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差异的成因及对策

时间:2022-04-23 12:21:55

中外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差异的成因及对策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银行业也在不断得对外开放,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也在加快,这样银行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形势。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尽快转变其经营模式,对其收入结构进行尽快调整与改善,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其竞争力,本文主要通过对比中外商业银行在收入结构方面的差异,找出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措施,使我国商业银行能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比较研究

一、中外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差异比较

(一)获利能力的差异

就资本收益率而言,国有银行与外资银行有很大的差距。资本收益率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都还处于低位,大约为5%,而在外资银行其均在15%-20%左右。

(二)业务范围的差异

金融集团式是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一般的的管理模式,混业之中的分业经营是其经营方式。我国绝大部分商业银行主要从事传统的存贷款业务。

(三)业务收入的差距

中间业务在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已经成为与资产、负债业务并重的三大业务之一,在收人来源上也占据重要地位。从我国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看,中间业务收入仅占5%左右。

(四)服务水平的差异

西方商业银行大都实现了服务的电子化操作,有很强的管理信息系统。设备及用于支付的系统比较先进,金融系统中多采用网络技术办公,大大地降低了其经营成本。而我国商业银行的服务手段相对而言还比较落后。

(五)客户资源的差异

为了使其业务更具有针对性,西方商业银行在客户资源的细分上做得很好。而在我国,所有客户对商业银行是无差异的,对待客户都是一视同仁。

二、造成中外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差异的因素

(一)经济因素

在西方国家,银行同业之间的业务竞争,加之巴塞尔协议对银行资本充足率有了更高的要求,竞争及制度的要求使得商业银行必须发展中间业务,提高银行收入水平。

(二)政策因素

美国对其商业银行采取混业经营的模式进行了政策性引导,其在1999年颁布了《现代金融服务法》。而在我国,中间业务的规范发展的相关政策是在2001年7月《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颁布的。

(三)发展战略因素

西方商业银行一般都从战略的高度,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然而,我国商业银行注意中间业务的规范发展,更别提发展战略上的重视了。

(四)非商品化因素

针对中间业务的开发,西方国家银行有一套科学健全的管理制度来规范其服务。而当前中间业务的发展在我国商业银行中自主性不强,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五)人才技术因素

新业务拓展必须有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作支撑。同时,国内银行首先得解决人才问题,一切的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国内商业银行很欠缺专业的人才。

三、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改造的措施与建议

(一)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合并整合现有业务。

1、对资产进行优化配置

一直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只重视负债业务,而轻视资产业务,这种状况造成其相对单一的资产结构和质量较次的资产质量。所以,要通过对银行业资产的合理利用来增加其收入水平就要对其资产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

2、对业务的品种进行调整

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一直以来处于收入不及费用的处境。必须改变这种局面,对业务进行整合。

3、提升电子业务

各家银行开始把目光投向电子银行业务,因为其他方面的竞争已经没有多大空间,它们已经把目光投向电子银行业务。由于电子业务的快捷性与经济性,这样可以提高客户服务的效率同时可以增加收入来源。

(二)提高收入质量,开发新兴业务

1、对银行资产证券组合的关注

资产证券组合是近年来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基本趋势,同时也是银行降低风险的有效途径。金融资产证券化,改变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方式,加快了国际金融一体化进程。

2、开拓投资银行业务

公司财务顾问业务是投资银行的重要业务,其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值得抓紧。

3、加强金融工具创新

对金融产品及工具进行创新时,要考虑中国市场和客户的特点。只有改造出符合中国特色的新品种才能扩大商业银行的收入来源与渠道。

(三)发展综合业务,拓宽收入渠道

1、探索业务经营的全能化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银行业开始通过各种金融创新冲破种种束缚,逐步全方位、全能化地发展银行业务。我国商业银行也要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的经验,努力为自己创造条件,在经营的全能化方面下工夫。

2、推动业务的跨国发展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都在寻求在国际业务上的发展,其增长速度之快,使其在总业务中的比重日趋增大。我国商业银行要参与国际竞争,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就应该从现在起在这方面多加努力,不断实现业务的跨国际发展。

3、对业务进行提高精细化管理

西方商业银行非常注重市场细分,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精细化的产品,这点非常值得我国商业银行借鉴。

四、结论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后,银行业的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金融体制创新也得到深化,利率市场化的步伐也在加快,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严峻。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已远超过了其单一的利差资产收入结构、传统的经营管理体制之间的竞争。因此,只有调整我国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其综合实力,使其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本文对比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与国外商业银行在各个方面的情况,也看到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差距与不足。归纳了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有经济因素,政策因素等。提出改进的措施①、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合并整合现有业务。②、拓展收入渠道提高收入质量,要不断推出新兴业务。③、拓展综合业务,以实现多元化收入。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健康、协调、全面、可持续地发展。(作者单位:北京物资学院北京通州)

参考文献:

[1]连平,《21世纪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中国金融出版社

上一篇:企业员工招聘与配置研究 下一篇:烟草资金结算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