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买房正当时?

时间:2022-04-26 05:40:24

民间一直以来流行一个说法:“哪怕卖掉北京三环内房子的一个厕所,就能跑去美国洛杉矶买一幢洋房。”

中国厕所能换美国洋房,虽略带调侃,对于众多渴望去国外呼吸新鲜空气的国人而言,却也令其心生无数遐想。

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楼市一蹶不振。据不久前造访北京的旧金山区湾经济研究所所长肖恩・兰道夫所言:“美国房价基本已跌到谷底。但要恢复房地产市场的活力,至少需要两年。”而美国房地产经纪商协会(NAR)近期更指出,自美国经济大衰退以来,二手房销量被高估了300万幢以上,其房地产市场的状况,其实比已公布数据所指示的还要糟糕。

面对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疲软,很多之前将眼光瞄准澳、新、加等国的中国购房者,而今也伸长了脖子,将目光投向大洋彼岸的美利坚。

据统计,中国人已成为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第二大买主。据全美房地产经纪人协会的统计数据,截至2011年3月,过去一年,外国人投资美国民用住宅达820亿美元。买家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其中中国买家占9%,仅次于加拿大人(23%)。

美国也有学区房

33岁的田锴刚做成一笔漂亮的房地产投资。他在加州一个名叫Palo Alto(帕洛阿尔托)的城市,买下一个“小黑屋”,房子已经很破了――“烂”到不能住,经过竞拍,他以100万美元的价格拿下。而后就地推倒重盖。几个月后,一幢全新的别墅拔地而起,随后被田锴转手,以300万美元卖出。

新盖一幢房子,成本不过30万美元。能以如此可观的价格迅速脱手,这和Palo Alto城市本身的优势密切有关。这里是美国著名的硅谷,一些知名公司如诺基亚子公司、惠普,还有斯坦福大学等,皆坐落于仳。这里气候宜人,地皮超级贵,加上又是全新房,当然能卖好价钱。

这种“小黑屋”被田锴俏皮地称为“炮楼”。他说,“地皮特别贵的‘炮楼’,就是我想要的。这样的房子要淘,一年最多一两个。因为大家都抢着要,交易最好是观金、全款。”

推倒重盖需要找设计师设计,找政府批手续等等,程序很复杂。田锴说,有些房子不用重盖,仔细翻修一遍也能卖个好价钱。当然,只有像他这样的专业投资者,才有这个能力倒腾房子。

16岁就随父母去美国生活的田锴,如今创办了一个名叫诺德仕的资产管理公司,从事投资移民、房地产置业、保险、公司并购、资产管理等金融资产咨询业务。

田锴坦言,面对这种投资“短平快”的“炮楼”,甚至有时舍不得把这种房源留给客户,“我自己(的钱)就进去了,自个儿把房子买下来”。

寻找“炮楼”的关键,在于地段。这也是在美国买房的第一要旨:“Location,Location,Location(地段,地段,还是地段)。”当然,与地段因素密不可分的学区房,也绝对算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田锴说,“炮楼”不常见,而学区房常有。如果手上有好房源,美国房产中介们绝不会忘记在广告宣传中加上“好学区”字佯的。“学区的力量是强大的。”在田锴看来,只要“一个学区过了800分的槛儿,房产投资的正循环就开始了。”

在美国,所有居住区都有相应的学区划分。大学以前的教育都实行学区制度,全国学区大概有1.5万个。各州都会通过特定网站公布各学校的级别及分数。好的学区房哪怕只有一街之隔,也能在价格上贵出一倍。“这跟中国非常类似。”

而一个正处于上升阶段的学区房,则称得上是金饽饽。这被田楷戏称为“玩学分概念”。学区在评分时,一旦上了800分,家有幼儿的父母们就计划着往里搬了。等到了900分,很多家庭就会蜂拥而入。因此,“享受这个正循环的涨价过程,房产可以长期增值,也就是所谓的炒学房”,田锴解释说。

在芝加哥生活了近十年的李扬就是这么操作的。他当初购买的学区房,以50万美元入手,后以每月2450美元的租金租出,除去作为房主必须上缴的房产税、管理费等项目,每年可稳拿3.5个点的现金回报。“我更看重房子的增值替力,如果仅仅为了房租,很多房子每年甚至能拿到投资额的6%到7%。”学区房“打折”的例子也存在。在北加州的费利蒙(Fremont)市,中产阶级都会在此购房的著名Mission San Jose学区,是非常好的公立学校。而就在门年前,政府重新规划学区,一部分房屋被从学区划出。当天,就有房子从100万被“腰斩”至60万。学区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田锴最后虽调说,“国内的投资者千万不能买最好的学区。”学区的房价是存在天花板的。在顶级学区,已经是职业经理人或企业高层的家长,若感觉房价太贵,就干脆把孩子送到更好的私立学校。如此一来,“学区房的升值空间也就不复存在了”。

而面对一些瞬间即逝的好机会,国人相隔万里,想要买房投资难免力不从心。太平洋上空飞来飞去麻烦不说,加上看房、签约、各种手续的置办等,至少也得三个礼拜。对此,田锴计划跳过国内中介直接联系中国客人。他们通过网络,随时互通有无。“好事不能多磨。一旦发现房源,我会立刻发链接给客户,对方尽快飞来美国,决定后立马现金交易。好房子,是不等人的。”

房价仍处低谷

“美国的房价,现在是低谷。什么时候开始涨我不知道,但是,把房子买下来作为落脚点,这块地就完全属于个人了。”田口此解释一些国人在美国置业的动机。

上海的江女士一直惦记在大洋彼岸学习、工作的儿子凯凯。他大学毕业后,在西雅图开始了职业生涯。江女士心疼漂泊在外的儿子,盘算着与其只租一室一厅每月白白扔掉1000多美元房租,不如考虑花钱买房。

于是,凯凯开始从Zillow、Redfin等一些当地房地产网站上寻找房源。三个多月后,他在华盛顿州的Ames Lake市找到了一处断供房。户主因还不起贷款,只能将房屋抵押给银行。房子当时估值55万美元,而凯凯最终以抵押价44万买进,比市价低了整整20%,相当划算。搬入新居后,凯凯的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房子总占地1.3英亩(约合5261平方米),包括两层小楼、可以放置三辆车的车库,还有大面积的树林和草坪。房子是在2004年完工的,空置了很长时间。值得一提的还有,如果凯凯愿意,他甚至可以把现有房屋推倒,自建豪宅。

资金方面,因为持有工作签证,凯凯很容易地从银行拿到了贷款。而和凯凯同住一个“弄堂”的邻居,两者居住房型一模一样,后者在贷款5年后,如今还剩70多万要还。

凯凯特意选择了二手房,这也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首先,美国房屋的木制结构容易产生质量问题,二手房则经得起时间检验;再者,很多新房并非现房,不晓得邻居如何。凯凯如今的家,“周围住户80%以上都是白人,华人也不少”,邻居在附近的微软公司上班,

属于企业中高层。亚马逊公司也在附近。经过一番“侦查”后,凯凯最终下定心买下了房子。

中国人买房,总爱问“多少钱一平(米)”,不过凯凯发现,这种过于笼统的说法到了美国并不适用。

比如,“美式居住”的观念实在与国人大相径庭。在美国,主城区密布商业写字楼,而住宅多为廉租房、贫民区。中产阶级多分布在郊区,那里环境优美,商业发达,氛围安静,学区优质,适合居家生活。而在中国,围绕房地产的资源配置大多倾向于市区。单就这一点,中美房价就完全不具备可比性。

不过话又说回来,老美的独栋房屋,终归有让人垂涎之处。

最近刚去洛杉矶考察了一圈的深圳尚佳美公司董事长王德源说,“美国人盖房像是编鸟笼,又似搭积木,全是半成品木板拼建,最后刷漆贴石,愣是用木头瓤子整了个地道的西班牙乡村体。”并且,所有实施配备均极其到位,搬入时只需买几件家具安上窗帘就行,允许建果园挖泳池,还有个大草坪,以及专用于烧烤派对用的大院子。“只卖120万(人民币),比大陆的房价更有吸引力。”

很多在美生活的中国人都认为,现在是投资美国房产的好时机。对学区房投资颇有研究的李扬指出,如今在美国买房,资格审查较严,房价下跌但房租上涨,最适合买20万美元内的房子。之后再以每月2000美元租出,坐收租金。

而王德源发现,在美国东部新区,房地产的购买力依旧强劲。“其中正营建中的ThreeOkas(房产项目)居然要麦晨排队,数日售罄。”他的-一个深圳朋友,一口气买了四五套房产。一是性价比高,黄金地段却仅售100多万人民币。二是“为了子女教育,更重要是日渐感觉国内资产不安全,需向海外寻求保护”。

看上去很美?

凯凯购买的断供房,在美国有一个统称,叫做REO法拍屋(Real Estate Owned)。早在2009年次贷危机伊始,中国大陆“赴美炒房团”浩浩荡荡冲过去的,目标就是REO。还有一类房屋称为“急卖”,也是因房主无力供房,而匆匆赶在被银行收走的9个月前以低价卖出。

根据美国不动产数据机构RealtyTrac(地产跟踪)公司公布的数据,仅2010年就有超过100万美国家庭因无法继续还贷而导致房子被贷款机构没收,创下历史新高。而失业率持续走高、收入下降等经济问题是导致断供的主要诱因。

凯凯能买到合意的断供房,算是比较幸运的。事实上,关于一些REO法拍屋的故事,堪称神奇。

早在2008年,就有一家美国银行以1美元价格出售底特律一幢两层小楼,并且许诺倒贴1万美元!这幢两卫两卧的住宅位于密歇根州底特律市东部,曾于2006年11月售价6.5万美元。如今,在美国大城市买一斤大白菜要1.375美元,这幢曾被称为“全街区最佳”的两层小楼,不敌―斤白菜。

这在中国是无法想象的。几个月前,也有上海大型房地产网站打出诱人标语,“1美元竞拍1000平米美国别墅用地”,短短3小时内,消息访问量过万,两天内便有400多人报名参加竞拍,百人以上报名团购。

而事实上,类似充满诱惑的低房价背后,是美国房地产市场禁止炒房的严格法律和高昂税费成本。在美国“炒”房几乎不可能,关于“抄底美国房市”的说法,只是听上去很美。

以底特律这幢房屋为例,房子由于房主断供而被银行没收,已有4000美元欠税和大笔未付水费。随后,它又遭遇盗贼“大洗劫”,火炉、电灯组件、铜管甚至厨房水槽均被窃。在“苦等”19天后,被当地一名女子买走。

这名女子虽然购房只花1美元,但却需花数万美元购置房屋内部装备,甚至拆房也要花去5000美元。她每年还需上缴3900美元房产税,以及其他各种管理费。

甚至,如果对所购房屋疏于打理,可能会受到社区机构的警告,命令你把房屋院子整理干净。当然也可以把这些交给房屋管理公司,但管理费不菲。也正因为此,前两年大张旗鼓的“赴美炒房团”,最后变身为“看房旅游团”。

曾参加美国炒房团的黄鑫,最后在美国南加州买下一幢独栋别墅,带花园泳池,总价为50万美元。两年过去,他发现在美国“养”一套别墅太难。只有投资5到10年甚至更长时间,去海外买房才会有每年5%到8%的收益,这根本无法和国内炒房的收益相比。

盛世神州房地产投资基金管理公司首席投资官张健总结说,“现在中国人在美国置业的,第一为移民,第二为留学。如单纯为了投资远赴海外,不太值得。”

上一篇:M50里的Art Deco 下一篇:霍氏家族遗产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