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教育理念的差异化

时间:2022-04-29 12:29:44

中美两国教育理念的差异化

【摘 要】当今世界格局之中,中美两国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国家,在教育领域也都有着各自的成果,但是总体来说中国离实现教育强国的目标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虽然说中美两国的教育理念在某些层面有存在相似性的内容,但是综合两国的社会制度以及经济状况来看,中美两国教育理念之中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的本质应该是两国社会性质的不同而映射到教育领域中的特殊性,对这类差异性进行探究,对发展国内的教育事业,完善教育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美两国;教育理念;差异化

中美两国教育理念的差异主要存在于教育观念以及教学模式与方法这两个方面,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与两国的教育传统以及对于基础教育理解上的不同有很大的关系。当前为了提高国内教育行业人才培养素质的教育改革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而改革的参考就是两国之间在教育理念中表现出的差异,这种差异正是对国内教育制度进行创新的源泉。下文根据笔者的经验对中美两国教育理念的差异化进行了总结。

一、中美两国教育理念的对比

(一)美国的教育理念

美国独有的教育理念是促进其形成当今教育格局的重要原因,具体来说美国的教育理念主要有以下内容。首先美国的教育追求的是教育机会的均等以及教育公平,这是美国的开国者留下的民主、自由、公平、平等等思想的最真实写照。就像为了消除对于黑人的歧视一样,其实美国政府想了很多办法来推进教育的公平,像如老布什以及后来的克林顿总统,他们对美国的教育质量都非常关心。在他们的任期内,对于美国教育的改革出台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方案,这些的着眼点是要实现教育的总体改进。再者纵观美国历史的各个时期,为了保障教育公平他们出台了各种形形的法律,虽然这些法律在今天看来可能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状况之下这些法律为促进美国教育公平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其次美国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合格的公民,而人文精神是其教育之魂。在美国教育从业者的理解中,人文精神是一种宽容、自由、合作的精神,在这种精神之中包含着对他人的尊重,也包含着对善恶、美丑的判断。最终要的一点,在美国人的理解中,质疑是创造的起点,同样也是教育的根基。经过传承,这种观点已经被大多数美国人所接受,所以说在美国的孩童刚刚进入学校之后,老师就会在这方面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让他们能够形成独立思考以及判断问题的能力。这在美国的社会中营造出了一种不断自我否定,推陈出新的氛围,进而也同样使得美国的科技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敢于质疑与创造性的培养,是国内当前的教育改革需要借鉴的内容。

(二)中国的教育理念

其实中国的教育理念应该分为古代与现代两部分来讨论。尊师重教在我国现代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被众多的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在古代更是如此,汉朝时期统治者就已经开始重视教育,他们兴办太学,目的是为巩固封建统治,能够为中央集权化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在《贾谊・大政》中有这样一句话“教者,政之本也”,意思就是教育才是政治统治的根本所在。不仅如此孟子对于教育的评价更是与天子并提,荀子认为“君师者,治之本也”,因此后世才有了程门立雪等尊师重教的历史佳话。

中国当下的教育除了向学生们传授了基础的理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们做人的道理,例如在知识中会涉及到人与人或是人与社会之间真实存在的问题,让人们能够思考其中的关系。这一点是对古代教育思想的丰富和完善,尤其是随着与其他国家交流的不断加深,我们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理念,教育也开始向权威性和功利性的方向倾斜。所谓的权威性是学生要服从于老师的要求,这一点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体现。但是从现在来看这并不适合当下教育的发展,权威性使得学生们丧失了发言权,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行和发展。功利性是指的从当前的现象中获取到知识或者价值的教育理念,古代是因为受等级差异的影响,而现在主要体现城市和农村教育的差别。在这一理念的驱使下使得两者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如果不加以改进,只会让我国教育停滞不前。

二、中美两国教育差异对国内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学校要培养起学生的自我效能

我们可以简单把学生的自我效能理解为学生自身的发展以及自我价值的体现。相比较于美国的学校,国内的学校在班级组建,教学氛围、学生互动以及对学生的优差评定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这样就会导致工作落实不到位,很可能会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以及自我价值观的形成,所以说今后各级学校应该重视起这部分的工作,要拓展现有的渠道,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可以通过借助一些困境以及逆境的训练,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能够树立起一个强大的内心。最后要在学生中间形成一种积极的竞争氛围,通过学习目标的树立来鼓励学生们学习的自觉性,这种方式也能够帮助他们探寻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二)学校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提高教学的实践性与应用性

学校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教育活动之中,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美国的学校就是因为做到了这一点,他们的教学才能够突出实践性与应用性。今后国内的学校之中,要改变过去那种单纯由老师来教学生的上课方式,用具体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究,充分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当然还应该在教学中加入实践以及应用性的内容,对教学实践环节进行强化。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性与独立性,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以及自我学习能力,如果学生能够不再一味的迷信老师的答案,这就代表我们这部分工作已经获得了阶段性的成功。

三、结语

中美两国教育理念之间的差异化是由来已久的,虽然说一个国家的教育与其社会制度以及经济发展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其中很多内容对于当前国内的教育改革都能够带来一定思考。值此国内教育大幅度改革的契机,对两国间教育理念的差异化进行探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上文根据笔者的经验对中美两国教育理念的差异化进行了总结,并且对国内教育改革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参考文献:

[1]马毅飞.中美国际教育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2]张晓琳.中美两国小学校长角色的个案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上一篇:针对计算机课程的基础知识的实践分析 下一篇:你的成长之路―由你不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