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促进教师身心和谐发展

时间:2022-04-27 10:24:28

人文关怀,促进教师身心和谐发展

〔关键词〕人文关怀;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打造和谐幸福氛围,引领师生走上幸福之路,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近年来,北京市朝阳区幸福村学区以“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为突破口,通过多种途径与形式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引领,努力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促进教师生命质量不断提升。

一、了解教师现状,使工作更有针对性

2006年,我们以召开座谈会、访谈等形式多方了解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现状,有44.9%的教师认为工作压力大,苦恼多于欢乐;有14%的教师安于现状,没有什么奋斗目标;很多教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归类整理后,我们发现教师之所以感觉压力大,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社会期待、教育教学工作、学习进修、人际关系交往以及家庭压力等。有不少教师出现了紧张感、焦虑感和受挫感等心理不适现象。解决好这些问题,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投身教育教学工作。

二、落实幸福教育工程,为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为了帮助教师克服职业倦怠,提升教师幸福教育的施教能力,2007年,我学区开展了“幸福教育工程”。在这种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制定了“幸福教育工程实施方案”,撰写了幸福教育工程开题报告,对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实施步骤等内容进行了阐述。

(一)创设条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培训

为了提高教师心育水平,我学区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如组织参加北京市心理教师上岗培训,做到每个学校至少有一个教师有上岗证书。为了普及心育知识,学区组织各学校积极参与了朝阳分院组织的“朝阳区教师心理健康导航项目”的相关培训工作。截至2010年底,我学区共有1395人次参与了导航项目的心理健康讲座,25人参加了为期两天的“自我发现之旅”教师心理技能培训,4个学校的4名心理教师参加了朝阳区心理教师执业能力培训。专业的培训内容,精心的课程设计,让参训教师受益匪浅,在丰富教师心理知识的同时,也影响着他们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与提升。

1. 关注教师家庭幸福,让家成为教师心灵的港湾

家庭是教师稳固的后方,教师只有家庭幸福,才能精神愉悦,才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培训使教师们以更加理性的观念看待自己的婚姻,看待婚姻中出现的问题,并学会正确处理这些问题。美满的家庭及婚姻是教师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前提。

2. 认识生命的本质,更加懂得教育学生的艺术

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如何看待学生成长中的问题,反映了教师的教育观念。对于它的正确认识有助于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管理水平。导航项目极为重视这一点。

3. 关注教师心理,让教师做自己的主人

如何看待教师职业压力,如何帮助教师走出职业倦怠?导航项目为教师开设了“教师职业压力管理”和“关爱自我,做情绪的主人”“人际困惑与爱的方式”等专题讲座。通过讲座,让教师了解到压力产生的根源,学会了缓解压力,促进了教师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

通过全员参加心理导航培训,帮助教师正确认识了职业特点,缓解了教师的工作压力,有效疏通了教师的消极情绪。

(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引领教师走上幸福之路

教师的幸福体验绝大多数体现在工作带来的成功上。只有发展性需要得到满足,教师才能够感受到工作带来的幸福。

我学区每年都开展面向全体教师的“幸福杯”评优课。通过评优工作,为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提供成功的机会。同时,我们还通过开展教学反思、实施校本教研、教师在职培训等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让教师感受到为人师的快乐,让教师感受到成功的体验,提升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教师的情趣

对教师的关心,不仅体现在关注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上,更体现在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上。几年来,我们充分发挥学区党总支和工会等组织的作用,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文体娱乐活动。如为了丰富教师的课余生活,展示学区几年来幸福教育的成果,2010年5月,我们召开了“追求幸福教育,享受幸福教育”幸福教育工程阶段展示会,教师以舞蹈、小品、诗歌等多种形式诠释了开展幸福教育以来的收获与感受。

三、心育之花,缔结温馨之果

由于我们的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让人欣喜的成果。主要体现在:

1. 教师逐步体验到了工作的幸福与快乐

通过今年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有86%的教师对工作有了要求,有了自己的奋斗目标,80%的教师感受到工作给自己带来的充实与快乐。教师普遍认为,在帮助学生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帮助。教师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

2. 促进了教育教学整体水平的提升

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发展,在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下,学校教育教学的满意度大大提高,学区的心理教育多次获得市区优秀奖,在市、区,以及全国和国际心理健康教育会上做过多次典型经验发言,并于2010年获得教育教学优秀奖。

3. 推动了学校良好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幸福教育”的理念不仅促进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健康、文明、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四、目前存在的主要困惑及建议

虽然我们在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然存在着一些困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从内容上讲。

1. 如何更好地引导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只有学会规划,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才会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我学区正在开展学生生涯教育,教师生涯教育也要跟上。

2. 教师应如何运用心理学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我们要让心理学真正走入课堂,走进日常工作学习,让教师明白,一个优秀的教师也应该是一个心理教育专家。

第二,从形式上看。

如何解决公学矛盾?采取什么形式能让培训更加富有实效?能否进一步做到集体培训和分层培训相结合、网络培训与自学相结合?

我们坚信,有上级领导的关注与指导,有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幸福村学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定会在推动学校整体发展中,在形成幸福教育的文化氛围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幸福村学区,北京,100028。该校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单位)

编辑 / 何 妍 黄才玲 终校 / 于 洪

上一篇:黄臻伟:摄影的局限 下一篇:福州市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建设的现状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