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体态语

时间:2022-04-24 04:41:39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体态语

内容摘要:体态语是对有声语言的积极配合和补充,常常与有声语言共同完成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恰当、得体的体态语,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体态语 手段 得体 氛围 效率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体态语的运用表现得尤为突出。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堂教学,不仅得力于好的有声语言,也必须伴随着自然得体的无声语言——体态语。我们在课堂上,有时讲的内容学生不一定能够完全理解和掌握,这时就要靠适当的体态语作为辅助手段,对所讲的内容进行有效地补充。由于体态语具有直观性、形象性,所以学生更易于接受、乐于接受。有些内容讲起来比较抽象或者是难以讲清楚,学生不一定能够马上理解和掌握,通过体态语,学生就能够马上心领神会了。例如,教师在讲解魏巍的《我的老师》时,可以一边读着“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的句子,一边用象形手势,做出要用教鞭敲打的情状。再加上慈祥柔和的目光,便能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蔡芸芝老师对学生的爱。

在体态语中,教师的面部表情最为关键。在面部表情中,教师的眼睛最为关键。常言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以,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状态,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变化眼神。课文内容如果要表达爱,就要表露出透澈明亮、平缓柔和、热情亲切的眼神;要表达恨,就要表露出怒目圆睁、眈眈而视、锋芒逼人的眼神;要表达兴奋,就要睁亮眼睛,让它散发出欣喜的光芒;要表达痛苦,就要让眼皮下垂,甚至让眼睛呆滞。教师的眼神与讲授内容、与教师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同步合拍,协调一致,这样学生便会随着你的眼神展开想象,步入作品意境。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眼睛还是师生情感交流的窗口。有经验的教师能够用眼睛来驾驭课堂,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与学生恰当的目光接触,能让学生敏锐地感到有一股信息从老师的心中直接传递到自己的心中,而自己对教学信息的反馈又能从教师的眼光中得到落实。教师要善于洞悉、审视学生眼睛的奥秘,敏感地捕捉那发生在课堂一瞬间的变化,是疑惑?信赖?惊异?沮丧?渴求?淡漠?欣喜?困窘?调皮……从而协调语言的浓度和节奏。记得有一次课堂上,我正讲到兴浓处,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有一个学生走了神,这时我适当加大音量继续讲,并一直看着那个学生。我与他的目光相遇了,我从他困窘的眼神中看出他看懂了我的眼光,他先是低下头,接着又抬起头,目光凝聚了,注视着我。我露出不易察觉的微笑。这一切不过几秒钟的时间,一场小小风波就这样平息了。讲课要继续进行着,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课堂教学中,姿势动作在教学中有明显的象征性、强调性、解说性。恰当的动作、手势,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帮助解说事理。语言学家张世禄讲《触龙说赵太后》中的“徐趋”一词时,自己故意放低了身子,双脚快步移动,作了一个老态龙钟的滑稽姿势。在满堂的笑声中,教师问:“为什么是‘徐’?”(生答:“腿疼”)“为什么是‘趋’?”(生答:“表敬。”)体态语与言语信号的巧妙配合,显然收到了喜剧性的表达效果。姿势动作的核心是手势,“以手势助说话”。课堂上手势可以生活化些,随意点,但要精到。有位老师在教学《春》时,说道:“春天到了,小草出来了。用‘偷偷地’这个词,就是说它是趁人家不注意,让人毫不觉察地就从土里——”(这位老师稍作停顿,不说“长”字,而用右手食指做了一个向上的手势)——学生看到老师的手势,齐声答道:“钻出来了。”老师的这个手势强调了小草生长很不容易,要破土而出,要穿过厚厚的土层。无声的语言突出了小草顽强、旺盛的生命力,也增加了“钻”这个词的动感。(本节例子借用《试论体态语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上的价值》,《新西部(下半月)》,2007年3月。作者周鸣敏)

当然,语文课堂上的体态语的运用要自然、得体、适度、和谐,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要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处。教师的体态语切忌矫揉造作,语文课堂毕竟是“讲”而不是“演”,教师做出的每一个体态动作,都应事出有因,和谐柔美。教师的体态语这种无声语言要同它的有声语言配合默契,这样才能够相得益彰,使教学语言锦上添花,并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体态语,要能够紧密联系教学内容,同文本中体现中的作者思想情感及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状态保持高度的一致,这样才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新沂市马陵山中学)

上一篇:语文教学的现状与出路 下一篇:浅谈自主探究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