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社会排斥的形成机制、归因方式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时间:2022-04-29 02:48:54

试述社会排斥的形成机制、归因方式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摘要:近年来,社会排斥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并不是所有的排斥或拒绝都是公平的,这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人们的心理健康,而受排斥者往往会追寻被排斥的原因,从而对社会排斥有不同的归因方式。本文论述了社会排斥形成机制归因方式影响因素,并探讨了社会排斥归因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社会排斥;归因方式;心理健康

很多研究者对社会排斥造成的认知、情绪、行为及生理上的负性影响进行了研究,如社会排斥降低了认知速度与精度、增强了个体的自杀意图以及提高了生理上的痛苦等。而每个人在人生不同阶段都可能会面对各种排斥,如儿童在游戏活动中被拒绝、职员被老板开除或者老人经常被儿女忽视等,这些现象都对人们的心理与行为产生了负面影响。但并不是所有的排斥都是公平的,受排斥者也会攻击无辜者,这成为了不可忽视的社会隐患,威胁了人类的生存与价值,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一、社会排斥归因的机制理论

对于社会排斥归因的研究,有学者提出了心理适应机制理论[1],他们从进化的角度对社会排斥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使用诸如跨文化、原始狩猎、医疗以及生理上的证据进行支持,其中生存与繁衍问题应是这种适应机制首要解决的问题,对不合群的人进行放逐能够促进个体遵循这种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而随着人类检测系统的进化,个体可以准确地检测并及时避免被排斥。那么,个体对社会排斥检测的过程就需要依据一些相关线索,即使是一个虚拟动画同伴的目光回避,也足以引起个体的排斥感。而这种细微的社会排斥线索在实地调研中也得到了证实,研究以路上行人为对象,其中被注视但回避眼神接触的行人会感受到更强烈的排斥感[2]。所以,随着人类的进化,人们对有关社会排斥的信息也会更敏感,即使很细微的线索也会引起人们强烈的排斥感,且对于不确定的社会信息线索,人们往往会根据自己的主观经验来判断,这种行为最易形成错误认知或者认知偏差,如受到社会排斥的人经常会进行无差别的攻击,即无辜者也受到了伤害。所以,个体受到社会排斥后,正确的归因认知也会对个体的行为产生影响。

二、社会排斥的归因方式

社会排斥归因有内外归因之分,其中外部排斥是将排斥归因于与自己无关或者自己无法控制的外部因素;而内部排斥则归因于被排斥者的特质,包括外貌、智力、行为与人格特质等。而国内对社会排斥归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同伴拒绝的探讨,有研究则认为被拒绝的个体倾向于从主观角度解释排斥,而受欢迎的个体则倾向于从客观角度解释。[3]

一些受排斥者常认为受排斥或受接纳是由个体无法控制的外部环境或他人的行为决定的,如运气、周围环境与他人意图等。如,特定团体活动的限制使得某些团体活动中明确邀请一些人参加,而故意拒绝另一些人参加。所以,不论团体是有意拒绝某些人的参与还是无意忽视他们,最终决定权还是在于邀请者的意图。而周林刚提出的自我责任观点认为个体之所以受到排斥主要是由于缺乏能力、自身形象不佳或带有某些不受他人欢迎的人格特征而缺少人际吸引力,从而不被团体所接纳[4]。而个体被团体接纳也需要符合一定的资格,如需要提供一些表明他们能力的证书或者通过诸如欺侮他人来展现自身能力的启蒙仪式,如果个体不符合团体要求或条件就会被排除在外。所以,那些经常受到社会排斥的人大多是那些自私的、不可靠的、不尊重他人的或是违反道德规范与法律的人,个体必须有效地改变自己的行为以符合外在的社会规范才能更容易被他人或团体所接受。

排斥现象不仅仅是成人间的互动,儿童也有相似的行为,Fanger的研究[5]从排斥者的角度出发总结了排斥他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7点:(1)防御排斥。当儿童受到了同伴言语或生理上的攻击后,往往会直接排斥他人,而这种行为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2)控制游戏。为了在游戏中掌握主导权;(3)建立联盟。儿童认同一部分人并与其达成联盟,缔结友谊;(4)护卫友谊。儿童早期的友谊更多在游戏中体现,他们的团体意识是排斥他人的主要原因;(5)维持团体内的秩序。通过排斥或制裁不合作的个体使团体更团结;(6)避免冲突。为了潜在的冲突而排斥他人,避免未来自身受到排斥的伤害;(7)意图伤害。排斥可以看成是攻击的一种方式。所以,儿童排斥他人既有周围文化氛围的影响;也受到自身的影响;也有社会原因的影响;还因为被排斥者行为的影响,如被排斥者的诱导行为等。因此,社会排斥的形成并不是由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个因素整合起来的作用。

三、社会排斥归因的影响因素

对于社会排斥原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外群体、人格特质与模糊情境线索方面,而个体往往会将社会排斥归因于种族歧视或性别歧视等。所以,以下将会简单介绍社会排斥归因方式的影响因素。

(1)内外群体对社会排斥归因的影响

一些学者以内外群体为研究对象对社会排斥归因进行了相关研究。Mendes等人的研究[6]认为被外群体成员排斥有几种不同的解释,包括被排斥者认为自身受到外群体的歧视或偏见,如种族歧视、种族偏见;而受到内群体成员排斥的被试则更可能进行自我归因,如自责。除此之外,也有学者从排斥者的角度进行了生理方面的研究,Masten等人的研究在被试进行三人网络投球游戏中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7],即探索了正在经受社会排斥的被试的认知与情绪神经活动。结果显示,为了应对白人被试的社会排斥,黑人被试的与社会疼痛相关的神经活动更强烈而与情绪调节有关的神经活动则有所降低。所以,将社会排斥归因于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时,如种族歧视,个体会降低受排斥后的社会痛苦反应,并且能够更快地调节情绪,减少痛苦。

(2)人格特质对社会排斥归因的影响

当个体受到团体的排斥时,并不是团体中每个人都会排斥他人,这就体现出了个体差异在排斥情境中的不同反应。而基于人格特质的社会排斥根源于对恃强凌弱的同伴关系的研究,其中儿童社会技能的缺乏往往是受到排斥的主要原因。已有研究证明了儿童与青少年对社会排斥的归因,相对于将社会排斥归因于种族歧视,他们更赞成将社会排斥归因于人格特质,如攻击性人格、害羞人格等。如,韩国与美国10到13岁儿童和青少年的研究[8],与以12岁和15岁的瑞士和非瑞士青少年为被试进行的实验研究[9]。攻击性的人格特质会提高其攻击行为,其原因是非攻击性儿童多将别人的行为归因为善意的,且具有攻击性的儿童更容易把别人的行为动机解释为敌意性的,这更提高了个体的攻击动机[10]。所以,人格特质对个体的社会适应、人际关系等有较大的影响。

(3)模糊的情境线索对社会排斥归因的影响

由于社会排斥的许多实验研究大都是为了检测明确的社会排斥的影响,个体可以明确感受到强烈的排斥感,但一些研究却没有提供明确的排斥线索,而是对其采用了模糊操作,这使得个体更易将社会排斥主观地归因为外部因素。其中使用移动电话来操作排斥情境[11],使被试相信自己通过短信与另外两被试(虚拟同伴)进行互动,其中排斥情境中的被试不会收到其他两个被试的信息回复,而在接纳情境中被试则会收到回复信息。结果发现排斥情境中的被试很容易将无信息回复归因于技术故障,因为他们既看不到两个同伴是否进行回复操作,也没有方法确认自己的信息是否已被传达。所以,模糊的线索往往会造成错误的认知,而错误的认知是导致错误归因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研究意义

一般来说经常受到社会排斥或拒绝的人大多是那些不可靠的、自私的、违反道德规范与法律的人,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排斥都是公平的,有时人们会无辜受到他人或其他团体的排斥,因此,受到排斥的人往往更可能寻求被排斥的原因。而受到社会排斥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种是外部原因,如不同环境的诱导、他人有意的行为等,另一种则是内部原因,如受排斥者的不良行为等。社会排斥又经常与攻击行为联系到一起,人们普遍认为个体遭遇社会排斥更容易表现出行为,人们经常对排斥他们的人或团体表现出攻击,甚至对无辜的人也会有攻击。一些校园枪击事件的研究表明了受到社会排斥是导致暴力性攻击行为的首要原因,因为人们将社会排斥归因为他人的敌意,激活了自身的敌意认知,从而产生攻击倾向,所以,如何减少校园暴力事件、形成和谐稳定的校园氛围是更多学校与父母关注的事情。那么,父母、教师应培养儿童、青少年正确的认知态度与归因方式,帮助他们合理调节情绪,降低攻击。

由于社会中有不同的群体、阶层,特别是对于弱势群体、特殊群体等来说,当他们在受教育、找工作方面受到排斥时,他们容易形成自我意识混乱、人格发展障碍、适应困难、人际关系障碍等,甚至导致行为等问题,所以,对这些心理健康问题的调适离不开正确的归因方式。只有对社会排斥等负性事件具有理性的、正确的认识,掌握合适的调节方法,才能形成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作者单位: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Wesselmann,E.D.,Nairne,J.S.,&Williams,K.D.(2012).An evolutionary social psychological approach to studying the effects of ostracism.Journal of Social,Evolutionary,and Cultural Psychology,6(3),309-328.

[2]Wesselmann,E.D.,Cardoso,F.,Slater,S.,& Williams,K.D.(2012).“To be looked at as though air”:Civil attention matters.Psychological Science,23,166-168.

[3]赵红梅,苏彦捷.(2006).同伴接纳与青少年对同伴拒绝的解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347-349.

[4]周林刚.论社会排斥[J].社会,2004(3):58-60.

[5]Fanger S.M.(2012).Understanding the Excluder:Why Young Children Exclude Their Peers.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Press.

[6]Mendes W B,Major B,McCoy S,et al.(2008).How attributional ambiguity shapes physiological and emotional responses to social rejection and acceptanc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94(2):278-291.

[7]Masten,C.L.,Telzer,E.H.& Eisenberger,N.I.(2011).An fMRI Investigation of Attributing Negative Social Treatment to Racial Discrimination.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23(5),1042-1051.

[8]Park,Y.,& Killen,M.(2010).When is peer rejection justifiable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across two cultures.Cognitive Development,25(3),290-301.

[9]Malti,T.,Killen,M.,& Gasser,L.(2012).Social judgments and emotion attributions about exclusion in Switzerland.Child Development,83,697-711.

[10]Dodge,K.A.and Frame,C.L.(1983)Social cognitive biases and deficits in aggressive boys.Child Development,53:620-635.

[11]Smith,A.,& Williams,K.D.(2004).R U There Effects of ostracism by cell phone messages.Group Dynamics:Theory,Research,and Practice,8,291-301.

上一篇:大数据时代“数据绑架”的伦理思考 下一篇:关于儿童医院人文设计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