增加或不变,比上季度上升1个百分点;47%的企业反映本季度产品销量增加或不变,比上季度上升2个百分点;57%的企业反映本季度产品平均销售价格同比增加或不变,比上季度上升6个百分点;71%的企业反映产成品库存理想或一般,比上季度上升1个百分点。

成本指数由升转降,其中除建筑业、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指数分别上升0.4、0.6和0.2点外,工业、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社会服务业和住宿餐饮业指数分别下降0.5、0.5、0.5、0.6和0.4点。调查显示,85%的企业反映本季度生产成本同比增加或不变,较上季度上升1个百分点;89%的企业反映本季度员工平均薪酬增加或不变,较上季度上升3个百分点;79%的企业反映本季度主要原材料及能源购进价格上升或不变,较上季度上升3个百分点。

资金指数连续3个季度上升,其中除批发零售业指数下降0.2点外,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和住宿餐饮业指数分别上升0.2、0.5、0.2、0.1、0.2、0.5和0.3点。调查显示,62%的企业反映流动资金比去年充足或一般,较上季度上升8个百分点;46%的企业反映融资情况容易或一般,较上季度上升6个百分点。

投入指数和效益指数由降转升,效益指数一直处于8个分项指数的最低位。投入指数全部回升,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社会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和住宿餐饮业指数分别上升0.6、0.4、0.5、0.4、0.5、0.7、0.9和0.3点。调查显示,78%的企业反映本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加或不变,比上季度提高5个百分点;83%的企业反映本季度科技创新投入同比增加或不变,比上季度提高4个百分点。效益指数中,除社会服务业和住宿餐饮业指数分别下降0.8和0.7点外,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指数分别上升0.7、0.7、0.6、0.9、0.7和0.7点。调查显示,51%的企业反映本季度同比增盈/减亏或盈亏不变,较上季度提高4个百分点。

劳动力指数由降转升,连续多个季度处于8个分项指数的最高位。其中除批发零售业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指数分别下降0.1和0.2点,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房地产业和住宿餐饮业持平外,工业、建筑业和社会服务业指数分别上升0.1、0.3和0.4点。从供需结构方面看,劳动力需求指数为104.1,上升0.8点;其中,普通劳动力、技术工人和大专以上毕业生需求指数分别上升0.9、0.7和0.9点。劳动力供应指数为111.7,下降0.5点;其中,普通劳动力、技术工人和大专以上毕业生供应指数分别下降1、0.4和0.2点。从分行业的供需情况看,除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的需求指数分别下降0.2和0.5点外,工业、建筑业、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社会服务业和住宿餐饮业的需求指数分别上升1.3、0.4、0.7、0.5、0.3和0.2点;供应指数除建筑业、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社会服务业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的供应指数分别上升0.4、0.2、0.5和0.1点外,工业、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的供应指数分别下降1.1、0.5、0.7和0.2点。可以看出,劳动力需求指数总体上升,供应指数总体下降,社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较旺于供应。

本季度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指数分别为95.7、84.9、89.9和79.9,其中,中部地区指数比上季度明显回落,东北地区指数处于最低位。

上一篇:集束化护理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顺铂致胃肠道反... 下一篇:地方政府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的机制措施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