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激学,打造小学语文魅力课堂

时间:2022-10-18 06:34:32

以情激学,打造小学语文魅力课堂

【摘 要】情感教育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积极的态度来教育和激励学生,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情感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学只有和情感教学结合起来,才是一个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分析了情感教育的意义及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应重视情感教育,因为情感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小学生情感有很大的作用。所以,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将情感教育贯穿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这不仅使语文的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多样化的情感教育,使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一、小学语文实施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从我们当前的语文教学现状来看,一些老师还扮演着演讲者的角色,热衷于满堂灌、把学生当作装知识的容器,以分数论英雄;还有一些老师整天抱怨学生对语文如何不感兴趣,他们恨铁不成钢,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成了学习的奴隶,语文学习也成了一件头疼的事情。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是教师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教育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以积极的情感去教育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从中得出积极的肯定的反应,从而达到教育目的的教育,是人格教育的核心。学习情感是学生学习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杠杆作用,对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引动、定向、激励和强化作用,影响着学生素质发展的速率和教学效果。

(二)小学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的关系

前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变得高度有效”。语文课程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有效的情感教育必须与语文教学本身相结合。情感教育和语文教学关系密切,对语文教学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语文教学活动中,注重情感教育,积极调动情感教育的激发功能,能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产生对语文的浓厚情趣,从而调动学习的主体能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关心,对教学的责任感,都会感染学生,使学生增强克服学习困难的信心,不断提高成绩,反之,如果教师不注重情感教育,只是一味的严厉要求,不关心学生的思想变化,教学过程变成了师生间心理隔阂与对立,结果是学生被动消极甚至可能出现拒绝接受教育的现象,教学心理学的研究也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低年级的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往往带有情感性,他们不会以理智支配情感,而是以情感支配理智。他们往往不会因为某一学科重要而去学它,却会因为喜欢某一学科的老师而专注于这一学科的学习。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情感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关系,注重情感教育,以饱满的热情去对待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使他们健康发展。

二、情感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师要选择课文中的重点语句进行深入剖析

语言的魅力是无限的。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除了要对整篇文章进行讲解以外,还要注意加强对重点语句的剖析。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这些语句进行背诵,帮助学生发挥想象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感受语言魅力,对于学生的情感教育有极人帮助,能够为学生以后更深入地学习语文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重视重点语句,体会这些句子的特别之处,并加深对这些内容的理解感悟,对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有很人帮助。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于段,制造优美意境,与文章内容相结合,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体会文章作者要流露的情感。

(二)教师可以借用示范性朗读使学生体会文章意境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一般是通过学生朗读,然后为学生指出缺点和不足之处来进行教学的,由于学生认知能力的限制,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学生对于文章的体会并不深刻,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并不明显。其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亲身示范的形式,站在文章作者的角度,用充满深情的语调为学生朗读课文,使学生感受文章意境,体会作者所要表露出来的情感。例如,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朗诵某一段文章时,可以文章作者的语气,对文章内容进行深情朗读,并鼓励学生进行真情模仿,体验意境,有利于学生准确体会到作者的心情,从作者的角度引发对文章的思考,使学生对文章要表达情感的理解正确而又深刻。

(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根据文章内容创造教学情境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情境教学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使用多种教学方式,积极为学生营造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使情感教学的实施更加顺利。同时教师在制造教学情境时要保证所制造的教学情境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效帮助学生体会文章作者要表达的感情。教师还要充分注意利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自山选择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然后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排练表演,在表演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体会文章意境。这样,无论是学生中的表演者,还是观众,都可以身临其境,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作者情感都有极人帮助。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关注情感教育,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让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受到情感的熏陶。新课改将小学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在朗读、情境创设、解读课文、促发想象等环节上做足情感教育的文章,使情感教育之花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花香,让学生纯洁的心灵得到情感之美的熏陶,让学生的成长在正能量的滋养下更加健康与幸福。

作者简介:唐昌盛(1967-),男(汉族),湖南衡阳,大学本科,一级教师,主要在r村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李发.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情感教育[j].成功教育.2013,(3).

[2]黄凤珍.情感化春雨润物细无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初探[J].作文教学研究,2013,(4).

上一篇:计划节约用水办公室内部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 下一篇:轧制取向硅钢片的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