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中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4-23 02:59:17

培养高中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几点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271-01

根据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特别是当今的信息时代更需要人们广泛有效地进行阅读,因而对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教学仅停留在词句的分析和理解层次上是远远不够的,在现实生活中起不到真正交际的作用。语篇是体现语言这一交际工具的显著特征之一,因此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是一种极具价值的基本技能。 -

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认为阅读课上应该采取三个阶段进行教学

1 First–period 采用自上而下模式,侧重培养快速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速度的培养是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任务。目前,中学生阅读能力在速度上与可能达到的指标相比普遍要低几倍,甚至十几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急需尽快获取各种信息资料,成倍提高工作效率与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理解能力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然而,训练学生阅读速度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文章内容处于陌生状态的基础上,因此,在学生初次接触阅读课文时,应该采用自上而下阅读模式,不失时机地培养他们的快速阅读习惯、快速阅读理解能力。这一阶段的教学设计主要如下:

1.1 引入题材。可采用设置悬念、直观导入、故事导入等引入方式。

1.2 进行快读。可向学生介绍组读法、察读法、浏读法、略读法、跳读法等快速阅读方法。

1.3 检测理解。可采用问答题、判断题、选择题、做笔记、填图表等检测形式。

经过一读课文及完成表层信息捕捉问题后,学生对文章有了肤浅的认识,阅读速度也得到训练。

2 Second–period 采用交互作用模式,侧重培养阅读理解综合能力

阅读的关键在于理解,尤其是深层理解。交互作用模式对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综合能力能起关键的作用。这一阶段的教学设计主要如下:

2.1 细读课文。可采用全文阅读,逐段阅读,合段阅读等阅读方式。

2.2 检测理解。可采用问答题、判断题、讨论题、选择题等检测形式。

2.3 阅读析评。可采用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或师生一起讨论归纳等双边活动形式。

经过二读课文及完成一些深层阅读理解问题后,学生对文章有了深刻的理解,吸收信息或利用所获得信息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培养。

3 Last--period 采用自下而上模式,侧重培养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阅读课教学既是一门阅读课,也是一门语言课。随着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深化,教师必须提高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所以,通过阅读,可以学习语言知识,通过学习语言知识,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阅读能力与语言学习,两者相辅相成、关系密切。这一阶段的教学设计主要如下:

3.1 归纳知识。可引导学生按语言单位来分类归纳;也可按段落顺序或情节内容来归纳排列。

3.2 深化知识。可介绍一词多义、词与词区别、长句分析和逻辑纽带等拓展性知识。

3.3 运用知识。口头上可采用命题发言、口述大意、复述课文、话题讨论等准交际或交际练习形式;笔头上可采用改写、缩写、书面表达等准交际或交际练习形式。

实践证明,把阅读课教学活动分成三个阶段,不同阅读活动阶段采用不同阅读理论模式以实现阅读课教学的最终目的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恰当的。这种做法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训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学生逐步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4 纠正不良的阅读习惯

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主要来自口、眼、手的多余动作,要提高阅读的速度,就要纠正不良的阅读习惯。

4.1 克服心读、默读的习惯。中学生由于受朗读习惯的影响,已经建立了文字符号和声音之间的固有联系。当他们看到字母、单词和句子时,就会不自觉地发出相应的声音。有的学生虽然不发出声音,实际上心里还是在朗读。在阅读速度上,无声要比有声快,因为有声阅读是眼、脑、口、耳四个器官一起活动,文字符号反映到眼睛后再传到大脑,大脑命令嘴发音,耳在监听辨别正确与否;而无声阅读只是运用眼和脑两大器官,省去了口的发音和耳朵的监听,所以速度要快。要提高阅读速度就必须克服心读、默读的习惯,多做练习以逐步达到眼脑直映。

4.2 克服指读现象。大部分学生已养成了一词一句仔细阅读的习惯,拿到文章就逐字逐句地读,或用手指或笔指着一个个单词阅读。注意力常集中于对个别词句、片语的理解,忽视了文章的中心思想。逐词阅读造成视幅狭小,无法形成意群阅读和理解。教师要指导学生依靠眼睛逐行甚至多行阅读,避免指读。阅读时应依靠眼睛灵巧地在书页上移动,而无需借助于手指或其它东西。

4.3 克服回视的习惯。学生常因担心遗漏细节、要点内容,或阅读材料超出自己的知识理解范围而重读阅读材料。频繁的回视重读使阅读失去连贯性和整体性。

5 英语阅读教学应渗透德育教育

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是当前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高中英语阅读教材是一套集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好教材,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阅读教学应结合教学内容, 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英语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因此,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 以知识为载体,适时适度地渗透思想品德以及爱国主义教育。譬如SEFC 1B An interesting Life讲述了歌星Bob Geldof实施了一个为非洲贫困地区献爱心的计划, 教师可这样设计问题: What should we learn from Bob Geldof? 引导学生谈谈帮助身边贫困学生, 为希望工程献爱心、为灾区人民出力、为建设祖国努力学习的情况等。

在教学中还可根据教材需要利用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融德育教育于教学中, 这不仅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还能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正确地认识英语阅读教学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让以政治思想教育为中心的德育教育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6 增加语言实践量, 延伸英语阅读空间

高中每单元一篇阅读课文所选的文章都是好文章, 精品文章,他们内容丰富, 涉及面广, 课文中所反映的中外文化习俗、世界名人传记,体育竞技比赛、饮食卫生习惯等等都唤起高中生的注意和兴趣。但是,从培养阅读能力的角度来看,仅限于课文的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阅读课的课堂教学内容绝不能只停留在封闭的教室、狭窄的一本书里, 而是要面对更广阔的社会生活, 以拓宽阅读内容视角,摆脱传统的英语阅读教材的束缚, 以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做法之一:每周选择三到五篇难易适中、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读物, 打印出来发给学生课后阅读,并要求他们做相应的阅读理解题。做法之二: 在高中开设英语作品选修班。首先从材料的选择上下功夫, 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广泛开拓题材范围,从新近出版的英文报刊、杂志上精选阅读材料,也可采用一些有声读物和视听读物(VCD, MTV, Video tapes, etc)。这些材料的特点是题材多样,内容丰富, 且能把握时代特色, 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总之,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多思考,善于捕捉训练的机会,多学习,多实践,使我们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不断完善,学生的阅读水平一定能够提高,也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及交际能力的提高。

上一篇: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 下一篇:转变方式 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