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年级跑操教学的几种教学法

时间:2022-04-23 09:55:49

初中年级跑操教学的几种教学法

如何提高学生的跑操质量,激发学生的主动参加意识,我校经过六年的在初中年级的教学实践和操练,总结出了几种易教、易学、易练、易提高的几种跑操教学方法。

一、列队分组教学方法

1.单列队

根据授课班级人数,确定队形,以每6人为一列进行分组训练。进行步长、步频间隔排面进行速度的训练和时间的掌握,使学生由易到难建立起良好的跑操技术及良好的跑动能力。教师要加强对各小组的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错改进。同时每位小组成员轮流指挥,培养学生的口令指挥能力,从中发现优秀的学生,为班级选择优秀指挥人员提供人才储备,这样能够调起学生的积极性,投入练习之中,展示了学生的个人才能。

2.多列队

在单列队练习中取得一定的练习效果之后,转入多列队的训练和学习,进一步巩固单列队的跑步技能,通过多列队的学习达到多列队的排面整齐,节奏稳定的同时,避免跑进中队形松散、精神欠佳的现象。这个环节的学生易集中练习。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强化技术细节的训练和教学,形成良好的技术动力定型。为了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和激情,消除厌倦心里,可用分组的形式进行多列队展示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高涨情绪,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学的目的,发现的问题要具有针对性,量力而行地改进方向和措施。

二、纵队分组教学法

由于纵队的队形的纵深大于横队队形的宽度。而初中学生对空间距离感知和位置的确定,心理和视觉上会出现误差。练习中往往会出现列队紧(短),纵队松散的现象跑进中造成前后距离大、松散、凌乱的现象,给以后的集体练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此,解决好这一问题,可利用纵队教学法来加强完善学生的距离感之能力。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距离、间隔、速度的感知。形成良好的运动技能,促进纵队列和距离的相对稳定。教师在这个教学环进过程中,要将重点放在距离的感悟步长步频,行进速度,口令的节奏与步调的学上。要将难点放在距离的调整。教学中可由2路纵队、3路纵队,最后加到班级的总纵队数,可采用分组,集体多纵队练习。

三、集体教学法

列队分组教学和纵队分组教学的目的是建立起学生对跑操技术理论,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通过教学,亲身实践,对学习内容有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掌握跑操技术,达到主动参与学习,形成良好的技术动力定型,服务于集体教学的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加强大课间跑操运动质量的全面巩固。

集体教学法是在掌握跑操技术细节的同时,一方面,重点强化影响质量的条件因素,如:步长、步频、跑速、间隔、距离、节奏、精神状态等。另一方面,对学生的练习时间、跑的距离、休息时间要求严格把握,保障练习的时效性、经济性。符合学生的身心特征和体能,使学生保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情绪进行练习,逐渐加大学生的运动负荷,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此间为班级选出优秀的指挥干部,利于各班级和全校跑操质量的全面提升。

四、比赛法

1.课堂教学比赛法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阶段,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举行教学比赛,制定的规则要符合学生的练习水平,切忌过高或过低。赛后公布成绩达到培优补差,促进学生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

2.大课间跑操评比法

初中生的跑操技术质量达到学校的标准后年级的大课间跑操运动。由政教处、团委、体育组对个班的跑操情况进行量化,对班级出现的问题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逐一解决,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全校的大课间跑操运动中,学校做到了大课间跑操运动日有量化、日有比赛、学期表彰,调动了我校跑操运动持续,高效地开展。

以上几种方法在体育课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仅丰富了体育课的教学方法,也对全体学生跑操质量整体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 河北省怀来县新保安中学)

上一篇: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 下一篇: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