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普罗米修斯》中理性与情感的交融

时间:2022-04-28 07:00:48

电影《普罗米修斯》中理性与情感的交融

[摘要]科幻电影也是电影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情节和制作所涉及的高科技含量是一把双刃剑,往往让人拍案称奇的同时其真实性、情感性方面也饱受质疑,不容易被所有人群认可。《普罗米修斯》这部电影从构思或电影结构上以及艺术效果上都力求将理性情感完美结合,让观众在惊叹各种震撼视听效果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电影带给大家的情感世界,引发观众的深刻思考。

[关键词]理性; 情感; 交融

谈到科幻电影,人们总是以漫无边际的幻想,不切实际的虚幻来形容它。因此,科幻电影并非老少皆宜的题材,热衷于此类电影的往往是一些年轻的男性,此类人群性格富于冒险精神,好奇心较重,喜欢寻求感官的刺激。《普罗米修斯》这部电影剧情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很好把握住了这对理性与情感的平衡点,让整个剧情紧紧吸引住了观众的心,从而又一次缔造了一个史诗般的场景,成为一部近年来不可多见的优秀科幻电影。

一、回归现实使幻想更具有真实感和可信度

新的世纪生活的人类,生活并没有因为科技的进步而脱离困惑,反而因为许多的现实问题而变得纠结不堪。人们讨厌虚无缥缈、不堪一击的梦幻,所以不切实际的科幻题材电影并没有完全赢得观众,常备冠以骗人的伎俩而并不被人们接受。而在《普罗米修斯》这部电影中,并没有完全脱离现实,漫无边际的幻想,反倒关注现代科学研究变革的前沿方向,让影片显得更加真实可信。

(一)对空间技术的依托

这部影片依托现实社会人类在空间技术方面的成就,衍生出高科技的虚拟场面,令人叹为观止。影片中首先借用了美国宇航局向外太空发射旅行者号飞行器的历史事件,并用全息技术呈现了飞行器所携带的地球上的事物,希望有一天能让外星生命看到地球的景象。星际飞船用普罗米修斯这一为人类带来光明的泰坦族神灵的名字命名,透着人类对于这艘飞船所寄托的希望和憧憬。

(二)对生物及医学技术的依托

电影还对一些先进的生物技术和医学科技进行了大胆的演绎,也让观众大开眼界。让人惊叹的莫过于那张没有医生的带有玻璃罩的全自动手术台,影片女主角孕育怪胎,利用这台机器通过电脑程控完成了从检验诊断到手术自动完成的无人剖腹产手术。同时,影片当中还提到了DNA生物技术,通过对外星人细胞DNA的提取并与之比对,最终得出了外星肌肉人是地球人祖先的推断,将外星之旅讲得顺理成章。仔细回味这些情节,很多技术其实早已经产生,并非漫天空谈。

(三)全息技术上演重头戏

此外,最令人称道的是影片大量呈现的数字化虚拟成像技术的运用,利用干涉及衍射原理进行三维成像,为我们展现了全息投影技术先进的用途和广阔的前景。电影里展现了利用袖珍探测器探山洞的情境,并直接将信号传输给飞船,再进行三维全息成像,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数字虚拟的山洞影像。

二、被妖巫化的科学探险,赋予神秘浪漫色彩

科幻电影只有理性的现实主义的编排或可增加真实感及可信度,但不会出现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艺术作品,因此,斯科特将神话、巫术、宗教等一系列神秘不可知的力量赋予了人类的太空科学探索,成就了这部科幻巨著。在斯科特的科幻世界里,神学和科学从一对矛盾体转变为互相依存的共同体。

(一)对于古老话题的重提

这部电影开始之初就把主题定位在“人类起源”这一从人类诞生之日便困惑已久的根本问题上,展开颠覆性的猜想,抑或是一种解构主义的拼接,将人类的诞生与外星生物联系在一起。这一拼接颠覆了达尔文数个世纪关于人类起源问题的定论,并成功从开场之初就抓住了观众的好奇心。为了自圆其说,摘掉荒诞不稽的帽子,斯科特将地球各古老文明对于宇宙天体描绘的洞穴壁画作为佐证,以加强这一猜想的联系性和可信度,同时渲染一种古老神秘未知的气氛。这种颠覆正是圣教徒们所愿意看到的,开场外星人头戴黑帽,形象就已经类似于中世纪教徒了,可见斯科特的思维在科学和神学之间游走。情节的曲折及画面的震撼逐渐引导人们的思维,甚至让人们忘了自己的真正起源。

(二)被妖巫化的外星科技

以往科幻题材影片中外星人都是拥有超前科技而且异常强大,诸如《变形金刚》或《洛杉矶之战》那些影片描述的一样。面对外星科技超强的科技,地球人就如同古老的印第安部落一样愚昧落后。而本片却将外星科技赋予妖巫色彩,而变得神秘莫测。如外星飞船形状犹如指环或项圈一般象征着一种神秘而古老的标志或徽章,外星人的基地也并非看似科技含量极强的飞船舱体,而是幽暗的山洞,还有外星人的飞船的操作系统并非复杂的数不过来的操作按键,而是用手感应的一个个卵形的物体,在操作完成之后便出现了全息的星系图。

三、影片情节结构中理性与情感的互相融合

(一)严整的叙事过程,充满逻辑性

1.完整的故事情节

这部外星探险电影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剧作交代了整个故事的起因、过程、高潮和结尾,以意志冲突推动情节层层展开,一步一步往前递进手法使得各种矛盾尖锐化甚至是极端化,让观众承受着惊险的感官刺激和虐心的好奇,直至影片的结束。整个情节呈现线性的延伸,完整而合理。各段落之间环环相扣,逐步推进,同时各部分又相对完整自成体系,呈现多个的矛盾激化之处,形成希勒所说的一系列的“小型霹雳”,紧张激烈并曲折有致地将整个大矛盾推向高潮。

2.严整的段落布局

本片的情节采用理性的推理递进式架构,紧张曲折但却并不显荒诞,段落之间关系显得非常合乎逻辑,形成相互依存的整体,失去任何一个片段,故事情节都难于再进行下去。从整个电影全局来说,为什么人类会耗尽心机甚至不惜性命也要到达外星球寻根溯源,故事的开局便交代原因,那就是人类本身的欲望。导致科学家外星探险的其中最直接的因素就是他们的雇主皮特·韦兰为了延续个人的生命不惜牺牲他人而组织的太空冒险。不仅全局因果呼应,每个小的部分也互为因果,环环相套,而且情节发展前面的段落往往是后面段落的结果,逐步往后才找到了问题的原因。比如人类在苏格兰山洞看到了奇异的人形壁画,然后到了外星球去寻找生命,提取外星人的DNA样本与人类进行比对时才发现原来壁画中描绘的外星人是人类的创造者。然后外星祖先要毁灭人类,女科学家带着疑问又进行了新的探险,情节安排如此紧密,一气呵成。特别是异形寻找寄主逐渐衍变诞生的过程描写得更是非常严密,惟妙惟肖。这个情节附着在电影的主线中进行演化,一步步引导观众心理迈向那个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这不仅是导演斯科特将异形这一形象的诞生在这部电影中做了严密的交代,甚至将其统一在他的《异形》电影系列中,使《异形》系列不停延续,更加深入人心。

3.顺时性的叙事进程

影片按照严格的时空顺序,安排和组织故事情节。开篇就出现了一个类似于长篇小说中楔子的片段,人类的创造者拿起一杯黑色物质一饮而尽,然后毁灭于江河中。起初看似非常难于理解,但看过整个片子后会明白此处在影片中所要表现的真正意图,整部影片都是围绕这个片段而展开。而后就出现了地球人对外星祖先的探访,发现外星人要毁灭地球时,与外星飞船同归于尽。整部电影故事情节紧凑,较少使用插叙及闪回,极大保证了影片的连贯性。

(二)情节加强情感控制

1.由意志冲突引申的社会冲突

剧情的矛盾正如布伦退尔所强调的戏剧中的意志冲突,即人的意志与神秘力量和自然力量之间的冲突。同时,本剧所表现出的意志冲突也映射了人类社会本身各种不可避免的复杂矛盾,片中万劫不复的灾难性后果无形中引发观众内心对现实社会的联想,自觉不自觉地思考现实事物本真面貌及深层内涵。这其中最大的矛盾莫过于人类的生死,科技即使到今天如此发达,疾病及衰老还有很多未知都是不可征服的,在本片中针对这一主题引发了人类的太空探索,寄希望于浩渺的宇宙。女主角肖博士承载了这一希望,在闪回中,机器人大卫解读了肖的内心深处,生死在人小的时候便是萦绕在脑海里无法拭去的疑惑。在一连串的冲突中,矛盾不断被激化,让人们惊骇、绝望,而探索不愿停息的脚步,又给予黑暗中的灵魂一丝希望。所以才出现结局中的那一幕,屡遭磨难的女主角没有选择回家,而是继续向深层挖掘矛盾的缘由,某种程度上又变成为人类本性的必然归宿。

2.情节的流动中的阻抑

情节如同一部宏大的交响史诗,在递进的流动中设置了众多矛盾冲突形成阻抑,继而导演都设计其走向惨烈的激化,以呈现灾难性的后果,让观众看了触目惊心,以期待解决的办法和最终的出路。这其中女主角肖成为观众思绪的引导者和希望的寄托者,她的生存及安危便牵动着每一个观众的心。

3.气氛的渲染及场面的真实感引人入胜

生死轮回这一永恒主题的出现,加上妖巫化的细节设置,让观众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开篇情节设置使整部影片就笼罩着死亡气息,让观影者如临大敌,之后便是所有参与者的死亡过程,灾难性的场面让人窒息。整部电影再运用高科技的制作技术,让画面真实感倍增,表现细腻,像观众自己参与其中一样。

(三)对观众心理的引导

1.发挥观影者的主观能动性

影片情节中多处出现了人物动机不易被解读的情况,只有通过发挥观众的主观能动性去联系去思考,才能找到与行进主线的关联。比如影片开端人类创造者为何自尽,似乎与整部影片关系不大,但感觉又是精心设计了的情节,只有通过认真思考之后才会发现其中的因果关系。又如开头片中老者全息影像的出现让人们相信这是场伟大的科学探险,当人们逐渐淡忘老者直到片中高潮时其重新现身,人们忆起开头情景及话语,才恍然大悟这是为了达到个人私欲而进行的死亡之旅。

2.诡异化处理及悬念的设置,引发好奇心

影片在很多场景和细节上都进行了诡异化的处理,甚至某些地方还带有惊悚的气氛。这些都让观众心里承受着一定的压迫感,希望能快点找到答案。同时,很多地方设置悬念,如结尾女主角问大卫:“为何人类的创造者会毁灭人类?”此处抛出的疑问让探险没有结果,悬而未决,这种“留白”的结局更能引发观众深思。

3.对灾难创作态度的漠然,引发观众对现实的思考与感叹

灾难性的后果都源于人类的欲望,影片在创作上以淡漠的态度诉说着人类外星探险所经历的种种磨难,引发观众的共鸣。这里没有感情,只有欲望,所以黑人舰长孤独地摆弄乐器时才会说道:“既然所爱的人不在身边,不如爱身边的人。”连片中两个最纯良的灵魂,在偷吃了禁果后也孕育了“怪胎”。 越是这样淡然的没有任何希望的态度,越是衬托了灾难的残酷性。继而引发观众对灾难的慨叹与无奈,同时思考在现实社会中生存的方式与价值。

四、结语

科幻电影也是电影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情节和制作所涉及的高科技含量是一把双刃剑,往往让人拍案称奇的同时其真实性、情感性方面也饱受质疑,不容易被所有人群认可。《普罗米修斯》这部电影从构思或电影结构上以及艺术效果上都力求将理性与情感完美结合,让观众在惊叹各种震撼视听效果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电影带给大家的情感世界,引发观众的深刻思考。

[参考文献]

[1] 约翰 S道格拉斯,格林 P哈登.技术的艺术 影视制作的美学途径 [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2] 周登富.电影美术概论 [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3] 彭玲.影视心理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何奕廷 (1981—),男,河南郑州人,硕士,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环境设计系副主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设计美学。

上一篇:英美人名类电影片名的汉译研究 下一篇:论“桃姐”和“罗杰”的音乐形象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