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撑起后进生成才的天空

时间:2022-10-04 11:55:00

用爱撑起后进生成才的天空

中图分类号:G525.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311-02

“关爱学生”是一种负责的教学态度;漠视自己的学生、肆意践踏学生的尊严的人是可悲的,也是可恨的,因为他或他们会给学生带来是悲伤、痛苦,甚至仇恨;对一切的学生,我们都应怀有一颗“关爱的心”。

我们不仅仅关爱我们自己的学生,也应关爱学校的其他学生,不仅要关爱那些品德兼优的学生,更应该去关爱那些平时容易被我们忽视的普通的后进生,他们更是应该受到我们关注的那一群。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 。

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应该面向一切的学生,用我们真诚的爱,无微不至的关怀,去撑起学生成才的天空,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更全面,才会更丰富多彩,才会有更现实的意义,只有这样,我们的努力与工作才会使我们的校园更丰富多彩,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充满无限的生机。

做好每一个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积极主动地深入到他们中间去,倾听他们内心深处的声音,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关荣而艰巨的任务,是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

下面就把本人教学中偶得几点浅显认识与各位同仁切磋:

1 后进生的成因

1.1 逆反排斥心理: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部分的农村农民工流向城市,从事各种行业的工作,由于客观方面的各种原因,他们的子女大都不得不留在农村,由他们的父母亲或者直系亲属照顾,由于他们从小离开父母,导致父爱或者母爱的缺失,从小他们就是容易被忽视的一群,这就形成所谓的“留守儿童,”一旦他们从新回到父母的身边,由于长时间不在父母身边,如果教育不当,一般就会形成一种逆反心理,还有就是有些家长由于自身的局限,对子女教育不得法,孩子稍有错误轻则训斥,重则打骂,教育方式简单粗暴, 从来不和子女讲道理,久而久之,孩子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对这样的学生我们若没有足够的爱心,全心全意地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就可能使他产生抵触心理,以致仇视家庭,仇视教师,仇视社会,甚至在同学身上寻找报复。

1.2 内向孤僻冷漠心理: 这类学生大部分是单亲家庭,要么是父母离异,要么是父母早亡,这样的学生,从小就不被人家所重视,或从小就被别人冷落鄙视,久而久之,总感到自己事事不如别人,渐渐养成自卑的习惯,总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什么都被别人看不起,因此他们不喜欢跟别人交流,喜欢独处,把自己的心房完全的关闭,对这样的学生,我们更应该无微不至地关心他,百倍地呵护他,施之以雨露,润之以琼浆,让他从新建立自信心,让他融入这个班级这个大集体。

1.3 满不在乎心理: 一些特殊生由于家庭破裂或是单亲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因此养成了他们什么都不在乎,什么都不关心的个性。他们行为散漫,纪律性差,什么事情都不在乎,迟到早退是家常便饭,逃课旷课也是习以为常,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更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明白做人的责任,鼓励他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1.4 谨小慎微心理: 我们现在有些家长,对他们的孩子,是十分的不放心,或许,在他们的眼中,儿子永远都长不大,于是乎,做父母的,对孩子什么事情都要管,什么事情都要过问,什么事情都要包办,于是就养成了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由于他们过多的过问,孩子的身心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因此自制力差,做事也没有自觉的行动目标,他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觉得是替父母亲做的,都是在完成父母布置的任务,他们遇到困难不是软弱退缩,就是随波逐流,而不是自己想办法去战胜困难。他们缺乏主动性,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

2 应对的教学策略

2.1 爱心是教育学生成才的基石:

每接手一个新班级时,我始终坚持建立班级自治小组,建立学生档案,让学生建立班级日志,让班级学生学会平等地对待没一个同学,在我们这个班集体中,没有后进生这个词,而且我特别强调,不能把一件事和一个同学挂上钩,对同学做好事及犯错误要就事论事,不能把事情和人给联系起来,强调好人也会做坏事,做错事,要求我们班级的同学要把每一个同学都看作是他的兄弟姐妹,看作是他们的亲人,要求他们要关心每一个同学,爱护每一个同学,并且把这种关心和爱给与记载,并且定时表彰。其实建立自治小组的目的是“沟通”,为的是给他们提供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不论是学习上还是思想。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团结友爱的气氛,让每一个同学能够感受到集体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我们的口号是“关爱同学的一切,关爱一切同学” 。不让一个同学掉队,在我们这个班集体中,没有优生和差生,我们对所有的同学都尽量做到一视同仁,让每一个同学都成为一个独立的整体,让每一个同学都做这个班级的主人。

2.2 诚心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待人以诚,以诚待人。在和后进生谈心时,因为他们自尊心更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心灵总有一堵厚厚的墙,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你的理解、谅解和信任,如果你逾越它,那么你就成功了。因此谈心时,我的做法是心平气和,以诚相见,以诚对待,以一个朋友身份与之交流,以诚心赢得他们的信任。

2.3 耐心是滋润心房的雨露: 选择自己心情好的时候,耐心地和他们沟通,如果你的心情不好或烦躁,切莫去做后进生的工作,因为你没有耐心听他的理由,听他的“述说”,更不可能给他机会。不要企图通过一次两次谈心就能改变一个后进生,要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耐心细致地听他们说,走进他们的心灵,让他们把你当成一个可以信赖的朋友。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掘其身上的潜能,充分肯定,多找机会表扬他们,千万不要吝惜“好话”,积极的评价能使学生的进取之火燃得更旺,使后进生重新找回自我,获取克服缺点的勇气和信心。

2.4 兴趣是教育成功的母亲: 多找后进生的优点,激发他们学习和生活的兴趣,让他们觉得他们这样做是值得的,积极引导他们,让他们的学习更有意义。

其实,大部分后进生都很讲义气,有的老师曾经感慨地说:在他从教的生涯中,毕业后最讲情意的联系最多的不是那些优秀的学生,而是那些在学校被教师同学讨厌的后进生, 后进生身上有许许多多的闪光点,只要你有爱心、诚心、耐心,你就会发现,你就能真正成为他们的朋友,你就会发现,他们其实也是最可爱的人。

上一篇:浅谈怎样让语文课充满人文精神 下一篇:基于新课改理念的中职数学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