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意境表达研究

时间:2022-04-27 03:57:12

动画意境表达研究

动画影片的意境把握和创造有着特定的精神和文化心理结构,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中展开和完成,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民族精神。传统动画设计意境的把握和创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意境说探源

“意境”是中国特有的美学范畴。最早使用“意境”是唐代的王昌龄,他在《诗格》中首先提出了“三境”,即物境、情境、意境,它们是意境创造的三个层次。之后意境理论在文学艺术中广泛应用。明代至近代为意境的深入发展期,“境界”或“意境”已经成为文学艺术评论的专门术语和概念。国学大师王国维是以“境界”和“意境”作为最高的艺术标准来评论文艺作品。动画设计中的“意境”,即特定的艺术形象和它所表现的主题思想、艺术情趣、艺术气氛以及它们可能触发的艺术联想与幻想的总和。意境是动画设计所要集中体现的某种情趣、意图及主题思想,在传统动画设计审美层次上具有重要意义。

二、意境的美学特征

1. 情景交融

儒道思想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为意境的情景交融审美特质奠定了基础。“情景交融”是意境的基本特征,情景交融渗透,互相统一。情景交融表现为三种不同形式:情随景生、移情入景及物我相融。没有情与景的相互渗透,就不可能产生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2. 虚实相生

虚和实代表着中国古代人的宇宙观和世界观。情与景离开虚实相生不能在虚实结合中相互转化,就谈不上意境的创造。意境的创造即追求虚境。虚实相生能构成并加强意境的空灵感,丰富意境的本质内涵,是创造意境的基本美学原则。

3. 自然之美

它的思想根源主要是道家所倡导的自然之道。崇尚自然美是对更高、更成熟的艺术境界的追求。自然之美是审美境界的基本特质。

三、传统动画设计中意境的表达方式

1.注重天人合一观念,崇尚自然意境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核心,提倡人与自然的亲和性,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庄子《齐舞论》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动画片《山水情》将写意山水画与古琴曲完美结合。最后少年的一曲古琴,伴随着文士走向茫茫前途的身影,重重的山峦,呼呼的风声,将动画情节推向高潮,以其传神、意象和笔墨之美,营造以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意境。动画片《牧笛》运用中国传统绘画塑造了牧童和水牛的形态,以传统绘画的色彩展示高山峻岭和千尺飞瀑,展现了无穷的“意”的境界,借用南方民乐笛子曲调作为主题音乐,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情绪的描绘,充分营造了空灵恬淡的意境。《小蝌蚪找妈妈》一个个场景就是一幅幅出色的水墨画,充满诗意,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道法自然的“天人合一”观念。

2.老庄学说阐述了有与无、动与静、虚与实的关系,动画设计多采用虚实相生处理手法

(1)中国传统绘画讲究“留白”和“写意”。天空、云雾和水常用空白表示,产生虚实相生的效果。动画片《山水情》用“半边”构图和空处留白展现烟云水汽的清新飘逸。《小蝌蚪找妈妈》中大面积空白喻为池塘中潺潺的水流。《三个和尚》影片也留有大面积的空白。空白不是虚空,而是宇宙灵气往来和生命流动之处,体现出有与无、动与静、虚与实的对立统一。利用画面空白造境,借用观众想象力营造意境之美。(2)中国绘画的散点透视拓展了画面的时间和空间,将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景物融入一幅场景,或将不同时间而同一地点或不同地点的景物融于一幅场景,使“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并把场景中的物象融到“虚”景的变化中,从而强化了“虚”景,将有限的空间和无限的自然加以整合,加强了意境的表现。

3.中国绘画中的“意象论”对动画设计意境表达的影响

“意与象”在中国动画中的运用使动画更注重含蓄和象征,追求意切情深的意境。“意象”论所追求的是“舍象求意”。中国动画场景的设色较为主观。如动画片《大闹天宫》中花果山、天庭、龙宫的场景气氛设计,色彩的主观处理对三个不同的空间环境塑造起到重要作用;《哪吒闹海》中场景色彩气氛的主观提纯,大海的高纯度和高明度强化作者的感受等,山石结构给予规律性的皴势,景物处理上有意将时代背景推得更远些。《小蝌蚪找妈妈》一幅幽静的荷塘小景,镜头渐渐向画面推去,古琴和琵琶乐曲悠然响起,把观众带进一个优美抒情的意境。

4.动画通过电影语言来营造意境

动画片《牧笛》中牧童的吹奏交叉剪辑着黄莺鸣啭的画面,横摇镜头从人物摇向竹林深处。随着笛声起伏,镜头平行剪辑展现了小鹿、山鹰、仙鹤、大雁等森林动物为笛声所吸引的画面。镜头分切的速度随笛声节奏也在变化。笛声这种有源音乐与影片配乐交替使用,笛声的再现性、真实性和配乐的假定性、表现性默契结合。电影语言的运用营造出诗画般的意境。电影语言中,远景强调突出人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山水情》大量运用远景。视听语言在流动的时间线上可以全方位、多维度表现。动画片的意境形成不仅靠单幅画面,镜头所展现的人物行为、音乐、交叉剪辑等,都可以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

5.民族内涵的融入

中国动画片中成功的角色造型大都根植于深厚的民间艺术,运用传统文化符号营造意境,如剪纸、皮影、戏剧、水墨画、年画、泥塑等。如《哪吒闹海》《骄傲的将军》《葫芦兄弟》等。《骄傲的将军》借鉴了京剧脸谱的造型和色彩。玉皇大帝从历代帝王画像中取得灵感,结合民间财神、灶王爷等造型和色彩设计,四大天王造型采自敦煌壁画,七仙女有敦煌壁画“飞天”的神韵,哪吒三太子根据无锡泥娃娃、庙宇壁画中善财童子塑造。《大闹天宫》孙悟空脸形则借鉴于京剧脸谱和民间版画,整体上富有民间绘画和民间木刻艺术的特点。

意境体现和代表中国艺术精神独特的追求,有着特定的精神和文化心理结构,根植于本土文化,寻求当代视听艺术所应体现的现代意识,若能在哲学内涵、美学思想、艺术手法等方面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民族精神,在现代动画设计中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上一篇:遥感技术的人工速林二氧化碳吸收估测 下一篇:基于功效铁路运输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