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欠发达地区县级政府职能转变的影响因素探析

时间:2022-04-29 08:00:39

【前言】西部欠发达地区县级政府职能转变的影响因素探析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1.1生产、生活环境恶劣 西部欠发达地区多或为山地丘陵,或为荒漠戈壁,可耕面积少,旱涝保收田面积小,水库、河堤存在病险隐患,抗御干旱等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很低;生活条件差,部分地区的吃水、吃饭问题都很难解决。例如,贵州省某县的国土总面积中,山地、丘陵、盆地分别...

摘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县级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注意“多为”和“少为”的问题,还要注意“如何为”的问题。本文主要从西部欠发达地区县级政府职能转变的影响进行分析,对其他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也会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西部欠发达地区;县级政府;职能

中图分类号:F0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2-041-02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实施,完善西部欠发达地区县级政府职能已迫在眉睫。西部欠发达地区县级政府职能“归位”,必须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找出政府职能缺失的表现,进行原因分析,重新定位县级政府职能,这对于推进农村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再者,西部欠发达地区县级政府职能的完善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关系改革和发展的大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对西部地区完善县级政府职能转变的影响因素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西部欠发达地区县级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职能转变的现实困境

1.1生产、生活环境恶劣

西部欠发达地区多或为山地丘陵,或为荒漠戈壁,可耕面积少,旱涝保收田面积小,水库、河堤存在病险隐患,抗御干旱等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很低;生活条件差,部分地区的吃水、吃饭问题都很难解决。例如,贵州省某县的国土总面积中,山地、丘陵、盆地分别占37.3%、46.7%和16%。

1.2农业生产水平极为落后,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在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许多地方仍然是以小规模的个体农业为主;人力、畜力一直是当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机械化农具远未普及,农民主动吸收、利用现代农业科技的动力明显不足;农业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非常困难;主要农产品的优质率不高,单位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业靠天吃饭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1.3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最低

受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因素的影响,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民的人均收入水平远远低于全国的人均收入线。2008年,全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约3313美元,西部地区只有2296.4美元。

1.4农业产业化程度偏低

农业产业化程度低,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商品化、社会化、专业化程度低等几方面。以该县为例,除了烤烟、油菜籽以及部分家畜家禽、蔬菜、水果产品成为商品外,绝大部分农产品是自给性生产。

1.5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相对较低

因经济发展的落后导致欠发达地区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长期滞后,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文盲半文盲大量存在。据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统计,西部地区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口数,占在业人口的比重高达39.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个百分点。

1.6传统习俗影响

西部欠发达地区多为少数民族聚居或者是相对比例较高的地区,鉴于语言、习俗等各个方面的差异,开化程度不够,宗族的作用往往很大,传统的习俗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还有着很重大的影响。

1.7思想观念陈旧

欠发达地区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同过去比,有不同程度的解放,但同发达地区相比,仍较保守落后。许多人还没有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圈子里跳出来,缺乏驾驭市场经济的意识和能力。就新农村建设而言,在不同层次上普遍存在三种模糊认识:一些领导干部思想简单化,喜欢“一个模式”、“齐步走”;部分基层干部有的漠不关心,有的存在浮躁心理;许多群众期望值过高,“等、靠、要”思想较严重。思想观念的陈旧落后,必然会影响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2西部欠发达地区县级政府职能转变的行政因素

2.1观念障碍

西部地区传统观念的积淀较深。西部地区商品经济起步晚,市场发育程度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仍在起作用,封闭状态仍未被冲破。西部一些地区的经济长期接受国家的补贴,早已习惯了那种固定的低水平生活,养成了一种依赖心理,惰性习惯,不思进取,即使能获得更大的利益,也不愿冒一点风险。这种心理长年累月就形成了一种顽固的因循守旧的文化氛围,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很难有突破性进展,因此对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形成了较大的障碍。

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的强政府思想仍有很大的惯性。新公共管理的思想要求政府要有服务理念,要以公众为顾客,以公众的合理期望和需求为公共行政的基本出发点,并以公众满意度作为调整和改善工作的标尺。但是,在当前的改革过程中,由于历史及文化的惯性管制型政府所固有的“官本位”管理理念仍然存在,政府习惯于对企业发号施令运用行政审批制度来对企业进行管理这种旧有的行政主导观念以及其引导的政府行为,严重束缚企业的自由发展,限制市场经济的发展,成为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障碍。

2.2政府管理能力

除了利益因素外,政府自身能力也是影响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因素。目前,决定政府能力的公务员却明显不适应我国西部县级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表现在:

2.2.1公务员整体素质偏低。西部公务员――尤其西部多民族省区公务员整体文化素质较低,服务意识和依法行政的观念淡薄。少数政府部门及其公务员热衷于行政审批,借用手中的行政权力吃、拿、卡、要的现象仍未杜绝。

2.2.2价值取向有失偏颇,“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目无法纪、以权压法的现象在基层尤为突出;

2.2.3没有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首先公务员的评价机制不科学,公务员晋级升职主要取决个人的背景、资历及领导的评价,没有形成与工作实绩相统一的晋级、降级的科学管理机制。其次,公务员的选任机制没有发挥出竞争的动力和压力。由于公务员队伍已人满为患,不可能有很多的职位拿出竞聘,即使拿出少数公开招考,也因其比重太小,对改变整个公务员队伍结构没多大实际效应,导致机关人满为患,“官”多“兵”少,后勤人员多、业务人员多、庸人多能人少的局面长期得不到改变。

2.3政府职能权责划分障碍

主要表现在政府和企业的职权关系上。西部很多企业尚未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政府经济”或“长官经济”的特征还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所有制结构调整缓慢,国有经济比重很大,民营经济发展滞后,所有制结构的所谓“高级化”与生产力水平的“低级化”形成了严重错位;产权改革不到位,政企不分,角色和功能缺乏分化;政府主导型经济占统治地位,企业跟着政府转,其重大决策(人事、投资、价格、分配等等)仍是政府说了算,政府仍然对企业领导班子的组成起决定性作用,直接指派企业管理者,并通过控制企业领导等办法实施对企业的多方面管理,企业仍然是政府的附属物。政府提供信息,引导企业的力度不够,造成决策失误增多,资源浪费严重;协调职能不完善,一方面投资权责划分不科学、不明确、投资行为错乱,另一方面投资结构不合理,缓解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的“瓶颈”效果不明显。如此这般,政府对企业的管理和服务便仍然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成为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的最大障碍。其直接后果就是既限制了国有企业的自,又扼制了城乡居民发展民营企业的积极性,使整个国民经济缺乏主动性与活力。另外,中央和地方的职责权限分配关系也成为阻碍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因素。

3西部欠发达地区县级政府合理转移职能的职能配置策略

西部欠发达地区政府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追赶战略,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就必须要抓住主要矛盾,合理配置政府资源和职能,发挥社会各主体的治理作用,向他们转移部分职能,从而集中精力履行政府职能,提升政府能力。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向转移职能:

第一,部分职能向市场转移。依据市场应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本质要求,县级政府就是要将以往通过指令性计划等措施配置人、财、物等职能转移给市场。当然,市场也会发生失灵的现象,因此,县级政府在向市场转移职能的同时,保留其对市场的适度干预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部分职能向企业转移。近年改革实践表明,实行政企分开、消除政企职能错位,不仅使县属国有、集体小企业走向市场,而且是县级政府实现其行政管理目标的需要。县级政府部分职能向企业转移,就是要求县级政府减少对县域内的国有、集体小企业的不适当的行政干预,归还企业人财物、产供销、内外贸等方面的管理职能,增强国有、集体小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

第三,部分职能向社会转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类社会事务不断增加,公民社会力量的不断强大,社会中介组织的兴起,这就要求县级政府职能行使方式从直接管理适度转为间接管理,将其原有的部分职能交由社会中介组织承办。社会中介组织能维护公平竞争秩序,降低市场交易费用,保护市场主体权益,能促进市场体系的形成;同时,通过行业规章实现行业自律,发挥其行业的作用。

第四,部分职能向乡镇政府转移。县级政府部分职能向乡镇政府转移,就是指县级政府设在乡镇的机构要放权、还权于乡镇政府,解决长期存在的“条块”分割和职能交叉的问题。由于条条管理部门的存在,使乡镇政府在行使本行政区域内政治、经济、社会等事务的管理职能受到了限制,妨碍了政府治理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文良等.中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报告[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2]周金堂.“五个统筹”与县级政府职能转变[J].农业考古.2006

[3]谭兴中.西部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初探[J].重庆社会科学.2004

上一篇:浅谈服装领部设计 下一篇:浅析企业管理中的人本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