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社会的见证者

时间:2022-04-26 03:53:15

美国社会的见证者

编者按:在大多数人的概念中,除了奥巴马,麦当娜肯德基等典型美国文化以外,当谈到美国当代艺术的构成时,写实主义通常不被考虑在内,一个假设是。当前的美国写实主义是乏善可陈的。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写实主义精湛的技巧与精英传承的学养,使我们得以识另一个美国。

写实主义与美国早期绘画

人们对写实与再现的追求可以上溯至古希腊,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并不认为“写实”是一种艺术风格,而将其看作一种基本的创作技能。“写实主义”(realism)一词作为一种艺术运动直到1855年才由法国画家库尔贝提出。库尔贝因为不认同当时在欧洲风行的“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思潮,所以发表了写实主义宣言,并认为艺术家应该创作能够诠释时代风俗、思想和面貌的艺术。美国写实主义绘画继承并实践了库尔贝的艺术观点,它与美国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不仅记录了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风貌,也反映了社会思潮的变迁,可谓是美国社会的见证者。

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早期的艺术也是由欧洲直接移植而来。来自欧洲的清教徒们希望在美国建立一个秩序井然而又富足的理想社会。清教文化倡导一种勤俭律己的生活方式。这些体现在了当时的绘画中:画风细腻、一丝不苟并且细节丰富,总体却显得颇为生硬呆板。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随着独立战争的胜利和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美利坚民族也逐步形成。与此同时,西进运动的推进使美国领土不断扩张并吸引了大量移民。到19世纪中期,当库尔贝在欧洲掀起写实主义运动时,美国也出现了以描绘本土景色著称的哈德逊河画派(Hudson RiverSchool)以及乔治·宾厄姆和伊斯特曼-约翰逊等以风俗画(genre scenes)见长的画家。作品主要展现的是轻松惬意的乡村生活和壮丽的自然风光。尽管真正的美国写实主义尚未出现,但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美国艺术已经开始逐渐摆脱对欧洲艺术的模仿和复制,摸索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美国写实主义绘画的兴起

真正的美国写实主义绘画兴起于南北战争以后,即19世纪下半叶。虽然美国写实主义绘画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但是无论发生怎样的变化,有两个重要的特点贯穿始终:其一是美国写实主义绘画所表现的题材和内容是美国所特有的,体现了美国艺术家对本土社会与文化的观照。其二是美国写实主义与摄影的关系尤为密切。这两个特点使美国写实主义绘画有别于欧洲写实主义绘画。温斯洛·霍默和托马斯·伊肯斯作为美国写实主义绘画的先锋和代表,不仅充分体现了美国写实主义的特点,并且对后来的美国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南北战争对美国写实绘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霍默就是因为描绘战争题材而广为人知,并被称作第一位“内战画家”。霍默早年曾作为《哈泼周刊》(Harper’s weekly)的记者奔赴前线,这使他积累了大量素描和油画写生作品。比起残酷的战争场面,霍默更乐于表现一般士兵的生活,这也使他对底层民众的苦难更为同情,这些在霍默的成名作《前线战俘》中都得到了体现。这幅作品是霍默根据在前线时收集的素材创作的,历时四年才得以完成。画中描绘的是北方联合军准将弗朗西斯‘钱宁‘巴洛于1864年6月21日抓获南方同盟军士兵的场景。除战争题材外,霍默多以美国乡村日常生活为主,并曾因为乐于描绘随处可见的日常景物而招致恶评。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曾称霍默的作品“浅薄”并且“野蛮”。但是这不但没有影响他作为美国写实主义绘画代表的地位,反而使他的地位更加巩固。因为正是这些“美国佬式”的平实景物才能真正体现出美国社会的独特风貌,使霍默的作品从其他深受欧洲影响的作品中脱颖而出。

如果说霍默的作品像照片一样是对南北战争的记录,伊肯斯则真的将照片作为素材,运用在自己的作品里。自19世纪30年代摄影技术发明后,摄影与绘画就无可避免地开始互相影响。摄影虽然不是美国的发明,但是美国写实主义绘画和摄影的渊源却十分深刻。美国人非常热爱摄影,19世纪40年代时,在美国达盖尔银板法就几乎已经取代了肖像画的地位。伊肯斯是与霍默同时代的另一位重要艺术家。伊肯斯以具有研究精神的高超写实能力著称,他的作品造型严谨,并且擅长运用光影突出画面的

现代主义的影响

进入20世纪后,现代派艺术的兴起成为焦点,不仅在欧洲而且在美国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但是美国的艺术家发现,基于欧洲城市生活的现代派艺术并不能反映美国社会发展的特点。于是在现代派艺术流行后不久,就掀起了一股抵制现代派的浪潮。美国艺术家又重新将目光投向写实主义绘画,厂房、摩天大楼和机械装置取代了田园风光,精确主义、美国情景绘画、社会现实主义和垃圾箱画派则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美国写实主义绘画。虽然在题材和名称上都发生了变化,但是霍默和伊肯斯建立的美国写实绘画的特点仍旧保留在了这些看似不同的画派中。爱德华·霍普作为当时、也是美术史上最著名的美国画家之一,尤其擅长都市题材,他的作品题材虽然与霍默大相径庭,但却同样以随处可见的场景和普通人物为描绘对象。在他的作品中,呈现出了快速城市化的过程带给人们的疏离与寂寞。这一时期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是查尔斯·席勒。席勒的作品简洁利落,深受现代主义影响,同时也继承了伊肯斯对摄影的浓厚兴趣。他的很多作品都是根据自己的摄影作品绘制而成的。

二战以后的美国写实主义绘画

二战结束以后,抽象表现主义成为画坛主流,但写实主义绘画并没有完全淡出人们的视野。为中国公众所熟知的安德鲁·怀斯就是这段时期的代表人物。怀斯生于艺术世家,他的父亲是当时著名的画家和插画家。20世纪50年代抽象艺术风靡美国的时候,怀斯却在父亲的指导下接受传统的写实训练,继承了霍默以来的美国写实主义传统。他的作品在安静与质朴之下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怀斯在美国获得“以极为精致的写实主义风格捕获了美国人的心灵”的赞誉,创作于1948年的《克里斯蒂娜的世界》在美国几乎是家喻户晓。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各种新的艺术形式纷纷涌现,传统的架上绘画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就在写实主义似乎已是明日黄花的时候,美国写实主义绘画却随着照相写实主义(Photorealism)的出现而卷土重来。照相写实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在照相写实主义绘画中,交通工具和商店橱窗成为最主要的题材。照相写实主义最重要的创作手段之一是自己拍摄照片,之后利用投影仪或网格将图像转移到画布上进行描绘,使用的绘画工具也由传统的画笔拓展为喷笔(air brush)。第一代照相写实主义者共有十三人,其中查克·克罗斯、理查德-埃斯蒂斯、罗伯特·贝克特尔、拉尔夫。戈因斯和奥黛丽·弗莱克最广为人知。很多照相写实主义者都声称,霍默和伊肯斯是他们学习的榜样。继第一代照相写实主义者之后,照相写实主义逐渐成为一种国际化的艺术风格,直到今天仍有很多艺术家在以照相写实主义的方法进行创作。

美国写实主义绘画的兴起,在时间上已比欧洲晚了一步,之后又受到现代艺术和抽象艺术的冲击。虽然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有了再次突破,艺术世界又已进入多元化的后现代语境里,但时至今日,美国写实主义绘画仍在以特有的风格稳步发展,默默见证着美国社会的变迁。

上一篇:“五味”葡萄酒 下一篇:1例PICC置管致严重静脉炎的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