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蒸结合中药外敷及内服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时间:2022-04-26 05:42:37

中药熏蒸结合中药外敷及内服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熏蒸结合中药外敷内服治疗黄褐斑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门诊黄褐斑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中药熏蒸治疗后,立即外敷中药面膜,1次/2 d,配合中药内服,1剂/d。对照组:不做中药熏蒸治疗,洁面后立即外敷中药面膜,1次/2 d,配合中药内服,1剂/d,疗程3个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70%,对照组总有效率48.5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黄褐斑;中药熏蒸;中药面膜;中药内服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色素增多性皮肤病,在自然人群中患病率较高,好发于中青年女性,育龄期女性较多[1],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工作、生活压力的加大,黄褐斑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具有复发和顽固的特点,是临床难以治愈而又常见的皮肤病之一,虽然无明显自觉症状,但影响美观,给予年轻患者心理造成很大压力。现对我院中医科门诊30例患者采用中药熏蒸结合中药外敷、中药内服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 按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修订黄褐斑诊断标准[2]:①面部淡褐色至深褐色界限清楚的斑片,通常对称性分布,无炎症表现及鳞屑;②无明显自觉症状;③青春期后女性多发;④病情有一定季节性,夏重冬轻;⑤排除其他疾病(如颧部褐青色痣、Riehl黑变病及色素性光化性扁平苔藓等)引起的色素沉着。

1.2纳入标准 ①明确诊断的黄褐斑患者。②能够接受本方案的治疗的患者。

1.3排除标准 ①3个月未使用过脱色剂或系统药物治疗者。②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③因多种原因,不能配合完成治疗者。

1.4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均来自我院中医科2011年8月~2014年5月门诊患者,均为女性,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年龄 28~48 岁,平均病程6个月~7 年。治疗组30例,年龄 25~49 岁,平均病程5个月~7年,各组间年龄及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5疗效标准 基本治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90%,颜色基本消失;显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60%,颜色明显变淡;好转:肉眼观察皮损面积消退>30% 但

1.6方法

1.6.1药物配备 自制七子白散:白僵蚕30 g、白茯苓30 g、白术30 g、白芨30 g、当归30 g、红花15 g、三七15 g。

1.6.2治疗方法

1.6.2.1中药熏蒸 薰蒸治疗仪1台(XZQ-III型,常州峥嵘医疗有限公司生产),将自制七子白散煎成 150 mL 药液,放入薰蒸仪槽中,接通电源,至开口端喷出气雾时,调整距离,以温度适宜,患者能忍受为准,直接喷洒至面部。(注意:绝对不能近距离,否则导致皮肤烫伤)。1次/2 d,约20 min/次。

1.6.2.2中药面膜 将自制七子白散,研为细末,过目筛,取3 g/次于容器中,加入适量面粉、珍珠粉,放鸡蛋清调成糊状,待每次中药熏蒸后,敷于面部,30 min 后洗净。

1.6.2.3中药内服 中医辨证脾虚型:应用参苓白术散加郁金10 g,红花 10 g,川芎10 g,甘草6 g;肝郁型:用逍遥散加红花10 g,黄芩10 g,郁金10 g,甘草10 g;血瘀型:用血府逐瘀汤去牛膝加乳香10 g,没药10 g;肾阴虚型:用六味地黄丸加当归10 g,红花10 g,赤芍10 g;肾阳虚型:用金匮肾气丸加丹参10 g,当归10 g,红花10 g;中药内服方,1剂/d,分2次服用。

实验组:洁面后,先予中药熏蒸治疗后,立即外敷中药面膜。配合中药内服。3个月为1个疗程。 对照组:不做中药熏蒸治疗,洁面后立即外敷中药面膜。配合中药内服。3个月为1个疗程。

1.7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在治疗结束后比较 两组黄褐斑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好转,但实验组疗效更明显(P

2.2不良反应 实验组有 1 例、对照组有 1 例出现皮肤不适,面部皮肤轻微灼痛、发红,但均可耐受,并逐渐消失。

3讨论

黄褐斑常见于妊娠、口服避孕药等,或其他不明原因者。临床治疗上缺乏特效的方法,西医药物主要治疗作用于影响色素的生成方面,如脱色剂的使用、抗氧剂使用、酪氨酸酶受体竞争剂的使用等,副作用大,停药后易反跳。中医药治疗黄褐斑历史悠久,副作用少,疗效肯定,近年来受广大患者喜爱。黄褐斑中医学属"肝斑"、"黧黑斑"、"蝴蝶斑"等范畴,中医将黄褐斑辨证分型为肝郁证、脾虚证、肾虚证、血瘀证,其血瘀瘀阻肌肤是其主要发病机理。故又有 "无瘀不成斑"之说[3],因此,黄褐斑的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笔者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及现代药物研究,配制成中药祛斑七子白散,具有美白,活肤化瘀,养血祛斑,润泽肌肤的功效。方中以白色药物为主,中医认为"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白色通于肺,入肺经,肺主皮毛",因此应用以白色药物主的七子白散,药物作用于肌肤表面,并通过经络行肌肤共同加强活肤化瘀、祛斑功效。现代医学认为,黄褐斑与黑色素细胞形成有直接关系,黑色素细胞形成是主要在络氨酸酶的作用下,形成黑色索蛋白粒子。络氨酸酶在整个黑色素代谢期间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若是络氨酸酶的活性也变得紊乱,或是活性增强,就会造成色素性疾病。药理研究表明多种白色药物能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以及黑素代谢,从而起到祛斑、美白的功效[4-5]。故以色素改变为主的黄褐斑加入白僵蚕,白茯苓、白术、白芨等药物的应用。方中当归、红花、三七可活血化瘀,改善部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色素沉着情况。

采用中药熏蒸面部皮肤受热后毛孔扩张,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加以中药的有效成份渗透至皮肤病灶,起到美白、活血、化瘀、清热、托毒等作用,从而达到美白、祛斑作用,熏蒸后配合外敷中药面膜进一步加强药物作用,改善面部微循环,软化角质,加快色斑的吸收和消散,配合辨证论治,中药内服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中药熏蒸结合中药外敷及内服治疗黄褐斑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军.试论黄褐斑的预防及食疗[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6,19(24):2949-2950.

[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2003 年修订稿)[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7):438-440.

[3]丹,杨蓉娅,宋克敏.千白氢醌乳膏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07,16(9):1254-1255.

[4]尚靖,敖秉臣,刘文丽,等.七种增白中药在体外对酪氨酸酶的影响[J].中国药学杂志,1995,30(11):653-655.

[5]雷铁池,朱文元,夏明玉,等.中药对黑素生物合成影响研究[J].中草药,1999,30(5):336-339.

上一篇:外伤性骑跨横窦及窦汇区硬膜外血肿15例诊断与... 下一篇:良性乳腺肿物采用安珂微创旋切手术治疗的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