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任务型教学

时间:2022-04-24 02:01:46

浅谈英语任务型教学

一、任务的涵义

任务是指学习者运用目标进行交际以达到某一结果的活动。任务一般具有五个要素:(1)使用语言的目的;(2)产生目的的情景;(3)思考和行动的过程;(4)活动将导致结果的产生,这个结果包括具体可见的作品和问题的解决两大类别;(5)学生需要借助他们的知识、技能与策略来完成任务。

二、任务的选择要体现人文性

选择任务既要注意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渗透,也要注意社会、生活、交际、跨文化的相互渗透,并要融哲史、文学、艺术、环保、法律于一体,使学生鉴赏水平和表达能力不断提高,使学生思辨能力和审美能力得到不断培养。

三、任务的设计

任务的设计就是要给学生提供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体会语言、掌握语言的应用。任务设计要坚持从实性:第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知识水平的实际,本着各有所需,各尽所能,教有重点,学有收获的宗旨,设计学生可接受的任务;第二,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

四、教学的处理

由于各校的生源和师资水平等教学条件和环境存在差异性,教师们在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过程中还要联系实际,注意处理好几个方面的问题。同时,我们也要正视到它所面临的一些挑战,尽量克服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任务型教学法的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缺乏兴趣,学生只能被迫去学,根本谈不上创造学习。要把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就需要教师持续不断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要注意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充满情绪让学生扮演各角色,相互对话,讲故事,当小老师,表演短剧节目。听英语歌曲和看英语电影等。这些活动极大地激发学习热情。时间一久,这些兴趣就会转化为强大内部学习动机。使学生进行自觉、自主、有创造思维的学

要结合实际、实事求是实行新课程改革,推行任务型教学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具体推进和实施的时候,不要一哄而上,要因地制宜,要结合当地的教学环境和条件而开展。

教师和学生之间要协调分工在开展任务型语言教学活动时,教师和学生的分工要合理、科学,出现由老师或学生单独承担一切任务的现象是不可取的。所谓“教学相长”,教学活动是双边活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要在师生共同配合下完成教学任务。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学生要主动地应用已有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去尝试语言交际等活动。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在任务型语言教学活动中,基础差的学生由于语言知识相对缺乏,往往动口和动手的能力比较差,在设计和实施任务时喜欢被动等待他人完成任务,成了一个旁观者。而成绩优异的同学往往能争取更多的组织和表现的机会,有很强的优越感,总以自我为中心,忽略了身边后进的同学。

然而任务型教学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很多误区,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主面的误区:

1.对任务型教学的概念认识模糊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earning,简称TBL)是在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研究者经过大量研究和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是20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最新发展成果。传统英语教学中的PPP教学法(presntation介绍―practice操练一production产出)强调语言知识无语境的机械性训练,而任务型教学“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的成就”。

2.把任务等同于练习

任务就是换了件“新衣服”的练习。有些教师对什么是任务有着模糊的认识,把任务和我们传统教学中的练习等同起来。概念的误解会导致任务设计和实施上的偏差,甚至会背离而驰。

3.把任务型教学当着当成“灵丹妙药”能治百病

任务型教学仿佛适合所有年龄段的学习者。有些教师认为只要设计了各式各样的活动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却全然不考虑学习者的心理发展特征,忽视了任务对学习者的可适合性。

4.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实际,将任务绝对化

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在要求学生完成任务之前,缺乏必要的准备环节。即在没有给学生呈现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知识的情况下,便让学生仓促接受“任务”,致使学生从一开始就难以开口或无话可说,心有余而力不足。或者,在分配“任务”前,教师没有介绍任务的具体要求或对“任务”说明不够清楚,导致学生一头雾水,不明就里,使课堂教学经常出现“断线”现象。究其原因在于,不少教师错把任务型教学夸大理解为完全以学生自我为中心,任其随意发展,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一些必要的知识传授、语言训练及任务交代等一些进行任务型教学的必要准备工作。

5.缺乏科学的管理和必要的分工,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流于形式

在任务型教学过程,两人结对和小组活动是其主要的教学活动形式,采取这种活动形式目的是为了解决大班教学两级分化问题。但事实上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所进行的小组活动仅仅是机械地停留在表面形式上,缺乏科学的管理和必要的分工,只是为做而做,为演而演,其结果是“放得开”却“收不住”。从表面看课堂气氛热热闹闹,实际上却是乱烘烘一团糟,从“满堂灌”的极端走向了“满堂动”的另一个极端。

6.教学环节僵化机械,任务环节的实施过程程式化

在进行任务型教学时,不少教师为了追求任务环节的完整性,常常会出现简单机械的按部就班,缺乏有针对性和灵活性的错误。例如:在汇报任务结果时,不管大班多组的实际困难,也不管课堂节奏和效率如何,机械地要求十几个小组轮流过“堂”,而当某个小组在汇报任务完成的情况时,其他小组却在漫长的听汇报的过程中无事可做,或开小差或做其他事情,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都非常令人质疑。

参考文献

[1]高文.教学模式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卢莉.关于任务型教学.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7)

[3]黄子成.中学英语教学建模.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4]David Nunan.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课程改革.哈尔滨: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美)塞尔斯-穆尔西亚(Celce-Murcia,M.).英语教学语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维尔斯曼.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7]吴立岗.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下一篇:博观而得取,厚积而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