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黑板》中的符号细节和纪实风格

时间:2022-04-23 10:12:20

电影《黑板》中的符号细节和纪实风格

内容摘要:在伊朗地区人们生活状况指向的同时,影片《黑板》以公路片的形式,多处隐喻地描绘着库尔德民族的苦难生活。一个个饱含寓言意味的纪实镜头,一幅幅令人战栗的人性图景,淋漓尽致地向观众传达着导演对中东地区长期贫困的反思与思考,展示了湮没在生存底线以下的失落的文化。

关键词:《黑板》 符号细节 纪实

硝烟弥漫的战场,惶惶无恃的人群,游走在边境两端游离的灵魂。在战火轰炸中失去工作的教师背负着一块块黑板开始了寻找学生的长途跋涉。在伊朗地区人们生活状况指向的同时,影片《黑板》以公路片的形式,多处隐喻地描绘着库尔德民族的苦难生活。一个个饱含寓言意味的纪实镜头,一幅幅令人战栗的人性图景,淋漓尽致地向观众传达着导演对中东地区长期贫困的反思与思考,展示了湮没在生存底线以下的失落的文化。

首先,影片中反复出现的物件细节以道具符号的形式表征着某些深层的内涵,不但能够起到暗示思想内容的作用,更成为叙事进程中的有利推手。

生活在伊朗地区的库尔德民族极其注重父权文化的中心地位,而“男性”则作为统治和权威的象征以其阳刚性在社会中占据着绝对的领导地位。但是,在这部电影中,导演似乎有意逆向刻画其长久以来给人们形成的观念形象,在人物塑造和多维设置上重构着“男性”这一道具符号。例如,哈拉娜的父亲作为影片中唯一的一个父亲形象,被设置为一个备受排尿困难折磨的老人形象。在东方传统文化中,父亲一直都是家族权力的核心,父权神圣不可侵犯,但是影片中的这一位父亲被现实病痛折磨得筋疲力尽,连女儿结婚都靠别人帮忙打理,更给不了家人应有的关照和保护。影片中的父亲外形是年迈衰老的,父权文化随着这种视觉符号的设置在影片中被极致地边缘化了,而且男权中心体制也同样遭遇了边缘化,因为老人连标志自己是男性的基本生理功能都丧失了。

而片中的其他男性符角色被孩子占据着。流离失所的孩子们对获取知识毫无兴趣,他们把自己比作“骡子”,只想以走私货物赚钱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作为民族和社会的前途和未来,这群孩子并没有给这压抑窒息的环境带来一丝希望之感,反而在他们麻木、呆滞的眼神中体味到绝望的悲凉之痛。贫困与愚昧的交合,消磨了文明与美德,也消磨了孩子们本该拥有的对生活的天真和对未来的憧憬。如果说片中的老人形象是一种为寻求叶落归根的历史使命,他们为了死亡而走向死亡;那孩子这种为不受饥寒而被动麻木的行为指向,则是为了生存而走向死亡,二者同样悲凉。

在电影《黑板》中,贯穿终始的道具符号不得不提及的便是黑板。作为联系着“教与学”的媒介物,它是知识传承的工具,更是主宰文化命运的象征物。于萨伊德这样失去工作的老师而言,黑板不仅是教师们文化和身份的象征,更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唯一的财产和工具。但其展现出的功用性却是荒谬而发人深思的:飞机巡逻时,黑板被惊慌失措的人们盖在身上作为躯体的掩护;为了隐蔽自己的踪迹,黑板表面上又被涂上厚重的黄泥,随着留在黑板上的算术式被黄泥掩盖,黑板的精神功能也逐渐被其纯粹的物质功能所取代;后来为了生存下去,黑板还被主人劈开成为绑腿的夹板,用作病人的担架借以赚取食物,在客观的镜头之下,这时的黑板已然不再是传承文化的媒介,而是一块普通并悲哀的木头;待萨伊德结婚后,黑板作为萨依德唯一的财产和身份证明归属海娜勒,尽管于她而言黑板几乎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此时的黑板已经丧失了其固有的所有意义。

在我的理解中,电影借公路片的形式将隐匿电影其中的思想品质展现了出来,透露出作者对于战争现象、人性没落现象的担忧与启蒙性反思。正如导演在作品阐述中所说的:“经历了真实且有象征意义的旅行之后发现面对着某种意想不到的情景。”精神文明和生存本质原本是并行不悖的两种宇宙元素,但在《黑板》中导演却将这二者引向了人类进步天秤的正负两个极点,将现实的残酷性撕裂开给人们看,引发思考。这一观点亦借助电影海报设计彰显出来,海报主体选取了一把斧头正面劈开的黑板,被誉为“沙漠玫瑰”的萨米拉以不动声色的镜头语言和质朴简洁的影像剪接暗喻了整个库尔德民族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

总而言之,该片给人一种沉郁凝重质感,发人深省、引人深思。导演捕捉了一浪地区生存现实的荒诞性,通过深刻的思考和体验,保持了现实生活与艺术虚构之间的平衡,既保持了伊朗电影纪实的风格,又通过隐喻、象征等手法的运用使及时化特征更加突出。就像萨米拉本人所说:“艺术虚构的对象是日常生活中的,镜头冷静客观、非职业演员还原生活进行叙事远远好过复杂夸张的花招和技巧。”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上一篇:从跨文化交际视角解读电影《喜福会》 下一篇: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